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家境貧寒,天天為生計奔波,為半鬥米折腰,沒有文化,更談不上素質,每天還和老太婆嘮嘮叨叨不停擼蘇的駝背老人;一個是高門大戶的前明遺老,文化修養極高,詩書禮儀無一不通,七律七言格調信手拈來,學府很深,開封學堂的指導老師,名譽校長,極有風骨的老人。一個是今天計算著米缸裏還能維持幾天的生活,每出一升米都會放上一張小牌,吃了今天,計算著明天,又想著後天,豬肉也隻能每半個月吃上一頓,後院原來彎曲的小道也已經變成了菜地,早晚澆水,閑來無事的時候就坐在菜地裏,看準天氣,第二天是晴還是雨,享受著那種農夫的生活;一個是衣食無憂,清晨雲手在包公河畔,劍花抖擻,大刀慢步,一杯清茶,百合桃酥,吟詩賦詞,午時小酒一盅,稍眯一刻,未時揮毫潑墨,晚霞將至,閣樓亭台眺望萬般霞光的老夫子。
兩人都在想,這兩種人,應該是兩類人,如果坐在一起,能有什麽共同的話題可談,老夫子不知柴米油鹽,城市農夫不知詩意賦歌。裴文慶和嶽陶知擔心因為兩位親家的和睦影響到吳強華和朱小娟的未來,都不是省油的燈。
擔心歸擔心,畢竟兩個人對二位老人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隻是一種猜測和顧慮,裴文慶對吳立榮是了解,但畢竟是長輩,知根不知底,吳立榮在家裏雖然人老話多,在外麵話可少了,人家不主動和他打招唿,他很少去和人家打交道。而嶽陶知隻是剛和朱老爺子交往才半來個月時間,兩人都是從表麵上去擔心和觀察的,是不是這樣過兩天就知道了。
應辦的東西嶽陶知已經辦妥了,按照吳強華的要求,大事簡辦,就放在朱家老宅大院裏擺上幾桌,叫上州府裏幾個同事湊上一席,大輩一席,其他的幾個小孩一席,三張酒席將這場驚動皇上的婚禮圓滿。
那天吳強華帶著朱小娟到了大院裏,正好朱老爺子和嶽陶知對上號了,聊得正興致上,吳強華問起了嶽陶知兒女上學的事情,嶽陶知說學堂裏不收女孩子上學的,這簡單了,朱秉臣現在已經是開封學堂裏的指導學長,還是個名譽校長。
朱秉臣知道嶽陶知的女兒在開封學府就學進不了門,就寫了張條字遞給了嶽陶知,讓嶽陶知第二天帶著小孩子直接去就是了,隻是要求嶽陶知的小女隻穿男裝,也給老爺子裝裝門麵,開封府學堂裏不準收女孩子的規矩是朱秉臣這個名譽校長定下來的要求,如果遇到非常聰明的女孩子,開封學堂肯定不會放過的,但要經過他的測試,這個規定使用起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可以變通。
就這個規定,吳強華與朱秉臣這個名譽校長意見很不一致,一個是男女有別不能共處一堂,有傷風俗,一個是要消除男尊女卑的封建禮製,當然吳強華也不可能為這件事情與未來的嶽老大人過於爭執,他的重心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消除這種傳承數千年以來的陋習,對根深蒂固的事物,他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消除,不僅是在開封府,就是在全國都是這樣的。陝甘總督任伯源在西安城裏曾試過,也是曇花一現,陝甘總督任伯源一離開西安,西安學堂就把女孩子拒絕門外了。就這點吳強華與朱小娟是達成共識的,有共同的語言,老人太頑固不化了。
第二天一早,嶽陶知趕在朱秉臣到包公河畔之前,把吳強華父母已經到開封府的事情告訴了他,三天以後登門拜訪親家。
到了第四天吳強華忙完了公務,一早帶著父母和小芳姐姐從州府後街徒步走到了文化古街,快到朱小娟文房小店的時候看見揚開秦的木雕家具的門開了,許久沒有見到了,在門前打了招唿。
揚開泰趕忙走了出來,一看就知道這兩位老人是吳強華的高堂大人,想請到店中一坐。
吳強華說今天就不行了,改天吧,二老要到朱家老宅大院與朱老爺子見麵了,時間已經定了下來,首次見麵可不能失了禮數。
揚開泰知道塵埃已落定了。
吳立榮一身青衣長褂,那可是上等的材料製成的,襯裏袖口都帶著金絲,臉也淨白了,背也直了,步也走穩了。
吳立榮這樣的打扮,吳強華的母親和吳小芳也煥然一新了。
這些行頭都是嶽陶知剛剛置辦起來的,吳強華看見也沒有說了,穿都穿起來了,看父親那高興的樣子也於心不忍,就三個人的行頭裏裏外外沒有五十兩銀子肯定是不夠的。
經過文房小店的時候,吳強華告訴父母這就是朱小娟的小店,門前掛了一塊關門大吉小牌。
往裏走就是朱家老宅大院,這平時緊閉的大門,今天一早就敞開了。朱秉臣老人站在大門前,見親家已經到了,就走上一步“親家,一路艱辛了。”
吳強華看大門下麵半米高的門檻也撤掉了,這朱秉臣的套路還真多,高門大戶門檻難登啊。地主之誼當先開口相迎,朱小娟的叔叔,姑姑都站在門旁笑容可掬,禮數之家。
“朱老夫子,開封泰鬥,信安俗夫愧見了。”吳立榮掬躬還禮了。
原來一本正經的吳小芳差一點笑一出來,這詞,老父親也不知道從那裏學來的,裝出一副老秀才的樣子,掬起躬來還真像孔廟裏的老夫子。
吳立榮走進大院一一見過朱家大小,就這樣吳朱兩家的親家就在這兩句對話中相見了,親家的會麵也就這樣開始了,吳強華母親給兩個小孩子發了小紅包,吳小芳把從信安城帶來的小禮品放到了兩個小孩子的手中。朱小娟在母親牽手下從房間裏走了出來,一聲“爸爸,媽媽”與公婆見麵了,朱小娟一下子就貼到了吳強華的手臂上。
吳立榮夫妻倆喜歡了,吳強華的母親把吳家祖上傳下來的一隻玉鐲帶在了兒媳婦的手上。
吳小芳高興了,拉著朱小娟的小手親熱了起來。
兩人都在想,這兩種人,應該是兩類人,如果坐在一起,能有什麽共同的話題可談,老夫子不知柴米油鹽,城市農夫不知詩意賦歌。裴文慶和嶽陶知擔心因為兩位親家的和睦影響到吳強華和朱小娟的未來,都不是省油的燈。
擔心歸擔心,畢竟兩個人對二位老人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隻是一種猜測和顧慮,裴文慶對吳立榮是了解,但畢竟是長輩,知根不知底,吳立榮在家裏雖然人老話多,在外麵話可少了,人家不主動和他打招唿,他很少去和人家打交道。而嶽陶知隻是剛和朱老爺子交往才半來個月時間,兩人都是從表麵上去擔心和觀察的,是不是這樣過兩天就知道了。
應辦的東西嶽陶知已經辦妥了,按照吳強華的要求,大事簡辦,就放在朱家老宅大院裏擺上幾桌,叫上州府裏幾個同事湊上一席,大輩一席,其他的幾個小孩一席,三張酒席將這場驚動皇上的婚禮圓滿。
那天吳強華帶著朱小娟到了大院裏,正好朱老爺子和嶽陶知對上號了,聊得正興致上,吳強華問起了嶽陶知兒女上學的事情,嶽陶知說學堂裏不收女孩子上學的,這簡單了,朱秉臣現在已經是開封學堂裏的指導學長,還是個名譽校長。
朱秉臣知道嶽陶知的女兒在開封學府就學進不了門,就寫了張條字遞給了嶽陶知,讓嶽陶知第二天帶著小孩子直接去就是了,隻是要求嶽陶知的小女隻穿男裝,也給老爺子裝裝門麵,開封府學堂裏不準收女孩子的規矩是朱秉臣這個名譽校長定下來的要求,如果遇到非常聰明的女孩子,開封學堂肯定不會放過的,但要經過他的測試,這個規定使用起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可以變通。
就這個規定,吳強華與朱秉臣這個名譽校長意見很不一致,一個是男女有別不能共處一堂,有傷風俗,一個是要消除男尊女卑的封建禮製,當然吳強華也不可能為這件事情與未來的嶽老大人過於爭執,他的重心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消除這種傳承數千年以來的陋習,對根深蒂固的事物,他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消除,不僅是在開封府,就是在全國都是這樣的。陝甘總督任伯源在西安城裏曾試過,也是曇花一現,陝甘總督任伯源一離開西安,西安學堂就把女孩子拒絕門外了。就這點吳強華與朱小娟是達成共識的,有共同的語言,老人太頑固不化了。
第二天一早,嶽陶知趕在朱秉臣到包公河畔之前,把吳強華父母已經到開封府的事情告訴了他,三天以後登門拜訪親家。
到了第四天吳強華忙完了公務,一早帶著父母和小芳姐姐從州府後街徒步走到了文化古街,快到朱小娟文房小店的時候看見揚開秦的木雕家具的門開了,許久沒有見到了,在門前打了招唿。
揚開泰趕忙走了出來,一看就知道這兩位老人是吳強華的高堂大人,想請到店中一坐。
吳強華說今天就不行了,改天吧,二老要到朱家老宅大院與朱老爺子見麵了,時間已經定了下來,首次見麵可不能失了禮數。
揚開泰知道塵埃已落定了。
吳立榮一身青衣長褂,那可是上等的材料製成的,襯裏袖口都帶著金絲,臉也淨白了,背也直了,步也走穩了。
吳立榮這樣的打扮,吳強華的母親和吳小芳也煥然一新了。
這些行頭都是嶽陶知剛剛置辦起來的,吳強華看見也沒有說了,穿都穿起來了,看父親那高興的樣子也於心不忍,就三個人的行頭裏裏外外沒有五十兩銀子肯定是不夠的。
經過文房小店的時候,吳強華告訴父母這就是朱小娟的小店,門前掛了一塊關門大吉小牌。
往裏走就是朱家老宅大院,這平時緊閉的大門,今天一早就敞開了。朱秉臣老人站在大門前,見親家已經到了,就走上一步“親家,一路艱辛了。”
吳強華看大門下麵半米高的門檻也撤掉了,這朱秉臣的套路還真多,高門大戶門檻難登啊。地主之誼當先開口相迎,朱小娟的叔叔,姑姑都站在門旁笑容可掬,禮數之家。
“朱老夫子,開封泰鬥,信安俗夫愧見了。”吳立榮掬躬還禮了。
原來一本正經的吳小芳差一點笑一出來,這詞,老父親也不知道從那裏學來的,裝出一副老秀才的樣子,掬起躬來還真像孔廟裏的老夫子。
吳立榮走進大院一一見過朱家大小,就這樣吳朱兩家的親家就在這兩句對話中相見了,親家的會麵也就這樣開始了,吳強華母親給兩個小孩子發了小紅包,吳小芳把從信安城帶來的小禮品放到了兩個小孩子的手中。朱小娟在母親牽手下從房間裏走了出來,一聲“爸爸,媽媽”與公婆見麵了,朱小娟一下子就貼到了吳強華的手臂上。
吳立榮夫妻倆喜歡了,吳強華的母親把吳家祖上傳下來的一隻玉鐲帶在了兒媳婦的手上。
吳小芳高興了,拉著朱小娟的小手親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