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死之物都希望通過生育繁衍這個唯一可能的方式達到永生。柏拉圖曾在《飲宴篇》中這樣論證。
現在,它似乎真的成為了一個真理。
生命與地球上各個圈層都有複雜的相互作用,且其本身也是一個複雜係統,並不允許我們用有限的算力模擬它的全部未來。
但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個叫做j. richard gott的聰明人,發明了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可以一窺究竟。
他假設一個像人類未來那樣令人魂牽夢繞的過程發生於兩個時刻之間,一個是t_begin,另一個是t_end,他作為觀察者在t_now時刻進行觀察,t_now隨機分布在t_begin和t_end之間,沒有任何特殊。
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可以得到t_future =(t_end - t_now)= t_past =(t_now - t_begin)
很顯然,t_future有一半的可能被高估,也有一半的可能被低估。
如果定義一個係數r =(t_now - t_begin)\/(t_end - t_now),那麽r會均勻分布在0到1之間。
如果把置信度放到95%,那麽r會介於0.025和0.975之間。
這樣,就會得到t_past\/39 < t_future < 39t_past
智人的曆史約有20萬年,帶入式子,便可以得到5100年< t_future < 780萬年。
如此簡單樸素甚至有點無厘頭的方法竟然把人類的未來估算得大差不大,真是讓人驚喜。
隻可惜,按照目前的狀況,人的未來隻會是式子裏的下限。
晚上,盧赫把頭頂的燈跳到色溫最小,直直盯著那昏暗的紅色發呆。
在被《十萬個為什麽》填充的漫長暑假裏,他曾把宇宙篇翻來覆去咀嚼,不止一次對著地球壽命隻有50億年的說法黯然神傷。
50億年後,太陽會膨脹為紅巨星,膨脹後的體積足以吞噬地球,讓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灰飛煙滅。
每每想到自己的祖孫後代要經曆這樣絕望的未來,他都痛苦不已。
成年之後,那些專屬於兒童的感性和憧憬迅速被繁重的生活磨平。他再也不期待無窮無盡的歲月,隻希望當下的這一天不用過得特別辛苦。
而現在,那個早已被歲月埋葬的小鬼魂,居然又冒出來搗亂了。
科技一直以預料之外的速度迅猛發展。26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石器;100萬年前,火驅散所有寒冷;7000年前,進入金屬器時代,可以製作更為複雜的工具和武器;5000年前,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文明的高級形式就此啟航;4000年前哈維血液循環論,近代醫學開創;200多年前蒸汽機的發明開啟工業化時代;100多年前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目前,正處於全新的智能時代。
科技的重大進展一直在跳躍性加速,兩次變革之間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也許征服星辰大海的完美未來就在眼前。
可緊接著,一場意外讓人類的科技樹開始點歪。
隧道挖掘、岩土力學、地下水處理、光照、供暖、電力、垂直農業、水培、菌培、隧道通信、物聯網、智能決策、增強現實、腦機接口……
這是人類成為穴居動物後未來的科技走向。
最能與災難發生前的發展方向銜接的是最後兩個,可那是服務於有限空間內的文化娛樂的,是暫未啟動的下一個十年計劃。在此之前,要先保證所有人都能活著,盡量有尊嚴的活著,把盛極一時的文明延續下去。
首先定個小目標,活過5000年。
這樣一個小目標,讓所有人頭疼。
憑借大國速度,讓掩體內的所有人擺脫接口困擾隻需耗費幾個星期的時間。但是掩體外的呢,國土外的呢。
雖說地上的氣候條件總體不支持生命活動,但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總有那麽些地方擁有奇特的地形,可以勉強支撐以活著為目標的艱辛生活。
坐北向南的倒u字形山穀就可以做到,如果南邊再有一片小山脊把唯一的風口堵住就更好了。綿長蜿蜒的黃河穀裏肯定能有幾段這樣完美的地方,
至於國土外的,在那些鬆散的國家和組織裏,雖說死的肯定比活的多得多,但也一定有幾群幸運的人,像幾百萬年前的直立人一樣,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在亞曆山大河穀活著印度河穀裏,在天然屏障的庇佑下,安然潛伏。
這事被證實過。有一日夜晚,當離地830公裏的極軌衛星逆著晨昏圈掠過讚比西河以南時,迴傳的燈光數據並非全是空值。雖然後來證實那些是火光,但根據光點的分布特征,火是人點的。
20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上的穴居人順利度過了一整個冰河時期。他們把食物和禦寒的動物皮毛存儲在洞穴中,點燃篝火烹飪和禦寒;他們發展出穩定的社會關係,把被自然之力吞噬的同伴埋葬,取下僵硬屍骨上的飾物留作紀念,直至不斷向赤道生長的冰原開始融化。南山遺址裏上萬顆碳化稻穀可以證明這一切。
也許幾年後,發生在21世紀的離奇浩劫像由冰期邁入間冰期那樣徹底結束,不同膚色的幸存者像南征的尼安德特人從洞穴中走出,重迴人類文明大部隊的懷抱,繼續繁衍和發展,好似什麽也沒有發生過。
人類和尼安德特人擁有共同祖先,他們之間有競爭和對抗,也有接觸和交流。除非洲之外的歐亞大陸現代人基因組中,平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痕跡。
如果把因各種原因攜帶接口繼續生存下去的人類比為尼安德特人,那麽這無法阻擋的1%-4%會在遙遠的將來成為災難。
一切有死之物都希望通過生育繁衍這個唯一可能的方式達到永生。平均壽命78年的智慧生物希望整個種群的未來不是5100而是780萬。
第二天一早,那幫專門研究哲史政的人終於結束了長達幾周的爭論。未雨綢繆,方能無憂,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值得花費一小部分的精力去踐行一下。就當是到寺廟裏上一炷香。
於是,一個沒有代號的計劃被立刻提上日程,開始被緊鑼密鼓地籌備。
在盧赫心中,它叫做“捉貓”。
因為擔心暴風時代來臨時,固執生活在地麵的幸運星們真的能幸運到現在;擔心他們因接口死去又或者帶著接口永遠幸存;擔心未來出於各種考慮並不能要求所有產婦先做全基因組檢測才能孕育屬於自己的生命奇跡。所以要像捉流浪貓一樣把那些流浪的人找到,割蛋剪耳。
不對,是以一劑淡白色澄澈液體拯救他們的生命,並且把他們送迴除了沒太陽可曬以外哪裏都好的溫暖的家。
自接口成為得力的研究工具以來,生命科學及食品工程以相當迅猛的速度發展。繼可口的玉米濃湯之後,各類蔬菜和散發甜香氣的新米麵不斷被端上餐桌。據說是因為搞植物的竺丘和搞微生物的許華曦強強練手,能讓那些矜持恬靜的綠色生命像酵母菌一樣一個勁地下小崽,隻要營養給得充分且合適。
很快,當搞化學的吳喬加入其中,能把因生長周期急劇壓縮而時常枯萎的作物喂得飽飽的。他們三個人一定會勾肩搭背地在食堂裏慷慨激昂:
從此往後,大國可以喂得飽全世界的人。
這十分抽象,但卻又是事實。遺傳代碼似乎真的是一坨代碼,而接口讓代碼的擴展像拚積木一樣容易。
宇宙機真是當之無愧。
當晚,盧赫把腳踩計算機和生物兩條船的人生贏家艾達否從床上一把拽下,拖到110號最神秘的一扇屏蔽門內。後者踩著穿反的拖鞋,打了一路飽嗝。
“你發什麽神經?這種地方我可不來。知道的越多生活質量越低,現在能吃飽飯挺快樂的。”
艾達否望著辦公區內密密匝匝擺著的顯示器,死活不願往裏走一步。
盧赫早已料到對方的這幅德行,拿出早已打好稿的話術:
“你導王海濱又消失好久了吧?”
“之前沒消失的時候是不是總是支支吾吾閃爍其詞提防著你們?”
“他頭發掉了好多吧?”
“你想不想當pi?”
艾達否顯然對他的寃種導師不怎麽關心,直接聚焦在盧赫連珠炮的最後一炮上,“當你這種手握各種資源瀟灑到沒朋友的pi?”
盧赫點頭,“我要幹更重要的事去了,讓你繼承我的皇位和遺產。”
艾達否聽後把眼珠子轉了一整圈,終於願意順著盧赫的拉扯坐到唯一亮著的一台顯示器前,“那我要先看看你留給我的是不是不良資產。”
盧赫坐在艾達否把椅背一放,順勢躺倒,眯起眼睛。他給這位人才準備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從接口的發現過程到太平洋對岸傳來的賽格蘭電腦裏的雞零狗碎。
天上掉下個金鋤頭,可卻隻被拿來鋤地了。接口雖然好用,但也許它的價值遠不在此。這個時候,科學猜想的提出比單純的技術應用更加重要。眼前這位吃了好幾天飽飯滿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的人才顯然很適合幹這個。他看人和分析數據一樣準。
果然,他的覺隻睡了一半,便被艾達否一巴掌拍醒。
艾達否指著電腦屏幕興高采烈:
“死了!那個叫賽格蘭的,利用接口給人多次編輯進亂七八糟的功能之後,人全死了!利用其它方式深度編輯的果蠅最終也都死了!”
盧赫一頭霧水地起身,本能地批判道:“雖然是敵對國家,但好歹都是無辜生命。你就算不聖母,也不能太沒有心吧?”
艾達否瘋狂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想說的是,你不覺得接口引發的轉座爆炸過程,還有用crispr編輯後的果蠅,子代基因組裏pam序列逐代減少這一點很像是循環和遞歸嗎?
循環和遞歸不受限,基因組語言可以模擬圖靈機。
我們也許就是一個自動機,一個圖靈完備的自動機!”
現在,它似乎真的成為了一個真理。
生命與地球上各個圈層都有複雜的相互作用,且其本身也是一個複雜係統,並不允許我們用有限的算力模擬它的全部未來。
但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個叫做j. richard gott的聰明人,發明了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可以一窺究竟。
他假設一個像人類未來那樣令人魂牽夢繞的過程發生於兩個時刻之間,一個是t_begin,另一個是t_end,他作為觀察者在t_now時刻進行觀察,t_now隨機分布在t_begin和t_end之間,沒有任何特殊。
在這樣的假設前提下,可以得到t_future =(t_end - t_now)= t_past =(t_now - t_begin)
很顯然,t_future有一半的可能被高估,也有一半的可能被低估。
如果定義一個係數r =(t_now - t_begin)\/(t_end - t_now),那麽r會均勻分布在0到1之間。
如果把置信度放到95%,那麽r會介於0.025和0.975之間。
這樣,就會得到t_past\/39 < t_future < 39t_past
智人的曆史約有20萬年,帶入式子,便可以得到5100年< t_future < 780萬年。
如此簡單樸素甚至有點無厘頭的方法竟然把人類的未來估算得大差不大,真是讓人驚喜。
隻可惜,按照目前的狀況,人的未來隻會是式子裏的下限。
晚上,盧赫把頭頂的燈跳到色溫最小,直直盯著那昏暗的紅色發呆。
在被《十萬個為什麽》填充的漫長暑假裏,他曾把宇宙篇翻來覆去咀嚼,不止一次對著地球壽命隻有50億年的說法黯然神傷。
50億年後,太陽會膨脹為紅巨星,膨脹後的體積足以吞噬地球,讓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灰飛煙滅。
每每想到自己的祖孫後代要經曆這樣絕望的未來,他都痛苦不已。
成年之後,那些專屬於兒童的感性和憧憬迅速被繁重的生活磨平。他再也不期待無窮無盡的歲月,隻希望當下的這一天不用過得特別辛苦。
而現在,那個早已被歲月埋葬的小鬼魂,居然又冒出來搗亂了。
科技一直以預料之外的速度迅猛發展。26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石器;100萬年前,火驅散所有寒冷;7000年前,進入金屬器時代,可以製作更為複雜的工具和武器;5000年前,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文明的高級形式就此啟航;4000年前哈維血液循環論,近代醫學開創;200多年前蒸汽機的發明開啟工業化時代;100多年前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目前,正處於全新的智能時代。
科技的重大進展一直在跳躍性加速,兩次變革之間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也許征服星辰大海的完美未來就在眼前。
可緊接著,一場意外讓人類的科技樹開始點歪。
隧道挖掘、岩土力學、地下水處理、光照、供暖、電力、垂直農業、水培、菌培、隧道通信、物聯網、智能決策、增強現實、腦機接口……
這是人類成為穴居動物後未來的科技走向。
最能與災難發生前的發展方向銜接的是最後兩個,可那是服務於有限空間內的文化娛樂的,是暫未啟動的下一個十年計劃。在此之前,要先保證所有人都能活著,盡量有尊嚴的活著,把盛極一時的文明延續下去。
首先定個小目標,活過5000年。
這樣一個小目標,讓所有人頭疼。
憑借大國速度,讓掩體內的所有人擺脫接口困擾隻需耗費幾個星期的時間。但是掩體外的呢,國土外的呢。
雖說地上的氣候條件總體不支持生命活動,但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總有那麽些地方擁有奇特的地形,可以勉強支撐以活著為目標的艱辛生活。
坐北向南的倒u字形山穀就可以做到,如果南邊再有一片小山脊把唯一的風口堵住就更好了。綿長蜿蜒的黃河穀裏肯定能有幾段這樣完美的地方,
至於國土外的,在那些鬆散的國家和組織裏,雖說死的肯定比活的多得多,但也一定有幾群幸運的人,像幾百萬年前的直立人一樣,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在亞曆山大河穀活著印度河穀裏,在天然屏障的庇佑下,安然潛伏。
這事被證實過。有一日夜晚,當離地830公裏的極軌衛星逆著晨昏圈掠過讚比西河以南時,迴傳的燈光數據並非全是空值。雖然後來證實那些是火光,但根據光點的分布特征,火是人點的。
20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上的穴居人順利度過了一整個冰河時期。他們把食物和禦寒的動物皮毛存儲在洞穴中,點燃篝火烹飪和禦寒;他們發展出穩定的社會關係,把被自然之力吞噬的同伴埋葬,取下僵硬屍骨上的飾物留作紀念,直至不斷向赤道生長的冰原開始融化。南山遺址裏上萬顆碳化稻穀可以證明這一切。
也許幾年後,發生在21世紀的離奇浩劫像由冰期邁入間冰期那樣徹底結束,不同膚色的幸存者像南征的尼安德特人從洞穴中走出,重迴人類文明大部隊的懷抱,繼續繁衍和發展,好似什麽也沒有發生過。
人類和尼安德特人擁有共同祖先,他們之間有競爭和對抗,也有接觸和交流。除非洲之外的歐亞大陸現代人基因組中,平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痕跡。
如果把因各種原因攜帶接口繼續生存下去的人類比為尼安德特人,那麽這無法阻擋的1%-4%會在遙遠的將來成為災難。
一切有死之物都希望通過生育繁衍這個唯一可能的方式達到永生。平均壽命78年的智慧生物希望整個種群的未來不是5100而是780萬。
第二天一早,那幫專門研究哲史政的人終於結束了長達幾周的爭論。未雨綢繆,方能無憂,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值得花費一小部分的精力去踐行一下。就當是到寺廟裏上一炷香。
於是,一個沒有代號的計劃被立刻提上日程,開始被緊鑼密鼓地籌備。
在盧赫心中,它叫做“捉貓”。
因為擔心暴風時代來臨時,固執生活在地麵的幸運星們真的能幸運到現在;擔心他們因接口死去又或者帶著接口永遠幸存;擔心未來出於各種考慮並不能要求所有產婦先做全基因組檢測才能孕育屬於自己的生命奇跡。所以要像捉流浪貓一樣把那些流浪的人找到,割蛋剪耳。
不對,是以一劑淡白色澄澈液體拯救他們的生命,並且把他們送迴除了沒太陽可曬以外哪裏都好的溫暖的家。
自接口成為得力的研究工具以來,生命科學及食品工程以相當迅猛的速度發展。繼可口的玉米濃湯之後,各類蔬菜和散發甜香氣的新米麵不斷被端上餐桌。據說是因為搞植物的竺丘和搞微生物的許華曦強強練手,能讓那些矜持恬靜的綠色生命像酵母菌一樣一個勁地下小崽,隻要營養給得充分且合適。
很快,當搞化學的吳喬加入其中,能把因生長周期急劇壓縮而時常枯萎的作物喂得飽飽的。他們三個人一定會勾肩搭背地在食堂裏慷慨激昂:
從此往後,大國可以喂得飽全世界的人。
這十分抽象,但卻又是事實。遺傳代碼似乎真的是一坨代碼,而接口讓代碼的擴展像拚積木一樣容易。
宇宙機真是當之無愧。
當晚,盧赫把腳踩計算機和生物兩條船的人生贏家艾達否從床上一把拽下,拖到110號最神秘的一扇屏蔽門內。後者踩著穿反的拖鞋,打了一路飽嗝。
“你發什麽神經?這種地方我可不來。知道的越多生活質量越低,現在能吃飽飯挺快樂的。”
艾達否望著辦公區內密密匝匝擺著的顯示器,死活不願往裏走一步。
盧赫早已料到對方的這幅德行,拿出早已打好稿的話術:
“你導王海濱又消失好久了吧?”
“之前沒消失的時候是不是總是支支吾吾閃爍其詞提防著你們?”
“他頭發掉了好多吧?”
“你想不想當pi?”
艾達否顯然對他的寃種導師不怎麽關心,直接聚焦在盧赫連珠炮的最後一炮上,“當你這種手握各種資源瀟灑到沒朋友的pi?”
盧赫點頭,“我要幹更重要的事去了,讓你繼承我的皇位和遺產。”
艾達否聽後把眼珠子轉了一整圈,終於願意順著盧赫的拉扯坐到唯一亮著的一台顯示器前,“那我要先看看你留給我的是不是不良資產。”
盧赫坐在艾達否把椅背一放,順勢躺倒,眯起眼睛。他給這位人才準備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從接口的發現過程到太平洋對岸傳來的賽格蘭電腦裏的雞零狗碎。
天上掉下個金鋤頭,可卻隻被拿來鋤地了。接口雖然好用,但也許它的價值遠不在此。這個時候,科學猜想的提出比單純的技術應用更加重要。眼前這位吃了好幾天飽飯滿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的人才顯然很適合幹這個。他看人和分析數據一樣準。
果然,他的覺隻睡了一半,便被艾達否一巴掌拍醒。
艾達否指著電腦屏幕興高采烈:
“死了!那個叫賽格蘭的,利用接口給人多次編輯進亂七八糟的功能之後,人全死了!利用其它方式深度編輯的果蠅最終也都死了!”
盧赫一頭霧水地起身,本能地批判道:“雖然是敵對國家,但好歹都是無辜生命。你就算不聖母,也不能太沒有心吧?”
艾達否瘋狂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想說的是,你不覺得接口引發的轉座爆炸過程,還有用crispr編輯後的果蠅,子代基因組裏pam序列逐代減少這一點很像是循環和遞歸嗎?
循環和遞歸不受限,基因組語言可以模擬圖靈機。
我們也許就是一個自動機,一個圖靈完備的自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