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病了,據說病的不輕。
廢黜皇太子,二阿哥胤礽被幽禁鹹安宮中,不到一旬時間,就有宮人傳出這位前皇太子茶飯不思、臥病在床、日漸消瘦。
人是動物,動物都是趨利避害的,人也不例外。現在胤礽就是個掃把星,人人避之不及,太醫院沒有一個人願意出診。最後還是皇帝下旨,眾禦醫依然互相推諉,將責任推給資曆最低的禦醫張倫之。
張倫之隻好背著小藥箱,來到鹹安宮中。
作為醫生,張倫之自然是不缺醫德。但作為一個人,他深諳忠誠兩字。既然已站隊八阿哥,那麽胤礽就是張倫之的敵人。
他倒沒有胡亂開藥,把了脈、問了診,張倫之得出結論:二阿哥這是思慮成疾——怎麽能不思慮成疾呢?不僅皇太子之位被廢黜,就連宮外太子黨勢力都被康熙連根拔起,即便複立為太子,在康熙百年後,隨便來一個有權有勢的皇子,都可以讓他當不成皇帝。
胤礽想要東山再起已經成為笑話。
張倫之給開了一副安神的藥方,這藥方沒有問題,隻是抓藥的人有問題。張倫之在每一幅藥包中都加了料,至於加了什麽料?可以到閻王殿問一問前車臣汗。
朝堂上,沒了儲君,出現兩個變化,一明一暗。
暗中,四阿哥胤禛看清了形式,原本搖擺不定的心理逐漸堅定起來,帶著自己的勢力退出太子黨,自立為一派。
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這次十六阿哥的死,設身處地的想,換做是胤禛自己,在胤礽眼中也不會是隨時可以犧牲的其他人。
再想到前太子日常言行,的確不是一個明主。
如此一來,七阿哥也作出自己的決定,他再沒向胤禩要過錢,斷了和八爺親近之人的一切往來,徹底倒向胤禛——對此,老九很有些怨言,把老七說成是一個白眼狼。胤禩倒很無所謂,就當作做了一次失敗的投資,十幾萬兩白銀不過毛毛雨啦。
另一個變化就是關於立儲。
是文淵閣這群學士提出來的:國不可一日無儲君,需要立儲以安定天下人心。
佟國維有話說了:“萬歲爺,奴才推薦八阿哥為儲君,八阿哥孝賢……”
胤禩聽了心裏立刻‘臥槽’,佟佳氏老匹夫,你這是幫我?還是在害我呢?八爺覺得這佟國維根本就是捧殺啊。
立刻出列打斷佟國維,向康熙表明心意和誌向。
“皇阿瑪,兒臣有話說,兒臣隻想當一個閑散王爺,這樣才有更多心思和時間放在報效朝廷、建設國家上。
況且兒臣近日向戴梓學習,收獲頗多,一門心思都用在研究上,還請皇阿瑪另擇賢明。”
這些話倒是不假,胤禩最近確實在和戴梓學習機械工程。他已經即將二十四周歲了,趁著這幾年男人巔峰期,多學一些知識,也好為將來做準備。
除了學知識以外,胤禩還通過老丈人曹寅,利用揚州書局創辦出版社,就叫做揚州書局出版社。借刊印便利,出版發行第一份全國性報紙:信報。
信報一月一期,收集當月世界性新聞和想法,分為國內版、國際版和科技版三個板塊。韻袖坊商人遍天下,最遠都已經將生意做到西歐小國,信報自然是不缺事實新聞的,同時還會選擇性刊載國外最新思潮。
這份報紙主要麵對的群體是有錢的讀書人、官員,畢竟印刷成本、人力物力都十分昂貴,一期信報可一點都不便宜,足足要五錢銀子。
接著還有大臣提出讓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成為儲君的,隻不過都被康熙給否決了。
立儲一事才算是不了了之。
胤禩剛好趁著無事一身輕,大阿哥等人忙著收攏前太子留下的勢力,不會有人來打擾。八爺便和戴梓鑽進工部實驗室,開始對火銃展開研究。
根據現代見解,胤禩很快和戴梓一起研究出剪頭子彈,在子彈尖頭鏤空,填充進入火藥。當尖頭受到撞擊變形,擠壓火藥讓火藥爆炸,配合上改良後的火銃,在測試中直接將木靶子炸的粉碎。
火銃改名為火槍。
這一成果讓康熙很是高興,各種獎賞紛至遝來,甚至孝賢郡王也變成了孝賢親王。
一個火槍就能換親王爵位,這可完全沒毛病。
火槍可是社稷重器,可以改變一國軍事的利器,若是當初征討葛爾丹時能裝配上火槍,大清至少降低五成傷亡。
而且康熙也是看信報的,國外現在根本就沒有這種射出後會爆炸的火槍,最先進的比利時火銃,也隻不過是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其子彈依然還是鋼彈。
康熙甚至給胤禩和戴梓‘國之重臣’四字封號。
再加上胤禩在朝會上表明心意,不管別人信不信,在皇帝看到八阿哥做出成績後,康熙反正是相信了。
因此封為親王也就順理成章——早晚都要封親王的,不如一步到位得了。
然後,孝賢郡王府進一步擴建,正式擁有親王建製,也更名為孝賢親王府。
再接下來,胤禩讓韻袖坊搜羅墨家典籍、尋找墨家傳人,墨家傳人沒找到,墨家典籍倒是尋到不少。八爺也投入到對墨家機關術的研究中,開始快速吸收機械工程知識。
短短幾個月時間,還真讓他發明了一個大玩意兒——人力半自動收割機。
這是類似自行車的機械,有兩塊腳踏板,不斷踩踏腳踏板帶動鐵鏈,鐵鏈再帶動滾筒鐮刀對作物進行收割,再通過傳送帶,將作物收集到袋子中。
經過測試,一台人力半自動收割機一個時辰的工作量,就可以頂的上十個老農一天的工作量。
這又是利國利民的東西,康熙立刻讓工匠進行生產,並向全國推廣開——雖然整個過程要持續很久——地主可以用糧食或白銀向各地府衙租借機器給麾下佃農使用。
一時間,孝賢親王胤禩之名在全國名聲大噪,甚至有西方傳教士與康熙商討購買技術的事情,但是被皇帝嚴詞拒絕——糧食同樣是國之根本,怎麽可能輕易賣掉呢?
一句話:得加錢!
廢黜皇太子,二阿哥胤礽被幽禁鹹安宮中,不到一旬時間,就有宮人傳出這位前皇太子茶飯不思、臥病在床、日漸消瘦。
人是動物,動物都是趨利避害的,人也不例外。現在胤礽就是個掃把星,人人避之不及,太醫院沒有一個人願意出診。最後還是皇帝下旨,眾禦醫依然互相推諉,將責任推給資曆最低的禦醫張倫之。
張倫之隻好背著小藥箱,來到鹹安宮中。
作為醫生,張倫之自然是不缺醫德。但作為一個人,他深諳忠誠兩字。既然已站隊八阿哥,那麽胤礽就是張倫之的敵人。
他倒沒有胡亂開藥,把了脈、問了診,張倫之得出結論:二阿哥這是思慮成疾——怎麽能不思慮成疾呢?不僅皇太子之位被廢黜,就連宮外太子黨勢力都被康熙連根拔起,即便複立為太子,在康熙百年後,隨便來一個有權有勢的皇子,都可以讓他當不成皇帝。
胤礽想要東山再起已經成為笑話。
張倫之給開了一副安神的藥方,這藥方沒有問題,隻是抓藥的人有問題。張倫之在每一幅藥包中都加了料,至於加了什麽料?可以到閻王殿問一問前車臣汗。
朝堂上,沒了儲君,出現兩個變化,一明一暗。
暗中,四阿哥胤禛看清了形式,原本搖擺不定的心理逐漸堅定起來,帶著自己的勢力退出太子黨,自立為一派。
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這次十六阿哥的死,設身處地的想,換做是胤禛自己,在胤礽眼中也不會是隨時可以犧牲的其他人。
再想到前太子日常言行,的確不是一個明主。
如此一來,七阿哥也作出自己的決定,他再沒向胤禩要過錢,斷了和八爺親近之人的一切往來,徹底倒向胤禛——對此,老九很有些怨言,把老七說成是一個白眼狼。胤禩倒很無所謂,就當作做了一次失敗的投資,十幾萬兩白銀不過毛毛雨啦。
另一個變化就是關於立儲。
是文淵閣這群學士提出來的:國不可一日無儲君,需要立儲以安定天下人心。
佟國維有話說了:“萬歲爺,奴才推薦八阿哥為儲君,八阿哥孝賢……”
胤禩聽了心裏立刻‘臥槽’,佟佳氏老匹夫,你這是幫我?還是在害我呢?八爺覺得這佟國維根本就是捧殺啊。
立刻出列打斷佟國維,向康熙表明心意和誌向。
“皇阿瑪,兒臣有話說,兒臣隻想當一個閑散王爺,這樣才有更多心思和時間放在報效朝廷、建設國家上。
況且兒臣近日向戴梓學習,收獲頗多,一門心思都用在研究上,還請皇阿瑪另擇賢明。”
這些話倒是不假,胤禩最近確實在和戴梓學習機械工程。他已經即將二十四周歲了,趁著這幾年男人巔峰期,多學一些知識,也好為將來做準備。
除了學知識以外,胤禩還通過老丈人曹寅,利用揚州書局創辦出版社,就叫做揚州書局出版社。借刊印便利,出版發行第一份全國性報紙:信報。
信報一月一期,收集當月世界性新聞和想法,分為國內版、國際版和科技版三個板塊。韻袖坊商人遍天下,最遠都已經將生意做到西歐小國,信報自然是不缺事實新聞的,同時還會選擇性刊載國外最新思潮。
這份報紙主要麵對的群體是有錢的讀書人、官員,畢竟印刷成本、人力物力都十分昂貴,一期信報可一點都不便宜,足足要五錢銀子。
接著還有大臣提出讓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成為儲君的,隻不過都被康熙給否決了。
立儲一事才算是不了了之。
胤禩剛好趁著無事一身輕,大阿哥等人忙著收攏前太子留下的勢力,不會有人來打擾。八爺便和戴梓鑽進工部實驗室,開始對火銃展開研究。
根據現代見解,胤禩很快和戴梓一起研究出剪頭子彈,在子彈尖頭鏤空,填充進入火藥。當尖頭受到撞擊變形,擠壓火藥讓火藥爆炸,配合上改良後的火銃,在測試中直接將木靶子炸的粉碎。
火銃改名為火槍。
這一成果讓康熙很是高興,各種獎賞紛至遝來,甚至孝賢郡王也變成了孝賢親王。
一個火槍就能換親王爵位,這可完全沒毛病。
火槍可是社稷重器,可以改變一國軍事的利器,若是當初征討葛爾丹時能裝配上火槍,大清至少降低五成傷亡。
而且康熙也是看信報的,國外現在根本就沒有這種射出後會爆炸的火槍,最先進的比利時火銃,也隻不過是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其子彈依然還是鋼彈。
康熙甚至給胤禩和戴梓‘國之重臣’四字封號。
再加上胤禩在朝會上表明心意,不管別人信不信,在皇帝看到八阿哥做出成績後,康熙反正是相信了。
因此封為親王也就順理成章——早晚都要封親王的,不如一步到位得了。
然後,孝賢郡王府進一步擴建,正式擁有親王建製,也更名為孝賢親王府。
再接下來,胤禩讓韻袖坊搜羅墨家典籍、尋找墨家傳人,墨家傳人沒找到,墨家典籍倒是尋到不少。八爺也投入到對墨家機關術的研究中,開始快速吸收機械工程知識。
短短幾個月時間,還真讓他發明了一個大玩意兒——人力半自動收割機。
這是類似自行車的機械,有兩塊腳踏板,不斷踩踏腳踏板帶動鐵鏈,鐵鏈再帶動滾筒鐮刀對作物進行收割,再通過傳送帶,將作物收集到袋子中。
經過測試,一台人力半自動收割機一個時辰的工作量,就可以頂的上十個老農一天的工作量。
這又是利國利民的東西,康熙立刻讓工匠進行生產,並向全國推廣開——雖然整個過程要持續很久——地主可以用糧食或白銀向各地府衙租借機器給麾下佃農使用。
一時間,孝賢親王胤禩之名在全國名聲大噪,甚至有西方傳教士與康熙商討購買技術的事情,但是被皇帝嚴詞拒絕——糧食同樣是國之根本,怎麽可能輕易賣掉呢?
一句話: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