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啊!這二虎競食之計,算是落空了。”
許昌城中,曹操看著劉備的迴信,有點帶趣味的對荀彧說著,對老朋友的失策,並不是十分在意。曹操的權利與實力越來越大,但本身也一步步走向更成熟。現在的曹操,終於完成了不世奸雄的蛻變。但誰不想看看老朋友偶爾也失誤一迴呢。
“哈哈哈。” 荀彧也跟著笑了。
曹操和荀彧似乎都沒有受到影響。打趣過後,曹操突然對底下的一人說道:“長文先生,你曾在徐州與劉備共事過,劉備年前入主徐州,現在已在徐州落地生根。必有賢才輔佐。你說說,為劉備輔謀者皆有何人”
底下的陳群,陳長文聽到曹操問話。起身迴禮道:“稟明公。若為謀者。有簡雍,糜竺,江遙。孫乾和陳登為主。在我看來。才華最出眾著,為陳登。”
“欲對付劉備,須先分割其勢力。陳登乃徐州大族,既然如此。我便上表朝廷,表贈陳珪秩中二千石。加封陳登為廣陵太守。還可以利用這道赦令,挑撥一下劉備和現在的廣陵太守趙昱的關係。”
“明(主)公英明。”眾文武開口道。
“再說說其他人吧。”曹操又說道。
“是,與陳登同為大族的是糜竺。此人乃是徐州富商之首。平日樂善好施,多有人緣。在徐州威望不下於陳家。有一弟,名叫糜芳。好武事。兄弟一文一武。”
“既如此,表薦糜竺為嬴郡太守,其弟為彭城國相。”
“簡雍與劉備自幼熟識。劉備起兵後,簡雍便投靠劉備,二人同伴多年。難以離之。”陳群又道。
“其才能如何?”曹操問道。
“內政尚可,但更善於辯論,議事,多次為劉備說客,出訪各諸侯之間。”
“恩,知道了。”
“最後二人乃是孫乾與江遙。此二人皆乃經學大家鄭玄入內弟子。”
“哦!”曹操來了興趣,說道:“即是鄭公之後,其能如何。”
“孫乾文采出眾,文章華彩。政事也熟練。也善辯論。但為人低調。與世不爭。性趣更多豪放之氣,不似官場中人。至於另一位江遙,我很少與此人會晤。亦從來未與其深談。此人原是幽州寒門子弟。落難時遭劉備相救。後在其賬下任事,是最主張劉備入主徐州之人。後劉備接管徐州。他得鄭公看重。得以拜為學子。”
“本是寒門。入徐州後才收為弟子。那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吧。此人有何不同。”
陳群曆來嚴謹,聽到問話,迴道:“明公,正如我所說,我與此人未有交情。對其人,不好妄自嚼舌。以傷人清譽。但若是其在徐州做的事,我可說與明公聽。至於如何判斷。請公自裁。”
“說吧。”
“是!江遙最與眾不同者,乃是其人極善於農耕。徐州農政原由陳登主管。本來就極為出色。後來移交江遙。連陳登對其農耕之道亦讚不絕口。常常請教。田間耕種,我也曾去視察過。確實有過人之見。世人皆不如他。也精於占侯。方入徐州,便曾斷言徐州極其外州幾年必有一場大旱。引眾人提前提防。隻過數月,便應驗了。也因此。今年大旱。徐州受災最小。皆此人之功。”
“善於農耕!”曹操對這句話很感興趣。說道:“我於許都內外,頒布屯田新政,若真如長文所言。此人農耕一事極為出色,那請他來主持農事,豈不正好。”
“明公之意,是要招攬此人?若是,此人確有大用。”
曹操點點頭說道:“此人在劉備手下,現居何職位?”
“現為徐州典農校尉。”陳群答道。
“若真如先生所言,隻一校尉之職,豈不折煞人才。為何不請此人。來我賬下辦事,那不更好。”
“隻看此人是否答應了。”陳群說道。
“權且一試。”曹操笑道。
曹操與陳群談完。又問荀彧道:“文若,此計不成。不知文若還有何主意?”
荀彧笑道:“又有一計,名曰驅虎吞狼。”
“其計如何?”曹操問道。
“可暗令人往袁術處通問,報說劉備上密表,要略南郡。術聞之,必怒而攻備;公乃明詔劉備討袁術。兩邊相並,呂布必生異心:此驅虎吞狼之計也。呂布無謀。任州府政事,不能盡責。又兼粗暴。難以與士族共處。長此下來。先使其內亂,再一舉攻打。徐州可圖矣。”
曹操許之,先發人往袁術處;次假天子詔,發人往徐州。
徐州之事亦定後,曹操又道:“如今我等實力更甚,然終究難敵袁紹。且西涼有馬騰為患。另一邊有劉表張濟等。我欲先取張濟。奪取宛城駐地。以防劉表不止可否。”
正言語間。忽問快馬流星來報。張濟自關中引兵攻南陽,為流矢所中而死;濟侄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犯闕奪駕。
曹操怒急反笑。說道:“哈哈哈,豈不正好。我師出有名矣。”
另一邊。袁術先得曹操書信。言劉備欲取南郡。吩咐眾文武議事。會上先開口道:“曹操密信。說劉備居心叵測。欲奪我南郡。此發兵討伐劉備之大好時機。正織履販席的之徒。今輒占據大郡,與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卻反欲圖我!我欲出兵,奪取徐州。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有一將率先出列道:“願領兵十萬。奪取徐州。獻給主公。”
袁術笑道:“紀靈將軍不會我之上將。既然如此。”
“且慢。”袁術還沒說完,便有一人打斷他道。此人乃是司徒袁滂之子。陳郡袁氏一族的袁渙。此人開口道:“曹操來信,意在挑唆明公與劉備戰事。如何能中他的計策。”
袁術笑道:“我焉能不知曹阿瞞之計。不過我久欲奪徐州,今日正好師出有名。”
紀靈也譏諷道:“若本將沒記錯的話。劉備曾推薦先生和為茂才。如今劉備有事,先生果然念其舊恩。來阻撓我等。”
袁渙平靜如常。說道:“將軍是要參我外通他人之狀了?”
“是又如何?”紀靈也不甘示弱。
“好了,大軍出征在即,文武不和乃是大患,曜卿(袁渙表字)好意提醒。紀將軍莫要多疑。出兵一事便定下來。紀靈統軍十萬。先收複沛國一地。收複之後,老幼不留。之後再兵發徐州。”
袁渙聽後,大吃一驚。又欲說話。袁術止住,袁渙止戰不能,隻能請袁術不要大開殺戒。
“多事!”袁術嘀咕道:“我沒有那麽多糧食養那刁民,看在曜卿麵子上。將他們隨便趕走,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好了,此事不用再議,散了吧。”
之後袁術率先離開。迴到居所,又拿出傳國玉璽把玩起來。
許昌城中,曹操看著劉備的迴信,有點帶趣味的對荀彧說著,對老朋友的失策,並不是十分在意。曹操的權利與實力越來越大,但本身也一步步走向更成熟。現在的曹操,終於完成了不世奸雄的蛻變。但誰不想看看老朋友偶爾也失誤一迴呢。
“哈哈哈。” 荀彧也跟著笑了。
曹操和荀彧似乎都沒有受到影響。打趣過後,曹操突然對底下的一人說道:“長文先生,你曾在徐州與劉備共事過,劉備年前入主徐州,現在已在徐州落地生根。必有賢才輔佐。你說說,為劉備輔謀者皆有何人”
底下的陳群,陳長文聽到曹操問話。起身迴禮道:“稟明公。若為謀者。有簡雍,糜竺,江遙。孫乾和陳登為主。在我看來。才華最出眾著,為陳登。”
“欲對付劉備,須先分割其勢力。陳登乃徐州大族,既然如此。我便上表朝廷,表贈陳珪秩中二千石。加封陳登為廣陵太守。還可以利用這道赦令,挑撥一下劉備和現在的廣陵太守趙昱的關係。”
“明(主)公英明。”眾文武開口道。
“再說說其他人吧。”曹操又說道。
“是,與陳登同為大族的是糜竺。此人乃是徐州富商之首。平日樂善好施,多有人緣。在徐州威望不下於陳家。有一弟,名叫糜芳。好武事。兄弟一文一武。”
“既如此,表薦糜竺為嬴郡太守,其弟為彭城國相。”
“簡雍與劉備自幼熟識。劉備起兵後,簡雍便投靠劉備,二人同伴多年。難以離之。”陳群又道。
“其才能如何?”曹操問道。
“內政尚可,但更善於辯論,議事,多次為劉備說客,出訪各諸侯之間。”
“恩,知道了。”
“最後二人乃是孫乾與江遙。此二人皆乃經學大家鄭玄入內弟子。”
“哦!”曹操來了興趣,說道:“即是鄭公之後,其能如何。”
“孫乾文采出眾,文章華彩。政事也熟練。也善辯論。但為人低調。與世不爭。性趣更多豪放之氣,不似官場中人。至於另一位江遙,我很少與此人會晤。亦從來未與其深談。此人原是幽州寒門子弟。落難時遭劉備相救。後在其賬下任事,是最主張劉備入主徐州之人。後劉備接管徐州。他得鄭公看重。得以拜為學子。”
“本是寒門。入徐州後才收為弟子。那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吧。此人有何不同。”
陳群曆來嚴謹,聽到問話,迴道:“明公,正如我所說,我與此人未有交情。對其人,不好妄自嚼舌。以傷人清譽。但若是其在徐州做的事,我可說與明公聽。至於如何判斷。請公自裁。”
“說吧。”
“是!江遙最與眾不同者,乃是其人極善於農耕。徐州農政原由陳登主管。本來就極為出色。後來移交江遙。連陳登對其農耕之道亦讚不絕口。常常請教。田間耕種,我也曾去視察過。確實有過人之見。世人皆不如他。也精於占侯。方入徐州,便曾斷言徐州極其外州幾年必有一場大旱。引眾人提前提防。隻過數月,便應驗了。也因此。今年大旱。徐州受災最小。皆此人之功。”
“善於農耕!”曹操對這句話很感興趣。說道:“我於許都內外,頒布屯田新政,若真如長文所言。此人農耕一事極為出色,那請他來主持農事,豈不正好。”
“明公之意,是要招攬此人?若是,此人確有大用。”
曹操點點頭說道:“此人在劉備手下,現居何職位?”
“現為徐州典農校尉。”陳群答道。
“若真如先生所言,隻一校尉之職,豈不折煞人才。為何不請此人。來我賬下辦事,那不更好。”
“隻看此人是否答應了。”陳群說道。
“權且一試。”曹操笑道。
曹操與陳群談完。又問荀彧道:“文若,此計不成。不知文若還有何主意?”
荀彧笑道:“又有一計,名曰驅虎吞狼。”
“其計如何?”曹操問道。
“可暗令人往袁術處通問,報說劉備上密表,要略南郡。術聞之,必怒而攻備;公乃明詔劉備討袁術。兩邊相並,呂布必生異心:此驅虎吞狼之計也。呂布無謀。任州府政事,不能盡責。又兼粗暴。難以與士族共處。長此下來。先使其內亂,再一舉攻打。徐州可圖矣。”
曹操許之,先發人往袁術處;次假天子詔,發人往徐州。
徐州之事亦定後,曹操又道:“如今我等實力更甚,然終究難敵袁紹。且西涼有馬騰為患。另一邊有劉表張濟等。我欲先取張濟。奪取宛城駐地。以防劉表不止可否。”
正言語間。忽問快馬流星來報。張濟自關中引兵攻南陽,為流矢所中而死;濟侄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犯闕奪駕。
曹操怒急反笑。說道:“哈哈哈,豈不正好。我師出有名矣。”
另一邊。袁術先得曹操書信。言劉備欲取南郡。吩咐眾文武議事。會上先開口道:“曹操密信。說劉備居心叵測。欲奪我南郡。此發兵討伐劉備之大好時機。正織履販席的之徒。今輒占據大郡,與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卻反欲圖我!我欲出兵,奪取徐州。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有一將率先出列道:“願領兵十萬。奪取徐州。獻給主公。”
袁術笑道:“紀靈將軍不會我之上將。既然如此。”
“且慢。”袁術還沒說完,便有一人打斷他道。此人乃是司徒袁滂之子。陳郡袁氏一族的袁渙。此人開口道:“曹操來信,意在挑唆明公與劉備戰事。如何能中他的計策。”
袁術笑道:“我焉能不知曹阿瞞之計。不過我久欲奪徐州,今日正好師出有名。”
紀靈也譏諷道:“若本將沒記錯的話。劉備曾推薦先生和為茂才。如今劉備有事,先生果然念其舊恩。來阻撓我等。”
袁渙平靜如常。說道:“將軍是要參我外通他人之狀了?”
“是又如何?”紀靈也不甘示弱。
“好了,大軍出征在即,文武不和乃是大患,曜卿(袁渙表字)好意提醒。紀將軍莫要多疑。出兵一事便定下來。紀靈統軍十萬。先收複沛國一地。收複之後,老幼不留。之後再兵發徐州。”
袁渙聽後,大吃一驚。又欲說話。袁術止住,袁渙止戰不能,隻能請袁術不要大開殺戒。
“多事!”袁術嘀咕道:“我沒有那麽多糧食養那刁民,看在曜卿麵子上。將他們隨便趕走,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好了,此事不用再議,散了吧。”
之後袁術率先離開。迴到居所,又拿出傳國玉璽把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