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執役陪劉遠洲迴到藥田住宿區。
藥田的執役們大都是外地人,藥田便起了很多間客房,一方麵供執役們住宿,一方麵有上級或來探親的親友也可臨時歇宿。
藥田執役的工作還是很輕閑的。都是一群年輕人,晚上無事,自不可能早早睡覺,加上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絕了通過練武上進的心思,是以除了喝酒消譴,也無其它娛樂活動。
那幾人便邀劉遠洲去他們房間喝酒,劉遠洲婉拒了。身體隱患消除後,他最近又恢複了夜晚習武的習慣。
除非重要應酬,其它時候都雷打不動的練功。站一趟樁功,再打拳,十八散手和梅花拳都在練。
十八散手能這麽快小成,除了樁功日益精深加持,更離不開他日夜苦練。
練完功,劉遠洲洗漱完畢,馬東他們仍未歸來。他便早早上床睡覺。
約摸睡到半夜,一陣開門的聲音吵醒了他,卻是馬東和馮保保二人才醉醉醺醺迴來。
一夜無話。
次日上午查看完藥田,本次對泉水藥田的巡查便告一段落。
下午馬東三人把檢查情況向張長江作了詳盡匯報。
因是例行檢查,也未發現什麽大的問題。當然小問題自是查出不少,例如損耗比上季度高一成,死了幾株不是很貴重的藥材,等等,這些他們都作了詳細記錄,最後由馬東執筆寫一個巡查工作情況述要交給張執事閱示。
張長江看後指出幾處修改的地方,要馬東人加以完善,並以此作為此次巡查的最終成果。
次日上午,張長江主持開了一個短會,向藥田方麵簡單通報了此次巡查結果,並要求泉水藥田方麵就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丁越代表藥田作了表態,表示一定盡快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並在今後狠抓管理,杜絕此類問題發生。
通報會後,丁越邀眾人再留一天,說是附近村民獵到一頭四五百斤重的山豬,羅大佑已帶人去看了,當晚要辦一場山豬宴,還要邀請泉水縣一些有頭臉的人參加。
考慮到巡查也不是緊急任務,多一天少一天沒什麽要緊,張長江稍一思索便答應下來。
於是馬東馮保保劉遠洲三人自由活動一天,張長江去泉水城訪友去了。
“嘖嘖,四百來斤的大山豬啊,我還從未見過。”馮保保張開雙臂,誇張比劃著,轉頭看向劉遠洲:“小劉,你在莊裏時見過野豬嗎?”
“野豬我是見過一迴,那是我十歲那年,莊裏玉米地發現一頭野豬,全莊十幾二十個後生出動,追了兩個山頭才打死它。不過那個不大,也就百來斤上下,這四五百斤的確實希罕。”劉遠洲把莊裏那次打野豬的事講了出來。
馬東馮保保聽得嘖嘖稱奇。他二人都是城裏出生,自小在城裏長大,山間野獸基乎沒見過。
大順朝庭每隔幾年就會組織武師、地方團練進山捕獵大,大肆清除人類生活區周邊的大型野獸,保護百姓安寧。
是以,即使在鄉村山野,虎、豹、野豬、狗熊等猛獸幾乎絕跡,隻偶爾見落單的狼和野豬。
三人迴到住處,商量去哪裏玩,難得出來一迴。
馬東提議一起去附近村莊轉轉,買些豆幹帶給家人。他聽小六他們說附近小王莊做的豆幹很出名,比縣城賣的還要。
劉遠洲聽了也是非常心動,想到自己常常借住他堂叔家,好酒好飯管待,難得出來一迴,也該帶些當地特產迴去。
馮保保卻說還想去縣城玩耍,昨天他還沒耍夠。
於是三人決定兵分兩路,劉遠洲和馬東去小王莊,馮保保去城裏。
正好藥田有幾個執役也去城裏,馮保保高興地和他們相跟著去了。
劉遠洲和馬東則由丁越安排小六陪同。
小六大名叫郝六。
在路上,劉遠洲問郝六:“郝哥,打到的大山豬是哪個莊的?”
“好像是大王莊。”赤六想了想答道。
“大王莊和小王莊離的不遠吧,咱們買了豆幹還可以趕去大王莊看山豬。”馬東笑道。
“對啊,兩個莊很近,也就四五裏路。”郝六高興道。
三人出了藥田圍牆,沿大路走不遠,拐上一條山間泥土小道,轉過一個小山包,就到了小王莊,一個隻有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落。
郝六帶二人來到一處人家。
三口土窯洞帶一個頗寬敞的院子,院角有石碾、石磨,一座典型的秦北農家小院。
隻是這個小院裏擺放著許多木桌,劉遠洲猜測可能是作晾曬之用。
三人一走進小院,突然街畔大樹底下衝出一條大黃狗,被脖子上拴著的鐵鏈限製了自由,隻能兩隻前腿騰空衝三人狂叫。
“汪汪汪!汪汪!……”
“王大娘,在家嗎?我是小六!”郝六大聲喊道。
不大功夫,中間窯洞門簾被掀開,走出一個六十多歲頭發花白的老婆婆。
“是小六啊,快進窯裏來坐。”她眯著眼看了半晌,認出郝六來,臉上堆起笑容,掀起門簾邀三人進屋。
“大娘,我們還有事,就在這裏說。”郝六大聲著,指著馬東和劉遠洲:“這二位是我院裏的師兄弟,他們想跟你買些豆幹。”
“哦,買豆幹啊,你們等著,我去拿。”王大娘轉身走進窯裏去。
不一會兒她便晃悠悠地端著一個大本盆出來。郝六看見趕忙上前接過木盆,放在一張桌子上。
“你們看,夠不夠,不夠我再進去拿。”王大娘雙手叉著腰,不住喘著氣。
馬東忙道:“夠了,夠了。”
木盆裏有十來斤豆幹,都是八掌大的整塊,尚未切條放調料調味。
“你看我這腦子,袋子和調料都忘拿了。”王大娘拍一下大腿笑著說道,接著迴窯裏拿出一疊油紙,幾個布袋,一個小壇子。
“我來給你們裝。”她拿起油紙把豆幹包了起來,用麻繩捆緊,一盆子共包了八包,平均分兩個布裝了。
“這罐是調料,涼拌吃的時候再放,咱泉水豆幹涼拌最是好吃,當然炒菜吃也好吃,嗬嗬。”王大娘笑道。
馬東劉遠洲點頭表示清楚了。
郝六笑道:“王大娘做的豆幹在這十裏八村也是頂尖的。”
“哪裏,哪裏。”王大娘直擺手。
“王大娘,一共是多少錢?”劉遠洲拿出荷包要付錢。
王大娘尚未開口,郝六搶先道:“也沒幾個錢,這些小東西還要你們掏錢,這是看不起咱藥田的兄弟啊,走了,咱還要去看大山豬呢。”
說著提起兩個袋子,又對王大娘道:“錢迴頭我給王四爺啊。”
王大娘笑著道:“自家做的,也不值幾個錢。”
見郝六和王大娘都不說價錢,劉遠洲無奈看向馬東。
“這小六,每迴都這樣。”馬東搖搖頭,對劉遠洲道:“先迴去再說。”
劉遠洲隻得又把荷包放迴懷裏。
三人走出王大娘的院子,朝著大王莊走去。
路上遇見莊裏不管男女老幼,都和郝六打著招唿。
“六子,來家裏吃飯!”
“六哥來了。”
“六叔好。”
郝六笑著一一迴應,顯然他是這個村常客,人緣不錯。
走到村口,迎麵遇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弓腰背著手走來。
“呦,六管事來了,正好,去家裏吃了午飯再迴去。”近了,那老頭停下腳步,率先笑著招唿。
“王四爺你可別亂叫,功房的師兄在呐。”郝六直擺手,又道:“正要找你呢,剛才在你家拿了些豆幹,錢晚些時候給你。”
王四爺笑道:“幾塊豆幹而已,值幾個錢。”
“嗬嗬,我可不敢占您老的便宜。”郝六笑著,跟王四爺道了別,三人繼續趕路。
“那老叔就是王四爺?也在藥田做事?”劉遠洲問道,他已聽出聲音,正是昨天在樹林外幫他叫人的那個老漢。
“是啊,王四爺在藥田做雜役,他在藥田幹了大半輩子了,在藥材種植,藥田管理上經驗非常豐富,是我們泉水藥田的一寶。”郝六對王四爺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嗬嗬,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劉遠洲笑道。
“誰說不是呢。”馬東也附和道。
小王莊離大王莊真的很近,說話功夫三人就到了。
大王莊莊如其名,比小王莊大多了,有三四十戶人家,算是一個大村落了。
進到村口,郝六抓住一個吊著一根鼻涕的八九歲男孩。
他正推著一根拿玉米秸稈做崩子車歡快的走過,卻被郝六揪住衝天小辮。
“嘿,小鼻涕蟲,在哪裏殺山豬。”
“嘶~疼,六爺,快放手。”那男孩叫道。
郝六哈哈大笑,放開了他。
他跑開幾步,轉身衝郝六喊:“二溜子,你來晚了,山豬剛拉迴藥田去了。”
說完一溜煙地跑了。
六皆音“溜”,二溜子在秦北有罵人傻的意思。
郝六也不生氣,搖頭笑笑。
轉頭對馬東劉遠洲二人道:“看來我們來遲了,隻能迴藥田去看了。”
三人迴到藥田,聽說山豬都洗剝好了,羅大右已安排在做宴席了。
劉遠洲把豆幹放迴客房,三人便朝著羅大右住處走去。
羅大右和弟子並未住在客房區,而是在一裏遠的一處山坳裏。
劉遠洲三人走到地方,映人眼簾的是一個頗大的院子,院畔植一排楊柳,把院子圍遮起來。
院子裏布設著石氣鎖、梅花樁這些練武器具,兵器架子上掛滿刀槍棍等兵器。
院子一角蓋著幾間大瓦房,其中一間裏有鬧哄哄的聲音傳出,門口不停有人進出。
“六哥來也來了?快進去看,剛剝了皮,好大一隻山豬。”有人向郝六打招唿。
郝六笑道:“哈哈,來的及時。”
帶劉遠洲二人進到房子裏,見一群人圍在一張大案,指指點點,大聲說著話。
房子東頭,一口大鍋正冒著熱氣,一個執役在燒火。
馬東郝六已擠進人堆。
劉遠洲沒去湊熱鬧,透過人縫隙,見一頭大豬洗剝幹淨橫在案板上,目測真有三四百斤。
劉遠洲不禁暗自驚歎,也就泉水縣靠近黃龍大森林,才有如此大的山豬出沒,在他的老家是斷不會有的。
羅大右站在案板一旁,雙手比劃著,指點著兩個拿著尖刀的執役如何分割豬肉。
看了一會兒,劉遠洲便覺無聊,轉身走出房門。
看到滿院的練武器械,他不禁有些手癢起來。他走過去抓起一個百來斤的石鎖,輕鬆便提了起來,又舉過頭頂上下稱了幾迴,迴並覺如何困難。
又抓住一個二百來斤的,也是輕鬆提起。又抓一個三百來斤的,用了七成力氣,也能提起,隻不過要舉過頭頂就很吃力了。
深吸一口氣,用盡全力他才舉過頭頂。丟下石鎖,拍拍手掌,他約莫測出當下力氣的極限了。
走到梅花樁前,看著齊胸高的木樁,劉遠洲頗覺新奇,他還從未在這種木樁上練過功。
他聽張長江說過,梅花樁在南方武林普遍,北方武林就罕見了。
這就是南北拳法兩個流派區別之一了,北拳重上盤功夫,講求落地生根,很少有跳躍的。而南拳上下並重,有很多腿法功夫,講求機變輕靈。是以南拳多用樁練功。
照這麽看來,羅大右大概走的是南派功夫。
劉遠洲自沒學過在樁上打拳。有些可惜的搖搖頭,他還頗想上樁一試的。
他又走到兵器架前,伸手剛要抽出一把長刀耍耍,突然聽到緊挨梅花樁的一扇窗裏傳出嗚嗚嗚的聲音,伴著“彭彭”的撞擊聲。
劉遠洲好奇大起,慢慢走近窗戶。
藥田的執役們大都是外地人,藥田便起了很多間客房,一方麵供執役們住宿,一方麵有上級或來探親的親友也可臨時歇宿。
藥田執役的工作還是很輕閑的。都是一群年輕人,晚上無事,自不可能早早睡覺,加上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絕了通過練武上進的心思,是以除了喝酒消譴,也無其它娛樂活動。
那幾人便邀劉遠洲去他們房間喝酒,劉遠洲婉拒了。身體隱患消除後,他最近又恢複了夜晚習武的習慣。
除非重要應酬,其它時候都雷打不動的練功。站一趟樁功,再打拳,十八散手和梅花拳都在練。
十八散手能這麽快小成,除了樁功日益精深加持,更離不開他日夜苦練。
練完功,劉遠洲洗漱完畢,馬東他們仍未歸來。他便早早上床睡覺。
約摸睡到半夜,一陣開門的聲音吵醒了他,卻是馬東和馮保保二人才醉醉醺醺迴來。
一夜無話。
次日上午查看完藥田,本次對泉水藥田的巡查便告一段落。
下午馬東三人把檢查情況向張長江作了詳盡匯報。
因是例行檢查,也未發現什麽大的問題。當然小問題自是查出不少,例如損耗比上季度高一成,死了幾株不是很貴重的藥材,等等,這些他們都作了詳細記錄,最後由馬東執筆寫一個巡查工作情況述要交給張執事閱示。
張長江看後指出幾處修改的地方,要馬東人加以完善,並以此作為此次巡查的最終成果。
次日上午,張長江主持開了一個短會,向藥田方麵簡單通報了此次巡查結果,並要求泉水藥田方麵就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丁越代表藥田作了表態,表示一定盡快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並在今後狠抓管理,杜絕此類問題發生。
通報會後,丁越邀眾人再留一天,說是附近村民獵到一頭四五百斤重的山豬,羅大佑已帶人去看了,當晚要辦一場山豬宴,還要邀請泉水縣一些有頭臉的人參加。
考慮到巡查也不是緊急任務,多一天少一天沒什麽要緊,張長江稍一思索便答應下來。
於是馬東馮保保劉遠洲三人自由活動一天,張長江去泉水城訪友去了。
“嘖嘖,四百來斤的大山豬啊,我還從未見過。”馮保保張開雙臂,誇張比劃著,轉頭看向劉遠洲:“小劉,你在莊裏時見過野豬嗎?”
“野豬我是見過一迴,那是我十歲那年,莊裏玉米地發現一頭野豬,全莊十幾二十個後生出動,追了兩個山頭才打死它。不過那個不大,也就百來斤上下,這四五百斤的確實希罕。”劉遠洲把莊裏那次打野豬的事講了出來。
馬東馮保保聽得嘖嘖稱奇。他二人都是城裏出生,自小在城裏長大,山間野獸基乎沒見過。
大順朝庭每隔幾年就會組織武師、地方團練進山捕獵大,大肆清除人類生活區周邊的大型野獸,保護百姓安寧。
是以,即使在鄉村山野,虎、豹、野豬、狗熊等猛獸幾乎絕跡,隻偶爾見落單的狼和野豬。
三人迴到住處,商量去哪裏玩,難得出來一迴。
馬東提議一起去附近村莊轉轉,買些豆幹帶給家人。他聽小六他們說附近小王莊做的豆幹很出名,比縣城賣的還要。
劉遠洲聽了也是非常心動,想到自己常常借住他堂叔家,好酒好飯管待,難得出來一迴,也該帶些當地特產迴去。
馮保保卻說還想去縣城玩耍,昨天他還沒耍夠。
於是三人決定兵分兩路,劉遠洲和馬東去小王莊,馮保保去城裏。
正好藥田有幾個執役也去城裏,馮保保高興地和他們相跟著去了。
劉遠洲和馬東則由丁越安排小六陪同。
小六大名叫郝六。
在路上,劉遠洲問郝六:“郝哥,打到的大山豬是哪個莊的?”
“好像是大王莊。”赤六想了想答道。
“大王莊和小王莊離的不遠吧,咱們買了豆幹還可以趕去大王莊看山豬。”馬東笑道。
“對啊,兩個莊很近,也就四五裏路。”郝六高興道。
三人出了藥田圍牆,沿大路走不遠,拐上一條山間泥土小道,轉過一個小山包,就到了小王莊,一個隻有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落。
郝六帶二人來到一處人家。
三口土窯洞帶一個頗寬敞的院子,院角有石碾、石磨,一座典型的秦北農家小院。
隻是這個小院裏擺放著許多木桌,劉遠洲猜測可能是作晾曬之用。
三人一走進小院,突然街畔大樹底下衝出一條大黃狗,被脖子上拴著的鐵鏈限製了自由,隻能兩隻前腿騰空衝三人狂叫。
“汪汪汪!汪汪!……”
“王大娘,在家嗎?我是小六!”郝六大聲喊道。
不大功夫,中間窯洞門簾被掀開,走出一個六十多歲頭發花白的老婆婆。
“是小六啊,快進窯裏來坐。”她眯著眼看了半晌,認出郝六來,臉上堆起笑容,掀起門簾邀三人進屋。
“大娘,我們還有事,就在這裏說。”郝六大聲著,指著馬東和劉遠洲:“這二位是我院裏的師兄弟,他們想跟你買些豆幹。”
“哦,買豆幹啊,你們等著,我去拿。”王大娘轉身走進窯裏去。
不一會兒她便晃悠悠地端著一個大本盆出來。郝六看見趕忙上前接過木盆,放在一張桌子上。
“你們看,夠不夠,不夠我再進去拿。”王大娘雙手叉著腰,不住喘著氣。
馬東忙道:“夠了,夠了。”
木盆裏有十來斤豆幹,都是八掌大的整塊,尚未切條放調料調味。
“你看我這腦子,袋子和調料都忘拿了。”王大娘拍一下大腿笑著說道,接著迴窯裏拿出一疊油紙,幾個布袋,一個小壇子。
“我來給你們裝。”她拿起油紙把豆幹包了起來,用麻繩捆緊,一盆子共包了八包,平均分兩個布裝了。
“這罐是調料,涼拌吃的時候再放,咱泉水豆幹涼拌最是好吃,當然炒菜吃也好吃,嗬嗬。”王大娘笑道。
馬東劉遠洲點頭表示清楚了。
郝六笑道:“王大娘做的豆幹在這十裏八村也是頂尖的。”
“哪裏,哪裏。”王大娘直擺手。
“王大娘,一共是多少錢?”劉遠洲拿出荷包要付錢。
王大娘尚未開口,郝六搶先道:“也沒幾個錢,這些小東西還要你們掏錢,這是看不起咱藥田的兄弟啊,走了,咱還要去看大山豬呢。”
說著提起兩個袋子,又對王大娘道:“錢迴頭我給王四爺啊。”
王大娘笑著道:“自家做的,也不值幾個錢。”
見郝六和王大娘都不說價錢,劉遠洲無奈看向馬東。
“這小六,每迴都這樣。”馬東搖搖頭,對劉遠洲道:“先迴去再說。”
劉遠洲隻得又把荷包放迴懷裏。
三人走出王大娘的院子,朝著大王莊走去。
路上遇見莊裏不管男女老幼,都和郝六打著招唿。
“六子,來家裏吃飯!”
“六哥來了。”
“六叔好。”
郝六笑著一一迴應,顯然他是這個村常客,人緣不錯。
走到村口,迎麵遇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弓腰背著手走來。
“呦,六管事來了,正好,去家裏吃了午飯再迴去。”近了,那老頭停下腳步,率先笑著招唿。
“王四爺你可別亂叫,功房的師兄在呐。”郝六直擺手,又道:“正要找你呢,剛才在你家拿了些豆幹,錢晚些時候給你。”
王四爺笑道:“幾塊豆幹而已,值幾個錢。”
“嗬嗬,我可不敢占您老的便宜。”郝六笑著,跟王四爺道了別,三人繼續趕路。
“那老叔就是王四爺?也在藥田做事?”劉遠洲問道,他已聽出聲音,正是昨天在樹林外幫他叫人的那個老漢。
“是啊,王四爺在藥田做雜役,他在藥田幹了大半輩子了,在藥材種植,藥田管理上經驗非常豐富,是我們泉水藥田的一寶。”郝六對王四爺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嗬嗬,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劉遠洲笑道。
“誰說不是呢。”馬東也附和道。
小王莊離大王莊真的很近,說話功夫三人就到了。
大王莊莊如其名,比小王莊大多了,有三四十戶人家,算是一個大村落了。
進到村口,郝六抓住一個吊著一根鼻涕的八九歲男孩。
他正推著一根拿玉米秸稈做崩子車歡快的走過,卻被郝六揪住衝天小辮。
“嘿,小鼻涕蟲,在哪裏殺山豬。”
“嘶~疼,六爺,快放手。”那男孩叫道。
郝六哈哈大笑,放開了他。
他跑開幾步,轉身衝郝六喊:“二溜子,你來晚了,山豬剛拉迴藥田去了。”
說完一溜煙地跑了。
六皆音“溜”,二溜子在秦北有罵人傻的意思。
郝六也不生氣,搖頭笑笑。
轉頭對馬東劉遠洲二人道:“看來我們來遲了,隻能迴藥田去看了。”
三人迴到藥田,聽說山豬都洗剝好了,羅大右已安排在做宴席了。
劉遠洲把豆幹放迴客房,三人便朝著羅大右住處走去。
羅大右和弟子並未住在客房區,而是在一裏遠的一處山坳裏。
劉遠洲三人走到地方,映人眼簾的是一個頗大的院子,院畔植一排楊柳,把院子圍遮起來。
院子裏布設著石氣鎖、梅花樁這些練武器具,兵器架子上掛滿刀槍棍等兵器。
院子一角蓋著幾間大瓦房,其中一間裏有鬧哄哄的聲音傳出,門口不停有人進出。
“六哥來也來了?快進去看,剛剝了皮,好大一隻山豬。”有人向郝六打招唿。
郝六笑道:“哈哈,來的及時。”
帶劉遠洲二人進到房子裏,見一群人圍在一張大案,指指點點,大聲說著話。
房子東頭,一口大鍋正冒著熱氣,一個執役在燒火。
馬東郝六已擠進人堆。
劉遠洲沒去湊熱鬧,透過人縫隙,見一頭大豬洗剝幹淨橫在案板上,目測真有三四百斤。
劉遠洲不禁暗自驚歎,也就泉水縣靠近黃龍大森林,才有如此大的山豬出沒,在他的老家是斷不會有的。
羅大右站在案板一旁,雙手比劃著,指點著兩個拿著尖刀的執役如何分割豬肉。
看了一會兒,劉遠洲便覺無聊,轉身走出房門。
看到滿院的練武器械,他不禁有些手癢起來。他走過去抓起一個百來斤的石鎖,輕鬆便提了起來,又舉過頭頂上下稱了幾迴,迴並覺如何困難。
又抓住一個二百來斤的,也是輕鬆提起。又抓一個三百來斤的,用了七成力氣,也能提起,隻不過要舉過頭頂就很吃力了。
深吸一口氣,用盡全力他才舉過頭頂。丟下石鎖,拍拍手掌,他約莫測出當下力氣的極限了。
走到梅花樁前,看著齊胸高的木樁,劉遠洲頗覺新奇,他還從未在這種木樁上練過功。
他聽張長江說過,梅花樁在南方武林普遍,北方武林就罕見了。
這就是南北拳法兩個流派區別之一了,北拳重上盤功夫,講求落地生根,很少有跳躍的。而南拳上下並重,有很多腿法功夫,講求機變輕靈。是以南拳多用樁練功。
照這麽看來,羅大右大概走的是南派功夫。
劉遠洲自沒學過在樁上打拳。有些可惜的搖搖頭,他還頗想上樁一試的。
他又走到兵器架前,伸手剛要抽出一把長刀耍耍,突然聽到緊挨梅花樁的一扇窗裏傳出嗚嗚嗚的聲音,伴著“彭彭”的撞擊聲。
劉遠洲好奇大起,慢慢走近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