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老朱家真是積大德了
穿成農門三個崽的後娘 作者:雲時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院,東廂房內。
蔣氏瞧著顧竹青,笑意吟吟的從炕頭矮櫃裏拿出一個木匣子遞給顧竹青。
顧竹青不用猜便知道,應該是蔣氏最近收的禮錢。
“娘,這些錢你拿著就好,不用給我。”顧竹青現在有錢,而且迴春閣的分紅以及益智園的錢她都自己留著未曾上交,也用不上蔣氏給的這些。
蔣氏瞠怪了她一眼,“你知道啥就說不用。”
話落,蔣氏解釋:“這裏麵一共七萬八千兩銀票,還有三處房契和五百畝良田以及一個莊子,都是瑾之中獎後,那些富商老爺們送來的,秦縣令黃鎮守家也都送了厚禮。
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來者送禮不外推,你們又不在家,娘也不知道怎麽處置就幫著瑾之收下了,這添喜錢怎麽用,或者你們打算還迴去就由著你和瑾之做主好了。”
蔣氏知道自己就是一個鄉下婦人,雖然在家中當家做主,說一不二,可走出朱家村啥也不是,更別說日後兒子隨著考中進士當官後,會改換門庭變成富貴人家。
說實話,蔣氏替兒子兒媳開心,但她一點也不想離開朱家村,跟著兒子們去外麵過當家老夫人的享福日子。
一來她沒那麽多心眼子,看不懂大宅門裏的彎彎繞繞,二來也不會打交道,那些達官貴人的夫人們可都是人精,萬一她說話不好聽得罪人,給兒子惹事了咋辦?
所以蔣氏現在就打算和顧竹青說清楚,兒子以後的路有竹青陪著她也放心,她和老伴就不上趕著跟著兒子去城裏添堵了,自然管家的事情也要交給顧竹青。
顧竹青很是驚訝:“這麽多錢?”
難道金舉人銀進士,這還僅僅隻是考中舉人,就在青陽縣收了這麽多厚禮,也難怪古人一旦中舉就能改換門庭,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啊!
“行,那我收下這個,晚上和瑾之商議一下,能要的要,不能要的就委婉退迴去!”
蔣氏點點頭,又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賬本遞給顧竹青。
“這段時日你不在家,這是桃花記下的賬本,兩個作坊這陣子不少掙錢,咱家裏目前都攢下八千七百二十三兩銀子了,瑾之現如今考中了舉人,衣食住行都需要考究,出門也不能像是以前那麽拮據,這八千兩大頭的銀子你拿在手裏,剩下的錢留著家用就成。
等迴頭,每個月作坊裏收了多少錢,娘就把大頭給你捎過去,零散的留下當家用就成,咱家裏現在有地有田有餘糧,一年也用不著多少開銷。”
顧竹青哭笑不得。
“娘,你這樣搞得好像我們要長久分離一樣!”
蔣氏笑道:“開過年瑾之就要去京城,沒準考中後就要留在京城當官,可不是馬上要長久分離了嘛,竹青呐,娘知道你是個有成算的,瑾之的事就勞你多操心了,我和你爹還有桃花杏花他們就不跟著一塊去添堵了,省得沒規沒矩的給你們丟人現眼。”
(
顧竹青知道蔣氏很有分寸,沒想到她竟然舍得,日後也不跟著去京城享受榮華富貴。
但她也不知道,蔣氏一旦做決定,估計改不過來。
而現在說以後的事,也為時過早。
京城鬥爭愈演愈烈,三皇子殿下這次迴京隻怕和二皇子殿下鬥爭更洶湧,蔣氏他們先不去京城,留在朱家村挺好。
“娘,這以後得事說不準,你就別操心了,到時候肯定是按照你的心意來!”顧竹青將蔣氏的手推迴去:“至於這錢就不用了,你也知道我和秦小婕合夥搞了迴春閣和益智園兩間鋪子,雖說我出的錢不多,但每個月也能分紅不少,那個錢就留著我和瑾之用,不上交給你了。
鹵肉作坊和迴春霜作坊掙的錢你就留好了,實在太多錢在身上不放心,就按照萬兩攢去錢莊,身邊留點小錢用就成!”
蔣氏堅持要給。
顧竹青笑道:“娘,瑾之這一迴中舉,桃花的婚事要辦,馬上杏花也要議親,你不得給她們好好準備陪嫁啊,光留下三瓜兩棗的哪裏夠?而且楊沛中舉,沒準日後也會考中進士當官,給桃花的陪嫁最好豐盛些,杏花那也不能差,總之可不能虧了她們,叫她們氣短在人家裏沒底氣。”
蔣氏撇嘴:“那也不能用你的錢,這兩個作坊的錢你就收好了,咱家地裏也能有收成。”
“行啦,娘,咱們一家人不分你我,等有需要我跟您開口,您可千萬別怪我要錢就成!”顧竹青嬉皮笑臉的將錢收起來揣進蔣氏懷裏,蔣氏心裏很是慰貼。
這誰家媳婦不是爭相搶著要錢,偏偏竹青一直往外推錢,還為自己的兩個女兒考慮周到,蔣氏越發的覺得當初的決定沒錯。
老朱家真是積大德才討了這麽一個好媳婦。
“好吧,那娘就先收著,你什麽時候要錢娘就給你,至於給桃花杏花準備陪嫁的事情,娘心裏有數,你就別操心了。”
雖然顧竹青不介意,但蔣氏不會動用作坊掙的錢。
這一段時間,家裏田地雖沒豐收,但也收成不少,而且桃花杏花每個月都賺銀子交給了她,大女兒梅花也很爭氣,把繡活生意盤活了每個月都給她三五兩銀子,一來二去她的私房銀子攢了快二百兩銀子了。
到時候給兩個女兒的陪嫁就從私房銀子裏出,再打造一套上好的家具,再把男方給的聘禮挑選貴重的一並陪嫁迴去,別說朱家村,就是放眼泗水鎮那也是夠看的嫁妝。
婆媳倆又商議到朱桃花的婚事上,這突然要和舉人老爺辦婚事,蔣氏還真沒什麽章法,顧竹青也不懂啊,她又沒正式婚嫁辦過喜酒,兩個人便將此事拜托到趙舉人身上。
彼時。
楊家。
楊沛中舉的事情,在整個鎮上都傳開了。
大家誰都想不到,前一陣子被楊家打斷腿,猶如喪家犬一樣趕出楊府的楊沛能中舉人,一躍成為舉人老爺。
整個楊家沸騰了。
而原先趕出楊沛的一大家子猶如霜打的茄子,整個楊府都籠在陰霾中壓抑的令人喘不過氣。
蔣氏瞧著顧竹青,笑意吟吟的從炕頭矮櫃裏拿出一個木匣子遞給顧竹青。
顧竹青不用猜便知道,應該是蔣氏最近收的禮錢。
“娘,這些錢你拿著就好,不用給我。”顧竹青現在有錢,而且迴春閣的分紅以及益智園的錢她都自己留著未曾上交,也用不上蔣氏給的這些。
蔣氏瞠怪了她一眼,“你知道啥就說不用。”
話落,蔣氏解釋:“這裏麵一共七萬八千兩銀票,還有三處房契和五百畝良田以及一個莊子,都是瑾之中獎後,那些富商老爺們送來的,秦縣令黃鎮守家也都送了厚禮。
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來者送禮不外推,你們又不在家,娘也不知道怎麽處置就幫著瑾之收下了,這添喜錢怎麽用,或者你們打算還迴去就由著你和瑾之做主好了。”
蔣氏知道自己就是一個鄉下婦人,雖然在家中當家做主,說一不二,可走出朱家村啥也不是,更別說日後兒子隨著考中進士當官後,會改換門庭變成富貴人家。
說實話,蔣氏替兒子兒媳開心,但她一點也不想離開朱家村,跟著兒子們去外麵過當家老夫人的享福日子。
一來她沒那麽多心眼子,看不懂大宅門裏的彎彎繞繞,二來也不會打交道,那些達官貴人的夫人們可都是人精,萬一她說話不好聽得罪人,給兒子惹事了咋辦?
所以蔣氏現在就打算和顧竹青說清楚,兒子以後的路有竹青陪著她也放心,她和老伴就不上趕著跟著兒子去城裏添堵了,自然管家的事情也要交給顧竹青。
顧竹青很是驚訝:“這麽多錢?”
難道金舉人銀進士,這還僅僅隻是考中舉人,就在青陽縣收了這麽多厚禮,也難怪古人一旦中舉就能改換門庭,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啊!
“行,那我收下這個,晚上和瑾之商議一下,能要的要,不能要的就委婉退迴去!”
蔣氏點點頭,又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賬本遞給顧竹青。
“這段時日你不在家,這是桃花記下的賬本,兩個作坊這陣子不少掙錢,咱家裏目前都攢下八千七百二十三兩銀子了,瑾之現如今考中了舉人,衣食住行都需要考究,出門也不能像是以前那麽拮據,這八千兩大頭的銀子你拿在手裏,剩下的錢留著家用就成。
等迴頭,每個月作坊裏收了多少錢,娘就把大頭給你捎過去,零散的留下當家用就成,咱家裏現在有地有田有餘糧,一年也用不著多少開銷。”
顧竹青哭笑不得。
“娘,你這樣搞得好像我們要長久分離一樣!”
蔣氏笑道:“開過年瑾之就要去京城,沒準考中後就要留在京城當官,可不是馬上要長久分離了嘛,竹青呐,娘知道你是個有成算的,瑾之的事就勞你多操心了,我和你爹還有桃花杏花他們就不跟著一塊去添堵了,省得沒規沒矩的給你們丟人現眼。”
(
顧竹青知道蔣氏很有分寸,沒想到她竟然舍得,日後也不跟著去京城享受榮華富貴。
但她也不知道,蔣氏一旦做決定,估計改不過來。
而現在說以後的事,也為時過早。
京城鬥爭愈演愈烈,三皇子殿下這次迴京隻怕和二皇子殿下鬥爭更洶湧,蔣氏他們先不去京城,留在朱家村挺好。
“娘,這以後得事說不準,你就別操心了,到時候肯定是按照你的心意來!”顧竹青將蔣氏的手推迴去:“至於這錢就不用了,你也知道我和秦小婕合夥搞了迴春閣和益智園兩間鋪子,雖說我出的錢不多,但每個月也能分紅不少,那個錢就留著我和瑾之用,不上交給你了。
鹵肉作坊和迴春霜作坊掙的錢你就留好了,實在太多錢在身上不放心,就按照萬兩攢去錢莊,身邊留點小錢用就成!”
蔣氏堅持要給。
顧竹青笑道:“娘,瑾之這一迴中舉,桃花的婚事要辦,馬上杏花也要議親,你不得給她們好好準備陪嫁啊,光留下三瓜兩棗的哪裏夠?而且楊沛中舉,沒準日後也會考中進士當官,給桃花的陪嫁最好豐盛些,杏花那也不能差,總之可不能虧了她們,叫她們氣短在人家裏沒底氣。”
蔣氏撇嘴:“那也不能用你的錢,這兩個作坊的錢你就收好了,咱家地裏也能有收成。”
“行啦,娘,咱們一家人不分你我,等有需要我跟您開口,您可千萬別怪我要錢就成!”顧竹青嬉皮笑臉的將錢收起來揣進蔣氏懷裏,蔣氏心裏很是慰貼。
這誰家媳婦不是爭相搶著要錢,偏偏竹青一直往外推錢,還為自己的兩個女兒考慮周到,蔣氏越發的覺得當初的決定沒錯。
老朱家真是積大德才討了這麽一個好媳婦。
“好吧,那娘就先收著,你什麽時候要錢娘就給你,至於給桃花杏花準備陪嫁的事情,娘心裏有數,你就別操心了。”
雖然顧竹青不介意,但蔣氏不會動用作坊掙的錢。
這一段時間,家裏田地雖沒豐收,但也收成不少,而且桃花杏花每個月都賺銀子交給了她,大女兒梅花也很爭氣,把繡活生意盤活了每個月都給她三五兩銀子,一來二去她的私房銀子攢了快二百兩銀子了。
到時候給兩個女兒的陪嫁就從私房銀子裏出,再打造一套上好的家具,再把男方給的聘禮挑選貴重的一並陪嫁迴去,別說朱家村,就是放眼泗水鎮那也是夠看的嫁妝。
婆媳倆又商議到朱桃花的婚事上,這突然要和舉人老爺辦婚事,蔣氏還真沒什麽章法,顧竹青也不懂啊,她又沒正式婚嫁辦過喜酒,兩個人便將此事拜托到趙舉人身上。
彼時。
楊家。
楊沛中舉的事情,在整個鎮上都傳開了。
大家誰都想不到,前一陣子被楊家打斷腿,猶如喪家犬一樣趕出楊府的楊沛能中舉人,一躍成為舉人老爺。
整個楊家沸騰了。
而原先趕出楊沛的一大家子猶如霜打的茄子,整個楊府都籠在陰霾中壓抑的令人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