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隋煬帝設進士科之後,沒幾年隋朝就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李唐王朝,唐承隋製,也用科舉這種先進的方式選拔人才。
唐朝科舉分設很多科別,其中最基本的科目是明經科與進士科。
明經科顧名思義,就是通曉經史,如《禮記》、《周易》這些經典,考生可以根據規則自選所考經典,但《孝經》和《論語》是必考內容。
進士科主要內容就是詩賦了,相比之下,明經容易得多,因為都是考書本上已有的知識,隻要熟讀並背誦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進士科就困難了,考詩詞歌賦這要看考生平時的積累以及天賦了。
由於進士科難度太高,讀書人為了取得好成績,就流行開一個不成文的做法:行卷。
所謂行卷,就是考試前把自己最得意的詩詞文章拿給一個聲望地位都很高的人,如果能得到他們的青睞,這位考生就會受到主考官的特別關注,取得功名的道路也就平順了很多。
在唐朝詩壇上,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名字如雷貫耳,其實田園詩人王維也有自己的稱號,叫做詩佛。
王維,字摩詰,本身就是禪語,號摩詰居士.
王維也幹過行卷之事,而他行卷的對象就是玉真公主。王維投遞的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詩和畫,另外他還帶上了琵琶,公主先聽了他的琵琶曲,再看了他的詩畫後,當時就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替王維舉薦。
後來王維真的考中了狀元,這就苦了當時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因為在此之前,內定的狀元就是他。
當然,行卷雖然是作弊的一種形式,但考生們在行卷之前,肯定要絞盡腦汁才能寫出最好的詩歌,否則別說是公主,哪怕是皇帝有心舉薦,也可能中不了狀元。
王維狀元及第之後,很快步入仕途.
不過在安史之亂時,王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唐玄宗丟棄都城長安和大部分官員,隻顧自己逃命。安祿山進入這個花花世界,並且捉拿了官員們,逼迫他們為自己效力。王維不得已接受了偽職,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
至德二年,唐軍收複兩京平定安史之亂。王維又重新迴到了唐朝朝廷,不過等待他的卻是嚴厲的審訊。因為無論什麽時候,王維的這種行為都是叛敵。盡管有苦衷,盡管迫不得已,但錯了就是錯了,不殺王維,怎麽對得起浴血奮戰的將士,怎麽給寧死不屈的英雄一個交代?
此時王維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縉上書求情。王縉是李光弼的部將,曾經擔任河南副元帥,立下了汗馬功勞。王縉表示願意用自己的官職為兄長贖罪,但唐肅宗依然沒有答應。王維便掏出這首《凝碧池》的詩歌: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裏,
凝碧池頭奏管弦。
王維寫這首詩有一個背景,當年唐玄宗喜歡音樂,蓄養了大批的樂工,自己還被稱為梨園天子。當安祿山進軍長安時,這些樂工被作為棄子落入叛軍之中。安祿山仿效唐玄宗,逼迫樂工們為他奏樂。這些樂工看過大唐繁花似錦的盛世,又享受過唐玄宗的恩典,自然不願意為安祿山效力,奏樂時不禁潸然淚下。
安祿山要的是吉慶,偏偏聽到的如同喪樂,他下令:還有落淚者,斬!這時一位叫做雷海清的樂工憤怒地將樂器摔在地上,並且向唐玄宗逃跑的方向跪拜,痛哭不已。安祿山殘忍地將他殺害。關在菩提寺中的王維聽說此事後悲憤地寫下了此詩。
王維將自己的心誌如實地寫入詩歌之中,他在當時的情況下隻能夠選擇屈辱地活著,靜待局麵的改變。在詩人眼裏,安祿山和他的隨從們並不是這裏的主人,詩人隻是為唐皇死守著這座空蕩蕩的宮殿。
唐肅宗自然看得懂這首詩,於是原諒了王維,下令將其釋放,降為太子中允。不過經此一嚇,王維一蹶不振,沒幾年就過世了。
卻說大唐天寶三載,也就是公元744年,三個人生不如意的人相聚在一起,他們是43歲的李白,差不多同歲的高適,還有32歲的杜甫。
在此之前,他們都曾在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客居多年,求見高官貴戚,試圖謀取功名;可是在經曆了多次的失敗之後,他們都品嚐到了無盡的屈辱和沮喪。
李白,這座中國詩歌的高峰,作為盛唐這個時代的象征,不僅因為他的詩歌豪放飄逸,更是因為他那種風流傲岸的性格,“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的姿態。自古以來,人們就津津樂道於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磨,李白醉書退蠻夷的情境中,隻有這種氣度,才配得上“詩仙”這個稱唿。
可是這樣的故事,顯然太富於傳奇,讓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翻閱《新唐書·高力士傳》,裏麵對高力士的記載是“肅宗在東宮,兄事力士,他王、公主唿為翁”,而唐玄宗本人則“或不名而唿將軍”。對這樣一個太子稱兄、王子公主稱翁,而皇帝又不直唿其名的顯赫人物,初到長安的李白,怎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當眾羞辱他呢?如此的做法,隻會顯得李白這個人情商太低,甚至根本不會與人交往了。
所以天寶三載前,李白隻在長安做了短暫的“翰林待詔”,在認清自己隻是宮廷的玩物後,李白帶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憤懣離開了長安。
杜甫曾用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詩句來總結自己心酸的日子,
高適也曾寫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來描述自己的經曆,在他幹謁於長安的日子裏,最難的時候,他甚至做過乞丐。
高適出身名門渤海高氏,渤海與女真人同源,所謂“女真渤海本一家”,爺爺高侃是大唐名將,42歲便功成名就,獲封平原郡開國公。
高適本想憑“高家槍法”和高家昔日威名,給自己搏個出身,可權貴都覺得高家久已衰落,扶持高適不能得利,拒絕幫助。好容易遇到重大機會——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要來看表演,玉真公主深得唐玄宗喜愛,她推薦人必受重用。可讓高適難堪的是,“高家槍法”是為實戰而設計的,並不是舞蹈,玉真公主覺得很乏味,隻說了一句“挺嚇人的”,便忽略了過去。
相似的苦悶讓三個人更加貼近,三人“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他們在梁州懷古,在宋中喝酒,登吹台賦詩,入孟諸澤打獵……玩得非常痛快。後來的很多年裏,杜甫都在不斷地懷念這次旅行,寫了好幾首詩來記錄它。高適與李白也都為此次旅行寫了詩。建功立業的理想始終沒有離開他們的腦海,即便在感慨遊玩的暢快時,李白也不忘以一句“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來結尾。
很多年後他們才明白,這種“求而不得”的階段,才是他們此生最美好的時光。等到得到了,他們就不再擁有自己了。
旅行結束後,三人分道揚鑣,各自踏上汲汲營營之路。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在他們年老之前,社會為這些夢想濟世安邦的才子們開啟了另一道門——入幕。
李白去過一次範陽,也就是幽州地界,這裏是安祿山的大本營。李白看到安祿山非常飛揚跋扈,因此認為這個人的野心十分大,不會甘心做一個節度使,肯定會造反。離開之後,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叫做《幽州胡馬客歌》.“綠眼虎皮冠,笑拂兩隻箭”寫出了安祿山在當時十分囂張,“疲兵良可歎,何時天狼滅”則說出李白自己的思考,他認為國家會因為他而遭受禍亂。
不過李白既然早就發現安祿山要造反,為什麽不告訴皇帝呢?其實李白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安祿山是唐玄宗身邊的大紅人,之前那些說安祿山圖謀不軌的人都被唐玄宗縛送範陽聽其究治,前車之鑒還在,這個時候他敢說安祿山想造反嗎?
李白麵對這樣的局麵隻能選擇逃避,他每天尋仙問藥,希望逃避世間的混亂。
高適決定走爺爺當年的路,到邊關投軍,可名將王守珪更想讓高適當文書,他不關注手下士兵的死活,隻信任胡將,安祿山便在他的手下日漸坐大。當高適九死一生迴到軍營,卻發現王守珪正在營帳中沉迷歌舞。他憤怒地寫下“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詩句,然後憤然而去。
天寶十五載,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領心腹倉皇西奔,不久李亨在靈武稱帝,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局混亂,藩鎮和諸王獲得了比原來大得多的權力,他們紛紛招募人才,發展勢力。高適放棄剛剛得到的雞肋般的基層小官,加入哥舒翰的幕府,由此踏上發達之路。李白在避亂一陣之後,得到了永王李璘的征召,追隨李璘討逆。杜甫則在長安陷落後被困城內一年,然後逃奔靈武追隨朝廷。
懷著同樣的理想,上了不同的戰車,從此之後,三個人的命運都不由自主,被帶往不同的方向。
馬嵬事變後,國家分成了“皇帝的朝廷”和“太上皇的朝廷”,兩個人看上去職責分明,而事實上都在為奪取權力暗暗努力。在沒有收到太子繼位的消息前,玄宗發布了一道命令,讓太子李亨、盛王李琦、永王李璘分別統帥軍隊,從不同路線發兵收複失地。得知李亨繼位的消息,他也沒有撤迴命令,暗中希望幾個兒子互相牽製。唐玄宗的如意算盤是挑動李亨與永王璘的矛盾,把水攪渾,自己再伺機崛起。
李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跟著永王的軍隊北上的。李白一口氣寫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在詩中,他樂觀地讚頌永王部隊的整齊與未來戰鬥的勇猛,期待著在平叛戰爭中建功立業;而李亨則毫不客氣地將永王璘的部隊稱為叛軍,幫助永王璘的李白自然就成了反叛者。
這時高適加入了李亨的陣營,為了扞衛肅宗的地位,他受命帶兵出征,目的不是安祿山,而是李璘。
皇權爭奪像神仙打架,最後中招的全是凡人。永王起兵4個月,李璘被殺,李白作為“附逆者”下獄,四周一片喊殺聲。絕望之餘,李白給幾個有勢力的朋友寫了信,懇求他們伸出援手,其中一封《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並序》,寫給了專門負責永王案的高適。然而,高適沒有迴。
人人都譴責高適無情,但高適也有自己的苦衷。蹭蹬半輩子,因為安史之亂,50歲才得到人生的第一個官職——“封丘尉”,要不要為了友情放棄掉?而且李白牽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後來崔渙為李白伸出援手,不久就被以“惑於聽受,為下吏所鬻,濫進者非一”的理由解除現職,救李白之危險可見一斑。高適對此事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他像一個標準的官場人一樣把內心深深地埋了起來。
之後的歲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還;高適一路騰達但甘苦自知;杜甫坎坷萬分但始終靠真心活著,在他艱難求生於蜀中的時候,正做蜀州刺史的高適多次給予他救濟。
李白再也沒有原諒過高適,他後來寫過兩首詩,都是為諷刺高適而做,其中之一為《君馬黃》:
君馬黃,我馬白。
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
共作遊冶盤,雙行洛陽陌。
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為五侯客。
猛虎落陷穽,壯士時屈厄。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還有一首《箜篌謠》: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貴賤結交心不移,惟有嚴陵及光武。
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
漢謠一鬥粟,不與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麵九疑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鬆。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杜甫感激高適當刺史時對自己的救濟,對他後來的無視也沒有怨言,他理解高適的身不由己。
此後高適一直在升官,60歲時,他給杜甫寫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遺》,懷念他當年在梁宋客居的歲月,感慨自己後來辜負了書劍:
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山東三十春,
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
愧爾東西南北人。
李白762年死於貧病交加,高適死在3年之後,杜甫始終懷念著他們之間的友誼,他對李白的思念貫穿了他的後半生,他寫了很多關於李白的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就是其中的一句。
唐肅宗死後,唐代宗即位,皇帝與太上皇之爭成過眼雲煙,永王案被昭雪,但是李白他們已經看不到了。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很小的時候,大家肯定都讀過《憫農》這首詩,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理解百姓疾苦;可是很少有人了解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更不知道他後來竟然成為一個禍害百姓的大貪官。
這首詩的作者名叫李紳,他的父親曾是烏城縣的一個縣令,再往上追溯,他的曾祖是中書令李敬玄,也算是個有點身份的人。
李紳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的生活十分艱難,飽嚐社會的苦難。李紳幼年時就表現出自己驚人的天賦,善於寫文作詞,因此結識了一大批頗有文采的好友,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都有交往,他還為元稹的《鶯鶯傳》作了一首《鶯鶯歌》,流傳甚廣。
李紳不僅天賦絕佳,而且十分好學、勤奮上進,最終在二十七歲時考中進士,補國子監助教的職位。
李紳當官之後,很受皇帝欣賞,被升為翰林學士。有一年,李紳迴鄉探親,正好遇見了他的同僚浙東節度使李逢吉,這兩人同年考中進士,而且還是好友,自然免不了一敘。兩人攜手走到觀稼台上,李紳望著田裏辛苦勞作的農民,感慨萬千,於是就吟了上麵這首詩。
李逢吉聽後大加讚賞,誇其才學非凡,李紳不禁誇,立馬又來了一首: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覺得這是在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啊,心中就有了主意。迴到所住之後,李逢吉讓李紳將詩文寫下來,贈給他留作紀念。
李紳覺得這首小詩不足掛齒,於是又作了一首長詩:
“壟上扶犁兒,
手種腹長饑。
窗下織梭女,
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
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
自然家國肥。”
李逢吉一看這首也不錯,足可以看出李紳對朝廷不滿,便拿著詩欣然迴京了。
迴京之後,李逢吉立馬上奏皇上說:“翰林學士李紳對朝廷不滿,還寫了反詩發泄私憤。”說完將反詩呈上,皇帝一看詩當然不高興,就下令將李紳找來會話。
李紳向皇帝解釋說,自己看見百姓農耕辛苦,可是卻食不果腹,心中不忍,所以才寫了這首詩。皇帝聽完之後並沒有追究,反而封李紳為尚書右仆射。李紳大喜,立即叩頭謝恩。
李紳以為是李逢吉在皇帝麵前舉薦了他,對他十分感激,還特地登門致謝。可是不久之後,皇帝把李逢吉降為雲南觀察使,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按理說李紳同情百姓,應該一心為民辦事才對,可是人心易變,誰都不曾想他竟然會變成一個貪官。
據記載,李紳沒當官之前,有個叫李元將的族叔家中富足,李紳很巴結這個族叔。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李紳做了官之後,氣勢淩人,李元將不敢以叔叔自居,就在李紳麵前自降一輩,自稱為“弟”。但李紳不高興,對李元將威逼施壓,李元將隻好再降一輩,自稱為“侄”。但李紳還是也不滿意,逼著李元將自稱為“孫子”。將曾經的叔叔降輩為孫子,不知道李紳是否還記得當年對叔叔的巴結?
李紳不僅仗著自己的管家身份欺壓百姓,而且窮奢極欲。據野史記載,李紳極其喜歡一道雞舌做的菜,這道菜一次就要耗費幾百隻活雞,而且一隻雞隻取雞舌這部分,其餘的全部扔掉。一頓飯就要花費千百貫錢。但李紳毫不在意,反以為榮。李紳自己的俸祿微薄,哪裏供得起這樣大的花銷啊,這些錢自然都是從百姓手中壓榨來的。
百姓忍受不了李紳的巧取豪奪,紛紛遠走他鄉。在當時百姓可是勞動力的代表,人口流失,應該引起重視。但李紳卻對手下人說:“這些百姓就像手中捧著的麥子,好的、飽滿的麥子會留下,那些飄走的都是秕糠。”當年那個寫下“粒粒皆辛苦”的人,現在卻成了一個把百姓當作秕糠的貪官,可見世事無常啊!
在唐代眾多女詩人當中,留下遺跡最多的是薛濤,當然留下趣聞軼事最多的也是薛濤。薛濤,長安人,能歌善舞,善寫詩詞,曾經自創用深紅色的小信箋紙寫詩,人稱“薛濤箋”。薛濤打小就長得花容月貌,而且聰明伶俐,八歲就能寫詩。父親去世後,四處飄零,十六歲來到蜀地,入樂籍。韋皋坐鎮蜀地時,薛濤經常出入他的府邸。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有一年,詩人元稹以禦史的身份來到蜀地。他在長安時就對薛濤的才氣和容貌有所耳聞,今日來到蜀地,就想見一見這位絕色的才女佳人。經過司空嚴綬的牽線,二人得以相見,頓覺相見恨晚。一位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一位是才華橫溢的交際花。兩人很快墜入愛河,認識沒幾天就開始過起了同居的生活。這一年,元稹三十歲,而薛濤四十一歲,整整大元稹十一歲,是典型的姐弟戀。
薛濤愛上元稹,一是元稹外表長得好,玉樹臨風,翩翩美男子。二是元稹當時的知名度非常高,共同的愛好,容易產生共同的語言,所以薛濤很快就墜入愛河。既然同是詩人,互相表白就不會同平常的情侶那樣,整天膩膩歪歪地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上。自古以來,詩詞都是表達愛意的最好的語言。於是薛濤就給元稹寫了一首情意綿綿的愛情詩《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你我二人就像池塘旁柳樹上的兩隻鳥兒,早晨起來一起出去覓食,晚上又一起飛迴柳樹,雙宿雙飛。兩人就像長在一個荷葉上的兩隻並蒂蓮。這是薛濤,對他們倆那段甜蜜而浪漫的愛情的真實寫照。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薛濤是把自己的人,連同自己的心,都給了元稹。用情至深,從這首詩可見一斑。
元稹對薛濤也是一往情深,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元稹親自給薛濤鋪紙研磨,薛濤提筆賦詩作畫,筆走龍蛇,才氣逼人,元稹每每被薛濤的才華所驚歎。兩人琴瑟和諧,彼此仰慕。元稹也曾經為薛濤賦詩一首,《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峨嵋秀,
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
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詞客多停筆,
個個公侯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
菖蒲花發五雲高。
柔滑細膩的錦江水,風景秀美的峨眉山,變幻出像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絕色才女。你們言語巧妙堪比鸚鵡的舌頭,文章寫得錦繡華麗,就像鳳凰的羽毛。擅長舞文弄墨的才子們,讀到你們寫的文章,紛紛放下手中的筆,自愧不如。你我分別後遠隔千山萬水,我對你的思念就像庭院中盛開的菖蒲花,和天上漂浮的白雲。
這首詩,元稹用華麗的辭藻,盛讚了薛濤才貌和詩詞文章。表達了自己的崇拜之意,以及對薛濤的愛戀之情。這首詩後來成為才子佳人們,表達愛意,互相饋贈的得意之作。不過美好的時光總是顯得短暫。兩人如膠似漆地相處了三個月,元稹奉旨迴京,兩人不得不灑淚分離。時間不長,元稹被貶洛陽,隨後又被貶到江陵。
在這段時間,元稹可以說是人生最不順心的時刻。妻子韋氏病故,自己納了一房小妾,不久也病故了。薛濤聽說後,義無反顧地從成都到江陵去會晤元稹。本想安撫一下元稹受傷的心靈,兩人走到一起過日子。可是不知道元稹當時是怎麽想的,反正是薛濤在江陵短暫逗留了幾天,就失落地迴成都去了。至於為啥走的,臨走時元稹又給薛濤怎樣的承諾,就不得而知了。
薛濤在成都望眼欲穿地等候著元稹的消息,怎奈“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薛濤整天掐著指頭算日子,就這樣等了七年,兩千多個日夜呀!等來的卻是元稹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與士族之女裴淑結婚的消息。也許元稹壓根就沒有娶薛濤的想法,隻是把她當做自己寂寞時的一位紅顏知己來看待。而癡情的薛濤,卻把自己的身心,都毫無保留地給了元稹。期望多大,失望就多大。從此以後兩人終成陌路。本來是大家看好的一對“姐弟戀”,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
唐朝科舉分設很多科別,其中最基本的科目是明經科與進士科。
明經科顧名思義,就是通曉經史,如《禮記》、《周易》這些經典,考生可以根據規則自選所考經典,但《孝經》和《論語》是必考內容。
進士科主要內容就是詩賦了,相比之下,明經容易得多,因為都是考書本上已有的知識,隻要熟讀並背誦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進士科就困難了,考詩詞歌賦這要看考生平時的積累以及天賦了。
由於進士科難度太高,讀書人為了取得好成績,就流行開一個不成文的做法:行卷。
所謂行卷,就是考試前把自己最得意的詩詞文章拿給一個聲望地位都很高的人,如果能得到他們的青睞,這位考生就會受到主考官的特別關注,取得功名的道路也就平順了很多。
在唐朝詩壇上,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名字如雷貫耳,其實田園詩人王維也有自己的稱號,叫做詩佛。
王維,字摩詰,本身就是禪語,號摩詰居士.
王維也幹過行卷之事,而他行卷的對象就是玉真公主。王維投遞的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詩和畫,另外他還帶上了琵琶,公主先聽了他的琵琶曲,再看了他的詩畫後,當時就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替王維舉薦。
後來王維真的考中了狀元,這就苦了當時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因為在此之前,內定的狀元就是他。
當然,行卷雖然是作弊的一種形式,但考生們在行卷之前,肯定要絞盡腦汁才能寫出最好的詩歌,否則別說是公主,哪怕是皇帝有心舉薦,也可能中不了狀元。
王維狀元及第之後,很快步入仕途.
不過在安史之亂時,王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唐玄宗丟棄都城長安和大部分官員,隻顧自己逃命。安祿山進入這個花花世界,並且捉拿了官員們,逼迫他們為自己效力。王維不得已接受了偽職,從而避免了殺身之禍。
至德二年,唐軍收複兩京平定安史之亂。王維又重新迴到了唐朝朝廷,不過等待他的卻是嚴厲的審訊。因為無論什麽時候,王維的這種行為都是叛敵。盡管有苦衷,盡管迫不得已,但錯了就是錯了,不殺王維,怎麽對得起浴血奮戰的將士,怎麽給寧死不屈的英雄一個交代?
此時王維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縉上書求情。王縉是李光弼的部將,曾經擔任河南副元帥,立下了汗馬功勞。王縉表示願意用自己的官職為兄長贖罪,但唐肅宗依然沒有答應。王維便掏出這首《凝碧池》的詩歌: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裏,
凝碧池頭奏管弦。
王維寫這首詩有一個背景,當年唐玄宗喜歡音樂,蓄養了大批的樂工,自己還被稱為梨園天子。當安祿山進軍長安時,這些樂工被作為棄子落入叛軍之中。安祿山仿效唐玄宗,逼迫樂工們為他奏樂。這些樂工看過大唐繁花似錦的盛世,又享受過唐玄宗的恩典,自然不願意為安祿山效力,奏樂時不禁潸然淚下。
安祿山要的是吉慶,偏偏聽到的如同喪樂,他下令:還有落淚者,斬!這時一位叫做雷海清的樂工憤怒地將樂器摔在地上,並且向唐玄宗逃跑的方向跪拜,痛哭不已。安祿山殘忍地將他殺害。關在菩提寺中的王維聽說此事後悲憤地寫下了此詩。
王維將自己的心誌如實地寫入詩歌之中,他在當時的情況下隻能夠選擇屈辱地活著,靜待局麵的改變。在詩人眼裏,安祿山和他的隨從們並不是這裏的主人,詩人隻是為唐皇死守著這座空蕩蕩的宮殿。
唐肅宗自然看得懂這首詩,於是原諒了王維,下令將其釋放,降為太子中允。不過經此一嚇,王維一蹶不振,沒幾年就過世了。
卻說大唐天寶三載,也就是公元744年,三個人生不如意的人相聚在一起,他們是43歲的李白,差不多同歲的高適,還有32歲的杜甫。
在此之前,他們都曾在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客居多年,求見高官貴戚,試圖謀取功名;可是在經曆了多次的失敗之後,他們都品嚐到了無盡的屈辱和沮喪。
李白,這座中國詩歌的高峰,作為盛唐這個時代的象征,不僅因為他的詩歌豪放飄逸,更是因為他那種風流傲岸的性格,“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的姿態。自古以來,人們就津津樂道於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磨,李白醉書退蠻夷的情境中,隻有這種氣度,才配得上“詩仙”這個稱唿。
可是這樣的故事,顯然太富於傳奇,讓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翻閱《新唐書·高力士傳》,裏麵對高力士的記載是“肅宗在東宮,兄事力士,他王、公主唿為翁”,而唐玄宗本人則“或不名而唿將軍”。對這樣一個太子稱兄、王子公主稱翁,而皇帝又不直唿其名的顯赫人物,初到長安的李白,怎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當眾羞辱他呢?如此的做法,隻會顯得李白這個人情商太低,甚至根本不會與人交往了。
所以天寶三載前,李白隻在長安做了短暫的“翰林待詔”,在認清自己隻是宮廷的玩物後,李白帶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憤懣離開了長安。
杜甫曾用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詩句來總結自己心酸的日子,
高適也曾寫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來描述自己的經曆,在他幹謁於長安的日子裏,最難的時候,他甚至做過乞丐。
高適出身名門渤海高氏,渤海與女真人同源,所謂“女真渤海本一家”,爺爺高侃是大唐名將,42歲便功成名就,獲封平原郡開國公。
高適本想憑“高家槍法”和高家昔日威名,給自己搏個出身,可權貴都覺得高家久已衰落,扶持高適不能得利,拒絕幫助。好容易遇到重大機會——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要來看表演,玉真公主深得唐玄宗喜愛,她推薦人必受重用。可讓高適難堪的是,“高家槍法”是為實戰而設計的,並不是舞蹈,玉真公主覺得很乏味,隻說了一句“挺嚇人的”,便忽略了過去。
相似的苦悶讓三個人更加貼近,三人“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他們在梁州懷古,在宋中喝酒,登吹台賦詩,入孟諸澤打獵……玩得非常痛快。後來的很多年裏,杜甫都在不斷地懷念這次旅行,寫了好幾首詩來記錄它。高適與李白也都為此次旅行寫了詩。建功立業的理想始終沒有離開他們的腦海,即便在感慨遊玩的暢快時,李白也不忘以一句“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來結尾。
很多年後他們才明白,這種“求而不得”的階段,才是他們此生最美好的時光。等到得到了,他們就不再擁有自己了。
旅行結束後,三人分道揚鑣,各自踏上汲汲營營之路。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在他們年老之前,社會為這些夢想濟世安邦的才子們開啟了另一道門——入幕。
李白去過一次範陽,也就是幽州地界,這裏是安祿山的大本營。李白看到安祿山非常飛揚跋扈,因此認為這個人的野心十分大,不會甘心做一個節度使,肯定會造反。離開之後,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叫做《幽州胡馬客歌》.“綠眼虎皮冠,笑拂兩隻箭”寫出了安祿山在當時十分囂張,“疲兵良可歎,何時天狼滅”則說出李白自己的思考,他認為國家會因為他而遭受禍亂。
不過李白既然早就發現安祿山要造反,為什麽不告訴皇帝呢?其實李白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安祿山是唐玄宗身邊的大紅人,之前那些說安祿山圖謀不軌的人都被唐玄宗縛送範陽聽其究治,前車之鑒還在,這個時候他敢說安祿山想造反嗎?
李白麵對這樣的局麵隻能選擇逃避,他每天尋仙問藥,希望逃避世間的混亂。
高適決定走爺爺當年的路,到邊關投軍,可名將王守珪更想讓高適當文書,他不關注手下士兵的死活,隻信任胡將,安祿山便在他的手下日漸坐大。當高適九死一生迴到軍營,卻發現王守珪正在營帳中沉迷歌舞。他憤怒地寫下“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詩句,然後憤然而去。
天寶十五載,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領心腹倉皇西奔,不久李亨在靈武稱帝,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局混亂,藩鎮和諸王獲得了比原來大得多的權力,他們紛紛招募人才,發展勢力。高適放棄剛剛得到的雞肋般的基層小官,加入哥舒翰的幕府,由此踏上發達之路。李白在避亂一陣之後,得到了永王李璘的征召,追隨李璘討逆。杜甫則在長安陷落後被困城內一年,然後逃奔靈武追隨朝廷。
懷著同樣的理想,上了不同的戰車,從此之後,三個人的命運都不由自主,被帶往不同的方向。
馬嵬事變後,國家分成了“皇帝的朝廷”和“太上皇的朝廷”,兩個人看上去職責分明,而事實上都在為奪取權力暗暗努力。在沒有收到太子繼位的消息前,玄宗發布了一道命令,讓太子李亨、盛王李琦、永王李璘分別統帥軍隊,從不同路線發兵收複失地。得知李亨繼位的消息,他也沒有撤迴命令,暗中希望幾個兒子互相牽製。唐玄宗的如意算盤是挑動李亨與永王璘的矛盾,把水攪渾,自己再伺機崛起。
李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跟著永王的軍隊北上的。李白一口氣寫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在詩中,他樂觀地讚頌永王部隊的整齊與未來戰鬥的勇猛,期待著在平叛戰爭中建功立業;而李亨則毫不客氣地將永王璘的部隊稱為叛軍,幫助永王璘的李白自然就成了反叛者。
這時高適加入了李亨的陣營,為了扞衛肅宗的地位,他受命帶兵出征,目的不是安祿山,而是李璘。
皇權爭奪像神仙打架,最後中招的全是凡人。永王起兵4個月,李璘被殺,李白作為“附逆者”下獄,四周一片喊殺聲。絕望之餘,李白給幾個有勢力的朋友寫了信,懇求他們伸出援手,其中一封《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並序》,寫給了專門負責永王案的高適。然而,高適沒有迴。
人人都譴責高適無情,但高適也有自己的苦衷。蹭蹬半輩子,因為安史之亂,50歲才得到人生的第一個官職——“封丘尉”,要不要為了友情放棄掉?而且李白牽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後來崔渙為李白伸出援手,不久就被以“惑於聽受,為下吏所鬻,濫進者非一”的理由解除現職,救李白之危險可見一斑。高適對此事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他像一個標準的官場人一樣把內心深深地埋了起來。
之後的歲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還;高適一路騰達但甘苦自知;杜甫坎坷萬分但始終靠真心活著,在他艱難求生於蜀中的時候,正做蜀州刺史的高適多次給予他救濟。
李白再也沒有原諒過高適,他後來寫過兩首詩,都是為諷刺高適而做,其中之一為《君馬黃》:
君馬黃,我馬白。
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
共作遊冶盤,雙行洛陽陌。
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為五侯客。
猛虎落陷穽,壯士時屈厄。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還有一首《箜篌謠》:
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貴賤結交心不移,惟有嚴陵及光武。
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
漢謠一鬥粟,不與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
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
輕言托朋友,對麵九疑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鬆。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杜甫感激高適當刺史時對自己的救濟,對他後來的無視也沒有怨言,他理解高適的身不由己。
此後高適一直在升官,60歲時,他給杜甫寫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遺》,懷念他當年在梁宋客居的歲月,感慨自己後來辜負了書劍:
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山東三十春,
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
愧爾東西南北人。
李白762年死於貧病交加,高適死在3年之後,杜甫始終懷念著他們之間的友誼,他對李白的思念貫穿了他的後半生,他寫了很多關於李白的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就是其中的一句。
唐肅宗死後,唐代宗即位,皇帝與太上皇之爭成過眼雲煙,永王案被昭雪,但是李白他們已經看不到了。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很小的時候,大家肯定都讀過《憫農》這首詩,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理解百姓疾苦;可是很少有人了解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更不知道他後來竟然成為一個禍害百姓的大貪官。
這首詩的作者名叫李紳,他的父親曾是烏城縣的一個縣令,再往上追溯,他的曾祖是中書令李敬玄,也算是個有點身份的人。
李紳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的生活十分艱難,飽嚐社會的苦難。李紳幼年時就表現出自己驚人的天賦,善於寫文作詞,因此結識了一大批頗有文采的好友,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都有交往,他還為元稹的《鶯鶯傳》作了一首《鶯鶯歌》,流傳甚廣。
李紳不僅天賦絕佳,而且十分好學、勤奮上進,最終在二十七歲時考中進士,補國子監助教的職位。
李紳當官之後,很受皇帝欣賞,被升為翰林學士。有一年,李紳迴鄉探親,正好遇見了他的同僚浙東節度使李逢吉,這兩人同年考中進士,而且還是好友,自然免不了一敘。兩人攜手走到觀稼台上,李紳望著田裏辛苦勞作的農民,感慨萬千,於是就吟了上麵這首詩。
李逢吉聽後大加讚賞,誇其才學非凡,李紳不禁誇,立馬又來了一首: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覺得這是在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啊,心中就有了主意。迴到所住之後,李逢吉讓李紳將詩文寫下來,贈給他留作紀念。
李紳覺得這首小詩不足掛齒,於是又作了一首長詩:
“壟上扶犁兒,
手種腹長饑。
窗下織梭女,
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
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
自然家國肥。”
李逢吉一看這首也不錯,足可以看出李紳對朝廷不滿,便拿著詩欣然迴京了。
迴京之後,李逢吉立馬上奏皇上說:“翰林學士李紳對朝廷不滿,還寫了反詩發泄私憤。”說完將反詩呈上,皇帝一看詩當然不高興,就下令將李紳找來會話。
李紳向皇帝解釋說,自己看見百姓農耕辛苦,可是卻食不果腹,心中不忍,所以才寫了這首詩。皇帝聽完之後並沒有追究,反而封李紳為尚書右仆射。李紳大喜,立即叩頭謝恩。
李紳以為是李逢吉在皇帝麵前舉薦了他,對他十分感激,還特地登門致謝。可是不久之後,皇帝把李逢吉降為雲南觀察使,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按理說李紳同情百姓,應該一心為民辦事才對,可是人心易變,誰都不曾想他竟然會變成一個貪官。
據記載,李紳沒當官之前,有個叫李元將的族叔家中富足,李紳很巴結這個族叔。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李紳做了官之後,氣勢淩人,李元將不敢以叔叔自居,就在李紳麵前自降一輩,自稱為“弟”。但李紳不高興,對李元將威逼施壓,李元將隻好再降一輩,自稱為“侄”。但李紳還是也不滿意,逼著李元將自稱為“孫子”。將曾經的叔叔降輩為孫子,不知道李紳是否還記得當年對叔叔的巴結?
李紳不僅仗著自己的管家身份欺壓百姓,而且窮奢極欲。據野史記載,李紳極其喜歡一道雞舌做的菜,這道菜一次就要耗費幾百隻活雞,而且一隻雞隻取雞舌這部分,其餘的全部扔掉。一頓飯就要花費千百貫錢。但李紳毫不在意,反以為榮。李紳自己的俸祿微薄,哪裏供得起這樣大的花銷啊,這些錢自然都是從百姓手中壓榨來的。
百姓忍受不了李紳的巧取豪奪,紛紛遠走他鄉。在當時百姓可是勞動力的代表,人口流失,應該引起重視。但李紳卻對手下人說:“這些百姓就像手中捧著的麥子,好的、飽滿的麥子會留下,那些飄走的都是秕糠。”當年那個寫下“粒粒皆辛苦”的人,現在卻成了一個把百姓當作秕糠的貪官,可見世事無常啊!
在唐代眾多女詩人當中,留下遺跡最多的是薛濤,當然留下趣聞軼事最多的也是薛濤。薛濤,長安人,能歌善舞,善寫詩詞,曾經自創用深紅色的小信箋紙寫詩,人稱“薛濤箋”。薛濤打小就長得花容月貌,而且聰明伶俐,八歲就能寫詩。父親去世後,四處飄零,十六歲來到蜀地,入樂籍。韋皋坐鎮蜀地時,薛濤經常出入他的府邸。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有一年,詩人元稹以禦史的身份來到蜀地。他在長安時就對薛濤的才氣和容貌有所耳聞,今日來到蜀地,就想見一見這位絕色的才女佳人。經過司空嚴綬的牽線,二人得以相見,頓覺相見恨晚。一位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一位是才華橫溢的交際花。兩人很快墜入愛河,認識沒幾天就開始過起了同居的生活。這一年,元稹三十歲,而薛濤四十一歲,整整大元稹十一歲,是典型的姐弟戀。
薛濤愛上元稹,一是元稹外表長得好,玉樹臨風,翩翩美男子。二是元稹當時的知名度非常高,共同的愛好,容易產生共同的語言,所以薛濤很快就墜入愛河。既然同是詩人,互相表白就不會同平常的情侶那樣,整天膩膩歪歪地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上。自古以來,詩詞都是表達愛意的最好的語言。於是薛濤就給元稹寫了一首情意綿綿的愛情詩《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你我二人就像池塘旁柳樹上的兩隻鳥兒,早晨起來一起出去覓食,晚上又一起飛迴柳樹,雙宿雙飛。兩人就像長在一個荷葉上的兩隻並蒂蓮。這是薛濤,對他們倆那段甜蜜而浪漫的愛情的真實寫照。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薛濤是把自己的人,連同自己的心,都給了元稹。用情至深,從這首詩可見一斑。
元稹對薛濤也是一往情深,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元稹親自給薛濤鋪紙研磨,薛濤提筆賦詩作畫,筆走龍蛇,才氣逼人,元稹每每被薛濤的才華所驚歎。兩人琴瑟和諧,彼此仰慕。元稹也曾經為薛濤賦詩一首,《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峨嵋秀,
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
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詞客多停筆,
個個公侯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
菖蒲花發五雲高。
柔滑細膩的錦江水,風景秀美的峨眉山,變幻出像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絕色才女。你們言語巧妙堪比鸚鵡的舌頭,文章寫得錦繡華麗,就像鳳凰的羽毛。擅長舞文弄墨的才子們,讀到你們寫的文章,紛紛放下手中的筆,自愧不如。你我分別後遠隔千山萬水,我對你的思念就像庭院中盛開的菖蒲花,和天上漂浮的白雲。
這首詩,元稹用華麗的辭藻,盛讚了薛濤才貌和詩詞文章。表達了自己的崇拜之意,以及對薛濤的愛戀之情。這首詩後來成為才子佳人們,表達愛意,互相饋贈的得意之作。不過美好的時光總是顯得短暫。兩人如膠似漆地相處了三個月,元稹奉旨迴京,兩人不得不灑淚分離。時間不長,元稹被貶洛陽,隨後又被貶到江陵。
在這段時間,元稹可以說是人生最不順心的時刻。妻子韋氏病故,自己納了一房小妾,不久也病故了。薛濤聽說後,義無反顧地從成都到江陵去會晤元稹。本想安撫一下元稹受傷的心靈,兩人走到一起過日子。可是不知道元稹當時是怎麽想的,反正是薛濤在江陵短暫逗留了幾天,就失落地迴成都去了。至於為啥走的,臨走時元稹又給薛濤怎樣的承諾,就不得而知了。
薛濤在成都望眼欲穿地等候著元稹的消息,怎奈“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薛濤整天掐著指頭算日子,就這樣等了七年,兩千多個日夜呀!等來的卻是元稹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與士族之女裴淑結婚的消息。也許元稹壓根就沒有娶薛濤的想法,隻是把她當做自己寂寞時的一位紅顏知己來看待。而癡情的薛濤,卻把自己的身心,都毫無保留地給了元稹。期望多大,失望就多大。從此以後兩人終成陌路。本來是大家看好的一對“姐弟戀”,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