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侯周壽跪倒在地聽完聖旨後,一臉的惶恐。


    隻說自己不知道,並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多箱金銀,擺放在張永的前麵。


    這明擺著他們沒有借那麽多的銀錢,是要給張永當做封口費。


    張永卻是看都沒看,反而讓人拿出賬本說道:“周侯爺,咱們先對對賬吧,這賬不對好,咱家可不敢收你的錢。”


    周壽說道:“張提督,些許金銀算的什麽,多了就當是你們各位的茶水錢。”


    “還是算一算為好,咱家可是個認真的人。”


    張永一條條的念著,雖然他在核對的時候已經被震驚過了,但是此時的心情還是很不平靜。


    周壽用自己家族子弟的名字借款的地,涉及到了二千五百餘頃,其餘家奴並佃戶頂名借款的地則是到達了一千五百餘頃,周壽的地則是一共到了四千餘頃地。


    四千頃地是什麽概念?


    明朝時期一頃地等於一百畝,四千頃就是四十萬畝。


    而從明初興建北京城的時候,占地大概在五萬七千畝左右,直到現在也沒有擴建過,就隻有嘉靖大興土木,修建了外城,北京城才擴大了許多。


    而單單周壽現在擁有的土地就相當於六個半北京城了,可想而知他每年能收獲多少。


    就這,還要來皇店借款,占便宜。


    張永相信賬本記載的肯定不是全部,還有著許多隱地。


    “侯爺,這些無錯吧?”


    張永手拿賬本看著周壽說道:“周侯爺,你可知道前些日子,冒領田地來皇店借款的人家怎麽樣了?”


    周壽嘴硬地說道:“不知,可否請張提督相告?”


    “家產全部充公,其家人則充入錦衣衛問罪。”


    張永盯著周壽問道:“侯爺,這一千五百頃,可是你慶雲侯家的?”


    周壽其實很瞧不起張永,自己是堂堂的侯爺,當朝太保,他隻是個提督太監。


    他其實不相信張永有膽子把自己一家抓進錦衣衛,可眼前的一幕,他又不敢賭。


    因為現在張永手握聖旨,而陛下又在聖旨中申飭了自己。


    他猶豫了。


    雖說自己跟皇室是有親戚,按照輩分朱厚照得叫他一聲曾舅爺。


    可是到了朱厚照這一代,隔得也遠了。


    而且在孝宗的時候,周壽的地位就遠不如壽寧侯張家兄弟倆。


    周壽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咬著牙說道:“我家隻有二千五百頃地,皆是憲宗陛下和孝宗陛下賜予,那些田地非我周家所有,可能是有人陷害我慶雲侯家,還希望張提督調查清楚,還我清白。”


    張永開心地笑了,沒想到趙瑜說的一一應驗了。


    隻要見到自己手持聖旨,周壽就不敢賭,陛下會不會降罪於他,隻能被迫承認自己家人登記造冊的田地。


    而這也有著京察大肆抓捕朝廷各官員的原因。


    張永也記著趙瑜說的話,見好就收,不可逼迫過甚,防止狗急跳牆。


    要真是周壽進宮哭訴,張永也得吃不了兜著走。


    張永收起笑容說道:“既然慶雲侯如此說,那咱家肯定要換你個清白。”


    “既然這一千五百頃地跟慶雲侯無關,那按照賬本來說,慶雲侯家隻需要繳納兩千五百餘頃地的罰金,還有退還當時借款的銀錢。”


    “至於那一千五百頃,我就派人一一索要了。”


    周壽快把一口老牙咬碎了,但還是控製著自己,問道:“不知張提督要怎麽索要?萬一他們交不上呢?”


    他找的都是自家的佃戶,而佃戶自從借了款之後,又都把錢全部上交給了他。


    退還借款還可以操作,要是再繳納罰金,就有些難了。


    因為今天的事情隻要傳出去,那些佃戶沒準會拿了錢就跑,畢竟他們要是還拿著錢在這種地,無可避免的會被慶雲侯家尋仇,他們小門小戶的可不敢跟他們鬥。


    拿錢跑就無所謂了,反正地是肯定拿不到了,跑了之後你也抓不到我,換個地方也就不用做佃戶了。


    甚至還能過上吃喝不愁的生活。


    張永無奈地說道:“那就沒辦法了,皇店隻能收地。”


    周壽隻感覺眼前冒金星,大地都在旋轉,一時間暈了過去。


    張永趕忙叫他們家的下人過來,把周壽攙扶進去。


    他自己則是趕快清點銀錢,想著快點離開這。


    張永清點完畢,趕快讓人把銀錢入庫,他則是帶著人去了各大長公主府。


    到了各大長公主府,亮了聖旨,申飭的內容一一念了出去。


    雖然她們不情願交錢,但是聖旨在此,她們也隻能無奈的交錢。


    而到了仁和大長公主這裏,卻是出現了波折。


    仁和公主聽完之後,開始大哭了起來。


    訴說著自己這麽多年的不容易,丈夫死的早,隻剩她自己拉扯著五個孩子長大。


    吃穿用度各個不足,她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的要進宮,進太廟找祖宗哭訴。


    張永急忙攔著,一番勸說之後,見仁和公主還是要進宮,他隻得先離開,迴去稟報皇爺。


    仁和公主看到張永離開之後,也鬆了口氣。


    倘若真的進太廟,她也不好辦,不管怎麽說,她名下的田地根本就不需要借款來種地。


    到那個時候就真的是騎虎難下了。


    齊仁站在一旁笑嗬嗬地說道:“還是母親有辦法,一提起太廟哭訴,張永就嚇得不知道怎麽辦了。”


    仁和公主歎了口氣說道:“這也是無奈之舉。”


    “對了,你大哥放出來了嗎?”


    齊仁搖了搖頭說道:“沒有,應該還在錦衣衛那裏關押。”


    仁和公主不滿地說道:“這照兒是怎麽迴事?不是都說好了放人的嗎?不行,我還真得進宮一趟。”


    齊仁勸阻道:“母親還是等等吧,陛下事忙,日理萬機,興許是忘了,過幾天想起來,大哥就出來了。”


    “不行,良兒在裏麵一天,就遭一天的罪,來人!來人!準備車駕。”


    齊仁站在一旁不說話了。


    母親說的也對,大哥在裏麵一天就受一天的罪。


    現在不知道他被關在哪裏,也沒辦法見他,要是能送些吃食進去,也是好的。


    不過他不太相信錦衣衛會對他用刑,畢竟誰都知道齊良可是公主的嫡子,對他用刑的後果可是誰都承擔不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武雙全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二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二月並收藏文武雙全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