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靖康四年,盛世大宋,三年謀劃
這一次的朝會也進行了很長時間。
從辰時開始,中午直接就在皇宮裏麵擺下了宴席,長長的桌子、餐盤、食物擺上來,自吃自取。
也就是露天自助餐差不多。
這種新穎的吃法,雖然讓百官們一時間,多少有點無法適應。
可是在趙煊的帶領下,在何栗等一幹臣子現學現賣之下,在上行下效的影響力之下,百官們也很快就適應了,自吃自取,自己找座位,在這種露天的情況下,在很多很多百官都在一起的情況下,吃了起來。
開始可能還會扭捏,但是美食當前,再加上,時值晌午,肚子也都餓了,還要講究個什麽?
吃著吃著也就習慣了。
還覺得特別的有意思,有一些見到過流水宴席的,但是這種吃法,又和流水宴席有些區別。
趙煊喝了口茶,然後對宗澤說道:“這也是朕突發奇想,若是擺下宴席,就要做很多道菜,多少有一些浪費,不如直接這樣自吃自取,稍作幾道菜,菜量加大。”
“一來,這些菜購買起來也不是那麽的困難,也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二來,量大的話,也就是一鍋的事情,坐起來也比較方便。”
“不管做什麽事情,都需要先思考思考,做出一個謀劃來。”
“朕相信諸位相公肯定是如此,先謀而後動。”
“墨守成規也隻能慢慢地被時代所拋棄,比如,朕要是為了遵守宮宴的規定,就會鋪張浪費。”
“而改成這般吃法,也就能夠節約節省,也更方便相公們用餐。”
坐在一旁的趙構連忙稱讚道::“陛下所言極是,臣初始還有一些不適應,總感覺好像是大庭廣眾之下用餐。”
“但是卻又覺得這種吃法很是簡單,不必論什麽座次,想吃什麽可自取,不想吃什麽,可以不取。”
“如此一來,也就杜絕了浪費的現象,也顯得更為方便和自由。”
“陛下之想,當真是奇思妙想,臣佩服。”
趙構這一年多,可老實了。
用汪伯彥的說法,他要是不老實,就會被趙偲他們給參死,眾口鑠金、親王、嗣王、郡王們看起來都安分了,但是他們的心中肯定還有一團火。
早晚,這團火會被點燃,會產生動蕩。
他這個大宗正卿,就有可能萬劫不複。
但是,他是陛下的人,隻要是陛下保他,那些個親王、嗣王什麽的,根本就沒辦法。
再加上,趙煊時不時拉著趙構體察民情,還指點趙構做生意,帶著他一起發財。
趙構還真的就把趙煊當做是他最親的大哥。
以前的那點野心。
也在趙煊的雷霆手段以及兄弟情義之下給撲滅了。
趙煊笑著道:“九哥兒你就使勁兒誇,朕早晚有一天怕是要被你給誇上天。”
趙構惶恐了一下,連忙解釋道:“陛下,臣這是發自內心的感想!”
趙煊點點頭,迴道:“好了,也就開個玩笑。”
“苦了這三年,如今大宋強盛起來,也不必要還死氣沉沉的嘛。”
“如若我們做什麽都是死氣沉沉,一點兒活力,一點自信都沒有。”
“那其他的官員們會怎麽看,百姓們又會怎麽看?”
“眼瞅著好日子都要來了。”
“我們卻還在沉浸於過往的憂傷之中,也不行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卻也不能真的就天天患得患失。”
“下午,便是製定大宋未來謀劃之時。”
“朕以前隻說了一個,三年收複燕雲十六州。”
“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添磚加瓦。”
“到時候,你們也要多多建言獻策。”
何栗連忙接話道:“陛下聖明,臣等之福氣、大宋之福氣、百姓之福氣呢!”
“於這謀劃,臣等定是知無不言!”
趙煊點點頭。
休息了一個時辰之後。
開啟了下午的朝會。
這個朝會也就是未來的謀劃。
趙煊打算不定的太久了。
就三年。
三年之內,大宋要打開什麽樣的局麵。
要做到那些事情。
實現什麽樣的目標。
且,是在三年之內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基礎上,開始開展工作。
當然,這一次的謀劃就非常大。
涉及到了各行各業。
也有對於很多以前存在的弊政的解決。
比如馬市。
比如茶市。
比如鹽業。
王安石的一條鞭法改革,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關鍵在於觸動了很多權貴們的利益。
趙煊也知道,那種改革並不太適應當前的情況。
第一個就是官吏本身就已經存在問題了,他們的心中根本就沒有責任感,而是把官職當做是自己的權力權柄,然後開始吃喝玩樂、貪圖享樂、貪贓枉法等等。
就算是幾年調任一次,避免當地的縣令、縣尉時間長了,和當地的世家豪族們同流合汙。
但是這種方法也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切都要依賴於官吏們的自身職責以及他們的覺悟。
再好的政策。
官吏們不去實施、不去維護、不去監督、不去治理,又有什麽用呢?
皇權不下鄉。
賑災錢再多,那也是救濟了官員,而不是百姓。
所以。
趙煊在製定謀劃的時候,把肅正朝綱、清肅朝野作為第一要務。
這將是大宋一個一直要堅持下去的國策。
當貪官汙吏被清除,當那些一腔熱血的太學生們開始成為縣令和縣尉,當有有才者居之,當皇權能夠下鄉的時候。
對於弊政的改革,才能很好地實施,並且可以做到立竿見影。
趙煊的手段也強硬。
不聽話的。
殺了。
換上聽話的人。
當年,荊湖路的那些世家豪族引誘唆使百姓起義,想要以此來反對開荒,反對朝廷的監管。
趙煊就直接下令,讓張浚不要心思手軟,並且給他兵權,調動當地守備。
不僅如此,京師之地的禁軍、殿前司的人,也都直接到達荊湖路,聽命於張浚。
借助這一次機會。
殺了個人頭滾滾。
從此之後。
朝廷實施國策也就順利多了。
下午的朝會進行了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
對各行各業都進行了一次梳理和謀劃,如何讓他們都能夠發展起來。
如何讓各行各業都能夠欣欣向榮,如何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還有,如何讓商賈們賺取的更多,如何讓大宋更加繁榮、昌盛、和睦、安寧……。
不能真的就要屠殺和打壓以及瓜分那些世家豪族們,來補貼百姓。
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屠殺了他們,不過幾年,就會再一次滋生出來世家豪族。
就好比宗澤。
他的後輩可能就會成為世家豪族。
比如李綱,他現在就其實有一點兒世家豪族的影子。
比如秦檜。
他們叫做公相門庭。
而嶽飛、李彥仙、韓世忠這樣的武將,那叫做武將勳貴。
隨著商業的發展。
商賈們有了錢,也會成為豪族。
不必想著屠殺。
他們也並非是一無是處,也並非完全就是王朝的蛀蟲。
他們的作用也很大。
這就要看當權者如何引導。
一將功成萬骨枯、修橋鋪路無屍骸。
下午的朝會開始。
上午的朝會部分內容就出現在了紅榜上麵,而很快,一萬份邸報也出來了。
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一萬份邸報被一搶而空。
邸報上麵的頭榜頭條,就是:談大宋靖康三年的碩果累累。
整個邸報的版塊內容,都是各個官署的總結,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太學生們看的是心潮澎湃,又是若有所思。
原來。
大宋去年竟然有了這麽多的功績。
原來。
大宋去年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原來……。
其中一些可是和他們太學生息息相關。
就讓他們也有了一種,這盛世,我們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歸屬感也就油然而生。
百姓們聽著讀報員宣讀邸報上麵的內容,也才知道,朝廷去年做了那多事情呀?
特別是懲罰了一百多位貪官汙吏的時候,百姓們是開口叫好。
在他們看來。
陛下聖明無比。
大臣們也定然都是忠臣、賢臣。
以前,他們攔著聖駕,直接打當朝的宰相唐恪。
現在不了。
誰要是攔著聖駕。
他們第一個衝上去。
誰要是敢打當朝宰相李綱、宗澤。
那就是他們的仇人。
還有人直接流著淚。
不容易啊!
當真是不容易。
大宋有了如此聖明的陛下,是天大的福氣!
……
西夏。
剛剛一場大雪之後。
西北之地很冷。
北風唿嘯。
不少西夏的百姓受到了雪災,凍死不少。
興慶府。
皇宮中。
李乾順悶悶不樂。
因為嵬名安惠出兵之後,遇上了宋軍。
雙方僵持了個把月。
他想要直接開戰。
但是被李察哥勸阻了。
因為大金現在和大宋議和。
西夏卻主動開戰。
大宋很可能會把兵力調到陝西路這邊。
到時候。
大金就能夠坐山觀虎鬥,並且立即趁此機會休養生息。
一旦西夏和大宋不死不休,或者是兩敗俱傷,最大受益的人就是完顏吳乞買。
西夏不能主動出擊。
隻有等待。
要麽大宋主動出擊,攻打大金。
他們在開始出兵。
要麽大金修養之後,再一次南下伐宋。
他們先打起來。
大宋的兵力就會主要針對大金。
他們就能夠趁機南下。
隻不過。
李乾順覺得這麽一來。
他讓嵬名安惠出兵的效果也就沒了。
還要用錢用糧食來養著他們。
太浪費。
“唿……。”
外屋房門打開。
北方立即倒灌進來。
李察哥來了。
“臣拜見陛下。”
李乾順招招手,讓李察哥坐下。
“受災之地,安撫的如何?”
李察哥道:“不是很重,去年和大宋互市,得了不少物資,如今用上了。”
李乾順點點頭。
“安惠那邊,一直僵持著,也不是個事兒。”
“馬上開春了,不如先迴來?”
李察哥迴道:“陛下,臣以為,這開春之後,會有戰事。”
“春耕的話,現在人手還比較足。”
“如若撤迴來。”
“那這一步棋也就廢了。”
李乾順想了想。
也就算了。
養了好幾個月。
錢也都花了。
不能連個響聲都沒有。
“你說今年會有戰事?”
“那你覺得,是大金先手,還是大宋先手?”
李察哥拿出了去歲年末的一份大宋邸報,這一份邸報,李乾順也看過了。
當時也議論過。
李察哥又拿了出來。
“陛下,必然是大宋先手。”
“根據我們的探子迴來上報,大宋那邊有過傳言,趙宋的皇帝曾經喊出了三年收複燕雲十六州的豪言。”
“再以這邸報和探子對大宋如今的描述來看,大宋似乎很快就恢複了元氣,其實力和八年前不相上下。”
“大宋如今在北地的將士還沒有撤迴來呢!”
“蘭州的曲端、陝州的吳玠,應當是防備我們的。”
“太原府的王淵、真定府的李彥仙等,還有嶽飛、張俊等,這些名將還在駐守北方。”
“現在是大金氣數衰敗,大宋的氣數恢複到了強盛時期。”
“以那位皇帝的心氣兒,怕是今年春耕之後,就會開戰了。”
“大金喜歡於冬日作戰。”
“大宋必然會選擇春夏之際,這時候,大金鐵騎的實力會因為嚴寒酷暑而被削弱。”
李乾順點點頭。
又問道:“那我們該如何?”
李察哥道:“攻打蘭州、陝州,為大金減輕一些壓力,更能打壓大宋氣數。”
“一旦大宋強盛起來,大金徹底衰敗之後。”
“西夏可能也會成為第三個遼國。”
李乾順再一次點點頭。
靖康四年。
二月初的大地上。
已經是萬物複蘇。
南北之地。
都能見到很多人站在田野上。
朝廷的工作重心就是春耕。
糧食乃是國本。
各地官員都要以春耕為重,並且接受吏部、禦史台、殿前司三方監督。
就算是封地也要接受監督。
誰要是胡作非為。
人頭落地。
春耕活動持續了三個月。
朝廷的朝會都減少了不少。
朝中的大臣都要前往各地監管。
重要職權的大臣們在京畿路附近視察,其他官員要去往更遠的地方。
他們也能在這種情況下,出去看看。
不在地方上看看。
他們一直在京師之地的時間久了,就總以為,這天下真的很繁華。
總覺得民間不存在什麽疾苦。
更不會知道,黃土高原上的百姓們的日子是個什麽樣子的。
隻有在地方上看了。
才能稍微接點兒地氣,了解民間疾苦,高高在上的心思也會淡化一些。
這一次的朝會也進行了很長時間。
從辰時開始,中午直接就在皇宮裏麵擺下了宴席,長長的桌子、餐盤、食物擺上來,自吃自取。
也就是露天自助餐差不多。
這種新穎的吃法,雖然讓百官們一時間,多少有點無法適應。
可是在趙煊的帶領下,在何栗等一幹臣子現學現賣之下,在上行下效的影響力之下,百官們也很快就適應了,自吃自取,自己找座位,在這種露天的情況下,在很多很多百官都在一起的情況下,吃了起來。
開始可能還會扭捏,但是美食當前,再加上,時值晌午,肚子也都餓了,還要講究個什麽?
吃著吃著也就習慣了。
還覺得特別的有意思,有一些見到過流水宴席的,但是這種吃法,又和流水宴席有些區別。
趙煊喝了口茶,然後對宗澤說道:“這也是朕突發奇想,若是擺下宴席,就要做很多道菜,多少有一些浪費,不如直接這樣自吃自取,稍作幾道菜,菜量加大。”
“一來,這些菜購買起來也不是那麽的困難,也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二來,量大的話,也就是一鍋的事情,坐起來也比較方便。”
“不管做什麽事情,都需要先思考思考,做出一個謀劃來。”
“朕相信諸位相公肯定是如此,先謀而後動。”
“墨守成規也隻能慢慢地被時代所拋棄,比如,朕要是為了遵守宮宴的規定,就會鋪張浪費。”
“而改成這般吃法,也就能夠節約節省,也更方便相公們用餐。”
坐在一旁的趙構連忙稱讚道::“陛下所言極是,臣初始還有一些不適應,總感覺好像是大庭廣眾之下用餐。”
“但是卻又覺得這種吃法很是簡單,不必論什麽座次,想吃什麽可自取,不想吃什麽,可以不取。”
“如此一來,也就杜絕了浪費的現象,也顯得更為方便和自由。”
“陛下之想,當真是奇思妙想,臣佩服。”
趙構這一年多,可老實了。
用汪伯彥的說法,他要是不老實,就會被趙偲他們給參死,眾口鑠金、親王、嗣王、郡王們看起來都安分了,但是他們的心中肯定還有一團火。
早晚,這團火會被點燃,會產生動蕩。
他這個大宗正卿,就有可能萬劫不複。
但是,他是陛下的人,隻要是陛下保他,那些個親王、嗣王什麽的,根本就沒辦法。
再加上,趙煊時不時拉著趙構體察民情,還指點趙構做生意,帶著他一起發財。
趙構還真的就把趙煊當做是他最親的大哥。
以前的那點野心。
也在趙煊的雷霆手段以及兄弟情義之下給撲滅了。
趙煊笑著道:“九哥兒你就使勁兒誇,朕早晚有一天怕是要被你給誇上天。”
趙構惶恐了一下,連忙解釋道:“陛下,臣這是發自內心的感想!”
趙煊點點頭,迴道:“好了,也就開個玩笑。”
“苦了這三年,如今大宋強盛起來,也不必要還死氣沉沉的嘛。”
“如若我們做什麽都是死氣沉沉,一點兒活力,一點自信都沒有。”
“那其他的官員們會怎麽看,百姓們又會怎麽看?”
“眼瞅著好日子都要來了。”
“我們卻還在沉浸於過往的憂傷之中,也不行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卻也不能真的就天天患得患失。”
“下午,便是製定大宋未來謀劃之時。”
“朕以前隻說了一個,三年收複燕雲十六州。”
“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添磚加瓦。”
“到時候,你們也要多多建言獻策。”
何栗連忙接話道:“陛下聖明,臣等之福氣、大宋之福氣、百姓之福氣呢!”
“於這謀劃,臣等定是知無不言!”
趙煊點點頭。
休息了一個時辰之後。
開啟了下午的朝會。
這個朝會也就是未來的謀劃。
趙煊打算不定的太久了。
就三年。
三年之內,大宋要打開什麽樣的局麵。
要做到那些事情。
實現什麽樣的目標。
且,是在三年之內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基礎上,開始開展工作。
當然,這一次的謀劃就非常大。
涉及到了各行各業。
也有對於很多以前存在的弊政的解決。
比如馬市。
比如茶市。
比如鹽業。
王安石的一條鞭法改革,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關鍵在於觸動了很多權貴們的利益。
趙煊也知道,那種改革並不太適應當前的情況。
第一個就是官吏本身就已經存在問題了,他們的心中根本就沒有責任感,而是把官職當做是自己的權力權柄,然後開始吃喝玩樂、貪圖享樂、貪贓枉法等等。
就算是幾年調任一次,避免當地的縣令、縣尉時間長了,和當地的世家豪族們同流合汙。
但是這種方法也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切都要依賴於官吏們的自身職責以及他們的覺悟。
再好的政策。
官吏們不去實施、不去維護、不去監督、不去治理,又有什麽用呢?
皇權不下鄉。
賑災錢再多,那也是救濟了官員,而不是百姓。
所以。
趙煊在製定謀劃的時候,把肅正朝綱、清肅朝野作為第一要務。
這將是大宋一個一直要堅持下去的國策。
當貪官汙吏被清除,當那些一腔熱血的太學生們開始成為縣令和縣尉,當有有才者居之,當皇權能夠下鄉的時候。
對於弊政的改革,才能很好地實施,並且可以做到立竿見影。
趙煊的手段也強硬。
不聽話的。
殺了。
換上聽話的人。
當年,荊湖路的那些世家豪族引誘唆使百姓起義,想要以此來反對開荒,反對朝廷的監管。
趙煊就直接下令,讓張浚不要心思手軟,並且給他兵權,調動當地守備。
不僅如此,京師之地的禁軍、殿前司的人,也都直接到達荊湖路,聽命於張浚。
借助這一次機會。
殺了個人頭滾滾。
從此之後。
朝廷實施國策也就順利多了。
下午的朝會進行了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
對各行各業都進行了一次梳理和謀劃,如何讓他們都能夠發展起來。
如何讓各行各業都能夠欣欣向榮,如何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還有,如何讓商賈們賺取的更多,如何讓大宋更加繁榮、昌盛、和睦、安寧……。
不能真的就要屠殺和打壓以及瓜分那些世家豪族們,來補貼百姓。
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屠殺了他們,不過幾年,就會再一次滋生出來世家豪族。
就好比宗澤。
他的後輩可能就會成為世家豪族。
比如李綱,他現在就其實有一點兒世家豪族的影子。
比如秦檜。
他們叫做公相門庭。
而嶽飛、李彥仙、韓世忠這樣的武將,那叫做武將勳貴。
隨著商業的發展。
商賈們有了錢,也會成為豪族。
不必想著屠殺。
他們也並非是一無是處,也並非完全就是王朝的蛀蟲。
他們的作用也很大。
這就要看當權者如何引導。
一將功成萬骨枯、修橋鋪路無屍骸。
下午的朝會開始。
上午的朝會部分內容就出現在了紅榜上麵,而很快,一萬份邸報也出來了。
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一萬份邸報被一搶而空。
邸報上麵的頭榜頭條,就是:談大宋靖康三年的碩果累累。
整個邸報的版塊內容,都是各個官署的總結,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太學生們看的是心潮澎湃,又是若有所思。
原來。
大宋去年竟然有了這麽多的功績。
原來。
大宋去年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原來……。
其中一些可是和他們太學生息息相關。
就讓他們也有了一種,這盛世,我們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歸屬感也就油然而生。
百姓們聽著讀報員宣讀邸報上麵的內容,也才知道,朝廷去年做了那多事情呀?
特別是懲罰了一百多位貪官汙吏的時候,百姓們是開口叫好。
在他們看來。
陛下聖明無比。
大臣們也定然都是忠臣、賢臣。
以前,他們攔著聖駕,直接打當朝的宰相唐恪。
現在不了。
誰要是攔著聖駕。
他們第一個衝上去。
誰要是敢打當朝宰相李綱、宗澤。
那就是他們的仇人。
還有人直接流著淚。
不容易啊!
當真是不容易。
大宋有了如此聖明的陛下,是天大的福氣!
……
西夏。
剛剛一場大雪之後。
西北之地很冷。
北風唿嘯。
不少西夏的百姓受到了雪災,凍死不少。
興慶府。
皇宮中。
李乾順悶悶不樂。
因為嵬名安惠出兵之後,遇上了宋軍。
雙方僵持了個把月。
他想要直接開戰。
但是被李察哥勸阻了。
因為大金現在和大宋議和。
西夏卻主動開戰。
大宋很可能會把兵力調到陝西路這邊。
到時候。
大金就能夠坐山觀虎鬥,並且立即趁此機會休養生息。
一旦西夏和大宋不死不休,或者是兩敗俱傷,最大受益的人就是完顏吳乞買。
西夏不能主動出擊。
隻有等待。
要麽大宋主動出擊,攻打大金。
他們在開始出兵。
要麽大金修養之後,再一次南下伐宋。
他們先打起來。
大宋的兵力就會主要針對大金。
他們就能夠趁機南下。
隻不過。
李乾順覺得這麽一來。
他讓嵬名安惠出兵的效果也就沒了。
還要用錢用糧食來養著他們。
太浪費。
“唿……。”
外屋房門打開。
北方立即倒灌進來。
李察哥來了。
“臣拜見陛下。”
李乾順招招手,讓李察哥坐下。
“受災之地,安撫的如何?”
李察哥道:“不是很重,去年和大宋互市,得了不少物資,如今用上了。”
李乾順點點頭。
“安惠那邊,一直僵持著,也不是個事兒。”
“馬上開春了,不如先迴來?”
李察哥迴道:“陛下,臣以為,這開春之後,會有戰事。”
“春耕的話,現在人手還比較足。”
“如若撤迴來。”
“那這一步棋也就廢了。”
李乾順想了想。
也就算了。
養了好幾個月。
錢也都花了。
不能連個響聲都沒有。
“你說今年會有戰事?”
“那你覺得,是大金先手,還是大宋先手?”
李察哥拿出了去歲年末的一份大宋邸報,這一份邸報,李乾順也看過了。
當時也議論過。
李察哥又拿了出來。
“陛下,必然是大宋先手。”
“根據我們的探子迴來上報,大宋那邊有過傳言,趙宋的皇帝曾經喊出了三年收複燕雲十六州的豪言。”
“再以這邸報和探子對大宋如今的描述來看,大宋似乎很快就恢複了元氣,其實力和八年前不相上下。”
“大宋如今在北地的將士還沒有撤迴來呢!”
“蘭州的曲端、陝州的吳玠,應當是防備我們的。”
“太原府的王淵、真定府的李彥仙等,還有嶽飛、張俊等,這些名將還在駐守北方。”
“現在是大金氣數衰敗,大宋的氣數恢複到了強盛時期。”
“以那位皇帝的心氣兒,怕是今年春耕之後,就會開戰了。”
“大金喜歡於冬日作戰。”
“大宋必然會選擇春夏之際,這時候,大金鐵騎的實力會因為嚴寒酷暑而被削弱。”
李乾順點點頭。
又問道:“那我們該如何?”
李察哥道:“攻打蘭州、陝州,為大金減輕一些壓力,更能打壓大宋氣數。”
“一旦大宋強盛起來,大金徹底衰敗之後。”
“西夏可能也會成為第三個遼國。”
李乾順再一次點點頭。
靖康四年。
二月初的大地上。
已經是萬物複蘇。
南北之地。
都能見到很多人站在田野上。
朝廷的工作重心就是春耕。
糧食乃是國本。
各地官員都要以春耕為重,並且接受吏部、禦史台、殿前司三方監督。
就算是封地也要接受監督。
誰要是胡作非為。
人頭落地。
春耕活動持續了三個月。
朝廷的朝會都減少了不少。
朝中的大臣都要前往各地監管。
重要職權的大臣們在京畿路附近視察,其他官員要去往更遠的地方。
他們也能在這種情況下,出去看看。
不在地方上看看。
他們一直在京師之地的時間久了,就總以為,這天下真的很繁華。
總覺得民間不存在什麽疾苦。
更不會知道,黃土高原上的百姓們的日子是個什麽樣子的。
隻有在地方上看了。
才能稍微接點兒地氣,了解民間疾苦,高高在上的心思也會淡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