“大家是不是對股份製改革,存在疑惑?”

    雷副市長很好留意到不少人的表情,話頭一轉。

    股份製企業在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是爛大街的玩意,甚至可以說一些發達國家,九成以上企業,都是采用的股份製。

    這種機製自然有其優點,能夠很好實現資源整合,包括風險平攤。所以我國在意識到計劃經濟的弊端、市場經濟是發展趨勢之後,也在引進這種企業結構模式。

    隻是目前仍處於少量試點階段,並未大規模推行。

    我國第一家股份製企業,直到1984年才成立,是首都天橋百貨公司。

    因此很多人不甚了解,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很多人點頭後,雷副市長正準備解釋一番,卻瞥到今天會議至關重要的某位,穩如泰山,不由笑了笑,“看來小郭同誌,對這種機製並不陌生啊?”

    “不瞞領導說,做過一些了解。”郭永坤同樣笑著迴話。

    “哦?那既然如此,你來替大家解釋一下好了。”

    郭永坤恭敬不如從命,抿了口茶後,雙手合十,侃侃而談,“簡單點來說,大家可以將一家企業看作一塊餅,它可能由於地緣關係、合作關係、經濟關係等,多方麵的因素,才能良好發展下去,因此會有多方參入進來。

    “大家聚在一起商談,譬如我們今天一樣,餅旁邊會有一把刀,大家根據各自的實力,或是對企業的投入以及貢獻,開始提刀劃餅,最後每人都會分到一塊,或大或小。

    “這塊餅就是企業的整個基盤,可以將其稱作‘股權’,而各家分到手的部分,即為股份。拿到多少,也就意味著這家企業有多少,是屬於你的。”

    “啪啪啪……”

    雷副市長情不自禁鼓起掌,笑道:“不錯,小郭同誌對於股份製企業的理解,可謂相當透徹,如此通俗的比方,相信大家都聽懂了吧?”

    底下眾人下意識點頭,聽懂是聽懂了,可這樣幹,一個好好端端的企業,豈不是支離破碎了?

    老王下意識看了郭永坤一眼。那模樣似乎在說,昨晚還問你健力寶會不會分崩離析,你說不會。

    “哦,我補充一點。”

    郭永坤道:“股份製企業中握有股份的單位或個體,一般稱作‘股東’,而企業的抉擇權就是以股東意願達成,舉個很簡單例子,倘若企業現在要進行一項重大決策,那麽就會召開股東大會,隻要有超過51%的股份持有者讚同這項決策,那麽其他方即便反對,也沒有用處。”

    “51%?”老王很好捕捉到重點。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有他這樣的機智,如同郝桐桐那些人,原本還有些了解,現在郭永坤這麽一補充後,反而懵了。

    隻感覺好複雜。

    也不怨他們,市場經濟尚未明朗的當下,幾個人懂得企業經營?

    “小郭同誌,看來你私底下沒少學習呀。”雷副市長打趣著說,他自然清楚郭永坤的文化水平。

    其他大多領導也笑著附和,望向郭永坤的目光中,有種讚賞之色。

    對於他們來說,這樣最好,既然健力寶的廠長對股份製企業一清二楚,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不過,也有幾人臉色不太好。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徐海平,他目視著郭永坤的側臉,惡狠狠地咬咬牙。

    實在沒想到這個隻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家夥,對如此先進的企業改革理念,了解得這麽透徹。

    這倒是令他的一部分美好願景,打了水漂。

    顯而易見,這家夥絕對會不惜餘力地爭取更多的股份。

    比較無奈的是,他無法阻止對方獲取一定股份的權利。

    這邊的省市兩級領導,對此寸步不讓,說了,不可否認地是,健力寶汽水廠,是郭永坤同誌在國家利好政策下,潛心發展起來的。而且他們絕對不會撤換廠長。

    那麽作為工廠一把手,手上沒點股份,實在說不過去。

    硬塞都想塞給他!

    別以為這是什麽玩笑話,今年在他們那邊也成立一家大型股份製企業——深發展銀行。計劃了多少股份他不知道,畢竟不是一個圈子裏的人,但他知道每股價值一塊錢,讓內部人士自己購買,結果你猜怎麽著?

    根本沒人願意花這個錢。

    感覺冤枉!

    最後上麵不得已,決定強製執行,將股份按職位高低,硬派下去,折騰了好久,才算把一塊大餅給合圓。

    不過,即便計劃出了點岔子,徐海平依舊勝券在握。

    最終的勝利,必然還是屬於他的!

    知道股份是個好東西有什麽用?

    首先,你得有錢買呀!

    想到這裏,他又開懷地笑起來。他為此準備已久。

    “好了,小郭同誌已經言簡意賅地,將股份製企業的基本特性,講解得非常透徹,如果還沒弄懂的同誌,可能就要私底下花些功夫了。現在,咱們繼續講針對健力寶的改革方案。”

    雷副市長一句話,將大家思緒都拉扯迴來。

    “本次改製之後,我們將健力寶百之百的股權,劃分為三塊。第一塊為40%的股權……”

    40%!

    郭永坤心頭一驚。這可是好大一塊餅,這40%的股權要是給他,他都可以直接拍屁股走人了,後麵你們愛咋的咋的。

    可惜啊,他心裏門清,根本不可能。

    這塊大餅,必定會落在某個單位頭上。

    不出意料的是,雷副市長不緊不慢地說,“這第一部分的40%股權,將劃入我市國資管理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到這裏,現場最悲傷的不是郭永坤,而是以馬呈祥為首的德一村幾名幹部。

    好嘛,這本來擺明的是他們地方上的肉,結果現在直接充國庫了。

    馬呈祥鬱悶得都想抹眼淚水,健力寶一年幾千萬的稅收啊,他們以各種由頭稍稍卡下一點,都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現在好啦,沒了。

    “馬支書,怎麽,你有什麽想法?”

    馬呈祥此刻鐵青的臉,是個人都能注意到,不怪領導發問。

    “沒、沒有。”

    真特麽憋屈!

    “第二塊5%的股權,將劃分給健力寶汽水廠的創始人,以及現任一把手,郭永坤同誌。”

    雷副市長說完這話後,還特地解釋了一番,“我們經過多方調查,健力寶能發展都如今的規模,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郭永坤同誌居功至偉,功不可沒。所以市裏、省裏,包括改委這邊,仔細探討之後,覺得應該給予一部分股權郭永坤同誌,以示獎勵。”

    郭永坤受寵若驚。這不是反話。

    他是真的沒想到,上麵會直接送股權給他。重點在於這個“送”字。

    他自然想要股權,但確實沒想到這個5%,來得這麽輕易。他是過來人,也算熟悉這年頭企業改革的曆史。

    送股權的現象,他好像還沒聽說過。

    “感謝領導厚愛,永坤必將再接再厲,帶領健力寶更上一個台階。”郭永坤起身行禮,態度誠懇。

    在場多數領導都笑意盈盈,很滿意他的反應。

    “這家夥,這麽容易滿足的?”徐海平瞠目結舌,他本都擺好看戲的姿勢,死都沒想到郭永坤會是這副模樣。

    他是做過調查的,健力寶的發展史比他想象的還要幹淨,主要是資金這一塊,沒有一絲一毫的牽扯。

    他搞清這些情況後,當時還挺震驚,甚至是不敢置信。

    很簡單的道理,1983年那會兒,這家夥怎麽就能搞到數十萬資金,還耗費巨額外匯,進口了國際一流的灌裝線?

    他為此還走訪了不少單位。

    結果,沒人敢說健力寶占過他們便宜什麽的。

    這是一個謎,他至今未弄清楚。

    但不可否認的是,郭永坤這廝,為了健力寶,砸下了旁人難以想象的財富。

    既然如此,你丫的好歹掙紮一下啊,5%的股份就滿足了?

    他又哪裏理解郭永坤的遠見與想法。

    說得有逼格點,郭永坤做健力寶的初衷本就不是為了錢。再說現實點,健力寶現在的資產,是某個個人,想得就能得了嗎?

    那怕是嫌外麵的空氣不太香吧。

    既然如此,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

    人哪,這輩子最難做到的一件事,就是“舍得”,他也是用了兩輩子,才明白這個道理。

    有時候東西太沉,抱著不放,它會將你溺死;而適時扔掉它,有了這次經曆,你或許會收獲更多。

    “那麽還餘下55%的股份。”雷副市長繼續發言,“而這55%的股份,將以另一種形式劃分下去。”

    他說到這裏頓了頓,眼神環顧四周,逐一瞥過老王、郝桐桐、湯榆紅等人,笑道:“你們這些健力寶廠的管理層,都有優先購入權。餘下的部分,你們廠裏的中基層領導,包括普通職工,都有權購買。再有剩餘的話,業內單位、幹部,也可進行購買。”

    老實講,他們怕賣不出去,所以才將權限放得這麽低。

    有兩點原因,首先是有前車之鑒,其次的話,健力寶和國內今年剛剛完成股份製組建的深發展,完全不同。

    深發展是一家新成立的股份製公司,而健力寶已經是一家成熟型企業,專家對其的企業估值非常高,所以,每一股的股價也相當高。

    一般人還真買不起幾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流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超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超強並收藏逆流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