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禮部右侍郎王華,參見陛下,吾皇聖安。”
“朕躬安,王卿平身,賜座。”
王華坐在了凳子的前半部分,他不知道皇帝突然召他入宮有什麽事情,心中有些忐忑。
朱厚照關切地問道:“王卿,王守仁有沒有寫來家書啊?”
“未曾,可能是路途遙遠,守仁還沒到貴州。”
“王守仁允文允武,到貴州隻是時間問題,朕觀王守仁有大才,這樣的人才須得經過磨礪,貴州挺適合他的。”
王華知道自己兒子的本事,年少時就敢出關遊曆,還平安的迴到了家中,這樣的本事在同齡人之中也是少有的。
“多謝陛下誇讚,臣子當不得陛下如此盛讚。”
朱厚照不再接著王守仁的話題多說,轉而說道:“王華,現如今有事需要你辦一下,也就你來辦比較合適了。”
王華低著頭說道:“還請陛下吩咐。”
“簡單,就是秀女名單的事情,朕需要你把一個王姓女子加入裏麵。”
王華接著問道:“陛下,此人身世如何?”
“嗯,算是商人之女吧。”
王華鬆了一口氣,按照規定,商人之女本就在選拔秀女之列,隻不過官員都對商人比較鄙夷,所以盡量都不選擇商戶。
“還請陛下將此女身份予臣,待臣迴到禮部,立刻將其填進秀女名單之中。”
朱厚照笑眯眯地說道:“不著急不著急,還有一件事。”
“請陛下示之。”
“朕得知民間許多文官勳貴之家,也有適齡女子,你把她們的名字也填進去,和她做個伴。”
王華大驚失色地說道:“陛下,國朝無有大臣及勳貴之女進入秀女選拔的先例,皇明祖訓中亦有規定……”
“那徐皇後還是中山王的女兒呢,懿文太子還迎娶了開平王的嫡女呢,怎麽叫沒有勳貴之女?”
王華額頭上開始出汗,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的情況跟現在是不同的。”
朱厚照說道:“朕看啊,沒什麽不同的,你迴去把他們都給加上。”
王華為難地說道:“陛下,皇明祖訓在前,臣實難以違抗,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朱厚照轉而在旁邊的書案中尋找,他記得王守仁的記錄就在這裏麵。
王華見陛下在書案中尋找,以為是事務繁多,在催他離開,他主動說道:“陛下事務繁多,臣下先行告退。”
“等等,你拿著這兩份奏報,走吧。”
王華不知所以,茫然地接了過來,穀大用恭敬地跟王華說道:“王侍郎,請,陛下要處理公務了。”
王華一路心事重重地迴到了禮部。
左侍郎李傑正好送人出門,遇見了王華,問道:“德輝,怎麽心不在焉的?”
“哦,是世賢兄啊,無事無事,可能是昨天沒有休息好。”
“德輝可要休息好啊,這天氣越發寒冷,不可疏忽大意。”
“多謝世賢兄關切,我先迴公房了。”
王華率先迴到了公房,這才將袖中的奏報打開來看。
這是一份錦衣衛自貴州發來的奏報,記載了沿途的驛站和風土人情,貴州境內諸多驛站破舊不堪,驛丞及下屬人員不知所蹤,土司們日常爭鬥,民風彪悍。
王華越看越心驚,陛下把這個給我,是在暗示我什麽吧?
一定是在暗示我吧!
王華雖然是在翰林院待了很久,整日要不是給皇帝講課,就是講課,可是他並不是傻子,陛下召自己去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問了伯安的信息,走的時候又把這個給了我。
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王華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
研究院。
一罐白糖被端到了朱厚照的麵前。
“陛下,這是按照您所說的辦法,用黃泥水淋在子糖之上,產出的白糖,果真是雪白如霜,而且無異味,放入口中較之以前甚為甘甜。”
朱厚照用手指沾了一下白糖,確實很甜,這跟自己在後世看到的白糖沒什麽差別了。
這個黃泥水淋糖法是朱厚照原來在網上看到的,他本以為製糖要很複雜,但是經過短視頻的科普,他知道了原來這麽簡單。
這又將是皇店賺錢的又一支柱了,而且這還能多解決一部分流民,讓他們不再依靠土地,也能有一份營生。
這樣一來,流民就不在負擔了,朝廷也能節省出一部分錢糧。
“張永,你去選地方吧,還是在通州,要選擇荒地,不要侵占良田,這糧食始終是重中之重。”
“皇爺,奴婢明白,之前的兩座工坊都是荒地,不過通州城外的荒地也已經漲起來了,再加上三座工坊的工人們,也在通州花銷,通州現在很是繁榮,奴婢在通州也設立了皇店分店,皇店的幾樣產品賣的都很快。”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棉布呢?”
“皇爺,通州的百姓們哪見過這麽便宜還好穿的棉布,而且快過年了,許多百姓們也想著置辦一身新衣服,棉布供不應求啊。”
“那貢鹽和味精呢?”
“每天都有人來搶購,奴婢在通州執行跟京城一樣的規定,每天都限量。”
朱厚照想了一下通州的位置,也就明白了。
通州是運河的一個大的節點,許多進京的船隻都會在這裏停靠一下,之後在進京,然後這裏就催生了許多靠著運河謀生的人。
雖然是冬天,運河上凍,但是陸路運輸卻不停,冬天也不減繁華跡象。
所以通州的商人也多,他們之前都是從京城的商人手中加價購買,這次通州加開皇店,許多人不用加價,也是非常高興。
朱厚照點點頭說道:“嗯,地價漲了沒有辦法,如果強買強賣,民間的怨氣恐怕會激增,這不是朕的初衷。”
“是,奴婢也是這樣想的。”
朱厚照撇了他一眼,說道:“是你的那個師爺這樣想的吧,就你的腦子能想到這些?”
張永討好的笑著說道:“什麽都逃不過皇爺的火眼金睛,就是趙瑜說的,這個人讀過書,確實很厲害。”
朱厚照點點頭沒說話,他能搭上張永的線,也算是他的造化,就看他以後怎麽做,自己倒是不吝賞賜。
“朕躬安,王卿平身,賜座。”
王華坐在了凳子的前半部分,他不知道皇帝突然召他入宮有什麽事情,心中有些忐忑。
朱厚照關切地問道:“王卿,王守仁有沒有寫來家書啊?”
“未曾,可能是路途遙遠,守仁還沒到貴州。”
“王守仁允文允武,到貴州隻是時間問題,朕觀王守仁有大才,這樣的人才須得經過磨礪,貴州挺適合他的。”
王華知道自己兒子的本事,年少時就敢出關遊曆,還平安的迴到了家中,這樣的本事在同齡人之中也是少有的。
“多謝陛下誇讚,臣子當不得陛下如此盛讚。”
朱厚照不再接著王守仁的話題多說,轉而說道:“王華,現如今有事需要你辦一下,也就你來辦比較合適了。”
王華低著頭說道:“還請陛下吩咐。”
“簡單,就是秀女名單的事情,朕需要你把一個王姓女子加入裏麵。”
王華接著問道:“陛下,此人身世如何?”
“嗯,算是商人之女吧。”
王華鬆了一口氣,按照規定,商人之女本就在選拔秀女之列,隻不過官員都對商人比較鄙夷,所以盡量都不選擇商戶。
“還請陛下將此女身份予臣,待臣迴到禮部,立刻將其填進秀女名單之中。”
朱厚照笑眯眯地說道:“不著急不著急,還有一件事。”
“請陛下示之。”
“朕得知民間許多文官勳貴之家,也有適齡女子,你把她們的名字也填進去,和她做個伴。”
王華大驚失色地說道:“陛下,國朝無有大臣及勳貴之女進入秀女選拔的先例,皇明祖訓中亦有規定……”
“那徐皇後還是中山王的女兒呢,懿文太子還迎娶了開平王的嫡女呢,怎麽叫沒有勳貴之女?”
王華額頭上開始出汗,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的情況跟現在是不同的。”
朱厚照說道:“朕看啊,沒什麽不同的,你迴去把他們都給加上。”
王華為難地說道:“陛下,皇明祖訓在前,臣實難以違抗,還請陛下收迴成命。”
朱厚照轉而在旁邊的書案中尋找,他記得王守仁的記錄就在這裏麵。
王華見陛下在書案中尋找,以為是事務繁多,在催他離開,他主動說道:“陛下事務繁多,臣下先行告退。”
“等等,你拿著這兩份奏報,走吧。”
王華不知所以,茫然地接了過來,穀大用恭敬地跟王華說道:“王侍郎,請,陛下要處理公務了。”
王華一路心事重重地迴到了禮部。
左侍郎李傑正好送人出門,遇見了王華,問道:“德輝,怎麽心不在焉的?”
“哦,是世賢兄啊,無事無事,可能是昨天沒有休息好。”
“德輝可要休息好啊,這天氣越發寒冷,不可疏忽大意。”
“多謝世賢兄關切,我先迴公房了。”
王華率先迴到了公房,這才將袖中的奏報打開來看。
這是一份錦衣衛自貴州發來的奏報,記載了沿途的驛站和風土人情,貴州境內諸多驛站破舊不堪,驛丞及下屬人員不知所蹤,土司們日常爭鬥,民風彪悍。
王華越看越心驚,陛下把這個給我,是在暗示我什麽吧?
一定是在暗示我吧!
王華雖然是在翰林院待了很久,整日要不是給皇帝講課,就是講課,可是他並不是傻子,陛下召自己去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問了伯安的信息,走的時候又把這個給了我。
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王華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
研究院。
一罐白糖被端到了朱厚照的麵前。
“陛下,這是按照您所說的辦法,用黃泥水淋在子糖之上,產出的白糖,果真是雪白如霜,而且無異味,放入口中較之以前甚為甘甜。”
朱厚照用手指沾了一下白糖,確實很甜,這跟自己在後世看到的白糖沒什麽差別了。
這個黃泥水淋糖法是朱厚照原來在網上看到的,他本以為製糖要很複雜,但是經過短視頻的科普,他知道了原來這麽簡單。
這又將是皇店賺錢的又一支柱了,而且這還能多解決一部分流民,讓他們不再依靠土地,也能有一份營生。
這樣一來,流民就不在負擔了,朝廷也能節省出一部分錢糧。
“張永,你去選地方吧,還是在通州,要選擇荒地,不要侵占良田,這糧食始終是重中之重。”
“皇爺,奴婢明白,之前的兩座工坊都是荒地,不過通州城外的荒地也已經漲起來了,再加上三座工坊的工人們,也在通州花銷,通州現在很是繁榮,奴婢在通州也設立了皇店分店,皇店的幾樣產品賣的都很快。”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棉布呢?”
“皇爺,通州的百姓們哪見過這麽便宜還好穿的棉布,而且快過年了,許多百姓們也想著置辦一身新衣服,棉布供不應求啊。”
“那貢鹽和味精呢?”
“每天都有人來搶購,奴婢在通州執行跟京城一樣的規定,每天都限量。”
朱厚照想了一下通州的位置,也就明白了。
通州是運河的一個大的節點,許多進京的船隻都會在這裏停靠一下,之後在進京,然後這裏就催生了許多靠著運河謀生的人。
雖然是冬天,運河上凍,但是陸路運輸卻不停,冬天也不減繁華跡象。
所以通州的商人也多,他們之前都是從京城的商人手中加價購買,這次通州加開皇店,許多人不用加價,也是非常高興。
朱厚照點點頭說道:“嗯,地價漲了沒有辦法,如果強買強賣,民間的怨氣恐怕會激增,這不是朕的初衷。”
“是,奴婢也是這樣想的。”
朱厚照撇了他一眼,說道:“是你的那個師爺這樣想的吧,就你的腦子能想到這些?”
張永討好的笑著說道:“什麽都逃不過皇爺的火眼金睛,就是趙瑜說的,這個人讀過書,確實很厲害。”
朱厚照點點頭沒說話,他能搭上張永的線,也算是他的造化,就看他以後怎麽做,自己倒是不吝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