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全賴朕發明的東西啊,這樣東西可讓任何菜都變得如此鮮!”
朱厚照得意地說道。
“請問陛下,這種東西可是什麽?竟能發揮這麽大的作用?”李東陽好奇地問道。
“此物名為味精,是從海裏的一種植物提取出來的。”
李東陽感歎道:“此物可真是奇妙啊。”
朱厚照看向了劉健問道:“首輔為何不吃?”
“陛下,臣已用過膳食,現在不餓。”
朱厚照勸道:“首輔嚐嚐吧,這些菜可是極其鮮美啊,朕可是有什麽好東西都想著諸位臣工的。”
劉健見陛下已經說道這種地步了,慢條斯理的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劉健現在已經七十二歲了,日常在家中吃飯,每頓飯不過是喝一小碗粥,幾小碟菜,他早就沒有什麽口舌之欲了,歲數大了,腸胃早已經不像是年輕的時候了。
而且他剛剛沒有跟著諸位大臣一起嚐菜,其實也是因為朱厚照不理朝政的緣故,你作為一個皇帝怎麽可以如此怠政呢?
不過在他嚐過麵前的菜之後,突然胃口大開,這明明隻是一道普通的青菜,怎麽如此之鮮呢?
劉健也學著李東陽在盤子裏輕輕地翻動了一遍,也沒有看到什麽額外的東西。
不過他不動聲色,口中說道:“此菜果然如陛下所說,鮮美異常,不過此乃口舌之欲,還望陛下不要在這方麵過多消耗精力,皇帝應該著眼於朝堂之事。”
劉健其實也不願意說這些,但是他是弘治皇帝留下的輔政大臣,有規勸之責。
朱厚照有點不高興了,你這個老頭,一天天的說什麽朝堂之事,那奏章說的跟我沒批過一樣。
他沒搭理劉健,朱厚照知道今天主要的事情是要把味精賞賜下去,然後打開銷路,他說道:“首輔既然覺得好吃,可知道這東西叫什麽?”
劉健不好意思的再夾菜,將筷子放迴到了桌子上。
李東陽適時地問道:“陛下,此物有什麽名字?”
“味精,味中精華。”
在場的各位大臣點了點頭,名字很對,確實是味中精華。
朱厚照認真地說道:“剛才首輔說的話,朕知道,朕發明味精的目的乃是為了國家,此物日後會在皇店進行銷售,戶部呢以後也會多了一項稅收,首輔現在還認為朕沒有著眼於朝堂嗎?”
劉健反駁道:“啟奏陛下,雖然陛下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的稅收,但是皇帝應該看的是天下,管理天下之事,皇帝乃是天下人的皇帝,不應看重這種蠅頭小利!”
“首輔怎麽會認為朕沒有看天下呢?而且和味精也不是蠅頭小利啊。”
朱厚照沒有生氣,他知道劉健為什麽這麽說,劉健是正經的翰林出身,學的也是四書五經,考的是八股文,他認為的皇帝其實就是弘治帝那樣的。
聖天子垂拱而治,還聽勸。
不過呢這不是說劉健不聰明,相反他隻是缺少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和眼光。
朱厚照環顧四周說道:“正好各部官員都在,朕就說道說道,也好讓你們知道,此物能為國家創造多大的價值!”
“朕決定將味精放置在皇店之下進行銷售,而味精的生產也是由皇店負責,皇店則負責招募流民進入其中參與生產味精,從這以後,有一部分的流民將不再餓肚子,他們會獲得工錢,可以養活家人,這不就是朕創造的價值嗎?”
朱厚照在上麵慢悠悠地踱步,口中說道:“還有,西山煤礦那裏,現在招募的流民已經過了三千,等待冬天到來之後,將會招收更多的流民,朕給他們發工錢,這不也是價值嗎?而且減少了流民,也能緩解京師的賑濟壓力。”
“還有!味精是研究院發明出來的,研究院還改進了製造食鹽的方法,把鹽和味精都給朕的大臣們分下去,讓他們看看。”
朱厚照讓劉瑾把兩個盒子分發給殿內的大臣,他們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發現這鹽竟無比精細,甚至跟雪花一樣白。
而味精也是同樣的白,不過顆粒卻要大一些。
戶部尚書韓文驚訝地問道:“這竟然是鹽?臣從沒見過這等鹽,這可比現在的鹽更加精細啊。”
朱厚照微笑著說道:“這當然是鹽,不過是經過加工的,這比皇家的貢鹽還要精細,而且還沒有雜味,這也是研究院的功勞!”
“朝中有傳聞,朕不上朝,流連豹房、研究院,在其中貪玩享樂,可是現在研究院的功勞擺在了諸位的麵前。”
朱厚照盯著劉健問道:“首輔,你還覺得朕沒有看天下嗎?還覺得朕不是天下人的皇帝嗎?”
劉健激動的站起來拱手問道:“陛下,這些當真可緩解一部分流民嗎?”
其實流民問題一直是困擾大明的一大問題,因為現在的京師每年冬天都要分出一大部分銀兩,拿去賑濟,許多流民在冬天都無法生活,隻能依靠官府賑濟。
“當然,皇店準備在京師建造味精工坊和食鹽工坊,這兩樣工坊起碼能容下萬人,等後續再次擴大,將會招收更多的流民。”
其實更深層次的東西,朱厚照也沒有說,那就是減少了京師的流民,給他們開工資,還能刺激京師的消費水平,等到他們獲得的工錢變多了,各種消費也都會上來,那樣京師附近就會更加的繁榮,當然物價也會漲起來。
朱厚照想到以後各種物價會漲價,馬上就想走,好囑咐張永,讓他趁著現在低價的時候收購衣物,還有糧食,各種生活用品,到時候還能更賺錢。
此時養心殿中的諸位大臣,聽到陛下不是怠政,馬上都跪下說道:“陛下聖明!”
劉健說道:“陛下,臣慚愧,竟沒有想到陛下是為了解決流民才發明此物,雖說工坊才能容下萬人,但是解決的可不僅僅是萬人的生計,這是解決了萬戶的生計啊,陛下聖明!”
劉健磕著頭說道:“請陛下治臣之罪。”
朱厚照讓劉瑾把劉健攙扶起來,笑著說道:“首輔何罪之有啊,首輔憂心國家大事,乃是良言,你無罪。”
劉健琢磨了一下說道:“陛下,不知是否可以讓戶部與皇店共同管理,畢竟現在國庫的虧空很大,畢竟戶部對於管理更加精通,且皇店過於雜亂。”
朱厚照眯起眼睛坐了下來,我讓皇店買賣貨物都交稅了,你竟然還想讓戶部參與進來?,戶部要是進來,那皇店豈不是要被你們貪汙的幹幹淨淨?我是讓皇店賺錢的,不是讚助的!
你劉健這個濃眉大眼的,你也叛變了?哦不對,劉健本來就是文官陣營的,算不上叛變。
不過你想都別想!想也有罪!
朱厚照說道:“此事朕還得問問張永,皇店一直是他在管理,戶部嘛,其實隻要管理好天下財政就行啦,這等小事參與進來沒什麽意義,戶部是管天下的,這個蠅頭小利不應該在戶部的眼裏。”
朱厚照得意地說道。
“請問陛下,這種東西可是什麽?竟能發揮這麽大的作用?”李東陽好奇地問道。
“此物名為味精,是從海裏的一種植物提取出來的。”
李東陽感歎道:“此物可真是奇妙啊。”
朱厚照看向了劉健問道:“首輔為何不吃?”
“陛下,臣已用過膳食,現在不餓。”
朱厚照勸道:“首輔嚐嚐吧,這些菜可是極其鮮美啊,朕可是有什麽好東西都想著諸位臣工的。”
劉健見陛下已經說道這種地步了,慢條斯理的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劉健現在已經七十二歲了,日常在家中吃飯,每頓飯不過是喝一小碗粥,幾小碟菜,他早就沒有什麽口舌之欲了,歲數大了,腸胃早已經不像是年輕的時候了。
而且他剛剛沒有跟著諸位大臣一起嚐菜,其實也是因為朱厚照不理朝政的緣故,你作為一個皇帝怎麽可以如此怠政呢?
不過在他嚐過麵前的菜之後,突然胃口大開,這明明隻是一道普通的青菜,怎麽如此之鮮呢?
劉健也學著李東陽在盤子裏輕輕地翻動了一遍,也沒有看到什麽額外的東西。
不過他不動聲色,口中說道:“此菜果然如陛下所說,鮮美異常,不過此乃口舌之欲,還望陛下不要在這方麵過多消耗精力,皇帝應該著眼於朝堂之事。”
劉健其實也不願意說這些,但是他是弘治皇帝留下的輔政大臣,有規勸之責。
朱厚照有點不高興了,你這個老頭,一天天的說什麽朝堂之事,那奏章說的跟我沒批過一樣。
他沒搭理劉健,朱厚照知道今天主要的事情是要把味精賞賜下去,然後打開銷路,他說道:“首輔既然覺得好吃,可知道這東西叫什麽?”
劉健不好意思的再夾菜,將筷子放迴到了桌子上。
李東陽適時地問道:“陛下,此物有什麽名字?”
“味精,味中精華。”
在場的各位大臣點了點頭,名字很對,確實是味中精華。
朱厚照認真地說道:“剛才首輔說的話,朕知道,朕發明味精的目的乃是為了國家,此物日後會在皇店進行銷售,戶部呢以後也會多了一項稅收,首輔現在還認為朕沒有著眼於朝堂嗎?”
劉健反駁道:“啟奏陛下,雖然陛下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的稅收,但是皇帝應該看的是天下,管理天下之事,皇帝乃是天下人的皇帝,不應看重這種蠅頭小利!”
“首輔怎麽會認為朕沒有看天下呢?而且和味精也不是蠅頭小利啊。”
朱厚照沒有生氣,他知道劉健為什麽這麽說,劉健是正經的翰林出身,學的也是四書五經,考的是八股文,他認為的皇帝其實就是弘治帝那樣的。
聖天子垂拱而治,還聽勸。
不過呢這不是說劉健不聰明,相反他隻是缺少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和眼光。
朱厚照環顧四周說道:“正好各部官員都在,朕就說道說道,也好讓你們知道,此物能為國家創造多大的價值!”
“朕決定將味精放置在皇店之下進行銷售,而味精的生產也是由皇店負責,皇店則負責招募流民進入其中參與生產味精,從這以後,有一部分的流民將不再餓肚子,他們會獲得工錢,可以養活家人,這不就是朕創造的價值嗎?”
朱厚照在上麵慢悠悠地踱步,口中說道:“還有,西山煤礦那裏,現在招募的流民已經過了三千,等待冬天到來之後,將會招收更多的流民,朕給他們發工錢,這不也是價值嗎?而且減少了流民,也能緩解京師的賑濟壓力。”
“還有!味精是研究院發明出來的,研究院還改進了製造食鹽的方法,把鹽和味精都給朕的大臣們分下去,讓他們看看。”
朱厚照讓劉瑾把兩個盒子分發給殿內的大臣,他們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發現這鹽竟無比精細,甚至跟雪花一樣白。
而味精也是同樣的白,不過顆粒卻要大一些。
戶部尚書韓文驚訝地問道:“這竟然是鹽?臣從沒見過這等鹽,這可比現在的鹽更加精細啊。”
朱厚照微笑著說道:“這當然是鹽,不過是經過加工的,這比皇家的貢鹽還要精細,而且還沒有雜味,這也是研究院的功勞!”
“朝中有傳聞,朕不上朝,流連豹房、研究院,在其中貪玩享樂,可是現在研究院的功勞擺在了諸位的麵前。”
朱厚照盯著劉健問道:“首輔,你還覺得朕沒有看天下嗎?還覺得朕不是天下人的皇帝嗎?”
劉健激動的站起來拱手問道:“陛下,這些當真可緩解一部分流民嗎?”
其實流民問題一直是困擾大明的一大問題,因為現在的京師每年冬天都要分出一大部分銀兩,拿去賑濟,許多流民在冬天都無法生活,隻能依靠官府賑濟。
“當然,皇店準備在京師建造味精工坊和食鹽工坊,這兩樣工坊起碼能容下萬人,等後續再次擴大,將會招收更多的流民。”
其實更深層次的東西,朱厚照也沒有說,那就是減少了京師的流民,給他們開工資,還能刺激京師的消費水平,等到他們獲得的工錢變多了,各種消費也都會上來,那樣京師附近就會更加的繁榮,當然物價也會漲起來。
朱厚照想到以後各種物價會漲價,馬上就想走,好囑咐張永,讓他趁著現在低價的時候收購衣物,還有糧食,各種生活用品,到時候還能更賺錢。
此時養心殿中的諸位大臣,聽到陛下不是怠政,馬上都跪下說道:“陛下聖明!”
劉健說道:“陛下,臣慚愧,竟沒有想到陛下是為了解決流民才發明此物,雖說工坊才能容下萬人,但是解決的可不僅僅是萬人的生計,這是解決了萬戶的生計啊,陛下聖明!”
劉健磕著頭說道:“請陛下治臣之罪。”
朱厚照讓劉瑾把劉健攙扶起來,笑著說道:“首輔何罪之有啊,首輔憂心國家大事,乃是良言,你無罪。”
劉健琢磨了一下說道:“陛下,不知是否可以讓戶部與皇店共同管理,畢竟現在國庫的虧空很大,畢竟戶部對於管理更加精通,且皇店過於雜亂。”
朱厚照眯起眼睛坐了下來,我讓皇店買賣貨物都交稅了,你竟然還想讓戶部參與進來?,戶部要是進來,那皇店豈不是要被你們貪汙的幹幹淨淨?我是讓皇店賺錢的,不是讚助的!
你劉健這個濃眉大眼的,你也叛變了?哦不對,劉健本來就是文官陣營的,算不上叛變。
不過你想都別想!想也有罪!
朱厚照說道:“此事朕還得問問張永,皇店一直是他在管理,戶部嘛,其實隻要管理好天下財政就行啦,這等小事參與進來沒什麽意義,戶部是管天下的,這個蠅頭小利不應該在戶部的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