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喬幽轉頭看向屋內,見到窗下擺著的棋盤。
棋盤上還擺著棋子,她走過去,看出棋局是俞白最後一次去找她時,獨自下的那局棋。
水喬幽伸手撫過那些棋子,放置多年,棋子上卻依舊是光滑的。
擺棋的人似乎坐在那裏,將這局棋重複下過很多次。
視線微轉,看見他難得的正襟端坐,低頭望著棋局。
良久後,他抬頭往書案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複雜。
他像是怕坐在那裏的人發現,看她有抬眼的趨勢,很快又轉開了視線。
這個四月,水喬幽望著微弱月色下的梨花飄舞,在梨花樹下坐了一夜,梨花鋪了她滿身。
天明後,水喬幽推開了對麵的那扇門。
他們還小的時候,俞白也經常帶水喬幽去他家。
他的院子裏,搭了一架秋千。
每次她去時,他都會帶著她坐在那裏,將他從外麵搜羅來的好吃的,與她一起分享。
院門一開,她就看到了一架一樣的秋千。
院子裏的一切也都打理的很好,雖然主人早已不在,院中卻不見荒蕪,格局和陳設與俞白在西都家裏的院子差不多。
眼熟的一幕,讓水喬幽有一瞬間的恍神。
隔壁院子裏的梨花飄到了這裏,梨花的香氣又讓她迴到現實。
山中濕氣重,這個時節更是嚴重。這邊的院子裏還有一泓泉水,院子裏的潮意比右邊院子裏要重些。
維護院子的人看這幾日沒有雨,就將院裏每個房間都開了窗通風。
水喬幽透過窗戶,一眼可以看出哪裏是臥房,哪裏是書房。
掃到書房,她好像看到了有人站在書案前作畫。
她快速過去,打開房門,隻有一室清冷。
書房裏打掃的很幹淨,從陳列擺設看,他的主人仿佛一直都在。
書案上筆墨紙硯俱全,上麵還擺著許多書。
水喬幽走過去,看到最上麵的那一本書封上赫然寫著‘雲上月’。
水喬幽拿起它,看到下麵還有兩本。
三本書,還沒有翻動的痕跡,正好是前段日子外麵新出售的三冊。
再往下麵看,還有一摞已經書寫過的紙張。
紙張已經泛黃,透著歲月的沉重。
水喬幽拿到手裏,一眼看出是俞白的字跡。
隻是,上麵的字跡比起他離開西都時,沉穩了許多。
第一張紙上,上方有一滴墨汁,似是書寫之人拿著筆提了許久才開始動筆。
‘山中待久了,不知山外歲月幾何,隻記得,阿喬已走了四十三載。暮冬之際,雲川天也已白雪皚皚。想來是年歲大了,近日多有忘事,故而想提筆記點瑣事。’
水喬幽再往下看了幾張,看出上麵寫的也是《雲上月》,明白過來,這些是俞白寫的手稿。
雖然她早已看過此書,卻還是一頁一頁地往下翻著。
他的手稿,偶有記錄年月。
不過,他都是同第一頁一樣,全部都是以水羲和去世的時日來記的。
末尾所記,四十八年暮冬。
外界所售的《雲上月》第三冊後麵的內容,暫時還未出現在他的手稿上。
旁邊還有一摞書寫過的書紙,水喬幽拿了過來,看出上麵也都是俞白的字跡。
看了兩頁,似乎是《雲上月》中的一些廢稿。
水喬幽一張一張翻過去,看到了連逸書送商陸來那一段,上麵所述與她前麵所看略有不同。
連逸書的到來,顯然讓俞白很生氣。
當日將人拒之門外時,他雖然保持了一個大家公子的風範,但是得知他們三人還在山下賴著不走了,還是忍不住在心裏罵了他。
他怕是腦子有病。
他不明白他到底哪裏來的臉,還敢帶著商陸找到他的地盤來,還舔著臉同他說教家國大義。
這事氣的俞白都想直接將他倆的行蹤透露出去,讓人將他亂刀砍死算了。
轉而又想,讓他這樣死,他若是搏了個忠良之臣的好名聲,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俞白找三歲的水羲和將連逸書吐槽了一番,大人有大量,歇下了這個想法。
哪知,他氣還沒消,夙沙林棲又扶著連逸書來敲門了。
俞白讓教養去見鬼了,準備將那日沒罵他的話都給他補上。
結果,他還沒開口,夙沙林棲手上一滑,身受重傷的連逸書和風寒嚴重的商陸都倒右邊的院子裏了。
麵對兩個‘死人’,俞白還沒出口的話隻能氣悶地又吞了迴去,不然顯得他像是腦子有病。
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氣,他將人一腳踢到了對麵。
商陸那時隻是個孩子,俞白看到他的第一眼,卻知道他往後定然不會甘心在這山中久待的。讓他遠離塵囂、隻求平安,隻是連逸書的一廂情願罷了。
又或許,連逸書也清楚這些,隻不過當時的他隻是個孩子,他既然將他救了出來,無法不去管他。
後來,那個孩子,果然如他們所想,一心都在想著複興大鄴。
俞白不信佛,但是世事,似乎確有因果。
商陸的一生,就是這因果的很好體現。
大鄴覆滅,他親眼看見成王府上下被叛軍誅殺,這對他來說,的確是件殘忍的事情。國破家亡,他親身經曆,心中自是無法平靜。他以後如何,他們無權左右,也左右不了。
故而,他那日跑走後,俞白與連逸書都未再找他,隨他去了。
商陸或許也還有那麽一點良知或愧疚,那日之後,不管他處境如何艱難,他都沒再迴來過,也未向外人透露過雲川天的位置。
連逸書受傷,也是他那日救了商陸的果。
連逸書接受了這份業果,俞白自然更沒什麽好說的。
隻是,這麽多年過去了,他臨死之前竟然還想著迴肅西山。
俞白一聽,就知道他打的什麽主意。
俞白當即冷下了臉,提醒他,“連、水兩家的婚約早就作廢了。”
當時,連逸書坐在俞白的院子裏,抬眼便見到了對麵院子裏的梨花樹,他從容且堅定地迴他,“這件事,我從未同意過。”
俞白被他氣得想笑了,明明白白地告訴他,“若是你敢去打擾她,我就會將她帶走。”
連逸書本來就沒什麽血色的臉色又白了很多,“我隻是想陪著她。”
俞白還是笑了出來,“你陪著她,那你讓她如何去見她的父母?”
他這不重的質問,讓連逸書臉上最後一絲血色也沒有了。
自那之後,連逸書沒再提起這件事。
俞白一點也不想讓連逸書死在雲川天,他一想到後半輩子,這個人都得賴在他這兒,他都覺得慪得慌。
可是,他若將他趕出雲川天,他肯定就背著他迴肅西山惡心阿喬去了。
想到這種可能,俞白說服自己看在他要死的份上就先不和他計較這些了,到時候給挑個不見光的犄角旮旯送給他就行了。
沒想到,連逸書這個不識好歹的,竟然還自己在他這雲川天挑起地方了。
他挑就挑,那麽多地方,他挑個遠的,讓他眼不見心不煩的,他也不是不可以考慮,可他真的會挑,竟然挑中了對麵的雲上月。
兩人站在山壁處,俞白望著他指的雲上月,當時真的想幫他一把,直接將他扔山底去,幫他早點走。
夙沙林棲還配合連逸書威脅他,說什麽他要是不想留他,他就將他帶迴肅西山。
俞白想著,扔一個是扔,扔兩個也是扔,既然他們如此講義氣,那幹脆將他們一起扔山底下去好了。
可是,這樣的人扔山底,好像有點侮辱山底那秀麗風光。俞白想想,還是忍住了手。
連逸書走的那日,雲川天上下雪了。
望著外麵飄飄灑灑的雪花,俞白想起了許多事情。
他想起了水羲和離去的那年冬日,想起了大鄴滅亡的那日冬日,最後腦海裏的畫麵變成了西都覆著大雪的長街。
他、連逸書、水羲和都還年少。
連逸書葬在了雲上月,葬在了可以看見肅西山的方向。
水羲和走了,連逸書也算是解脫了,天地間隻剩下與故鄉隔著千山萬水的俞白。
傅澍的事,俞白聽說過。
他知道他不是水羲和的徒弟,連逸書也未代她承認過。
隻不過,他的確與她有那麽一點聯係。
隨著歲月流逝,除了俞白自己,這天地間,也隻有傅澍還與她有聯係了。
因為這一點聯係,傅澍的事情,俞白沒有管過。
他不管他,若幹年後,他卻管起他來了。
傅澍讓人禁掉了《雲上月》。
俞白得知是他弄的幺蛾子,有點後悔當初沒替水羲和好好管教他。
第二日,連逸書的祭日,俞白將本來給他準備的那壺酒拿了出來。
他覺得,拿酒給他,純屬浪費。
傅澍的這些小舉動,俞白並未看在眼裏。
不久之後,他卻發現有人在找大鄴太祖留下來的藏寶圖。
除了藏寶圖,那麽多年,找傳國玉璽的人也沒停過。
不知從哪裏傳出了謠言,當年被救走的商氏遺孤手裏有藏寶圖,他複國失敗後,將藏寶圖交給了當年庇佑他的人保管,傳國玉璽也是被他藏了起來……
外麵的傳言越傳越離譜,往往這種傳言,當事人還無法自證。
不管是寶藏還是傳國玉璽,誰若沾上都不是好事。
雲川天的位置雖說隱蔽,世上也沒有幾個像連逸書那樣有能力手段的人,但是他既然能夠找到他,也保不準會有其他人找到它。
《 雲上月》若在外界繼續刻印,還會增加雲川天被發現的幾率。
比起雲川天被發現,俞白更不希望有人去肅西山打擾水羲和。
因此,《雲上月》剩下的兩冊,未再麵世。
春去冬來,歲歲年年,俞白無法再下山遠行去看水羲和了。
他依舊不是那麽待見葬在雲上月的連逸書,可是無法再去見她的日子,他也隻能去他那裏與他說一說曾經的那些事了。
連逸書所葬的那個地方,其實是俞白給自己百年之後留的。
讓給他後,他最開始是不打算葬那邊去了,想挑個不用看見他的位置。
挑來挑去,卻都不如那個地方視野開闊。
整個雲川天上,隻有那個地方,既可看到西都的方向,又可看到肅西山的方向。
鬱悶之時,俞白忽然想到一事。
若是他不看著連逸書,他肯定又會去打擾阿喬。
再說,這本來就是他的地盤,他為何要委屈自己成全他。
水喬幽翻到了最後,看到的是一封遺書。
俞白交代自己的徒弟,等他百年之後,就將他葬在雲上月。
他要看著對麵那個心懷不軌的家夥,不會給他一絲一毫去打擾阿喬的機會。
水喬幽將遺書看完,天色已暗。
她看著俞白畫的那一張張小圖,呆坐許久,屋內屋外被暗夜徹底籠罩。
不知何時,不是特別明亮的月亮爬上了天際。
她行至院外,通過微弱的月光看見對麵有一座狹長高聳、下窄上寬的山峰。
周邊群山,都沒有比它更高的。
月亮似乎就在它的正上方,隻要伸手便可觸摸。
深夜的山林,籠罩在一層薄霧間,夜風吹動樹葉,偶有飛禽走獸發出的動靜,反讓周圍顯得更為寂寥,讓人卻步。
水喬幽卻無猶豫,借著狹長的微弱月光,當即往那邊行去。
月亮落下,天光雲影浮現,水喬攀上了對麵的山峰。
山頂之上,唯有兩塚相鄰而立。
塚前皆有墓碑,碑上未刻墓誌銘,前塵往事似是都隨著兩人的離世消散在歲月的長河裏。
兩塚雖已立此多年,卻能看出常有人來打理祭拜。雖然俞白生前看連逸書不順眼,但是來此的後人也沒有厚此薄彼,還是同樣祭掃。
水喬幽在遠處望著他們站了少時,才邁步過來,行至俞白塚前。
今日沒有太陽,天有些陰沉,山頂的風,似是還殘留著冬日的冷意。
前往江槐城時,水羲和便知,她與俞白多是不會相見了。
隻是,她未曾想,西都一別,還有百年際遇。
百餘年後,白雲蒼狗,她還在,離去的人成了他。
水喬幽想給他倒杯酒,才想起自己來得太匆忙,什麽也沒帶。
“抱歉。本來應該給你帶壺酒的……抱歉,空著手來了。”
棋盤上還擺著棋子,她走過去,看出棋局是俞白最後一次去找她時,獨自下的那局棋。
水喬幽伸手撫過那些棋子,放置多年,棋子上卻依舊是光滑的。
擺棋的人似乎坐在那裏,將這局棋重複下過很多次。
視線微轉,看見他難得的正襟端坐,低頭望著棋局。
良久後,他抬頭往書案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複雜。
他像是怕坐在那裏的人發現,看她有抬眼的趨勢,很快又轉開了視線。
這個四月,水喬幽望著微弱月色下的梨花飄舞,在梨花樹下坐了一夜,梨花鋪了她滿身。
天明後,水喬幽推開了對麵的那扇門。
他們還小的時候,俞白也經常帶水喬幽去他家。
他的院子裏,搭了一架秋千。
每次她去時,他都會帶著她坐在那裏,將他從外麵搜羅來的好吃的,與她一起分享。
院門一開,她就看到了一架一樣的秋千。
院子裏的一切也都打理的很好,雖然主人早已不在,院中卻不見荒蕪,格局和陳設與俞白在西都家裏的院子差不多。
眼熟的一幕,讓水喬幽有一瞬間的恍神。
隔壁院子裏的梨花飄到了這裏,梨花的香氣又讓她迴到現實。
山中濕氣重,這個時節更是嚴重。這邊的院子裏還有一泓泉水,院子裏的潮意比右邊院子裏要重些。
維護院子的人看這幾日沒有雨,就將院裏每個房間都開了窗通風。
水喬幽透過窗戶,一眼可以看出哪裏是臥房,哪裏是書房。
掃到書房,她好像看到了有人站在書案前作畫。
她快速過去,打開房門,隻有一室清冷。
書房裏打掃的很幹淨,從陳列擺設看,他的主人仿佛一直都在。
書案上筆墨紙硯俱全,上麵還擺著許多書。
水喬幽走過去,看到最上麵的那一本書封上赫然寫著‘雲上月’。
水喬幽拿起它,看到下麵還有兩本。
三本書,還沒有翻動的痕跡,正好是前段日子外麵新出售的三冊。
再往下麵看,還有一摞已經書寫過的紙張。
紙張已經泛黃,透著歲月的沉重。
水喬幽拿到手裏,一眼看出是俞白的字跡。
隻是,上麵的字跡比起他離開西都時,沉穩了許多。
第一張紙上,上方有一滴墨汁,似是書寫之人拿著筆提了許久才開始動筆。
‘山中待久了,不知山外歲月幾何,隻記得,阿喬已走了四十三載。暮冬之際,雲川天也已白雪皚皚。想來是年歲大了,近日多有忘事,故而想提筆記點瑣事。’
水喬幽再往下看了幾張,看出上麵寫的也是《雲上月》,明白過來,這些是俞白寫的手稿。
雖然她早已看過此書,卻還是一頁一頁地往下翻著。
他的手稿,偶有記錄年月。
不過,他都是同第一頁一樣,全部都是以水羲和去世的時日來記的。
末尾所記,四十八年暮冬。
外界所售的《雲上月》第三冊後麵的內容,暫時還未出現在他的手稿上。
旁邊還有一摞書寫過的書紙,水喬幽拿了過來,看出上麵也都是俞白的字跡。
看了兩頁,似乎是《雲上月》中的一些廢稿。
水喬幽一張一張翻過去,看到了連逸書送商陸來那一段,上麵所述與她前麵所看略有不同。
連逸書的到來,顯然讓俞白很生氣。
當日將人拒之門外時,他雖然保持了一個大家公子的風範,但是得知他們三人還在山下賴著不走了,還是忍不住在心裏罵了他。
他怕是腦子有病。
他不明白他到底哪裏來的臉,還敢帶著商陸找到他的地盤來,還舔著臉同他說教家國大義。
這事氣的俞白都想直接將他倆的行蹤透露出去,讓人將他亂刀砍死算了。
轉而又想,讓他這樣死,他若是搏了個忠良之臣的好名聲,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俞白找三歲的水羲和將連逸書吐槽了一番,大人有大量,歇下了這個想法。
哪知,他氣還沒消,夙沙林棲又扶著連逸書來敲門了。
俞白讓教養去見鬼了,準備將那日沒罵他的話都給他補上。
結果,他還沒開口,夙沙林棲手上一滑,身受重傷的連逸書和風寒嚴重的商陸都倒右邊的院子裏了。
麵對兩個‘死人’,俞白還沒出口的話隻能氣悶地又吞了迴去,不然顯得他像是腦子有病。
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氣,他將人一腳踢到了對麵。
商陸那時隻是個孩子,俞白看到他的第一眼,卻知道他往後定然不會甘心在這山中久待的。讓他遠離塵囂、隻求平安,隻是連逸書的一廂情願罷了。
又或許,連逸書也清楚這些,隻不過當時的他隻是個孩子,他既然將他救了出來,無法不去管他。
後來,那個孩子,果然如他們所想,一心都在想著複興大鄴。
俞白不信佛,但是世事,似乎確有因果。
商陸的一生,就是這因果的很好體現。
大鄴覆滅,他親眼看見成王府上下被叛軍誅殺,這對他來說,的確是件殘忍的事情。國破家亡,他親身經曆,心中自是無法平靜。他以後如何,他們無權左右,也左右不了。
故而,他那日跑走後,俞白與連逸書都未再找他,隨他去了。
商陸或許也還有那麽一點良知或愧疚,那日之後,不管他處境如何艱難,他都沒再迴來過,也未向外人透露過雲川天的位置。
連逸書受傷,也是他那日救了商陸的果。
連逸書接受了這份業果,俞白自然更沒什麽好說的。
隻是,這麽多年過去了,他臨死之前竟然還想著迴肅西山。
俞白一聽,就知道他打的什麽主意。
俞白當即冷下了臉,提醒他,“連、水兩家的婚約早就作廢了。”
當時,連逸書坐在俞白的院子裏,抬眼便見到了對麵院子裏的梨花樹,他從容且堅定地迴他,“這件事,我從未同意過。”
俞白被他氣得想笑了,明明白白地告訴他,“若是你敢去打擾她,我就會將她帶走。”
連逸書本來就沒什麽血色的臉色又白了很多,“我隻是想陪著她。”
俞白還是笑了出來,“你陪著她,那你讓她如何去見她的父母?”
他這不重的質問,讓連逸書臉上最後一絲血色也沒有了。
自那之後,連逸書沒再提起這件事。
俞白一點也不想讓連逸書死在雲川天,他一想到後半輩子,這個人都得賴在他這兒,他都覺得慪得慌。
可是,他若將他趕出雲川天,他肯定就背著他迴肅西山惡心阿喬去了。
想到這種可能,俞白說服自己看在他要死的份上就先不和他計較這些了,到時候給挑個不見光的犄角旮旯送給他就行了。
沒想到,連逸書這個不識好歹的,竟然還自己在他這雲川天挑起地方了。
他挑就挑,那麽多地方,他挑個遠的,讓他眼不見心不煩的,他也不是不可以考慮,可他真的會挑,竟然挑中了對麵的雲上月。
兩人站在山壁處,俞白望著他指的雲上月,當時真的想幫他一把,直接將他扔山底去,幫他早點走。
夙沙林棲還配合連逸書威脅他,說什麽他要是不想留他,他就將他帶迴肅西山。
俞白想著,扔一個是扔,扔兩個也是扔,既然他們如此講義氣,那幹脆將他們一起扔山底下去好了。
可是,這樣的人扔山底,好像有點侮辱山底那秀麗風光。俞白想想,還是忍住了手。
連逸書走的那日,雲川天上下雪了。
望著外麵飄飄灑灑的雪花,俞白想起了許多事情。
他想起了水羲和離去的那年冬日,想起了大鄴滅亡的那日冬日,最後腦海裏的畫麵變成了西都覆著大雪的長街。
他、連逸書、水羲和都還年少。
連逸書葬在了雲上月,葬在了可以看見肅西山的方向。
水羲和走了,連逸書也算是解脫了,天地間隻剩下與故鄉隔著千山萬水的俞白。
傅澍的事,俞白聽說過。
他知道他不是水羲和的徒弟,連逸書也未代她承認過。
隻不過,他的確與她有那麽一點聯係。
隨著歲月流逝,除了俞白自己,這天地間,也隻有傅澍還與她有聯係了。
因為這一點聯係,傅澍的事情,俞白沒有管過。
他不管他,若幹年後,他卻管起他來了。
傅澍讓人禁掉了《雲上月》。
俞白得知是他弄的幺蛾子,有點後悔當初沒替水羲和好好管教他。
第二日,連逸書的祭日,俞白將本來給他準備的那壺酒拿了出來。
他覺得,拿酒給他,純屬浪費。
傅澍的這些小舉動,俞白並未看在眼裏。
不久之後,他卻發現有人在找大鄴太祖留下來的藏寶圖。
除了藏寶圖,那麽多年,找傳國玉璽的人也沒停過。
不知從哪裏傳出了謠言,當年被救走的商氏遺孤手裏有藏寶圖,他複國失敗後,將藏寶圖交給了當年庇佑他的人保管,傳國玉璽也是被他藏了起來……
外麵的傳言越傳越離譜,往往這種傳言,當事人還無法自證。
不管是寶藏還是傳國玉璽,誰若沾上都不是好事。
雲川天的位置雖說隱蔽,世上也沒有幾個像連逸書那樣有能力手段的人,但是他既然能夠找到他,也保不準會有其他人找到它。
《 雲上月》若在外界繼續刻印,還會增加雲川天被發現的幾率。
比起雲川天被發現,俞白更不希望有人去肅西山打擾水羲和。
因此,《雲上月》剩下的兩冊,未再麵世。
春去冬來,歲歲年年,俞白無法再下山遠行去看水羲和了。
他依舊不是那麽待見葬在雲上月的連逸書,可是無法再去見她的日子,他也隻能去他那裏與他說一說曾經的那些事了。
連逸書所葬的那個地方,其實是俞白給自己百年之後留的。
讓給他後,他最開始是不打算葬那邊去了,想挑個不用看見他的位置。
挑來挑去,卻都不如那個地方視野開闊。
整個雲川天上,隻有那個地方,既可看到西都的方向,又可看到肅西山的方向。
鬱悶之時,俞白忽然想到一事。
若是他不看著連逸書,他肯定又會去打擾阿喬。
再說,這本來就是他的地盤,他為何要委屈自己成全他。
水喬幽翻到了最後,看到的是一封遺書。
俞白交代自己的徒弟,等他百年之後,就將他葬在雲上月。
他要看著對麵那個心懷不軌的家夥,不會給他一絲一毫去打擾阿喬的機會。
水喬幽將遺書看完,天色已暗。
她看著俞白畫的那一張張小圖,呆坐許久,屋內屋外被暗夜徹底籠罩。
不知何時,不是特別明亮的月亮爬上了天際。
她行至院外,通過微弱的月光看見對麵有一座狹長高聳、下窄上寬的山峰。
周邊群山,都沒有比它更高的。
月亮似乎就在它的正上方,隻要伸手便可觸摸。
深夜的山林,籠罩在一層薄霧間,夜風吹動樹葉,偶有飛禽走獸發出的動靜,反讓周圍顯得更為寂寥,讓人卻步。
水喬幽卻無猶豫,借著狹長的微弱月光,當即往那邊行去。
月亮落下,天光雲影浮現,水喬攀上了對麵的山峰。
山頂之上,唯有兩塚相鄰而立。
塚前皆有墓碑,碑上未刻墓誌銘,前塵往事似是都隨著兩人的離世消散在歲月的長河裏。
兩塚雖已立此多年,卻能看出常有人來打理祭拜。雖然俞白生前看連逸書不順眼,但是來此的後人也沒有厚此薄彼,還是同樣祭掃。
水喬幽在遠處望著他們站了少時,才邁步過來,行至俞白塚前。
今日沒有太陽,天有些陰沉,山頂的風,似是還殘留著冬日的冷意。
前往江槐城時,水羲和便知,她與俞白多是不會相見了。
隻是,她未曾想,西都一別,還有百年際遇。
百餘年後,白雲蒼狗,她還在,離去的人成了他。
水喬幽想給他倒杯酒,才想起自己來得太匆忙,什麽也沒帶。
“抱歉。本來應該給你帶壺酒的……抱歉,空著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