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被自己這老父親這一頓狂噴,隻能叩頭請辭。
楊賜又轉迴頭,看向兩邊的公卿大臣,厲聲喝道:
“楊某實在不知,我泱泱大漢,如何就淪落到要靠挾持一個母親來威逼她的孩子,來克敵製勝的地步了!”
“我大漢自世宗武皇帝以來,便一改對外頹勢,衛霍二將,收河套平原,開河西走廊,通西域,逐匈奴,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哪一項是靠人質來達成的?”
“今黃巾餘黨不過占據太原一郡,便使滿朝文武望而卻步,不思發兵討伐,卻在此大談宵小手段,互相指責。”
“我不知道是誰給陛下出的主意,也不知道是誰勸陛下不要發兵討伐的。”
“但我告訴你們!眾位大臣,公卿也好,例如趙常侍等的宦官也罷,你們首要的職責是什麽?”
“大丈夫忠義死節!報效國家!維護國家安定,端正國家風氣,是首要之務!”
“我聽說黃巾派人來交涉,說是要拿太原王家等家族,還有並州刺史等官吏做人質,要求朝廷拿糧食贖迴,諸公都有意答應,或者說你們想擒拿賊帥之母來交換。”
“昔世祖光武帝之時,有盜賊劫持陰貴人之母弟,當時人皆認為,不得顧忌人質而被迫服從盜賊,遂擊殺之,此乃古製也!”
“遠有世祖光武皇帝,近有趙苞之例,諸位是舍不得誰呢?”
“我來之前,已經去獄中見過王子師,他言……不必顧忌他家死活,朝廷大軍可盡速擊賊!”
“王允自己都不在乎了,請問諸公是在顧忌什麽呢?”
“至於並州刺史等人,身為朝廷官吏,丟城失地,喪權辱國,陛下不賜三尺白綾,毒酒一杯,已是仁厚,還有何臉麵迴朝?”
滿堂寂靜,無人應答。
一旁一直默默無言的劉寬卻突然談起了另一件事,“陛下!安平王劉續,不但沒有盡到一個藩王應該保護當地人民的責任,還被人生擒,喪權辱國,損害朝廷聲望,宜當誅滅其一家,除其封國!”
劉寬這話一出,比之前楊賜還要讓人震驚。
眾所周知,劉寬一向是個仁厚長者,即便是對奴婢也絲毫不擺架子,有婢女不小心把熱湯灑在他的朝服上,他第一時間關心的是那個婢女有沒有被燙傷,而且也沒有責罰。
有老仆去市集買酒,迴來的遲了一些,客人隨口罵了一句畜生,劉寬卻派人去安慰老仆,怕他自殺。
客人不以為意,說不過就是罵了一句,奴婢而已,有何在意的?
劉寬卻說,罵人是畜生,侮辱人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嗎?
如今這個寬厚的長者,一開口就是要殺人一家,還有比這更畫風突變的嗎?
劉宏看了看楊賜,又看了看劉寬,他和劉續的關係其實不錯,不願意降罪與他,便猶豫道:“劉續是有罪,但劉公未免太過了,稍稍責罰一番便是了。”
“陛下所言有誤矣,自古人無信不立,一國之君承天應命,當保治下既壽永昌,各地封王是陛下親下諭旨封製,食一國粟米,便有衛國保民之責。”
“臣請封賞陳王劉寵保境安民之功,重罰安平王劉續喪權辱國之罪!明正典刑!方可安定天下!”
劉寬一改平日寬宏的性子,步步緊逼,誓要嚴懲安平王劉續。
“這……”
劉宏還在猶豫。
劉寬的這個劉姓,是貨真價實的宗室之後,因此這明明是楊賜的意思,但話卻不能從楊賜嘴裏說出來,否則便有誹謗宗室之疑。
劉寬講出來就不一樣了,相當於這是他們劉氏宗族自家的事情,內部解決,阻力會小很多,也不致招惹皇帝劉宏惡感。
劉宏咬了咬牙,講道:“朕認為安定王劉續雖有罪,然不必一家死絕,除國,一家貶為庶民,卿以為如何?”
劉寬想了想,下拜道:“陛下聖明!”
這邊結束,態勢就基本明朗了,大漢將保持一貫的強硬態度,對待黃巾軍。
楊賜再度開口。
“秦風言,血不流幹,死不旋踵,我大漢漢風又何在?陳湯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我大漢……還配得上這句話嗎?”
“我大漢……還有國士嗎?”
楊賜的意思很明顯了,要繼續打,打到黃巾投降,用人質逼人家投降,隻會在對方心裏積攢怒火,是沒辦法服人的。
放其母歸去,是恩,正麵擊敗,是威。
恩威並施才能服人。
這就是“關西孔子”的思路,關西的武加孔子的文,楊賜版的以德服人。
雖然看起來戰爭會死更多的人,而挾持張燕之母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賬不是這麽算的,起碼楊賜心裏的賬不是這麽算的。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為國而死是一種榮耀。
張角沒叛亂之前可以權謀,可以機變,但一旦明麵上反漢,他的態度就很堅決,打死或者投降。
如果賊軍來襲,人人都想著用權謀機變,外交謀劃,想著減少傷亡而顧忌死傷,不敢放手一打,這股風氣一旦蔓延下去,則危及百代,這是一股不良之風。
誰反打誰,不要慫就是幹,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這是大漢朝從高祖劉邦起,就一直傳承下來的老習慣了。
楊賜很警惕,他要保持住這股,從秦風一脈相傳下來的泱泱漢風。
“臣朱儁!願為大漢前驅!”
“臣丁原!願許陛下驅馳!”
一直縮在角落裏的朱儁丁原兩人,箭步出列,他們都是武人,在政治上不那麽敏感,所以之前的雙方對峙,兩人一直裝聾作啞,拿不定主意。
到現在,上層態度已經定下,要對黃巾軍動刀子了,這才立即出場,政治他們搞不清,但打仗是他們的長項,應下總沒錯。
事情很快就定下,委任丁原為新任並州刺史,朱儁為破賊中郎將,在河內郡招兵買馬,準備奪迴太原。
……
遠在常山的趙家,得到消息要稍晚一些,趙梧都已經迴到趙家堡了,眾位世家的公子要人,還堵在他家門口。
“趙梧!你終於肯露麵了!”
“諸位,事情我已經知曉,你們可以迴去了。”
“趙梧!你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趙家不會和任何一家達成什麽約定。”
“你可想好了!這裏這麽多世家,你趙家想以卵擊石!”
趙梧深吸一口氣,迴道:“我趙家從來不怕任何人,倒是諸位要想清楚了,若是要和我趙家為敵,就要承擔後果!”
“趙梧你好大的口氣!小小趙家連個千石官吏都不曾出過,不過螻蟻一般,我們隻要稍稍示意一下,便能讓你家粉身碎骨!”
“那我趙梧便拭目以待!諸位!天色已晚,我趙家不留外客,請離開吧!”
“你……”
就在此時,有人高聲來報,“稟家主!弘農楊氏派人遞來拜帖!還有如意一柄!”
“牟平劉氏……”
“陳王劉寵……”
“安平趙氏……”
“太常劉焉……”
“東平張氏……”
“潁川鍾氏……”
……
趙梧麵不改色,吩咐道:“帖子收下,東西全部歸還,哦,包括之前諸位的禮物,全部退還!”
“諸位!恕不接待!”
趙梧簡單拱了拱手,便撇下這一大幫人,去了後堂。
見他迴來,馮氏才鬆了一口氣。
趙雲趙風也圍了上來,“兄長,我們家什麽時候和弘農楊家有過交情了?”
“交情自然是沒有的。”
“那兄長你是怎麽……”
“子龍,子虎。你們記住,有些事情,不上秤,他沒有四兩重,但上了秤,一千斤也扛不住。”
“隻要我們行得端正,做事問心無愧,便把事情挑明了說,他們所謂的在下麵潛伏的規矩,再怎麽約定俗成,都不必理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見不得光,無論他們在下麵叫得再怎麽兇,在明麵上,他們便啞口無言。”
“大義,始終在我們這邊!”
“可是這樣真的解決了嗎?他們結成了聯盟,要是使一些陰毒手段。”
“這便是我要告訴你們的第二件事情了,凡是聯盟,你們都無需懼怕。聯盟的本質,不過是一群弱者想要和強者抗衡的假象罷了。”
“蘇秦組建的反秦聯盟今安在?樂毅組建的反齊聯盟又何在?高祖和項羽組建的擁楚聯盟最後又如何了?”
“所謂的這些個世家聯盟,都隻是鏡中花水中月,看起來牢不可破,實際上漏洞百出,各有利益,出工不出力,圖個聲勢壯大罷了,今日就是例子,隻要打倒領頭的那一家,再相互離間,剩下的便如鳥獸散了,你們以後遇見了,莫要被他們嚇唬到了便是!”
楊賜又轉迴頭,看向兩邊的公卿大臣,厲聲喝道:
“楊某實在不知,我泱泱大漢,如何就淪落到要靠挾持一個母親來威逼她的孩子,來克敵製勝的地步了!”
“我大漢自世宗武皇帝以來,便一改對外頹勢,衛霍二將,收河套平原,開河西走廊,通西域,逐匈奴,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哪一項是靠人質來達成的?”
“今黃巾餘黨不過占據太原一郡,便使滿朝文武望而卻步,不思發兵討伐,卻在此大談宵小手段,互相指責。”
“我不知道是誰給陛下出的主意,也不知道是誰勸陛下不要發兵討伐的。”
“但我告訴你們!眾位大臣,公卿也好,例如趙常侍等的宦官也罷,你們首要的職責是什麽?”
“大丈夫忠義死節!報效國家!維護國家安定,端正國家風氣,是首要之務!”
“我聽說黃巾派人來交涉,說是要拿太原王家等家族,還有並州刺史等官吏做人質,要求朝廷拿糧食贖迴,諸公都有意答應,或者說你們想擒拿賊帥之母來交換。”
“昔世祖光武帝之時,有盜賊劫持陰貴人之母弟,當時人皆認為,不得顧忌人質而被迫服從盜賊,遂擊殺之,此乃古製也!”
“遠有世祖光武皇帝,近有趙苞之例,諸位是舍不得誰呢?”
“我來之前,已經去獄中見過王子師,他言……不必顧忌他家死活,朝廷大軍可盡速擊賊!”
“王允自己都不在乎了,請問諸公是在顧忌什麽呢?”
“至於並州刺史等人,身為朝廷官吏,丟城失地,喪權辱國,陛下不賜三尺白綾,毒酒一杯,已是仁厚,還有何臉麵迴朝?”
滿堂寂靜,無人應答。
一旁一直默默無言的劉寬卻突然談起了另一件事,“陛下!安平王劉續,不但沒有盡到一個藩王應該保護當地人民的責任,還被人生擒,喪權辱國,損害朝廷聲望,宜當誅滅其一家,除其封國!”
劉寬這話一出,比之前楊賜還要讓人震驚。
眾所周知,劉寬一向是個仁厚長者,即便是對奴婢也絲毫不擺架子,有婢女不小心把熱湯灑在他的朝服上,他第一時間關心的是那個婢女有沒有被燙傷,而且也沒有責罰。
有老仆去市集買酒,迴來的遲了一些,客人隨口罵了一句畜生,劉寬卻派人去安慰老仆,怕他自殺。
客人不以為意,說不過就是罵了一句,奴婢而已,有何在意的?
劉寬卻說,罵人是畜生,侮辱人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嗎?
如今這個寬厚的長者,一開口就是要殺人一家,還有比這更畫風突變的嗎?
劉宏看了看楊賜,又看了看劉寬,他和劉續的關係其實不錯,不願意降罪與他,便猶豫道:“劉續是有罪,但劉公未免太過了,稍稍責罰一番便是了。”
“陛下所言有誤矣,自古人無信不立,一國之君承天應命,當保治下既壽永昌,各地封王是陛下親下諭旨封製,食一國粟米,便有衛國保民之責。”
“臣請封賞陳王劉寵保境安民之功,重罰安平王劉續喪權辱國之罪!明正典刑!方可安定天下!”
劉寬一改平日寬宏的性子,步步緊逼,誓要嚴懲安平王劉續。
“這……”
劉宏還在猶豫。
劉寬的這個劉姓,是貨真價實的宗室之後,因此這明明是楊賜的意思,但話卻不能從楊賜嘴裏說出來,否則便有誹謗宗室之疑。
劉寬講出來就不一樣了,相當於這是他們劉氏宗族自家的事情,內部解決,阻力會小很多,也不致招惹皇帝劉宏惡感。
劉宏咬了咬牙,講道:“朕認為安定王劉續雖有罪,然不必一家死絕,除國,一家貶為庶民,卿以為如何?”
劉寬想了想,下拜道:“陛下聖明!”
這邊結束,態勢就基本明朗了,大漢將保持一貫的強硬態度,對待黃巾軍。
楊賜再度開口。
“秦風言,血不流幹,死不旋踵,我大漢漢風又何在?陳湯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我大漢……還配得上這句話嗎?”
“我大漢……還有國士嗎?”
楊賜的意思很明顯了,要繼續打,打到黃巾投降,用人質逼人家投降,隻會在對方心裏積攢怒火,是沒辦法服人的。
放其母歸去,是恩,正麵擊敗,是威。
恩威並施才能服人。
這就是“關西孔子”的思路,關西的武加孔子的文,楊賜版的以德服人。
雖然看起來戰爭會死更多的人,而挾持張燕之母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賬不是這麽算的,起碼楊賜心裏的賬不是這麽算的。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為國而死是一種榮耀。
張角沒叛亂之前可以權謀,可以機變,但一旦明麵上反漢,他的態度就很堅決,打死或者投降。
如果賊軍來襲,人人都想著用權謀機變,外交謀劃,想著減少傷亡而顧忌死傷,不敢放手一打,這股風氣一旦蔓延下去,則危及百代,這是一股不良之風。
誰反打誰,不要慫就是幹,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這是大漢朝從高祖劉邦起,就一直傳承下來的老習慣了。
楊賜很警惕,他要保持住這股,從秦風一脈相傳下來的泱泱漢風。
“臣朱儁!願為大漢前驅!”
“臣丁原!願許陛下驅馳!”
一直縮在角落裏的朱儁丁原兩人,箭步出列,他們都是武人,在政治上不那麽敏感,所以之前的雙方對峙,兩人一直裝聾作啞,拿不定主意。
到現在,上層態度已經定下,要對黃巾軍動刀子了,這才立即出場,政治他們搞不清,但打仗是他們的長項,應下總沒錯。
事情很快就定下,委任丁原為新任並州刺史,朱儁為破賊中郎將,在河內郡招兵買馬,準備奪迴太原。
……
遠在常山的趙家,得到消息要稍晚一些,趙梧都已經迴到趙家堡了,眾位世家的公子要人,還堵在他家門口。
“趙梧!你終於肯露麵了!”
“諸位,事情我已經知曉,你們可以迴去了。”
“趙梧!你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趙家不會和任何一家達成什麽約定。”
“你可想好了!這裏這麽多世家,你趙家想以卵擊石!”
趙梧深吸一口氣,迴道:“我趙家從來不怕任何人,倒是諸位要想清楚了,若是要和我趙家為敵,就要承擔後果!”
“趙梧你好大的口氣!小小趙家連個千石官吏都不曾出過,不過螻蟻一般,我們隻要稍稍示意一下,便能讓你家粉身碎骨!”
“那我趙梧便拭目以待!諸位!天色已晚,我趙家不留外客,請離開吧!”
“你……”
就在此時,有人高聲來報,“稟家主!弘農楊氏派人遞來拜帖!還有如意一柄!”
“牟平劉氏……”
“陳王劉寵……”
“安平趙氏……”
“太常劉焉……”
“東平張氏……”
“潁川鍾氏……”
……
趙梧麵不改色,吩咐道:“帖子收下,東西全部歸還,哦,包括之前諸位的禮物,全部退還!”
“諸位!恕不接待!”
趙梧簡單拱了拱手,便撇下這一大幫人,去了後堂。
見他迴來,馮氏才鬆了一口氣。
趙雲趙風也圍了上來,“兄長,我們家什麽時候和弘農楊家有過交情了?”
“交情自然是沒有的。”
“那兄長你是怎麽……”
“子龍,子虎。你們記住,有些事情,不上秤,他沒有四兩重,但上了秤,一千斤也扛不住。”
“隻要我們行得端正,做事問心無愧,便把事情挑明了說,他們所謂的在下麵潛伏的規矩,再怎麽約定俗成,都不必理會。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見不得光,無論他們在下麵叫得再怎麽兇,在明麵上,他們便啞口無言。”
“大義,始終在我們這邊!”
“可是這樣真的解決了嗎?他們結成了聯盟,要是使一些陰毒手段。”
“這便是我要告訴你們的第二件事情了,凡是聯盟,你們都無需懼怕。聯盟的本質,不過是一群弱者想要和強者抗衡的假象罷了。”
“蘇秦組建的反秦聯盟今安在?樂毅組建的反齊聯盟又何在?高祖和項羽組建的擁楚聯盟最後又如何了?”
“所謂的這些個世家聯盟,都隻是鏡中花水中月,看起來牢不可破,實際上漏洞百出,各有利益,出工不出力,圖個聲勢壯大罷了,今日就是例子,隻要打倒領頭的那一家,再相互離間,剩下的便如鳥獸散了,你們以後遇見了,莫要被他們嚇唬到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