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從沒覺得丈夫如此迷人過
穿成農門三個崽的後娘 作者:雲時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任憑張滿草張滿樹在她身後怎麽哀唿求饒,張氏也未曾心軟一次。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隻有徹底下定決心,她才能重新開始。
而張氏現在要做的是趕緊迴家,將家裏操持好,等待著丈夫和兒子們歸來,等著女兒女婿歸來,向他們好好認錯,表明態度。
她從今往後,隻會為丈夫孩子們而活。
為她自己而活!
天黑麻麻的,張氏剛迴到家門口。
就瞧見自家的院子裏亮起了燭火,她沒多想,以為是鄰居嬸子幫著看家呢。
結果一走進院門,就和急匆匆要出門的顧大柱撞個正著。
“哎呦!”
“哎呀!”
兩個人幾乎是同時喊出聲,顧大柱捂著胸口,張氏捂著腦門。
聽見聲音後一對視,顧大柱趕緊扶著張氏的胳膊,將張氏看了又看,那擔心之情不言而喻。
張氏被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的搞得心裏發毛,忍不住推開了他,“你轉什麽呢,轉悠得我腦殼子都快昏頭了。”
顧大柱忙問道:“你不是去鎮上狀告你娘家兩兄弟了嗎?鎮守大人沒打你二十大板啊?”
近日,縣裏許多人都開始發豆苗菜,也不知道從誰那學會的手藝。
做的人多了,即便口感不如顧大柱發的豆苗菜,但市場競爭力就下降了。
昨天寶玉樓的少東家就和顧大柱說了,契書作廢,豆苗菜還收,隻不過按照十文錢一斤收,給不了十兩銀子一車的價格了。
他這段時間在鎮上又賺了八十兩銀子,刨除在鎮上和兩個兒子的開銷還剩下個七十兩銀子,等於從做豆苗菜至今,一共賺了二百三十兩銀子。
顧大柱已經很知足了,見豆苗菜賺不到什麽油水了,而且閨女說的種紅薯的事也得趕緊迴家去辦,他索性退了賃來的小院,帶著兩個兒子買了點糧食肉和布匹什麽的就趕迴了家。
這不,傍晚剛進門就被鄰居嬸子告知張氏去鎮上縣衙告狀去了。
顧大柱頓時心急如焚。
張氏這個傻婆娘,就算和娘家兄弟翻臉,也不至於鬧上公堂啊!
那狀告公堂不管成不成,告狀之人都會挨二十大板的殺威棒!
胳膊粗的殺威棒,打在身上,不得疼死張氏那個傻婆娘?
所以顧大柱才放下東西,焦急就要趕去鎮上,與踏進院門的張氏撞個正著,才圍著她轉著看了半天。
結果,張氏一點事都沒有,根本不像是挨過二十大板的樣子。
張氏瞧著顧大柱擔心的模樣,眼眶一熱,心裏一酸,沒由來的想哭。
她以前怎麽就沒正眼瞧過這個男人,明明他是關心自己的,但是卻又被她無底洞地扶持貼補娘家搞得沒鬥誌,整天窩囊在家當個廢人,全家隻要夠溫飽就足夠了。m
即便這樣,顧大柱也沒說她一個字不好,也沒攔過她不許去貼補弟弟們。
而且每次打架說是打架,都是她抓撓顧大柱,顧大柱卻沒有真的對她動手過,隻是盡力阻攔她抓他咬他……
換做別人家裏,誰家男人能如此容忍?
張氏現在後知後覺,感動地衝上前撲進了顧大柱的懷裏就是嚎啕大哭,這幾日受的委屈也在這一刻如有大壩潰堤傾瀉而出。
“嗚嗚嗚,當家的,這些年都是我錯了,是我不好豬油蒙了心,才忽略了你和孩子們的感受,嗚嗚嗚……我以後再也不會了……”
張氏一邊哭一邊說,眼淚鼻涕一把接一把。
弄得顧大柱是既心疼又想笑。
沒想到閨女這次打賭還真是賭對了,但一想到兩個小舅子給媳婦受的委屈,顧大柱眯了眯眼,心想迴頭得讓兩個小舅子好看。
他趕緊伸手輕拍著張氏的後背安撫,“好了好了,不哭了,你知錯了就好,隻要你日後不貼補娘家,為夫肯定好好努力賺錢養家,讓你和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哪怕日後鬧饑荒了也不會苦到要去賣孩子度日。”
顧大柱話雖然說得不漂亮,卻是他的真情實感。
而且這一次做豆苗菜生意,賺到了二百三十兩銀子,讓顧大柱那久違的事業心又自信膨脹起來,他還是堅信,隻要他顧大柱想做,一定能迅速發家。
以前有所牽絆,顧忌媳婦沒腦子地貼補娘家。
現在沒有這些,那他更要大展拳腳給眾人瞧瞧,他顧大柱才不是一個好吃懶做之徒。
更何況,見識到了閨女去朱家的轉變,若沒有朱秀才那個女婿的指導,閨女能轉變如此之快?
說明還是讀書使人發達,他當了一輩子泥腿子,現如今有能力了不供著兩個兒子讀書,日後咋和老朱家當親家?
萬一秀才女婿越考越出息,日後成了登科進士,他家還是個鄉下的窮泥腿子,豈不是要叫人笑話死?
所以顧大柱現在隻有兩個念頭,好好賺錢供兒子們讀書,努力提升自家的境況,爭取做個合格的老嶽丈,給女兒足夠多的底氣在朱家生活。
張氏貼著自家男人的胸膛,連連點頭保證,再也不會犯傻了。
她還將今日堂審和最後的宣判告訴了顧大柱,顧大柱沒想到媳婦這麽有決心啊,他笑道:“那正好,我在縣城裏割了肉,買了酒,你趕緊去做兩個小菜燉上肉,咱今晚一家四口好好慶祝一下,明個去給女兒女婿報個喜。”
終於擺脫了兩個不要臉的小舅子,這對顧大柱而言真是天大的喜事!
張氏點點頭,不過卻說道:“竹青和女婿去青州府給什麽人看病去了,還要去給青山書院的山長祝壽,一時半會迴不來,你還是等個把月再去朱家吧。”
“啊?她去那麽久,那我種紅薯的事咋個辦?”顧大柱一臉焦急。
這馬上過了十五就開春了,該翻地種地了,沒有女兒得指導他種啥啊?
張氏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啊,反正竹青他們這次走得著急,要不你也可以找親家問問,我瞧著親家他們已經開始翻地,著手開始準備種地了。”
顧大柱點頭,現下隻能如此了。
晚上一家四口美美的吃了頓飯,顧大柱在飯桌上告訴顧氏,已經給兩個兒子送去泗水私塾讀書了,等過了年十五兩個兒子就要去鎮上,迴頭家裏就他們兩個人。
張氏喝了一點小酒,微醺地看著顧大柱,從沒覺得丈夫如此迷人過。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隻有徹底下定決心,她才能重新開始。
而張氏現在要做的是趕緊迴家,將家裏操持好,等待著丈夫和兒子們歸來,等著女兒女婿歸來,向他們好好認錯,表明態度。
她從今往後,隻會為丈夫孩子們而活。
為她自己而活!
天黑麻麻的,張氏剛迴到家門口。
就瞧見自家的院子裏亮起了燭火,她沒多想,以為是鄰居嬸子幫著看家呢。
結果一走進院門,就和急匆匆要出門的顧大柱撞個正著。
“哎呦!”
“哎呀!”
兩個人幾乎是同時喊出聲,顧大柱捂著胸口,張氏捂著腦門。
聽見聲音後一對視,顧大柱趕緊扶著張氏的胳膊,將張氏看了又看,那擔心之情不言而喻。
張氏被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的搞得心裏發毛,忍不住推開了他,“你轉什麽呢,轉悠得我腦殼子都快昏頭了。”
顧大柱忙問道:“你不是去鎮上狀告你娘家兩兄弟了嗎?鎮守大人沒打你二十大板啊?”
近日,縣裏許多人都開始發豆苗菜,也不知道從誰那學會的手藝。
做的人多了,即便口感不如顧大柱發的豆苗菜,但市場競爭力就下降了。
昨天寶玉樓的少東家就和顧大柱說了,契書作廢,豆苗菜還收,隻不過按照十文錢一斤收,給不了十兩銀子一車的價格了。
他這段時間在鎮上又賺了八十兩銀子,刨除在鎮上和兩個兒子的開銷還剩下個七十兩銀子,等於從做豆苗菜至今,一共賺了二百三十兩銀子。
顧大柱已經很知足了,見豆苗菜賺不到什麽油水了,而且閨女說的種紅薯的事也得趕緊迴家去辦,他索性退了賃來的小院,帶著兩個兒子買了點糧食肉和布匹什麽的就趕迴了家。
這不,傍晚剛進門就被鄰居嬸子告知張氏去鎮上縣衙告狀去了。
顧大柱頓時心急如焚。
張氏這個傻婆娘,就算和娘家兄弟翻臉,也不至於鬧上公堂啊!
那狀告公堂不管成不成,告狀之人都會挨二十大板的殺威棒!
胳膊粗的殺威棒,打在身上,不得疼死張氏那個傻婆娘?
所以顧大柱才放下東西,焦急就要趕去鎮上,與踏進院門的張氏撞個正著,才圍著她轉著看了半天。
結果,張氏一點事都沒有,根本不像是挨過二十大板的樣子。
張氏瞧著顧大柱擔心的模樣,眼眶一熱,心裏一酸,沒由來的想哭。
她以前怎麽就沒正眼瞧過這個男人,明明他是關心自己的,但是卻又被她無底洞地扶持貼補娘家搞得沒鬥誌,整天窩囊在家當個廢人,全家隻要夠溫飽就足夠了。m
即便這樣,顧大柱也沒說她一個字不好,也沒攔過她不許去貼補弟弟們。
而且每次打架說是打架,都是她抓撓顧大柱,顧大柱卻沒有真的對她動手過,隻是盡力阻攔她抓他咬他……
換做別人家裏,誰家男人能如此容忍?
張氏現在後知後覺,感動地衝上前撲進了顧大柱的懷裏就是嚎啕大哭,這幾日受的委屈也在這一刻如有大壩潰堤傾瀉而出。
“嗚嗚嗚,當家的,這些年都是我錯了,是我不好豬油蒙了心,才忽略了你和孩子們的感受,嗚嗚嗚……我以後再也不會了……”
張氏一邊哭一邊說,眼淚鼻涕一把接一把。
弄得顧大柱是既心疼又想笑。
沒想到閨女這次打賭還真是賭對了,但一想到兩個小舅子給媳婦受的委屈,顧大柱眯了眯眼,心想迴頭得讓兩個小舅子好看。
他趕緊伸手輕拍著張氏的後背安撫,“好了好了,不哭了,你知錯了就好,隻要你日後不貼補娘家,為夫肯定好好努力賺錢養家,讓你和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哪怕日後鬧饑荒了也不會苦到要去賣孩子度日。”
顧大柱話雖然說得不漂亮,卻是他的真情實感。
而且這一次做豆苗菜生意,賺到了二百三十兩銀子,讓顧大柱那久違的事業心又自信膨脹起來,他還是堅信,隻要他顧大柱想做,一定能迅速發家。
以前有所牽絆,顧忌媳婦沒腦子地貼補娘家。
現在沒有這些,那他更要大展拳腳給眾人瞧瞧,他顧大柱才不是一個好吃懶做之徒。
更何況,見識到了閨女去朱家的轉變,若沒有朱秀才那個女婿的指導,閨女能轉變如此之快?
說明還是讀書使人發達,他當了一輩子泥腿子,現如今有能力了不供著兩個兒子讀書,日後咋和老朱家當親家?
萬一秀才女婿越考越出息,日後成了登科進士,他家還是個鄉下的窮泥腿子,豈不是要叫人笑話死?
所以顧大柱現在隻有兩個念頭,好好賺錢供兒子們讀書,努力提升自家的境況,爭取做個合格的老嶽丈,給女兒足夠多的底氣在朱家生活。
張氏貼著自家男人的胸膛,連連點頭保證,再也不會犯傻了。
她還將今日堂審和最後的宣判告訴了顧大柱,顧大柱沒想到媳婦這麽有決心啊,他笑道:“那正好,我在縣城裏割了肉,買了酒,你趕緊去做兩個小菜燉上肉,咱今晚一家四口好好慶祝一下,明個去給女兒女婿報個喜。”
終於擺脫了兩個不要臉的小舅子,這對顧大柱而言真是天大的喜事!
張氏點點頭,不過卻說道:“竹青和女婿去青州府給什麽人看病去了,還要去給青山書院的山長祝壽,一時半會迴不來,你還是等個把月再去朱家吧。”
“啊?她去那麽久,那我種紅薯的事咋個辦?”顧大柱一臉焦急。
這馬上過了十五就開春了,該翻地種地了,沒有女兒得指導他種啥啊?
張氏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啊,反正竹青他們這次走得著急,要不你也可以找親家問問,我瞧著親家他們已經開始翻地,著手開始準備種地了。”
顧大柱點頭,現下隻能如此了。
晚上一家四口美美的吃了頓飯,顧大柱在飯桌上告訴顧氏,已經給兩個兒子送去泗水私塾讀書了,等過了年十五兩個兒子就要去鎮上,迴頭家裏就他們兩個人。
張氏喝了一點小酒,微醺地看著顧大柱,從沒覺得丈夫如此迷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