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過了數日,花和尚魯智深來對宋江說道:“灑家有個相識,喚做九紋龍史進,現在華州華陰縣少華山上。他和三個好漢,一個神機軍師朱武,又有一個跳澗虎陳達,一個白花蛇楊春,四個在那裏聚義。史進昔日曾在瓦官寺救助灑家,思念不曾有忘。如今無事,灑家想要去那裏探望他一遭,就取他四個同來入夥,未知三郎尊意如何?”
宋江皺了一下眉頭,道:“我也曾聽說九紋龍史進的大名,若得吾師去請他來最好。雖然如此,不可獨去,可煩武鬆兄弟相伴同走一遭。他是行者,也是和吾師一樣的出家人,正好一起上路,互相有個照應。”
武鬆應道:“我和大師去。”
魯智深推脫不得,隻得應了。
當日兩人收拾腰包行李,魯智深仍是和尚打扮,武鬆扮做隨侍行者。兩人辭別了眾頭領下山過了金沙灘,
二人沿著黃河直上,曉行夜住,不一日,來到華州華陰縣境內宿下。
第二日正好是重和二年二月初二,龍抬頭節。二人吃過早飯上路,徑直往少華山去,行到黃昏,來到少華山下,有伏路小嘍羅出來盤問。
那小嘍囉可巧是知道魯智深的,徑直上山報知。小嘍羅去不多時,九紋龍史進、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四個好漢下山來迎。
魯智深引武鬆與四人相見道:“這個行者便是景陽岡打虎都頭武鬆,與我和楊誌同在二龍山紮寨。”
四人急忙與武鬆見禮,史進道:“聞名久矣!”
魯智深對史進說道:“你的信楊誌已經收到了,隻是正值事多之時,他脫不開身,來不得,便讓我來。我們如今不在二龍山了,已投梁山泊大寨入夥。楊誌特讓我來尋你們山寨一同去那裏入夥。”
史進的信原本是讓一個心腹送到二龍山的,因二龍山人馬全夥上了梁山泊,那人便又去了梁山泊,才見到楊誌。
史進之所以寫信,和當時天下局勢有關。當時老種經略相公已盡克橫山,西夏屏障已失,麵臨亡國之危,西夏國主李乾順不得不臣服。而後平夏的西軍分為三處駐紮,一部留在寧夏原地駐防,一部迴到陝西,一部由老種經略相公親率駐紮到河間府,準備遼事。
西軍能苦鬥,敢犧牲,天下聞名。陝西四路從大範老子範雍開始經營起,強兵之名,已垂近百年,敢入瀚海戈壁千餘孤軍野戰,開疆拓土。除四路正軍外,西軍所屬蕃兵、強壯、弓箭社,都曾與西夏、青唐、諸羌糾纏百年。陝西諸路,一家數代都為西軍效力,男子活不過三十,一堆寡婦同處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如此強軍雖隻一部迴歸陝西,但綠林境況已大不如前,附近許多山頭都被剿滅,隻剩少華山獨木難支。少華山的嘍囉見情形不對,有些悄悄逃下山去,原本兩千餘人馬,眼下隻剩的千五百人,大多是沒有別的門路可去的。眼見少華山存亡不保,史進隻得去信與楊誌相商。
史進知魯武二人和楊誌是最好的,也不避諱他們,當場對朱武三人道:“樹挪死,人挪活。如今少華山難以為繼,楊製使所說去梁山泊是一條路,另一條路便是走我師父王進的門路去河間府投老種經略相公。諸位兄弟覺得如何是好?”
史進說起去投老種經略相公,魯智深才明白當初楊誌為何使了自己來。如果隻是帶話,楊誌找個心腹就行,用不著自己親自前來,用意當是在這裏。
魯智深對眾好漢說道:“諸位,老種經略相公那實在去不得,且聽灑家一言。早年灑家曾在老種帳下做個小軍官,後來惹出禍事來,才不得不到大相國寺出家避禍。老種手握大軍在外,朝中奸佞對他是百般提防。他身處嫌疑之地,隻得事事循規蹈矩,難容你等眾人。在他麾下,不如意事甚多。”
史進看了朱武三人,問道:“不知三位賢弟意下如何?”
三人互相看看,都不說話。
史進提高了聲音,怒道:“有話直說,有屁須放。”
朱武低著頭道:“俗話說,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我等在此紮寨數年,與西軍多有千絲萬縷的仇怨,又是強盜出身,並非正途。若是去河間府,即便老種經略相公容得我們,也隻怕不被那裏眾人待見,難建功立業。”他是打心眼不願意去投河間府,若是史進認識老種,倒也罷了,可史進認識的是王進,隻是老種賬下將校中的一個。算起來環節,朱武和老種隔了三層,若是有事,實在是指望不上老種能庇護。
“你呢?”史進轉向陳達喝問道。
陳達看了朱武一眼,扭頭轉向一邊,道:“依著官法打死,依著佛法餓死。兒郎們在綠林慣了,難受官府拘束,隻怕是大多不願意去的。然而若是同去的兒郎少了,先失了立身之本,光憑我們幾個人,能濟的什麽事?”
楊春不等史進發問,主動說道:“我聽兄長的,兄長說去哪,我就去哪。”
史進歎了一口氣說道:“那便不去河間府了罷!自從那年和師父不辭而別,我便想著做出些功績再去見他。如今高不成,低不就,去見他總有些麵上無光。”當年史進在延安府受楊誌所激,上了少華山,原本也是有幾分年輕人的傲氣。隻是後來楊誌自己的臥底差事都幹不下去了,更不要提史進。眼下史進更是傲氣發作,才有此言。
朱武道:“梁山泊同為綠林一脈,又有楊製使相邀,去那裏也好與二龍山眾人有個照應。”
“我們多帶人馬去,要是那裏不容我們,便去淮南地界尋個山頭。那裏官兵孱弱,到處都有我們的活路。”陳達道。
史進聽了,撓了撓頭:“到了那裏隻怕水土不服,兵卒性命多有折損。”
朱武點點頭:“是這個道理,除非有杏壇名手隨軍。”
史進歎了口氣,看著天上遠去的雲彩,輕輕搖了搖頭。
宋江皺了一下眉頭,道:“我也曾聽說九紋龍史進的大名,若得吾師去請他來最好。雖然如此,不可獨去,可煩武鬆兄弟相伴同走一遭。他是行者,也是和吾師一樣的出家人,正好一起上路,互相有個照應。”
武鬆應道:“我和大師去。”
魯智深推脫不得,隻得應了。
當日兩人收拾腰包行李,魯智深仍是和尚打扮,武鬆扮做隨侍行者。兩人辭別了眾頭領下山過了金沙灘,
二人沿著黃河直上,曉行夜住,不一日,來到華州華陰縣境內宿下。
第二日正好是重和二年二月初二,龍抬頭節。二人吃過早飯上路,徑直往少華山去,行到黃昏,來到少華山下,有伏路小嘍羅出來盤問。
那小嘍囉可巧是知道魯智深的,徑直上山報知。小嘍羅去不多時,九紋龍史進、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四個好漢下山來迎。
魯智深引武鬆與四人相見道:“這個行者便是景陽岡打虎都頭武鬆,與我和楊誌同在二龍山紮寨。”
四人急忙與武鬆見禮,史進道:“聞名久矣!”
魯智深對史進說道:“你的信楊誌已經收到了,隻是正值事多之時,他脫不開身,來不得,便讓我來。我們如今不在二龍山了,已投梁山泊大寨入夥。楊誌特讓我來尋你們山寨一同去那裏入夥。”
史進的信原本是讓一個心腹送到二龍山的,因二龍山人馬全夥上了梁山泊,那人便又去了梁山泊,才見到楊誌。
史進之所以寫信,和當時天下局勢有關。當時老種經略相公已盡克橫山,西夏屏障已失,麵臨亡國之危,西夏國主李乾順不得不臣服。而後平夏的西軍分為三處駐紮,一部留在寧夏原地駐防,一部迴到陝西,一部由老種經略相公親率駐紮到河間府,準備遼事。
西軍能苦鬥,敢犧牲,天下聞名。陝西四路從大範老子範雍開始經營起,強兵之名,已垂近百年,敢入瀚海戈壁千餘孤軍野戰,開疆拓土。除四路正軍外,西軍所屬蕃兵、強壯、弓箭社,都曾與西夏、青唐、諸羌糾纏百年。陝西諸路,一家數代都為西軍效力,男子活不過三十,一堆寡婦同處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如此強軍雖隻一部迴歸陝西,但綠林境況已大不如前,附近許多山頭都被剿滅,隻剩少華山獨木難支。少華山的嘍囉見情形不對,有些悄悄逃下山去,原本兩千餘人馬,眼下隻剩的千五百人,大多是沒有別的門路可去的。眼見少華山存亡不保,史進隻得去信與楊誌相商。
史進知魯武二人和楊誌是最好的,也不避諱他們,當場對朱武三人道:“樹挪死,人挪活。如今少華山難以為繼,楊製使所說去梁山泊是一條路,另一條路便是走我師父王進的門路去河間府投老種經略相公。諸位兄弟覺得如何是好?”
史進說起去投老種經略相公,魯智深才明白當初楊誌為何使了自己來。如果隻是帶話,楊誌找個心腹就行,用不著自己親自前來,用意當是在這裏。
魯智深對眾好漢說道:“諸位,老種經略相公那實在去不得,且聽灑家一言。早年灑家曾在老種帳下做個小軍官,後來惹出禍事來,才不得不到大相國寺出家避禍。老種手握大軍在外,朝中奸佞對他是百般提防。他身處嫌疑之地,隻得事事循規蹈矩,難容你等眾人。在他麾下,不如意事甚多。”
史進看了朱武三人,問道:“不知三位賢弟意下如何?”
三人互相看看,都不說話。
史進提高了聲音,怒道:“有話直說,有屁須放。”
朱武低著頭道:“俗話說,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我等在此紮寨數年,與西軍多有千絲萬縷的仇怨,又是強盜出身,並非正途。若是去河間府,即便老種經略相公容得我們,也隻怕不被那裏眾人待見,難建功立業。”他是打心眼不願意去投河間府,若是史進認識老種,倒也罷了,可史進認識的是王進,隻是老種賬下將校中的一個。算起來環節,朱武和老種隔了三層,若是有事,實在是指望不上老種能庇護。
“你呢?”史進轉向陳達喝問道。
陳達看了朱武一眼,扭頭轉向一邊,道:“依著官法打死,依著佛法餓死。兒郎們在綠林慣了,難受官府拘束,隻怕是大多不願意去的。然而若是同去的兒郎少了,先失了立身之本,光憑我們幾個人,能濟的什麽事?”
楊春不等史進發問,主動說道:“我聽兄長的,兄長說去哪,我就去哪。”
史進歎了一口氣說道:“那便不去河間府了罷!自從那年和師父不辭而別,我便想著做出些功績再去見他。如今高不成,低不就,去見他總有些麵上無光。”當年史進在延安府受楊誌所激,上了少華山,原本也是有幾分年輕人的傲氣。隻是後來楊誌自己的臥底差事都幹不下去了,更不要提史進。眼下史進更是傲氣發作,才有此言。
朱武道:“梁山泊同為綠林一脈,又有楊製使相邀,去那裏也好與二龍山眾人有個照應。”
“我們多帶人馬去,要是那裏不容我們,便去淮南地界尋個山頭。那裏官兵孱弱,到處都有我們的活路。”陳達道。
史進聽了,撓了撓頭:“到了那裏隻怕水土不服,兵卒性命多有折損。”
朱武點點頭:“是這個道理,除非有杏壇名手隨軍。”
史進歎了口氣,看著天上遠去的雲彩,輕輕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