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大營。
完顏宗翰吃完了手中的羊腿,擦了擦手,停了下來。
完顏宗望、完顏闍母、銀術可、拔離速等人也都放下手中的肉,停下來。
“第二封信送出去幾天了?”
侍候在他身邊的劉彥宗連忙躬身道:“迴大帥,已經兩日了。”
完顏宗翰微微蹙眉,不滿道:“為何還不見那皇帝讓趙佶前來一敘,又或者是派遣使臣前來迴個話,甚至是連個書信都沒有?”
“什麽時候,趙皇帝變得這麽硬氣了?”
劉彥宗分析道:“大帥,趙皇帝懦弱無能已經成了實事,這趙宋從上到下的骨頭都是軟的,必然不可能硬氣。”
“臣倒是以為,城中還有一些一力主戰的官員,阻攔了趙宋皇帝讓太上皇前來金營。”
“距離上一次攻城,已經過去九天。”
“趙宋的皇帝還沒完全感受到我大金鐵騎之威,感受到強大的壓迫感,保存著僥幸心理罷了。”
“大帥可讓先鋒軍再度攻城,這一次,四方齊動。攻勢增強一些,給城內的官員和皇帝施加更大的壓力。”
“守城的將士們守城不力,趙宋皇帝必然心慌意亂,屆時,自有那些個趙宋臣子請求他們的皇帝出城請和。”
完顏宗翰點點頭。
劉彥宗說的不是沒道理,他們已經圍困京師差不多快要一個月了。
攻城之戰其實也差不多十幾次。
但是這汴京城城牆高大堅固,十幾次攻城都被趙宋的守城將士們給擊退了。
大金鐵騎確實很強,馳騁在草原之上,無人能敵。
就算是遇到了宋軍也能進可攻、退可守,乃是萬勝之軍。
可是,鐵騎適合陸戰,而不太適合攻城之戰,在攻打太原的時候,就吃了不少虧。
如今攻打汴京城也是一樣,很難直接破了城牆上的防守,打開城門,攻進去。
劉彥宗就獻計,圍城打援、威逼利誘,讓趙宋的皇帝主動出城前來請和,到時候,就是擒賊先擒王,拿捏了趙宋的皇帝,這汴京城自然也就成了嘴中肉。
完顏宗翰覺得這個計策非常不錯,就配合著,寫了書信,第一次,沒迴複,又寫了一封書信,還是沒有迴複。
完顏宗望卻覺得攻城並非是首選,“大帥,這汴京城城牆高大堅固,每一次攻城之戰,於我大軍來說,損失都比較大。”
“我覺得,已經圍困了京師快月餘的時間,不如再等等,等到他們吃完了城內的糧食,肯定會起內亂,屆時,我們輕輕鬆鬆就能夠拿下汴京城。”
他是不太支持攻城的,因為每一次攻城都是徒勞。
不僅沒有攻占城牆,讓大軍可以進城,還會有比較大的損失。
如今,大宋的各路勤王大軍已經是蠢蠢欲動,開始猛撲上來,一旦勤王的大軍越來越多,他們想要後撤,就要費一番功夫,可能損失會更大。
不如直接先撤退,退到黃河以北,建立防禦工事,從此一黃河為界限。
他們掠奪的物資已經非常多了,迴去養精蓄銳,來年再戰。
大金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兩次南下,就是因為如今的大金皇帝乃是完顏晟,此人是有著強烈的滅宋之心,想要占領中原,建立一番偉業之人。
至於完顏宗望其實是一個親宋之人,他主動學習中原語言,還有中原的禮儀和文化,翻譯了不少中原著作。
也可能是受到了完顏阿骨打的影響,覺得滅亡大宋不如親近大宋。
滅一國,難上加難。
對於大宋而言,是一種傷害,對於大金而言,又何嚐不是一種傷害?
自古以來,戰火無不有流血死亡者。
劉彥宗不敢有言。
完顏宗望在大金的威望也比較高,他人緣比較好,算是個老好人親王,又知兵事、乃是東路元帥。
完顏宗翰是清楚完顏宗望的心思,不太想要滅了大宋的國祚。
然而,作為追隨完顏阿骨打的大帥,他其實更想要實行滅宋計劃,讓大金統領中原。
“闍母。”
完顏闍母出列,單手放在胸前,施禮道:“大帥。”
完顏宗翰吩咐道:“明日攻城,你為監軍,傳令下去,四門先鋒開始備戰,明日辰時攻城,若能破城那是再好不過,若不能,堅持兩個時辰。”
他其實也知道,僅僅依靠現在先鋒大軍的力量,是不太可能破城的。
除非,他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一波接著一波地攻城,耗盡京城守備,才會有破城的機會。
但是耗盡京城守備的同時,大金的兵力也會有比較大的損耗。
而他們還要麵臨勤王大軍的圍追堵截,將會還有一場惡戰,必須保存一些兵力。
完顏闍母躬身領命。
完顏宗望想要開口說些什麽,最後卻隻能歎了一口氣,鬱悶地喝著奶茶。
……
李固渡。
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打敗了金賊的宗澤,看了看受傷的將士們,心情十分沉重。
金賊第二次南下,直接攻占了太原,然後兵圍京師,明顯是有備而來。
一旦東京城破,二聖定會成為階下囚。
大宋也就完了啊!
要是官家乃是明君,在第一次擊退金賊之後,立即步兵防守,以太原為屏障,設立北地防線,也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麵。
想想官家和朝廷的所作所為,已經六十有六的宗澤,感覺身心疲憊。
硬撐著,坐在了木椅上,看著地圖。
金軍攻占太原,再南下兵圍京城,若是勤王大軍合力一處,先攻打太原,斷了金軍的供應和退路,再以三路南下,必能解京師被圍之困。
然而,康王卻猶豫不前,還建立了大元帥府,拉攏了耿南仲、汪伯彥等大臣,他的心思,宗澤又如何不知道,隻能是悲憤離開,帶著幾千人馬救援京師。
“大相公。”
“有密信。”
團練使陳淬大步走進來,把一個封漆竹筒,交給了宗澤。
宗澤接過,打開一看,頓時激動卻又有些懷疑,似乎是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看了好一會兒。
才放下書信,沉思不語。
完顏宗翰吃完了手中的羊腿,擦了擦手,停了下來。
完顏宗望、完顏闍母、銀術可、拔離速等人也都放下手中的肉,停下來。
“第二封信送出去幾天了?”
侍候在他身邊的劉彥宗連忙躬身道:“迴大帥,已經兩日了。”
完顏宗翰微微蹙眉,不滿道:“為何還不見那皇帝讓趙佶前來一敘,又或者是派遣使臣前來迴個話,甚至是連個書信都沒有?”
“什麽時候,趙皇帝變得這麽硬氣了?”
劉彥宗分析道:“大帥,趙皇帝懦弱無能已經成了實事,這趙宋從上到下的骨頭都是軟的,必然不可能硬氣。”
“臣倒是以為,城中還有一些一力主戰的官員,阻攔了趙宋皇帝讓太上皇前來金營。”
“距離上一次攻城,已經過去九天。”
“趙宋的皇帝還沒完全感受到我大金鐵騎之威,感受到強大的壓迫感,保存著僥幸心理罷了。”
“大帥可讓先鋒軍再度攻城,這一次,四方齊動。攻勢增強一些,給城內的官員和皇帝施加更大的壓力。”
“守城的將士們守城不力,趙宋皇帝必然心慌意亂,屆時,自有那些個趙宋臣子請求他們的皇帝出城請和。”
完顏宗翰點點頭。
劉彥宗說的不是沒道理,他們已經圍困京師差不多快要一個月了。
攻城之戰其實也差不多十幾次。
但是這汴京城城牆高大堅固,十幾次攻城都被趙宋的守城將士們給擊退了。
大金鐵騎確實很強,馳騁在草原之上,無人能敵。
就算是遇到了宋軍也能進可攻、退可守,乃是萬勝之軍。
可是,鐵騎適合陸戰,而不太適合攻城之戰,在攻打太原的時候,就吃了不少虧。
如今攻打汴京城也是一樣,很難直接破了城牆上的防守,打開城門,攻進去。
劉彥宗就獻計,圍城打援、威逼利誘,讓趙宋的皇帝主動出城前來請和,到時候,就是擒賊先擒王,拿捏了趙宋的皇帝,這汴京城自然也就成了嘴中肉。
完顏宗翰覺得這個計策非常不錯,就配合著,寫了書信,第一次,沒迴複,又寫了一封書信,還是沒有迴複。
完顏宗望卻覺得攻城並非是首選,“大帥,這汴京城城牆高大堅固,每一次攻城之戰,於我大軍來說,損失都比較大。”
“我覺得,已經圍困了京師快月餘的時間,不如再等等,等到他們吃完了城內的糧食,肯定會起內亂,屆時,我們輕輕鬆鬆就能夠拿下汴京城。”
他是不太支持攻城的,因為每一次攻城都是徒勞。
不僅沒有攻占城牆,讓大軍可以進城,還會有比較大的損失。
如今,大宋的各路勤王大軍已經是蠢蠢欲動,開始猛撲上來,一旦勤王的大軍越來越多,他們想要後撤,就要費一番功夫,可能損失會更大。
不如直接先撤退,退到黃河以北,建立防禦工事,從此一黃河為界限。
他們掠奪的物資已經非常多了,迴去養精蓄銳,來年再戰。
大金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兩次南下,就是因為如今的大金皇帝乃是完顏晟,此人是有著強烈的滅宋之心,想要占領中原,建立一番偉業之人。
至於完顏宗望其實是一個親宋之人,他主動學習中原語言,還有中原的禮儀和文化,翻譯了不少中原著作。
也可能是受到了完顏阿骨打的影響,覺得滅亡大宋不如親近大宋。
滅一國,難上加難。
對於大宋而言,是一種傷害,對於大金而言,又何嚐不是一種傷害?
自古以來,戰火無不有流血死亡者。
劉彥宗不敢有言。
完顏宗望在大金的威望也比較高,他人緣比較好,算是個老好人親王,又知兵事、乃是東路元帥。
完顏宗翰是清楚完顏宗望的心思,不太想要滅了大宋的國祚。
然而,作為追隨完顏阿骨打的大帥,他其實更想要實行滅宋計劃,讓大金統領中原。
“闍母。”
完顏闍母出列,單手放在胸前,施禮道:“大帥。”
完顏宗翰吩咐道:“明日攻城,你為監軍,傳令下去,四門先鋒開始備戰,明日辰時攻城,若能破城那是再好不過,若不能,堅持兩個時辰。”
他其實也知道,僅僅依靠現在先鋒大軍的力量,是不太可能破城的。
除非,他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一波接著一波地攻城,耗盡京城守備,才會有破城的機會。
但是耗盡京城守備的同時,大金的兵力也會有比較大的損耗。
而他們還要麵臨勤王大軍的圍追堵截,將會還有一場惡戰,必須保存一些兵力。
完顏闍母躬身領命。
完顏宗望想要開口說些什麽,最後卻隻能歎了一口氣,鬱悶地喝著奶茶。
……
李固渡。
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打敗了金賊的宗澤,看了看受傷的將士們,心情十分沉重。
金賊第二次南下,直接攻占了太原,然後兵圍京師,明顯是有備而來。
一旦東京城破,二聖定會成為階下囚。
大宋也就完了啊!
要是官家乃是明君,在第一次擊退金賊之後,立即步兵防守,以太原為屏障,設立北地防線,也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麵。
想想官家和朝廷的所作所為,已經六十有六的宗澤,感覺身心疲憊。
硬撐著,坐在了木椅上,看著地圖。
金軍攻占太原,再南下兵圍京城,若是勤王大軍合力一處,先攻打太原,斷了金軍的供應和退路,再以三路南下,必能解京師被圍之困。
然而,康王卻猶豫不前,還建立了大元帥府,拉攏了耿南仲、汪伯彥等大臣,他的心思,宗澤又如何不知道,隻能是悲憤離開,帶著幾千人馬救援京師。
“大相公。”
“有密信。”
團練使陳淬大步走進來,把一個封漆竹筒,交給了宗澤。
宗澤接過,打開一看,頓時激動卻又有些懷疑,似乎是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看了好一會兒。
才放下書信,沉思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