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房。
朱厚照現在基本上就在豹房,要不就是鍛煉的時候各個地方溜達看看,這紫禁城這麽大,現在也就對太液池附近,還有乾清宮附近熟悉一點。
研究院現在步入正軌,各個項目小組也在有條不紊的進展下去。
明朝的技術基礎很紮實,許多的技術在明朝基本上都打下了底子,不像國外,十三世紀的時候印刷術才傳入了歐洲,然後現在那裏一考古就在什麽溫泉底下挖出銅製品,連鏽都沒有,這造假技術太差了。
再說你們埋的深點啊,那旁邊都能看見下水管了!
現在的研究院共製造了兩台原型水力大紡車,一號原型機是專門用來改裝成可以紡織棉紗,二號原型機是用來改裝紡織麻布的效率。
這個紡車擁有三十二錠,不是江南那種小型單人操作的織機,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
這個水力大紡車基本上是現代最先進的織機了,不過還是有比較大的限製,隻能在放置在河流附近。
當然了不排除江南某些家族有更先進的水力織機,這種肯定沒有辦法流傳出來,他們肯定都是嚴格保密的,織機在現在就相當於是印鈔機了,每織一匹布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在古代布匹是可以當銀子用的,尤其是比布更貴的絲綢,一匹絲綢賣到南洋,那可是能換到幾十上百兩的白銀的,這個時候的中國是白銀輸入國,而且這還沒算上瓷器。
不怪馬可波羅來到中國說這裏滿地都是黃金,不過馬可波羅可能沒來過中國,估計是到了中亞附近,從那裏聽說了中國的許多事情,迴去之後就跟人家吹牛,反正別人也沒有去過。
朱厚照現在有點發愁,愁的是織機改造進展緩慢,現在的大明正處在小冰河時期,冬天會越來越寒冷,急需紡織機的進化。
不過他轉頭一想,就算是現在未完成改造的織機也是可以紡織棉紗的,就是質量不怎麽好,但是量大啊,麻布這東西沒有棉布保暖,而且味精工坊和食鹽工坊再有幾個月就要建成了,到時候兩個工坊招收的流民有了工資,肯定要去消費,衣食住行這方麵肯定是占到很大一部分的。
朱厚照吩咐研究院,讓他們按照現在的棉紗織機,多製造幾台。
“陛下,織機還沒有改造完成,現在紡織出來的棉紗成色不是很好。”
“沒事,能做成衣服就行,這種便宜點賣出去也能收迴本錢,要不然放在那不也是浪費嗎?先製造五台,然後你們挑選河流放置織機,建設工坊就行。”
“臣遵旨。”
朱厚照叮囑著麵前的工部官員說道:“織造出來的棉布全部交給皇店就行,他們會進行銷售的,織造工坊的人員留下一部分,其餘的人員繼續改造織機。”
“臣明白,臣會和張提督做好這方麵的事情。”
有小太監進來說道:“皇爺,張永求見。”
“他怎麽又來了?前幾天不是來過一次了嗎?讓他進來吧。”
“奴婢張永,參見皇爺。”
“起來吧,怎麽不在皇店?”
張永小心翼翼的站起來說道:“奴婢進宮來是向皇爺稟報皇店之事。”
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說來聽聽。”
“是,奴婢這幾日在皇店殫精竭慮,味精和貢鹽已經在民間打出名號了,現在每日的銷量屢屢增高,不過就是貢鹽的價格,經過這半個月,貢鹽在坊間已經漲到了十兩。”
“多少?”
張永難掩激動,語氣興奮地說道:“皇爺,是漲到了十兩銀子一罐。”
朱厚照站起來忐忑的問道:“那皇店呢?有沒有跟著漲價?”
“皇爺,奴婢自從知道這個價格之後,馬上就漲到了十兩,不提每五日供給各鹽店的定額,皇店的貢鹽隻要每天開門,就有人來購買。”
朱厚照滿意的點點頭,突然問道:“那庫存呢?貢鹽的庫存還有多少?”
張永喜滋滋的說道:“皇爺,奴婢正要說這件事呢,皇店庫存不多,也就十罐了,明日是第三次供應鹽店的日子了,奴婢想著能在研究院再提走一批,拿到皇店售賣。”
朱厚照看著張永,不怪他,他不懂這個複雜的經濟理論,隻知道沒有了就來要,也不知道限製每天的出貨量。
朱厚照說道:“你知道為什麽我讓你供應鹽店要限製嗎?”
“奴婢不懂。”
朱厚照知道張永的腦子不好使,給他解釋道:“貢鹽的漲價,第一是因為這個鹽確實要比現在的鹽更好,第二是因為外麵的存有量很低,而且這不是普通人能購買的,所以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漲價了五倍。
“現在皇店對外銷售也要進行限製,現在工坊還沒有建成,單憑研究院的產量支撐不了太久,這些日子研究院的貢鹽產量也就二百罐,你提走之後不要無限製的對外出售,貢鹽就無貨可賣了。”
張永驚慌地說道:“皇爺,那奴婢馬上就督促通州那邊,讓他們盡快把工坊建成。”
他害怕的是皇爺交代的事情沒有做好,耽誤了皇爺的掙錢。
“督促一下也行,盡快建成,也能盡快的招人進來,工坊建成之後研究院的那些匠人,你挑一半帶走,讓他們對流民進行訓練,把他們劃入到皇店,給他們定級四級技術工人吧。”
“奴婢遵旨,皇爺,那貢鹽每日限製銷售多少罐啊?”
朱厚照計算了一下,現在有二百罐,加上庫存十罐,二百一十罐貢鹽還有分給下麵的鹽店一部分,心算完了之後說道:“鹽店從每五日五罐,減少至每十日一罐,皇店每日最多售賣十罐,這樣應該就能撐到工坊能運轉之後了。”
“奴婢遵旨。”
朱厚照忍不住說道:“你迴去讓那些賬房計算一下,要靈活的增加或者減少供貨量,漲價的時候你怎麽就知道呢?”
張永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皇爺,您也知道奴婢腦子笨,不過這迴奴婢知道了,奴婢迴去之後讓那幾個賬房好好算算。”
“嗯,知道了就行,不過朕還有些事情要交代你。”
張永好奇地問道:“皇爺,您吩咐奴婢就行。”
“第一,做好皇店庫房的保護工作,防止發生監守自盜的情況,尤其是現在貢鹽漲價漲的這麽厲害,難保著不會有人想著偷一些拿出去賣。”
“奴婢省得,早就派都察營日夜輪班看守呢,而且奴婢還給各班人員都加了額外的補貼,他們用心著呢。”
朱厚照誇獎了一下張永,還不是很笨,最起碼有些事情也知道。
張永得了皇爺的誇獎,更加開心了。
“第二,你從今日之後,在市麵上開始收購棉花和棉紗,有多少收多少,按照市場價格收購,棉布和麻布也要收購一部分,不過主要收購的就是棉花和棉紗,你如果不懂,就讓你手下的掌櫃去收購,你就負責監督和用人,不要胡亂插手,不要用皇店的名頭侵占商戶的財產。”
“奴婢明白了,奴婢從來都沒有以各種名頭侵占商戶的財產。”
張永自從錦衣衛和東廠整頓之後,就知道皇爺現在最看重這些了,尤其是東廠,之前可是杖斃了不少宮內的人,他現在可不想死。
朱厚照欣慰的點了點頭,他知道張永現在確實不敢,張永被自己敲打的知道深淺。
朱厚照現在基本上就在豹房,要不就是鍛煉的時候各個地方溜達看看,這紫禁城這麽大,現在也就對太液池附近,還有乾清宮附近熟悉一點。
研究院現在步入正軌,各個項目小組也在有條不紊的進展下去。
明朝的技術基礎很紮實,許多的技術在明朝基本上都打下了底子,不像國外,十三世紀的時候印刷術才傳入了歐洲,然後現在那裏一考古就在什麽溫泉底下挖出銅製品,連鏽都沒有,這造假技術太差了。
再說你們埋的深點啊,那旁邊都能看見下水管了!
現在的研究院共製造了兩台原型水力大紡車,一號原型機是專門用來改裝成可以紡織棉紗,二號原型機是用來改裝紡織麻布的效率。
這個紡車擁有三十二錠,不是江南那種小型單人操作的織機,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
這個水力大紡車基本上是現代最先進的織機了,不過還是有比較大的限製,隻能在放置在河流附近。
當然了不排除江南某些家族有更先進的水力織機,這種肯定沒有辦法流傳出來,他們肯定都是嚴格保密的,織機在現在就相當於是印鈔機了,每織一匹布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在古代布匹是可以當銀子用的,尤其是比布更貴的絲綢,一匹絲綢賣到南洋,那可是能換到幾十上百兩的白銀的,這個時候的中國是白銀輸入國,而且這還沒算上瓷器。
不怪馬可波羅來到中國說這裏滿地都是黃金,不過馬可波羅可能沒來過中國,估計是到了中亞附近,從那裏聽說了中國的許多事情,迴去之後就跟人家吹牛,反正別人也沒有去過。
朱厚照現在有點發愁,愁的是織機改造進展緩慢,現在的大明正處在小冰河時期,冬天會越來越寒冷,急需紡織機的進化。
不過他轉頭一想,就算是現在未完成改造的織機也是可以紡織棉紗的,就是質量不怎麽好,但是量大啊,麻布這東西沒有棉布保暖,而且味精工坊和食鹽工坊再有幾個月就要建成了,到時候兩個工坊招收的流民有了工資,肯定要去消費,衣食住行這方麵肯定是占到很大一部分的。
朱厚照吩咐研究院,讓他們按照現在的棉紗織機,多製造幾台。
“陛下,織機還沒有改造完成,現在紡織出來的棉紗成色不是很好。”
“沒事,能做成衣服就行,這種便宜點賣出去也能收迴本錢,要不然放在那不也是浪費嗎?先製造五台,然後你們挑選河流放置織機,建設工坊就行。”
“臣遵旨。”
朱厚照叮囑著麵前的工部官員說道:“織造出來的棉布全部交給皇店就行,他們會進行銷售的,織造工坊的人員留下一部分,其餘的人員繼續改造織機。”
“臣明白,臣會和張提督做好這方麵的事情。”
有小太監進來說道:“皇爺,張永求見。”
“他怎麽又來了?前幾天不是來過一次了嗎?讓他進來吧。”
“奴婢張永,參見皇爺。”
“起來吧,怎麽不在皇店?”
張永小心翼翼的站起來說道:“奴婢進宮來是向皇爺稟報皇店之事。”
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說來聽聽。”
“是,奴婢這幾日在皇店殫精竭慮,味精和貢鹽已經在民間打出名號了,現在每日的銷量屢屢增高,不過就是貢鹽的價格,經過這半個月,貢鹽在坊間已經漲到了十兩。”
“多少?”
張永難掩激動,語氣興奮地說道:“皇爺,是漲到了十兩銀子一罐。”
朱厚照站起來忐忑的問道:“那皇店呢?有沒有跟著漲價?”
“皇爺,奴婢自從知道這個價格之後,馬上就漲到了十兩,不提每五日供給各鹽店的定額,皇店的貢鹽隻要每天開門,就有人來購買。”
朱厚照滿意的點點頭,突然問道:“那庫存呢?貢鹽的庫存還有多少?”
張永喜滋滋的說道:“皇爺,奴婢正要說這件事呢,皇店庫存不多,也就十罐了,明日是第三次供應鹽店的日子了,奴婢想著能在研究院再提走一批,拿到皇店售賣。”
朱厚照看著張永,不怪他,他不懂這個複雜的經濟理論,隻知道沒有了就來要,也不知道限製每天的出貨量。
朱厚照說道:“你知道為什麽我讓你供應鹽店要限製嗎?”
“奴婢不懂。”
朱厚照知道張永的腦子不好使,給他解釋道:“貢鹽的漲價,第一是因為這個鹽確實要比現在的鹽更好,第二是因為外麵的存有量很低,而且這不是普通人能購買的,所以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漲價了五倍。
“現在皇店對外銷售也要進行限製,現在工坊還沒有建成,單憑研究院的產量支撐不了太久,這些日子研究院的貢鹽產量也就二百罐,你提走之後不要無限製的對外出售,貢鹽就無貨可賣了。”
張永驚慌地說道:“皇爺,那奴婢馬上就督促通州那邊,讓他們盡快把工坊建成。”
他害怕的是皇爺交代的事情沒有做好,耽誤了皇爺的掙錢。
“督促一下也行,盡快建成,也能盡快的招人進來,工坊建成之後研究院的那些匠人,你挑一半帶走,讓他們對流民進行訓練,把他們劃入到皇店,給他們定級四級技術工人吧。”
“奴婢遵旨,皇爺,那貢鹽每日限製銷售多少罐啊?”
朱厚照計算了一下,現在有二百罐,加上庫存十罐,二百一十罐貢鹽還有分給下麵的鹽店一部分,心算完了之後說道:“鹽店從每五日五罐,減少至每十日一罐,皇店每日最多售賣十罐,這樣應該就能撐到工坊能運轉之後了。”
“奴婢遵旨。”
朱厚照忍不住說道:“你迴去讓那些賬房計算一下,要靈活的增加或者減少供貨量,漲價的時候你怎麽就知道呢?”
張永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皇爺,您也知道奴婢腦子笨,不過這迴奴婢知道了,奴婢迴去之後讓那幾個賬房好好算算。”
“嗯,知道了就行,不過朕還有些事情要交代你。”
張永好奇地問道:“皇爺,您吩咐奴婢就行。”
“第一,做好皇店庫房的保護工作,防止發生監守自盜的情況,尤其是現在貢鹽漲價漲的這麽厲害,難保著不會有人想著偷一些拿出去賣。”
“奴婢省得,早就派都察營日夜輪班看守呢,而且奴婢還給各班人員都加了額外的補貼,他們用心著呢。”
朱厚照誇獎了一下張永,還不是很笨,最起碼有些事情也知道。
張永得了皇爺的誇獎,更加開心了。
“第二,你從今日之後,在市麵上開始收購棉花和棉紗,有多少收多少,按照市場價格收購,棉布和麻布也要收購一部分,不過主要收購的就是棉花和棉紗,你如果不懂,就讓你手下的掌櫃去收購,你就負責監督和用人,不要胡亂插手,不要用皇店的名頭侵占商戶的財產。”
“奴婢明白了,奴婢從來都沒有以各種名頭侵占商戶的財產。”
張永自從錦衣衛和東廠整頓之後,就知道皇爺現在最看重這些了,尤其是東廠,之前可是杖斃了不少宮內的人,他現在可不想死。
朱厚照欣慰的點了點頭,他知道張永現在確實不敢,張永被自己敲打的知道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