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跟著朱厚照在兵仗局內行走。


    牟斌在一旁琢磨了一陣說道:“陛下,您是不是對火器太過於看重了?”


    “嗯?牟指揮使為什麽這麽說?”


    “陛下,恕臣冒昧,這火器目前來看就算改進了,也不足以扭轉邊關的局勢,火器對於戰爭的走向並不足以起到決定性的優勢,從虞台嶺之役來看,我軍的士兵天然的就不如虜賊,他們全民皆兵,還有鎧甲和武器皆不如……”


    “就說漢朝時,一漢當五胡,首當其衝的俞戰俞勝的氣勢,之後是兵器鎧甲的領先,才能驅趕匈奴,古往今來從來沒有說完全隻靠兵鋒之利的,就算勝,也隻是。”


    牟斌的一番話點醒了朱厚照。


    他知道自己走入了一個誤區,本以為隻靠著發展火器就能對韃靼發動反攻,再次驅逐他們,可是完全沒想到就算現在研製出了鳥銃,它的局限性也比較大,霧雨天氣根本無法開火,除非能一步衝天,直接拿出藍火加特林,這才能製造壓倒性的勝利。


    朱厚照現在隻恨自己穿越時為什麽沒有係統,如果有係統,那飛機大炮不是想有就有嗎,到時候大明橫推全世界根本就隻是時間問題。


    “那牟指揮使的意思是,現在需要的是更鋒利的兵器,防禦力更高的鎧甲以及更精銳的士兵?”


    “臣正有此意,臣覺得火器目前隻適合輔助軍隊,如果完全依靠這火器,怕是我軍更敵不過韃靼了,太祖之時神機營也是輔佐軍隊,並沒有完全靠火器取勝。”


    朱厚照沉默了許久,牟斌說的確實是實話,但他也被時代局限住了,他是根據現在的情況說的,現在的原始火器確實發揮不了什麽作用,就算鳥銃也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


    可朱厚照是真的見過坦克槍炮的時代,火器的發展不能落下,落後人一步就要步步落後,從現在開始發展一點都不晚,就怕固步自封。


    “牟指揮使的意思朕明白了,是勸朕不要執著於火器,不過未來將是火器的天下,現在雖然不能改變戰局,但是決不能因為現在沒用而不去研製。”


    “手中無劍和有劍不用是兩迴事!”


    “如果西洋諸國有人研製出來威力巨大的火器怎麽辦?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牟斌不解地問道:“陛下,您說的是鄭和下西洋過的那些蠻夷之地嗎?”


    朱厚照大概有印象,這時候的明朝早就已經禁海了,而佛朗機人應該是在嘉靖年間來到了中國,帶來了佛朗機炮。


    “不要小瞧了西洋諸國,據朕所知,有許多遺民遠走海外,當時他們應該是帶了不少的典籍。”


    “甚至這些年來南方的許多家族參與走私,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走私書籍?牟指揮使你知道嗎?”


    牟斌大驚失色,惶恐的說道:“微臣不知。”


    他對於南方沿海知之甚少,現在錦衣衛緹騎早已不如洪武永樂時期,探知消息的能力早就遠遠不如。


    朱厚照知道錦衣衛在土木之後的觸手早就縮了不少,文官逐漸占據朝堂,錦衣衛在北方還能探聽到不少坊間消息,可是在南方,不少的衛所早已經傳不過來什麽有用的消息了,要不然寧王造反怎麽瞞過去的?在江西可是有不少的錦衣衛監督寧王的。


    “朕不怪你,錦衣衛這些年來式微朕知道,不過以後的錦衣衛清理完畢之後,全國的衛所都要發揮他們的該有的作用,該監督的監督,該傳遞消息的傳消息。”


    “現在東廠已經恢複了,以後廠衛要精誠合作。”


    “微臣遵旨。”牟斌恭敬的迴答道。


    “錦衣衛的工作你不要放下,不要以為朕讓南鎮撫司清查錦衣衛你就沒事了,你也要參與進來,你現在還是錦衣衛指揮使。”


    “謹遵聖命,我會協助劉清的。”


    “不要搞混了,錦衣衛的清查工作是你帶頭,你要負責大方向的指揮工作,劉清隻是實際操作人,如果實際過程中出了什麽紕漏,你要擔負領導責任!”


    “劉清還年輕,容易考慮不周,你閱曆多要對他進行提點。”


    牟斌驚訝的睜大了眼睛說道:“遵陛下旨意。”


    這是讓我背黑鍋嗎?我就是個工具吧,牟斌委屈的想著。


    “卑職一定多向指揮使請教。”


    劉清知道陛下不可能讓他這麽負責整個錦衣衛,看來以後也要多向指揮使報告情況了。


    朱厚照這番操作在後世其實很常見,許多企業或者單位,開展什麽工作的時候都會任命幾個主管人,在小組中擔任組長的,負責指揮,副組長和其餘的人都是工作的。


    “走吧,去看看兵仗局打造的兵器,火器任重而道遠啊。”


    朱厚照仔細的調研了現階段兵仗局製造的武器,現在還都是明火鍛造,之後用再行捶打,捶打出生鐵和熟鐵籽料裏麵的碳,但是現在的質量卻遠不如宋明時期的刀劍。


    他仔細看了看燃料,發現現在都是使用煤炭煉鋼,而且是使用未經處理的高磷高硫含量的煤炭,就以朱厚照淺薄的化學知識都知道,這些都是影響鋼鐵質量的雜質。


    “這個煉鐵爐為什麽是這樣呢?”


    在場的匠人知道皇帝沒有打造過鐵,解釋著說道:“陛下,現在我們用的是炒鋼法,這種方法讓使用的明爐能讓我們更好的觀察到鐵的變化,而且許多年來煉鐵爐都是這樣的。”


    朱厚照點了點頭說道:“那現在的鐵都是需要捶打嗎?然後才能變成這種鋼刀?”


    他彈了彈手中的鋼刀,刀發出了清脆的聲音。


    “迴陛下,正是這樣。”


    “那為什麽你們不改進煉鐵爐呢?”


    朱厚照指著爐子說道:“你們看啊,這爐子現在這樣的溫度都能將鐵礦石變成鐵,為什麽不把開著的爐子改造成封閉式的煉鐵爐,這樣不就能將溫度提高到更高,在爐內將雜質燒掉,這樣不就能得到更高質量的鋼鐵。”


    朱厚照的一句話點醒了在場的匠人。


    是啊,如果使用燜爐,豈不是能大大的提高鐵的質量?


    一個匠人琢磨著說道:“陛下,這燜爐觀察不到鐵水的變化。”


    “那就得看你們的經驗了,而且朕對煉鋼不懂,現在改進的思路已經提供給你們了,剩下的就是看你們怎麽應用了。”


    “要不然你們借鑒一下烤鴨的爐子?朕看他們的那種爐子就挺適合,爐子前麵有個挺大的開口。”


    朱厚照說到這還真有點想吃烤鴨了,迫不及待的說道:“走走走,朕今天帶你們看看烤鴨的爐子,順帶著嚐嚐這烤鴨。”


    牟斌和劉清等人都對視了一眼,陛下的思路怎麽這麽跳躍,剛才還說煉鋼呢,這就到烤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武雙全朱厚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二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二月並收藏文武雙全朱厚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