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地瓜土豆玉米被育種之後,朱厚照早上起來就過去照看著。


    內閣等人也在溫室參見了幾次朱厚照。


    他們對於朱厚照現在樂於種地很不理解,有那麽多國家大事不去處理,非得種地。


    是不是宮中有人引誘陛下不思進取?


    陛下這麽年輕,怎麽受得住他們的誘惑?


    屆時豈不是又複王振等事?


    內閣經過商議之後,劉健準備下次覲見陛下的時候勸諫一番,提醒陛下注重國事,遠離小人,豈可因為這些小事耽誤國家要事。


    今天內閣結束了閣議,增補四位內閣閣員的名單也出來了,上麵有六個候選人,監察院也先行問過了,結果也送入了宮中。


    照例,內閣三人請見朱厚照。


    朱厚照還是在溫室召見了他們,接過了名單仔細看了看。


    上麵的六個人分別是,禮部尚書張升,吏部左侍郎王鏊,禮部左侍郎王華,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費宏,通政使司左通政王敞。


    內閣增補閣員是有著自己的規則的,雖然明麵上是沒有規定,但是非翰林不得入閣卻也是朝中所有大臣的共識。


    增補的這六人都是翰林院出身。


    張升,貴為禮部尚書,大宗伯,當年還是孝宗的老師,而且他是江西人。


    江西人是明朝官場上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圈子,朝堂上麵的許多官員都是來自於江西。


    作為同鄉,肯定是能幫則幫了。


    劉文泰不也是這樣嗎?


    王鏊,翰林出身,鄉試第一名,會試第一名,他距離連中三元的成就,就差一個殿試狀元,之後也是被授予了翰林編修,清流。


    至於王鏊,就是公推出來的,為人聲名遠播,對其比較認可。


    王華,他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曆任翰林修撰,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翰林學士,妥妥的清流出身。


    再加上朱厚照壓製劉瑾,父憑子貴,他也沒把王華調任別的地方。


    而且重要的是,他的好友是謝遷,而現在增補閣臣,謝遷是想著把好友也拽進來,好讓自己的話語權多一些。


    楊廷和就不用說了,他是朱厚照的老師,俗稱太子黨。


    費宏也是和楊廷和侍講東宮時的同事。


    而且詹事府本身就是太子的儲備官員的地方,楊廷和與費宏能獲得公推沒有什麽意外。


    而且以楊廷和二人的身份,有的人就認為以後他提出什麽意見,朱厚照應該會多考慮考慮。


    至於最後的王敞,就是湊數的。


    因為有些官員夠內閣增補標準,但是他不是翰林出身,不能入閣。


    而有的是翰林出身,但是他的官位不夠。


    總不至於挑選一個六七品的翰林入閣吧,那不是成了笑話嗎?


    因為增補閣臣也是一種擴充勢力範圍的時候,誰都想著讓自己人進來。


    朱厚照看完之後,已經是知道了他們這個排序,就是想選這前麵四個人。


    如果按照官位來說,張升是已經預定了一張進入內閣的票。


    從英宗開始,內閣的官位就在不斷上升。


    這也是因為宣宗駕崩的過早,朱祁鎮繼位的時候才九歲,內閣在這個時候也就竊取了很多權力。


    從洪武年間由五品官開始,到了成化弘治年間,太師太傅之類的加官,讓內閣逐漸的淩駕於六部之上。


    所以朱厚照看完內閣的發展過程之後,就有意的想要削減內閣。


    之前他就已經砍掉了內閣三人的幾個加官。


    現在的朱厚照認為新選擇的內閣閣臣,官位不應該太高,應該逐漸的向著洪武年間迴退,就算加官也不應該加從一品的那些榮譽官位。


    所以朱厚照第一時間就把張升刷下去了,官位太高。


    而且張升的年齡也有些大了,他的觀念也非常守舊,就像之前他帶人求朱厚照一樣。


    禮部官員嘛,都有那麽一種莫名其妙的固執。


    朱厚照說道:“禮部尚書張升,暫時還是不要入閣了,內閣應該補充一些新人,張卿還是為朕看管好禮部吧。”


    劉健三人都是有些意外,他們本以為排在末尾的費宏和王敞會被排除在外,沒想到第一個出局的就是張升。


    “王敞還任左通政吧,這四人按照程序增補入閣吧。”


    “謹遵陛下旨意。”


    朱厚照拍拍屁股就要走人,但是劉健卻說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劉卿有何要事?”


    “啟奏陛下,臣觀陛下整日在此侍弄花草,醉心取樂,不理國事,我朝曆代先皇,無不勵精圖治,太祖定鼎中原,驅除韃虜,太宗遠征漠北,痛擊韃靼,方有我朝如此盛世,可現如今陛下被小人蠱惑,整日玩樂,置天下臣民於何處?還望陛下遠小人,親賢臣,方不負孝宗陛下。”


    朱厚照擰著眉頭看著他們。


    這都哪跟哪啊?這誰天天造謠啊?我不就是種點菜嗎?


    還小人蠱惑,這不就是指著鼻子罵我,說我不幹正事了嗎?


    想說我就說,別搞那套指桑罵槐的事情。


    說誰是蛇,誰是狗,誰是狼,罵誰好賤呢?


    朱厚照不慣著劉健,直接捅破窗戶紙問道:“劉卿說朕被小人蠱惑,是誰啊?”


    劉健一時間被問住了,沒有這麽問的啊。


    按照正常來說,自己勸諫一番,陛下幡然醒悟,然後努力理政,大家和和氣氣,朝中一片君聖臣賢氣象,這不好嗎?


    劉健在心中思索著怎麽迴答,他看向了謝遷。


    謝遷能說會道,看見首輔的眼神,主動說道:“陛下,首輔所言乃是勸諫,隻是希望陛下勿被貪圖享樂之事迷惑,希望陛下效仿曆代先皇,勵精圖治。”


    朱厚照不搭理謝遷,今天非得逼著劉健說出來小人是誰。


    “首輔,你說的小人是誰?”


    ……


    “督公,經過統計,發現各地分別有大戶人家宣傳不要來皇店借取銀錢,簡單問過周圍百姓之後,各戶都在當地擁有很多田產,災年和荒年也是放貸為生,周遭的百姓也是對他們頗有微詞。”


    趙瑜將近期收集到的傳言一一匯報給張永。


    “頗有微詞?我看是飽受苦楚吧!哼,我說為什麽抹黑皇店呢,是耽誤他們做生意了吧?”


    張永眼神兇狠地說道:“前陣子忙的脫不開身,現在可以動手收拾你們了,真當我張永是好欺負的呢?”


    趙瑜趕忙說道:“督公,此事不能過急,須得有萬全之策。”


    “為何?”


    張永說完一瞪眼珠子,斜著眼睛看著趙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武雙全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二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二月並收藏文武雙全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