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這一聲“不好”喊出,惹得身旁劉遠洲等諸弟子紛紛看過去。
隻見許紅眉頭緊鎖,歎息一聲:“中計了。”
劉遠洲趕緊轉頭朝場中看去,不知何時,方子清的長劍劍尖已抵在王照武咽喉處。隻見他左手倒持劍,身體彎曲呈一個怪異的姿勢。
王照武保持雙臂前伸動作,一動不動,一張臉漲得通紅。
“方子清勝。”
隨著孫香主麵無表情喊道。
“鏘”一聲,方子清寶劍入鞘。他朝四方抱拳行了一禮,麵含微笑飄然走下場去。
長白派眾弟子頓時歡聲雷動,掌聲久久不息。
王照武一臉沮喪地走迴隊伍,獵狼團隊友或拍他肩膀,或輕捶胸,以示安慰。
孫立抬掌用力在他肩膀啪啪拍了兩下,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
“照武,下一場看我的!”
即將上場的另一名武師自信滿滿地說著,越過眾人走向比武場。
“趙師兄,一定要贏啊!”
王照武朝他背影輕聲說道。
趙師兄已走到場地中心,高聲叫道:“在下太玄宗趙誌高,長白派哪位朋友出戰?”
他的神態倨傲,語氣挑釁味十足。
“哈哈,就由我來會一會太玄宗的這位朋友。”
一道白色身影大笑著大跨步步入場中。
“長白盧有雪。”
劉遠洲看那盧有雪,一身白衣飄飄,手握長劍,長發隨意在腦後用麻繩紮著,顯得頗為瀟灑不羈,完美符合他心目中江湖劍客形象。
不由心中感歎,長白派的武師,這打扮,這賣相,真是帥氣。
反觀自家這邊的趙誌高,身材十分壯碩,一襲紅衣裹在身上,和對麵一對比,就顯瓦罐與瓷器了。
“刀來!”
隻聽趙誌高突然大喝一聲。
突然,一柄大刀自太玄宗隊伍飛出,破開空氣,發出嗚咽聲。
由於他是背對著自家隊伍,眼見長刀就要貫入後背,太玄眾弟子心裏不由一緊。雖然太夥兒都知道不會發生被自己刀紮中的烏龍事件,但亦不由替他捏把冷汗。
果然,隻見趙誌高身體猛地側轉,刀便從他胸前劃過。他伸出右手,穩穩地抓住刀柄,於空中舞個刀花,刀尖朝下,雙手抱拳行,唱個肥諾。
“請!”
“請!”
盧有雪話音剛落,提劍便朝趙誌高刺去。
趙誌高揮刀朝劍身斬去。
盧有雪變刺為削,攻趙誌高下盤。趙誌高閃身後退,長刀遞出,刀尖刺向盧有雪心口。
盧有雪劍身迴轉,使一個抹字訣,劍身劃過刀麵,“滋啦~”一聲,刀被蕩開。
趙誌高突地向後跳開,口中大喝一聲:“看刀!”宛若晴天打了個霹靂。
接著揮刀便朝盧有雪頭頂斬落,快若閃電。
趙誌高練的這門刀法名叫開山刀法,名字雖很普通,但卻也是派內較為上乘的功法,練到高深處有開山裂地之能。
他已將這門刀法練至大成,頗得“開山”二字精髓。這一斬是這門刀法絕招之一,叫力劈華山,端的是淩厲異常。
麵對這似有開天之勢的一斬,盧有雪夷然不懼,使開手中長劍,或點,或削,或抹,隻聽得一陣密集的叮鈴當啷聲中,火花四濺,兩個兵器鬥作一團。
二人不覺鬥了七八招。趙誌高連斬出八刀,都被盧有雪使劍化解開來。
這一番打鬥,各種精妙招式迭出,看得劉遠洲等眾弟子炫目神迷,大氣都不敢出。
劉遠洲亦覺收獲多。相較於許紅與二龍山楊虎的生死之戰,趙誌高與盧有雪這番戰鬥固然聲勢小了不止一籌,但於他來說,從中收獲反而更多。
畢竟,暗勁武師間的戰鬥層次對於當下的他來說還是太高了,很多招式看不明白,也看不清。
倏然,二人分開,相距十來步立定。
趙誌高刀換左手,胸膛不住起伏。他的對手盧有雪亦不住大口喘,持劍的右手都不由輕微顫抖。
顯然,連續七八招絕招使出,對明勁武師來說,氣力的消耗亦不小。
“遠洲,趙師兄是去年才晉升的武師,今年也不過二十三四歲,而這盧雪已是資深武師,在東北江湖上也是有些名氣的,這一戰,有點懸啊。”
江春貴小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些擔憂。
“從剛才二人這一番交手來看,趙師兄也不比那姓盧的差,況且,總院派他出戰,總歸是有些把握的。”
劉遠洲說道。
他其實是很看好趙誌高的,一方麵他相信總院的眼光,另一方麵,也從剛才的戰鬥來看,趙誌高打法看似兇猛莽撞,但節奏掌握得很好,一副遊刃有餘的樣子。
反觀盧有雪,一把劍舞得密不透風,完全擋下了趙誌高的進攻,但劉遠洲敏銳察覺出他已拚盡了全力。
“嗯,說得倒也在理。”
江春貴點點頭。
這時,經過短暫的休息,場中二人又戰作一團。
這迴卻換卻作盧有雪進攻。
他的劍變得淩厲異常,身法亦變得飄渺不定。忽焉在前,忽焉在後,劍若毒蛇,招招不離對手要害。
趙誌高仍左手持刀,身體立在垓心不動,揮刀間精準擋下對手的劍招,絕無多餘動作。
劉遠洲看得直唿過癮。這才是刀法練到深處該有的樣子,防守做到料敵先機,精準出手,不多浪費一分力氣。
忽然,趙誌高出手了。
隻見他一式纏頭刀磕開盧有雪刺來的一劍,猛地伏低身子,揮刀斬向盧有雪雙腿。
盧有雪斜跨一步,劍於右側劃個圓,斜刺向趙誌高左肩。
趙誌高左腕急轉,中途變招,刀於胸前劃個半圓,右掌猛地拍出。
“叮!”
“呯!”
刀劍相撞,趙誌高右掌同時結實印上盧有雪胸口。盧有雪倒飛出去,飛出一丈遠後,重重摔在地上,手中長劍亦脫手而出,掉在太玄宗隊伍裏。
趙誌高飛身上前,一腳踩上盧有雪胸口,長刀高高舉起。
“盧有雪認輸。”
長白派隊伍內有人高聲喊出。
趙誌高看了一眼腳下一臉憤怒的盧有雪,輕輕一笑,放下踩在他胸膛上的腳,慢慢走迴隊伍。
“好!”
“趙師兄威武!”
這迴換作太玄宗諸弟子歡聲雷動。
望著凱旋歸來的趙誌高,劉遠洲心裏對他欽佩不已。倒不是佩服其刀掌功夫多了得,他相信,盧有雪肯定也隱藏著許多絕招未使出來。他更佩服的是趙誌髙的眼力與對戰機的把握,這才是值得他用心學習的地方。
隨著趙盧二人各自迴到自隊伍,兩場明勁武師間的比武便宣告終結。太玄宗與長白派各勝一負一,暫且打個平手。
此時日頭已升高,約摸巳時正。兩派領隊經商量,決定中場休息一個時辰,午時後開始下兩場暗勁武師的比武。
山頂平台一片空曠,也沒個避風的場所,好在眾人都是習武之人,不懼寒風,兩派隊伍隔的遠遠地各自圍作一團席地而坐。
劉遠洲等執役弟子紛紛解下腰間包袱,取出麵餅肉幹等食物分遞與在座武師。眾人都帶了水囊,早上走的時候已灌滿熱開水,現在水還是溫熱的。
走了一個早上山路,又觀戰兩場比武,此刻眾人都肚中早已饑腸轆轆,便就著水囊裏的水,胡亂吃了些幹糧填飽肚子。
“老許,東方,稍後的比武,你們誰先出戰?”
孫香主看向二人,開口問道。作為資深暗勁武師,門派中流砥柱,自不能像對待執役弟子那樣隨便安排,而要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
許紅正閉目養神,睜開雙眼,輕聲但堅定道:“我先來。”
他既決定借此次比武作磨刀石,在武道上有所突破,自是在心氣上要保持一個一往無前,事事爭先的態勢。
“我無所謂。”東方石門把玩著額前垂下的一縷長發,一臉無所謂。
“那行,老許你就先出戰。”
見二人意見一致,孫香主也無話可說。
“東方小子,待會可要好好打,別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你要是拿不下比賽,我這個老臉可沒地放了。”
馬紀指著東方石門笑罵道,東方石門頂替鍾德三可是他欽定的。
“嘻嘻,您老就瞧好了,保準給您臉上添彩。”
東方石門嘻嘻一笑,麵對練氣宗師,他亦一副嘻皮笑臉樣,絲毫不見一絲畏懼。
馬紀拿他沒辦法,搖頭一笑,找一旁孫香主說話去了。
劉遠洲走過去幫許紅拿了水囊掛在自己身上,張嘴欲說幾句吉利的話,但見他一臉淡然地閉目養神,終究沒說出口。
暗自歎口氣,轉身朝外圍弟子們聚集處走去,心裏默默祈禱他旗開得勝,平安無事。
諸人休息約一個時辰後,在孫香主一聲“時辰已到”聲中,紛紛起身,朝平台中央慢慢行去。
此時,對麵長白派眾人亦迎麵走了過來。兩方人馬走到各自位置後,馬紀便開口高聲唱道:“比武開始。”
話音剛落,就見許紅飛身躍入場中,他一身紅衣,宛若一團火焰灼灼燃燒。
“太玄宗許紅在此!”
隻見許紅眉頭緊鎖,歎息一聲:“中計了。”
劉遠洲趕緊轉頭朝場中看去,不知何時,方子清的長劍劍尖已抵在王照武咽喉處。隻見他左手倒持劍,身體彎曲呈一個怪異的姿勢。
王照武保持雙臂前伸動作,一動不動,一張臉漲得通紅。
“方子清勝。”
隨著孫香主麵無表情喊道。
“鏘”一聲,方子清寶劍入鞘。他朝四方抱拳行了一禮,麵含微笑飄然走下場去。
長白派眾弟子頓時歡聲雷動,掌聲久久不息。
王照武一臉沮喪地走迴隊伍,獵狼團隊友或拍他肩膀,或輕捶胸,以示安慰。
孫立抬掌用力在他肩膀啪啪拍了兩下,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
“照武,下一場看我的!”
即將上場的另一名武師自信滿滿地說著,越過眾人走向比武場。
“趙師兄,一定要贏啊!”
王照武朝他背影輕聲說道。
趙師兄已走到場地中心,高聲叫道:“在下太玄宗趙誌高,長白派哪位朋友出戰?”
他的神態倨傲,語氣挑釁味十足。
“哈哈,就由我來會一會太玄宗的這位朋友。”
一道白色身影大笑著大跨步步入場中。
“長白盧有雪。”
劉遠洲看那盧有雪,一身白衣飄飄,手握長劍,長發隨意在腦後用麻繩紮著,顯得頗為瀟灑不羈,完美符合他心目中江湖劍客形象。
不由心中感歎,長白派的武師,這打扮,這賣相,真是帥氣。
反觀自家這邊的趙誌高,身材十分壯碩,一襲紅衣裹在身上,和對麵一對比,就顯瓦罐與瓷器了。
“刀來!”
隻聽趙誌高突然大喝一聲。
突然,一柄大刀自太玄宗隊伍飛出,破開空氣,發出嗚咽聲。
由於他是背對著自家隊伍,眼見長刀就要貫入後背,太玄眾弟子心裏不由一緊。雖然太夥兒都知道不會發生被自己刀紮中的烏龍事件,但亦不由替他捏把冷汗。
果然,隻見趙誌高身體猛地側轉,刀便從他胸前劃過。他伸出右手,穩穩地抓住刀柄,於空中舞個刀花,刀尖朝下,雙手抱拳行,唱個肥諾。
“請!”
“請!”
盧有雪話音剛落,提劍便朝趙誌高刺去。
趙誌高揮刀朝劍身斬去。
盧有雪變刺為削,攻趙誌高下盤。趙誌高閃身後退,長刀遞出,刀尖刺向盧有雪心口。
盧有雪劍身迴轉,使一個抹字訣,劍身劃過刀麵,“滋啦~”一聲,刀被蕩開。
趙誌高突地向後跳開,口中大喝一聲:“看刀!”宛若晴天打了個霹靂。
接著揮刀便朝盧有雪頭頂斬落,快若閃電。
趙誌高練的這門刀法名叫開山刀法,名字雖很普通,但卻也是派內較為上乘的功法,練到高深處有開山裂地之能。
他已將這門刀法練至大成,頗得“開山”二字精髓。這一斬是這門刀法絕招之一,叫力劈華山,端的是淩厲異常。
麵對這似有開天之勢的一斬,盧有雪夷然不懼,使開手中長劍,或點,或削,或抹,隻聽得一陣密集的叮鈴當啷聲中,火花四濺,兩個兵器鬥作一團。
二人不覺鬥了七八招。趙誌高連斬出八刀,都被盧有雪使劍化解開來。
這一番打鬥,各種精妙招式迭出,看得劉遠洲等眾弟子炫目神迷,大氣都不敢出。
劉遠洲亦覺收獲多。相較於許紅與二龍山楊虎的生死之戰,趙誌高與盧有雪這番戰鬥固然聲勢小了不止一籌,但於他來說,從中收獲反而更多。
畢竟,暗勁武師間的戰鬥層次對於當下的他來說還是太高了,很多招式看不明白,也看不清。
倏然,二人分開,相距十來步立定。
趙誌高刀換左手,胸膛不住起伏。他的對手盧有雪亦不住大口喘,持劍的右手都不由輕微顫抖。
顯然,連續七八招絕招使出,對明勁武師來說,氣力的消耗亦不小。
“遠洲,趙師兄是去年才晉升的武師,今年也不過二十三四歲,而這盧雪已是資深武師,在東北江湖上也是有些名氣的,這一戰,有點懸啊。”
江春貴小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些擔憂。
“從剛才二人這一番交手來看,趙師兄也不比那姓盧的差,況且,總院派他出戰,總歸是有些把握的。”
劉遠洲說道。
他其實是很看好趙誌高的,一方麵他相信總院的眼光,另一方麵,也從剛才的戰鬥來看,趙誌高打法看似兇猛莽撞,但節奏掌握得很好,一副遊刃有餘的樣子。
反觀盧有雪,一把劍舞得密不透風,完全擋下了趙誌高的進攻,但劉遠洲敏銳察覺出他已拚盡了全力。
“嗯,說得倒也在理。”
江春貴點點頭。
這時,經過短暫的休息,場中二人又戰作一團。
這迴卻換卻作盧有雪進攻。
他的劍變得淩厲異常,身法亦變得飄渺不定。忽焉在前,忽焉在後,劍若毒蛇,招招不離對手要害。
趙誌高仍左手持刀,身體立在垓心不動,揮刀間精準擋下對手的劍招,絕無多餘動作。
劉遠洲看得直唿過癮。這才是刀法練到深處該有的樣子,防守做到料敵先機,精準出手,不多浪費一分力氣。
忽然,趙誌高出手了。
隻見他一式纏頭刀磕開盧有雪刺來的一劍,猛地伏低身子,揮刀斬向盧有雪雙腿。
盧有雪斜跨一步,劍於右側劃個圓,斜刺向趙誌高左肩。
趙誌高左腕急轉,中途變招,刀於胸前劃個半圓,右掌猛地拍出。
“叮!”
“呯!”
刀劍相撞,趙誌高右掌同時結實印上盧有雪胸口。盧有雪倒飛出去,飛出一丈遠後,重重摔在地上,手中長劍亦脫手而出,掉在太玄宗隊伍裏。
趙誌高飛身上前,一腳踩上盧有雪胸口,長刀高高舉起。
“盧有雪認輸。”
長白派隊伍內有人高聲喊出。
趙誌高看了一眼腳下一臉憤怒的盧有雪,輕輕一笑,放下踩在他胸膛上的腳,慢慢走迴隊伍。
“好!”
“趙師兄威武!”
這迴換作太玄宗諸弟子歡聲雷動。
望著凱旋歸來的趙誌高,劉遠洲心裏對他欽佩不已。倒不是佩服其刀掌功夫多了得,他相信,盧有雪肯定也隱藏著許多絕招未使出來。他更佩服的是趙誌髙的眼力與對戰機的把握,這才是值得他用心學習的地方。
隨著趙盧二人各自迴到自隊伍,兩場明勁武師間的比武便宣告終結。太玄宗與長白派各勝一負一,暫且打個平手。
此時日頭已升高,約摸巳時正。兩派領隊經商量,決定中場休息一個時辰,午時後開始下兩場暗勁武師的比武。
山頂平台一片空曠,也沒個避風的場所,好在眾人都是習武之人,不懼寒風,兩派隊伍隔的遠遠地各自圍作一團席地而坐。
劉遠洲等執役弟子紛紛解下腰間包袱,取出麵餅肉幹等食物分遞與在座武師。眾人都帶了水囊,早上走的時候已灌滿熱開水,現在水還是溫熱的。
走了一個早上山路,又觀戰兩場比武,此刻眾人都肚中早已饑腸轆轆,便就著水囊裏的水,胡亂吃了些幹糧填飽肚子。
“老許,東方,稍後的比武,你們誰先出戰?”
孫香主看向二人,開口問道。作為資深暗勁武師,門派中流砥柱,自不能像對待執役弟子那樣隨便安排,而要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
許紅正閉目養神,睜開雙眼,輕聲但堅定道:“我先來。”
他既決定借此次比武作磨刀石,在武道上有所突破,自是在心氣上要保持一個一往無前,事事爭先的態勢。
“我無所謂。”東方石門把玩著額前垂下的一縷長發,一臉無所謂。
“那行,老許你就先出戰。”
見二人意見一致,孫香主也無話可說。
“東方小子,待會可要好好打,別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你要是拿不下比賽,我這個老臉可沒地放了。”
馬紀指著東方石門笑罵道,東方石門頂替鍾德三可是他欽定的。
“嘻嘻,您老就瞧好了,保準給您臉上添彩。”
東方石門嘻嘻一笑,麵對練氣宗師,他亦一副嘻皮笑臉樣,絲毫不見一絲畏懼。
馬紀拿他沒辦法,搖頭一笑,找一旁孫香主說話去了。
劉遠洲走過去幫許紅拿了水囊掛在自己身上,張嘴欲說幾句吉利的話,但見他一臉淡然地閉目養神,終究沒說出口。
暗自歎口氣,轉身朝外圍弟子們聚集處走去,心裏默默祈禱他旗開得勝,平安無事。
諸人休息約一個時辰後,在孫香主一聲“時辰已到”聲中,紛紛起身,朝平台中央慢慢行去。
此時,對麵長白派眾人亦迎麵走了過來。兩方人馬走到各自位置後,馬紀便開口高聲唱道:“比武開始。”
話音剛落,就見許紅飛身躍入場中,他一身紅衣,宛若一團火焰灼灼燃燒。
“太玄宗許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