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達、李成兩位都監下了將台,到月台下稟覆梁中書道:“相公真是慧眼識人,這楊誌便做正牌軍也有些委屈。”


    梁中書見二人這番言語,知二人於此事已服,又有心施恩與索超,讓眾將生些嫌隙,便哈哈一笑道:“這兩個人,本領一樣高明,皆可重用。”


    說罷梁中書傳下將令,叫旗牌官傳喚兩人都到廳前。梁中書取兩錠白銀,兩副鎧甲賞賜二人,叫軍政司將兩個人都升做管軍提轄使。


    索超、楊誌都拜謝了梁中書,再拜謝了眾軍官,入班做了提轄。眾軍卒打著得勝鼓,把著那金鼓旗先散。梁中書和大小軍官,都在演武廳上筵宴。


    看看紅日沉西,筵席已罷,梁中書上了馬,眾官員送他歸府。隊伍前是這兩個新參的提轄,頭上都帶著花紅,迎入東城門來。兩邊街道眾百姓扶老攜幼,看了歡喜。


    梁中書醉眼迷離,在馬上問道:“你那百姓歡喜為何?莫非哂笑?”


    眾老人都跪下道:“老漢等生在北京,長在大名府,不曾見今日這等兩個好漢將軍比試。今日教場中看了這般身手,如何不歡喜!”


    梁中書在馬上聽了,大喜。迴到府中,眾官各自散了。索超等一班弟兄請楊誌一同去慶賀飲酒。


    自此之後,梁中書越發十分抬舉楊誌。軍中諸將漸漸地有人來結識楊誌,其中急先鋒索超見楊誌手段高強,心中佩服,交往甚密。楊誌便想薦索超也得職方司一份職役,隻待合適時機,是為後話。


    這一日,梁中書升廳議事,見軍中諸將皆服楊誌,便想如法炮製,再安插私人,以便逐步控製軍中。隻是哪有那麽多武藝高強之人,因想著楊誌乃武將世家,便讓他薦人來。


    對楊誌來說,這是個明暗兩便的活,他推薦來的人,暗地也可以做職方司的事。


    楊誌便稟道:“恩相,小人之前有一良友,姓湯名隆,現在老種經略相公府隨他父親打造兵器。此人力氣極大,以小人短識,未見大如他的。雖則招數不精,但以力服人,不比留守司眾人遜色。”


    梁中書聽了,道:“如此便可修書一封,使他前來。依前番比武舊例,與他一官半職。”


    楊誌道:“恩相,如要薦人,才且不論,忠需為基。若是不忠的,有多少才都不濟事。我與那湯隆雖相交莫逆,但數年未見,人心難保沒個變化的。再有一個,書信往來,反耽誤事,不如小人親自去延安府一趟。若是可靠的,當麵請他來。”


    梁中書聽了,點頭稱善,叫人給了楊誌盤纏並兩匹良馬。


    楊誌上路行了兩日,這一日行到隆德府東的一個山頭,名叫天脊山。因風沙甚大,行路不得,便尋個僻靜背風林子歇息。


    待風略小了一些,忽然聽得林子深處有女子驚叫,楊誌循聲而去。走不多時,便見旁邊小路斜著一輛太平車子,車上有棚,車旁歪坐一老者,被捆在車把上。


    那老者見了楊誌,急忙大唿道:“好漢救命。”


    楊誌便要與老者解繩索,老者道:“好漢不急救我,先去前麵救我女兒。若是晚了,隻怕我女兒清白不保。”


    楊誌依言往前走了七八十步,在樹後看了,隻見二人在那裏一個捉,一個躲。捉的是一男子,五短身材,倒是一副忠厚老實人長相。躲的是一女子,姿容秀麗,眸似點漆,頭上別無首飾,隻用木釵挽起一窩青絲,往身上看,裙裾月白繡花,花葉舒展,不勝清婉。那女子躲閃間無不透著嬌怯,好似琉璃瓦上的一縷霜痕,輕輕嗬一口氣,便能讓她融化消失。


    楊誌上次與龐春霞在陳武山曾遇到過兩個女子,設下陷阱,專門坑害路人。此時見那女子一時無憂,便也不急,隻留心看有無破綻。


    那男子沒有發現楊誌,已是篤定女子跑不掉,隻是如貓戲鼠一般,撲上前去。女子躲閃不及,“嗤啦”一聲,胸前被撕下一塊布條來,露出小衣並一塊雪白肌膚來。


    那男子淫笑一聲,把布條放鼻子間聞了,一副陶醉模樣:“小娘子......”


    那女子聽這****,又羞又怒,空自著急,卻又無可奈何,隻急的眼淚都流了出來。


    那男子看女子梨花帶雨,心裏淫念大動,獰笑道:“小娘子別哭,待會有你樂的。”說著那男子撲了上去,女子還要躲,被樹根絆了一下,倒在地上。


    那女子罵道:“無恥之徒。”


    “好甜的小嘴,罵人也這麽中聽。”說著那男子蹲在地上,對那女子上下其手,那女子自幼守貞,哪裏受過這樣的羞辱,羞憤莫名,幾乎昏了過去。


    “小娘子真是大大的勾魂,我睡過不少美人,勝過你的倒也不多。”


    楊誌見二人神情不像作偽,悄悄從樹後走出,一腳揣在那男子背後,把他踹翻在地。


    那男子跳起來,掏出一把匕首,就往楊誌胸前紮來。楊誌看了匕首來路,伸出兩個手指,隻輕輕一夾,把匕首鋒刃夾在指間。那男子隻覺自己匕首好似刺入岩石中一般,全身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卻無法再前遞一分。


    楊誌臉色微微一動,看著那男子,露出一絲淡淡的戲謔:“咦?”


    那男子大駭,棄了匕首就逃。楊誌趕上前去,一腳踢翻在地。那男子隻得磕頭求饒命。


    楊誌單手拖了那男子,扶著那女子迴大車旁問了。原來那老者是一個畫匠,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姓王名義。因獨女玉嬌枝自幼體弱,許下西嶽華山金天聖帝廟內妝畫影壁,如今帶了女兒同行前去還願。


    那男子是個車夫,名叫王英,略有武藝,人稱“矮腳虎”。因麵相老實,被王義雇了來。沒成想,這王英雖然麵善,卻是心黑,最是貪淫好色,見了美女便想染指,壞了不少良家女子名節。行到此處偏僻,王英便綁了王義,想要強奸玉嬌枝。幸好被楊誌趕上,沒有得逞。


    那男子隻是磕頭叫:“爺爺饒命,小人不敢再犯了。”


    楊誌問道:“你這賊廝,可知罪?”


    “都是小的豬油蒙了心,管不住下身,還求爺爺饒命。”


    “既如此,我便替你管上一管。”楊誌恨王英貪淫好色,壞人清白,便拿了匕首,往王英襠下隻一旋......


    王英慘唿一聲,昏死過去。玉嬌枝見不得血,驚嚇連連。


    王義老漢看了楊誌臉上青記,忽然猛醒:“恩人可是曾在大名府東城門與人比武的楊提轄?”


    “是我,怎麽,你們如何認得我?”


    “卻是恩人當日披紅遊街時見過,故此認得。”


    楊誌道:“我有公幹去延安府,可與你們同行到晉州。待到了晉州,你等再尋個商隊去華州吧。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你們可不能再與他們單獨行路。”


    王義自無異議,扶正了車子,讓玉嬌枝到車棚中坐了,三人上得路來。待到晉州,楊誌別了王義父女,往延安府來。


    此後一路再無故事,這一日,楊誌到了延安府湯隆家中。湯隆父正帶了幾個學徒在那裏生火打鐵,湯隆卻是出門去了。


    湯隆父也是與楊誌相熟的,他一邊遣人去尋湯隆,一邊使人沽酒買肉,自陪了楊誌說話。


    且說無巧不成書,湯隆不在別處,正在與九紋龍史進一同飲酒。


    史進來延安府已有時日,卻沒有見到王進,說是隨老種經略相公蒙天子相召,帶著王進陪著一起上汴京奏對去了,至今未歸。好在史進還有些盤纏,便在客店住著等。後來遇到湯隆,湯隆父與王進交情莫逆,王進也曾教過湯隆槍棒拳腳,勉強算是半個徒弟。二人遇到後一見如故,每日廝混在一處飲酒練武。


    湯隆聽楊誌來到,便拖了史進迴家與楊誌相見。故人久別重逢,新友初次見麵,這番酒三人隻吃的昏天暗地。


    吃酒間,湯隆不勝酒力,先醉了,隻趴在桌上昏睡。


    楊誌問起史進來此間情由,史進便把與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三人舊事說了。


    史進歎口氣道:“師父常說我行事不謹慎,不然也不至於今日這般。”


    楊誌問道:“少華山都是過去事情,大郎不必耿耿於懷。倒是西軍正值用人之際,有王老教頭情麵在,大郎為何有這般感慨?”


    史進道:“老種經略相公蒙天子相召,上汴京奏對去了。我師傅隨他同去,至今未歸。因此一直未有職役,幸有湯隆兄長陪伴。”


    “大郎隻耐心等待便是,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楊誌道。


    “若隻是等待還好,隻是聽人說,西夏覆滅時日不多,非是我盼天下不太平,隻是此戰眼見完結,短時間內邊疆再無戰事,無功業可立。”


    楊誌見史進蒙王進教誨,是個有心報效國家的,便動了招攬的心思,問道:“愚兄一時手癢,大郎可有興致切磋一番,也散散酒勁?”他卻是怕史進本領不濟,想要出手試探。


    史進自不推脫,來到院中,與楊誌練過一迴。史進卻隱隱落了下風,這卻不是因為楊誌本領比史進高,隻是打法有別。


    楊誌為人謹慎,又常以統帥為念,對衝鋒陷陣那等猛將所為多少有些看不起,因此技擊偏防守,少了幾分狠辣,與武藝相仿對手打鬥時,對方傷他不易,他要贏對手也難,正如與林衝、索超比武一般,都是平局收場。


    反觀史進,血氣方剛,年輕氣盛,多少又有些莽撞,隻求一往無前,絕少防禦,頂多也是以攻為守。性子上來時,便以輕傷換重傷、以重傷換性命也在所不惜,同歸於盡也是敢的。這等打法,性命相搏時,即便對方比他武藝高,若膽氣不足,也不是他對手。


    然而好友之間比武,哪能處處拚命,史進難免束手束腳,因此不是楊誌對手。此間情由,史進尚不明白,楊誌已了然於心,招攬之心熾熱起來。


    楊誌收住招式,與史進道:“大郎若是有心報效國家的,愚兄這倒有需人幫忙處,不知大郎意下如何?”


    “可是去大名府留守司?”


    “不是去大名府,而是迴少華山。”


    “哥哥如何勸我去落草?此事休提,當初我不願留在少華山上,才來延安府投師父,如今哪裏能迴去?”史進不知道楊誌底細,隻說自己不願去少華山。


    “大郎莫急,聽愚兄慢慢道來。我此次來,便是要湯隆去大名府助我。想不到巧遇大郎兄弟。”


    楊誌當日把職方司的事情與史進說了大概,道:“若是別人,想要如我這般要去落草,還費些思量。如今大郎卻是得天獨厚,有少華山上現成的第一把交椅。看朱武、陳達、楊春三人行徑,在少華山落草,也是被逼無奈,未見是個鐵心做強盜的。愚兄日後在山東行事時,大郎也可為強援,將來封侯拜將也未可知。”


    史進心下驚訝不已,當下便把王進的事也對楊誌說了,道:“不瞞兄長,我來找師傅,非是不願意去少華山,而是要問他討個主意。上次作別前,他說要報上汴京職方司去,至今沒有消息。我不敢貿然上少華山去,隻怕玷汙了清白家世。”


    楊誌道:“兄弟不必擔心這個,隻管去。我在職方司副使那裏頗能說的上話,即便未能事先掛名,後補一個不在話下。我迴大名府後便修書一封去汴京,道明此事。”


    史進聽了,猶豫道:“若按哥哥所說行事,便不用擔心此節,勉強也能做的。然而此事頗大,我還是想問過師父。”


    “大郎如何這等不爽利,你也走過江湖,可見過哪個好漢行事之前先問師父允不允的?王老教頭人老了,事事隻求安穩。以他本領,若是突然發難,殿帥府中誰人攔得住?便十個高俅也刺死了!”楊誌有意激史進道。


    不知史進如何迴話,且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臥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亮並收藏水滸臥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