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之前分開之地,發現組長、支書已經等在那裏,組長神情凝重,當他看到我們迴來時,立即迎了上來,剛想開口說話,發現教授褲腿和我木拐上,都沾滿了醬紫色泥漿,並散發著陣陣惡臭,立即問道你們有發現?


    教授與組長、支書互望一眼,然後從包中取出裝滿汙水塑料瓶,慢慢點點頭。


    組長追問道:“教授,它是什麽?這對人、對環境有毒害嗎?”


    教授沉吟一下,說道:“從它排放形式來看,這是偷排,就是不想有人發現,且排放液體所散發氣味刺鼻刺眼,可以肯定有毒,至於毒害大小,這個要進行專業分析,現在我們已經取到樣品,後麵將找個機會將其帶迴省城,再做專項檢驗,最後以事實說話,不過這次發現怕另有一個嚴重問題呀!”


    教授說到這時,神色嚴峻異常,不顧腿腳泥漿散發的腥臭,我扶貧以來首次見到教授如此神情,組長也感不對,略感緊張向教授問道:“教授,什麽嚴重問題?”


    教授伸出左手拇指與中指,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鏡,深緩唿吸數下後,講述道:“之前,我受庹磊之邀到黃繭村駐村調研,幫助考察花茹一號後期培育條件,在那期間,我意外發現了三道山山橘子,它神奇特性引起了我極大興趣,讓我發現有可能借此培育出一個全新扶貧產業,在庹磊劃船渡我往返黃繭村新山橘林與雲霧山野生老山橘林之間考察時,自己再次意外在青靈河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生物,它屬鱘魚科,是種當地原生魚種。一天傍晚,我與庹磊趕去老山橘林做林區溫度、濕度測量,劃船渡青靈河時,一條小魚被竹杆劃水聲驚擾,竟蹦跳上我們小船,那魚不大,約有一成人手掌大小,庹磊將它抄捉起,打算扔迴河裏,而我職業習慣,在月光下瞟望一眼,原以為是條普通山澗齊口魚,但就在這無意一瞟中,我下意識感到不對,急聲喊住了庹磊,讓他站穩別動,抓牢小魚,自己慢慢挪移至船尾,從他手中接捧過那尾小魚,因夜黑船晃,我先將魚放入包裏,忙讓庹磊劃船靠岸。上岸到一處開闊平地,急忙開包,打電筒查看辨識那魚,在仔細尋看後,被立時驚呆了。我第一眼看時,魚體粗長,腹部鼓隆,尾呈側扁,長與鯰魚相近,但尾巴分叉,可以確認不是齊口魚而是一條鮰魚,然而再細看第二眼,發現它顏色不對,一般鮰魚背部灰色,腹部白色,鰭為黑灰色,而這條魚則全身灰色且布滿不規劃的青黑色條形花紋,當我用手去觸摸青花條紋時,猛然震驚,自己感觸這魚身體左右兩側,竟各長有一行縱行排列的骨板,這可是鱘魚重要體征,我國野生鱘魚品種共有8種,其中省內長江流域最有名的是中華鱘,我暗暗尋思對比,沒有找到一個相近品種,而從國外引進人工飼養品種中,自己也想不到有魚種相近相似,後我帶著滿腹驚疑去收集老山橘林氣候數據時,突然意識,這魚可能與此山橘子一樣,是一種當地原生特有物種,想到這,自己內心激動無比。那晚,忙到轉鍾,興奮疲倦中,我夜染風寒,迴來後頭痛地厲害,進院時,將魚倒進水桶,想到天明再做細究,哪知迴屋一睡,隻到第二天早上九點才起床下地。起來洗漱,袁主任告訴我隧道開工遇有變化,方案待調整,庹磊一早急忙忙趕去工地,與工作組、村委匯合協商去了,聽完,我很感觸扶貧之不易,轉念想到昨夜捉獲那條怪魚。忙去院中水池水桶翻找,卻四處不見,隻到袁主任為我端出了一碗熱騰騰魚湯麵時,才發現如獲至寶的怪魚,已被好心的袁主任,為我做成了一碗滋補魚麵,當時懊悔不已,深責自己不小心與大意,詢問確認魚麵出處,袁主任說清晨庹磊出門,告訴她我昨夜有些傷風,讓她多加照料下,她見院內桶中有條魚,想到我們昨晚忙事時過河撈迴,於是便好心為我做了碗熱薑魚湯麵,說此既祛風寒又補身子。


    袁主任說得誠懇,我聽後唯有感動,心中滴血、眼中藏淚、端碗就吃,不想事出預料,那薑魚湯麵鮮美異常,魚皮嫩香肥醇,魚肉細膩潤滑,魚身骨韌無刺,魚湯濃稠鮮香,我竟一時忘了失魚之痛,不到數分鍾,自己竟將這一大碗薑魚湯麵全部幹完,袁主任見我吃得碗底朝天,碗筷收得甚是歡喜。


    吃完後,問起袁主任薑魚湯麵如何製作,袁主任告訴我將魚清理完下鍋,用薑蒜煎熟,再倒入開水熬煮不,待湯濃白之後,下麵,煮十分鍾麵熟,起鍋前放鹽、蔥花即可。袁主任說著簡單,我對其手藝十分稱讚,同時,心中確認此魚味道鮮美極適食用,又感世事機緣巧合,如不是自己昨夜傷風,不是庹磊早出,不是袁主任熱心,不是自己大意,那魚隻會被自己用來剖解研究,那會舍得這般煎炸湯煮去食用,又怎會得知此魚之鮮美異常。


    後來,我將此事告訴了庹磊,庹磊即懊悔又興奮,他帶我選擇天明特意趕去青靈河捉魚,卻不見魚蹤,捕無所獲,這讓我倆均感奇怪。庹磊尋村中一位叫黃魚頭的養魚村民打聽這魚,通過我迴憶描述,那人說他曾見過此魚,此魚不喜光,白天河中難已覓尋,隻有深夜安靜,它們才會出現十分稀少,他識見這魚也是二十多年前夜遊青靈河摸魚所獲,此後便再無見過。


    聽黃魚頭這般講說,我們又夜尋數次皆無所獲,兩人心中全都懊悔無比,調研完臨走那天早晨,黃魚頭突然趕來,手拎一注氧水袋為我送行,袋中正遊有一對那野生鱘魚,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急迎上前,擦拭眼鏡反複識看,確認是那本地原生新魚種後,高興摟抱過黃魚頭,在他後背使勁拍撫,我問他此魚得來,黃魚頭告知,他聽說我是庹科長專門請來為黃繭村調研花茹培植項目的教授,意外食用到這魚覺得鮮美異常,便數夜上雲霧山溯青靈河源頭,尋深潭覓此魚,終有收獲,捕的兩尾,搶在臨別之前為我送來,聽完讓我哭笑不得,感動不已。


    迴到省農科院,我立即對此魚進行研究,最終確認它屬鱘魚科,同源中華鱘,是一野生新品種,根據它外形體征,我為它取名青花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橙黃繭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橙黃繭香並收藏黃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