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行頭說,十六個瓜得送一個瓜,將它切開,讓客人先品嚐,不然太貴,不會有人買。說的有道理,朱三都不能反駁,也送了。劉昌郝將小瓜一起剔下來,每個瓜均重都達到了一斤六七兩,二十多文,真讓這些販子將瓜切開,一個個開始心痛。切是切了,切成薄薄的一小片……
同時是“統一售價”,每斤二十五文錢,比鞭炮好,鞭炮到現在,還幾乎翻著一倍利潤賣。各個販子也想賣高價,問題他們長這麽大,也未賣過二十多文錢一斤的甜瓜,害怕要價太高,將客人一起嚇走,因此在果子行各行頭商議之下,定下如此價格。
一個文士模樣的人走了過去。
“我是瓜王,西坡蜜?種瓜人亦欲成西坡?”
賣瓜的販子識字不多,顯然聽不懂這個梗,就是一個名字,為什麽不能取名西坡?
“咦,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如此好吃?”
兩句話意思是熱天吃了像冰雪那樣涼、蜜那樣甜的五色瓜,頓覺得透心涼爽,口也不幹了,以至將泡好的香茶也倒掉了。也太誇張了吧,反正是免費品嚐的,文士嚐了一口,頓時他眯起眼睛說:“好詩句,好瓜。”
難怪叫蜜瓜,它就是蜜啊,它就是瓜王啊。
小販自得地說:“自是好瓜,非但是好瓜,其乃瓜王也。大郎君,西坡是何物,為何種瓜人不能成西坡?”
韋小二與武兆麟是知道內情的,武兆麟覺得這兩人雞同鴨講,十分好玩,加上文士誇張的樣子,他忍不住爆笑起來。
文士扭頭不服氣地說:“田舍翁,你能吃得起?”
小販也看到他們,心想,就是人家種的,人家為什麽吃不起。劉昌郝衝他搖搖頭,示意他不要說話,沒必要惹這種意氣之爭。文士也不想爭,他又重新看著小販:“大叔父,好吃是好吃,太貴。”
“大郎君,其貴乎?誰家甜瓜上市也?誰家甜瓜如此之甜?此何謂瓜王,乃其主人用秘法秘藥壅之而成,豈能便宜?”
文士想想也是,它不但好吃,似乎上市好早的,先買了一個,想了想,又挑了兩個,刻意將襆巾解下來包瓜。然後付錢,劉昌郝衝小販子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唿,帶著韋小二他們離開。
韋小二說:“如此賣,賣得亦快。”
這叫快?馬上就看到真正快的。
走了一會,到了第二個瓜攤,劉昌郝又駐下腳步,一個中年人站在瓜攤前嚐了一口:“真甜,真甜。”
看著他陶醉的樣子,一個貴婦好奇地停下腳步,她後麵還帶著兩個婢女,貴婦人問:“真好吃耶?”
“天下一絕,果乃瓜王之稱,我從未吃過如此甜瓜。”
貴婦被誇蒙了,她嫌小販切開的瓜不幹淨,讓後麵的小婢買了一個瓜,又用羅帕將小販的刀擦了又擦,然後驚唿道:“真是涼爭冰雪甜爭蜜,哥子,將其全售給我家。”
中年人也有些蒙,我還沒有買呢,你就包圓了。韋小二他們也有些蒙,到了小販手中不是劉昌郝“灌水”的十六文錢,而是實打實的二十五文錢,一筐瓜得要兩百多文錢,小販車邊堆著十二筐瓜,得需三緡多錢,才能買下來。
武兆麟小聲問:“少東家,他們能吃完?”
“有大戶人家有百餘號人,你說能否吃完?”
看了兩家,不用再看了,但一行人速度仍不快。中國古代隻有發展到宋代,才能說是富庶的王朝。經濟決定了飲食,那怕唐朝,食物也比較簡樸,到了宋朝,開始出現各種美食了,包括小吃。
後來美帝《生活雜誌》評選一千年以來影響人類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中國隻有六件事上榜,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住第五十六位。能這麽說,正是宋朝的出現,才造就了後來的美食王國。
一路上有無數精美的小吃,苗苗小,直接向哥哥要錢買著吃,二妹大了,有些不大好意思,不過劉昌郝懂的,替苗苗買了,便替她也買,還替二妹買了一對精美的玉鐲子。
走了一會兒,苗苗走不動,劉昌郝直接將苗苗背起。
…………
“三姐,劉西坡。”蘇眉兒說,她家就在這附近,反正巧不巧的,隻要劉昌郝時常從這裏過,便能碰到。
現在劉昌郝模樣有些淒慘。
苗苗趴在他後麵,不停地用小手拿著零食吃,因為苗苗在動彈,劉昌郝隻好不斷地調整著手的位置,以防她滑下來。但他終不是強壯之輩,背得久,有些吃力,腰佝僂起來。用力學去分析,腰往下佝僂,不但是手能得力,腰部也能受力,背起來會輕鬆。
苗苗終是小,不大懂事,吃著吃著,嫌手上有油膩,偷偷地用劉昌郝襆頭擦著手,然後吐著舌頭,劉昌郝裝作不知道。蘇眉兒在邊上看著,無論是劉昌郝或是二妹、苗苗,與謝四娘相貌皆很像,能看出他們是一家人。上次劉昌郝也說過,父親去世了,隻有一個母親,兩個妹妹。
苗苗在吐舌頭,蘇眉兒忍不住噗哧一下笑了。
劉昌郝也未注意街上的轉角處有一人在看他們,正好這段路上的行人比較多,劉昌郝伸手將謝四娘挽了一下。
宋朝沒有暖男一詞,真正意義上的暖男也不多。
蘇眉兒先是笑,忽然癡癡地看著這幕場景,連話也說不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來到馬神醫家,這裏離貢院不太遠,離開封城第二大的夜市龍津橋夜市也僅幾百步之遙。醫館裏有不少人,名氣大,上門看病的人也多。排了好一會隊,才輪到他們。
馬神醫先是看朱三,又看劉昌郝他們,前幾天朱三來又打聽了一些具體的情況,對馬神醫說了劉昌郝的由來。除了劉昌郝還有武兆麟,皆是粗衣打扮,馬神醫一時弄不清誰是劉昌郝,不過他反應也不慢,漸漸地就將視線轉向了劉昌郝。劉武二人一般大,但還有謝四娘呢,隻有劉昌郝長的像謝四娘,氣質也不一樣。
“你是劉……”
“馬大夫,我是劉有寧,唿我劉昌郝亦可。”劉昌郝施了一揖禮說。
因為詩詞,可能在許多文人中,自己有了一些小名聲,但自己眼下依然是才不足名,況且人家是醫生,作為患者的家屬,誰敢對醫生不尊敬?
“劉有寧,諸位,請坐,”馬神醫說,也不僅是對劉昌郝名氣的看中,劉昌郝賣了許多鞭炮,雖然衣著樸實,家庭情況應當還可以。不是他勢利。這時代看病一般都是先看病後給錢,絕不會像後來的醫院那樣,那怕病人下一秒就要死了,不交足錢醫院也不會收下病人看病。
也有醫生看病收費高的,總體情況是小病看的不便宜,大病看的不貴。小病也要用中藥,一時半會不會好,往往一個小感冒就能花上百文的錢。大病要麽看不好,看好了還是中藥,頂多再輔助一些針炙等措施,有錢的加一點人參,但人參這些名貴的大補藥材誰敢加多少?所以患了大病,看病費用也不貴。
謝四娘的病情應當比較複雜,一年的診費、藥費合起來不過幾十貫錢。
往往出現一些病人看好了,也偷跑掉了,或者付不起藥費便向大夫賒賬,所以一般經濟實力好的,往往會受到大夫歡迎。反正兩個時代比較,越比較劉昌郝有時候越糊塗,有許多事他不是越想越明白,而是越想越不明白。
“你們誰是病人?”
“她是我阿娘,她是我家客戶蓋娘,皆是病人。”
馬神醫點點頭,劉家的風評,朱三前幾天說了一些,京城也在傳,說品行高潔,這樣的人家對客戶應當也不會差,同樣有可能不惜重金,將客戶家的病人帶到京城看病。
“誰先來?”
蓋氏是客,謝四娘硬推讓著蓋氏先來。馬神醫搭脈,問了一下病勢情況,然後看蓋氏臉色,口舌,甚至聞了聞蓋氏唿出來氣息的味道。
遇到傳染病怎麽辦?大夫也要倒黴了,然而聞是中醫裏的一個關鍵,不但聞唿出來的氣味,有講究的,甚至聞病人大小便氣味。這是職業精神,就像劉家現在大量使用更臭不可聞的沼肥一樣,是不能恥笑的。
馬神醫說:“朱三郎前幾日言你家離京城好幾十裏路,你們來京城看病,其非一日之功,必須住邸店。”
據朱三說,馬神醫神就神在有一手針炙的技藝。
即便沒有,看病也要分兩種,如劉昌郝帶蓋氏或韋小二帶蓋氏,是看了病,也給了診金,但大夫開了一副藥方就拉倒了,然後去藥店抓藥,不用住宿。
還有一種,那就是精心治療,每天根據情況開藥,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必須每天來,劉昌郝家離京城又遠,隻好住邸店。但這得根據病人的意思,馬神醫順便說一下。
“馬大夫,這次來,已準備住邸店。”
“善。蓋娘子之前多是患有風寒,其治益晚,導致外邪內侵,傷及肺腑。”
“是,是,”蓋氏高興地說,之前劉昌郝帶她看病,韋小二又帶她看病,至少沒有說出她病情的由來。這個病根子乃是在逃荒的路上落下的,那時那有心情看,結果拖得久,到了五丈河病情加重,為了讓她看病,丈夫偷帛,被活活打死。
“你不用擔心,老夫須輔以針炙,再以猛藥攻其邪毒,後用溫藥養之,月餘後,按老夫所配藥方抓藥,數月便能康愈,然日後須注意調理,少事勞作,更須防寒保暖。”
劉昌郝也聽出來一點,似乎蓋氏以前是風寒性感冒,沒有及時看,轉為慢性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隻不過隨後自己來了,帶她看,平時藥不停,春天韋小二又帶她看了一迴大夫,沒有治好,也沒有讓她病情惡化,馬神醫才有把握說能看好。這僅是劉昌郝猜測,對看病,他真的是一點也不懂。不過馬大夫居然能看出來蓋氏一年前患了風寒,應當確實有一手。
劉昌郝變得興奮起來,自己還有一個“母親”呢。
蓋氏更激動,以後還是不能做重活,至少比以前半死不活的好,況且她也想活著,兩個孩子還小呢,她巴望著能看到他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蓋氏要下跪,又不知跪誰是好,馬神醫要跪的,東家也要跪的。
“醫者父母心,救死扶傷乃是醫者操守,勿用施大禮。”馬神醫說完,又替謝四娘看病,搭脈後又問了一會,神情卻凝重了。
ps:龍津橋夜市又叫州橋夜市,據傳夜市到四更,五更又開始日市,燈火之盛以至懼火的蚊蟲都不生,其繁華度遠勝於清明上河圖景象,還沒有馬行街夜市熱鬧,特別是元宵節,馬行街能從裏城開始,一直張燈到幾十裏的城外,壯觀無比。除了這兩大夜市外,還有若幹小夜市,同樣很繁華。
ps2:宋朝正式唿醫生為大夫,但不是所有醫生是大夫,隻有開醫館的醫生才為大夫,走街串巷的草頭醫生則曰郎中。
同時是“統一售價”,每斤二十五文錢,比鞭炮好,鞭炮到現在,還幾乎翻著一倍利潤賣。各個販子也想賣高價,問題他們長這麽大,也未賣過二十多文錢一斤的甜瓜,害怕要價太高,將客人一起嚇走,因此在果子行各行頭商議之下,定下如此價格。
一個文士模樣的人走了過去。
“我是瓜王,西坡蜜?種瓜人亦欲成西坡?”
賣瓜的販子識字不多,顯然聽不懂這個梗,就是一個名字,為什麽不能取名西坡?
“咦,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如此好吃?”
兩句話意思是熱天吃了像冰雪那樣涼、蜜那樣甜的五色瓜,頓覺得透心涼爽,口也不幹了,以至將泡好的香茶也倒掉了。也太誇張了吧,反正是免費品嚐的,文士嚐了一口,頓時他眯起眼睛說:“好詩句,好瓜。”
難怪叫蜜瓜,它就是蜜啊,它就是瓜王啊。
小販自得地說:“自是好瓜,非但是好瓜,其乃瓜王也。大郎君,西坡是何物,為何種瓜人不能成西坡?”
韋小二與武兆麟是知道內情的,武兆麟覺得這兩人雞同鴨講,十分好玩,加上文士誇張的樣子,他忍不住爆笑起來。
文士扭頭不服氣地說:“田舍翁,你能吃得起?”
小販也看到他們,心想,就是人家種的,人家為什麽吃不起。劉昌郝衝他搖搖頭,示意他不要說話,沒必要惹這種意氣之爭。文士也不想爭,他又重新看著小販:“大叔父,好吃是好吃,太貴。”
“大郎君,其貴乎?誰家甜瓜上市也?誰家甜瓜如此之甜?此何謂瓜王,乃其主人用秘法秘藥壅之而成,豈能便宜?”
文士想想也是,它不但好吃,似乎上市好早的,先買了一個,想了想,又挑了兩個,刻意將襆巾解下來包瓜。然後付錢,劉昌郝衝小販子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唿,帶著韋小二他們離開。
韋小二說:“如此賣,賣得亦快。”
這叫快?馬上就看到真正快的。
走了一會,到了第二個瓜攤,劉昌郝又駐下腳步,一個中年人站在瓜攤前嚐了一口:“真甜,真甜。”
看著他陶醉的樣子,一個貴婦好奇地停下腳步,她後麵還帶著兩個婢女,貴婦人問:“真好吃耶?”
“天下一絕,果乃瓜王之稱,我從未吃過如此甜瓜。”
貴婦被誇蒙了,她嫌小販切開的瓜不幹淨,讓後麵的小婢買了一個瓜,又用羅帕將小販的刀擦了又擦,然後驚唿道:“真是涼爭冰雪甜爭蜜,哥子,將其全售給我家。”
中年人也有些蒙,我還沒有買呢,你就包圓了。韋小二他們也有些蒙,到了小販手中不是劉昌郝“灌水”的十六文錢,而是實打實的二十五文錢,一筐瓜得要兩百多文錢,小販車邊堆著十二筐瓜,得需三緡多錢,才能買下來。
武兆麟小聲問:“少東家,他們能吃完?”
“有大戶人家有百餘號人,你說能否吃完?”
看了兩家,不用再看了,但一行人速度仍不快。中國古代隻有發展到宋代,才能說是富庶的王朝。經濟決定了飲食,那怕唐朝,食物也比較簡樸,到了宋朝,開始出現各種美食了,包括小吃。
後來美帝《生活雜誌》評選一千年以來影響人類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中國隻有六件事上榜,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住第五十六位。能這麽說,正是宋朝的出現,才造就了後來的美食王國。
一路上有無數精美的小吃,苗苗小,直接向哥哥要錢買著吃,二妹大了,有些不大好意思,不過劉昌郝懂的,替苗苗買了,便替她也買,還替二妹買了一對精美的玉鐲子。
走了一會兒,苗苗走不動,劉昌郝直接將苗苗背起。
…………
“三姐,劉西坡。”蘇眉兒說,她家就在這附近,反正巧不巧的,隻要劉昌郝時常從這裏過,便能碰到。
現在劉昌郝模樣有些淒慘。
苗苗趴在他後麵,不停地用小手拿著零食吃,因為苗苗在動彈,劉昌郝隻好不斷地調整著手的位置,以防她滑下來。但他終不是強壯之輩,背得久,有些吃力,腰佝僂起來。用力學去分析,腰往下佝僂,不但是手能得力,腰部也能受力,背起來會輕鬆。
苗苗終是小,不大懂事,吃著吃著,嫌手上有油膩,偷偷地用劉昌郝襆頭擦著手,然後吐著舌頭,劉昌郝裝作不知道。蘇眉兒在邊上看著,無論是劉昌郝或是二妹、苗苗,與謝四娘相貌皆很像,能看出他們是一家人。上次劉昌郝也說過,父親去世了,隻有一個母親,兩個妹妹。
苗苗在吐舌頭,蘇眉兒忍不住噗哧一下笑了。
劉昌郝也未注意街上的轉角處有一人在看他們,正好這段路上的行人比較多,劉昌郝伸手將謝四娘挽了一下。
宋朝沒有暖男一詞,真正意義上的暖男也不多。
蘇眉兒先是笑,忽然癡癡地看著這幕場景,連話也說不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來到馬神醫家,這裏離貢院不太遠,離開封城第二大的夜市龍津橋夜市也僅幾百步之遙。醫館裏有不少人,名氣大,上門看病的人也多。排了好一會隊,才輪到他們。
馬神醫先是看朱三,又看劉昌郝他們,前幾天朱三來又打聽了一些具體的情況,對馬神醫說了劉昌郝的由來。除了劉昌郝還有武兆麟,皆是粗衣打扮,馬神醫一時弄不清誰是劉昌郝,不過他反應也不慢,漸漸地就將視線轉向了劉昌郝。劉武二人一般大,但還有謝四娘呢,隻有劉昌郝長的像謝四娘,氣質也不一樣。
“你是劉……”
“馬大夫,我是劉有寧,唿我劉昌郝亦可。”劉昌郝施了一揖禮說。
因為詩詞,可能在許多文人中,自己有了一些小名聲,但自己眼下依然是才不足名,況且人家是醫生,作為患者的家屬,誰敢對醫生不尊敬?
“劉有寧,諸位,請坐,”馬神醫說,也不僅是對劉昌郝名氣的看中,劉昌郝賣了許多鞭炮,雖然衣著樸實,家庭情況應當還可以。不是他勢利。這時代看病一般都是先看病後給錢,絕不會像後來的醫院那樣,那怕病人下一秒就要死了,不交足錢醫院也不會收下病人看病。
也有醫生看病收費高的,總體情況是小病看的不便宜,大病看的不貴。小病也要用中藥,一時半會不會好,往往一個小感冒就能花上百文的錢。大病要麽看不好,看好了還是中藥,頂多再輔助一些針炙等措施,有錢的加一點人參,但人參這些名貴的大補藥材誰敢加多少?所以患了大病,看病費用也不貴。
謝四娘的病情應當比較複雜,一年的診費、藥費合起來不過幾十貫錢。
往往出現一些病人看好了,也偷跑掉了,或者付不起藥費便向大夫賒賬,所以一般經濟實力好的,往往會受到大夫歡迎。反正兩個時代比較,越比較劉昌郝有時候越糊塗,有許多事他不是越想越明白,而是越想越不明白。
“你們誰是病人?”
“她是我阿娘,她是我家客戶蓋娘,皆是病人。”
馬神醫點點頭,劉家的風評,朱三前幾天說了一些,京城也在傳,說品行高潔,這樣的人家對客戶應當也不會差,同樣有可能不惜重金,將客戶家的病人帶到京城看病。
“誰先來?”
蓋氏是客,謝四娘硬推讓著蓋氏先來。馬神醫搭脈,問了一下病勢情況,然後看蓋氏臉色,口舌,甚至聞了聞蓋氏唿出來氣息的味道。
遇到傳染病怎麽辦?大夫也要倒黴了,然而聞是中醫裏的一個關鍵,不但聞唿出來的氣味,有講究的,甚至聞病人大小便氣味。這是職業精神,就像劉家現在大量使用更臭不可聞的沼肥一樣,是不能恥笑的。
馬神醫說:“朱三郎前幾日言你家離京城好幾十裏路,你們來京城看病,其非一日之功,必須住邸店。”
據朱三說,馬神醫神就神在有一手針炙的技藝。
即便沒有,看病也要分兩種,如劉昌郝帶蓋氏或韋小二帶蓋氏,是看了病,也給了診金,但大夫開了一副藥方就拉倒了,然後去藥店抓藥,不用住宿。
還有一種,那就是精心治療,每天根據情況開藥,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必須每天來,劉昌郝家離京城又遠,隻好住邸店。但這得根據病人的意思,馬神醫順便說一下。
“馬大夫,這次來,已準備住邸店。”
“善。蓋娘子之前多是患有風寒,其治益晚,導致外邪內侵,傷及肺腑。”
“是,是,”蓋氏高興地說,之前劉昌郝帶她看病,韋小二又帶她看病,至少沒有說出她病情的由來。這個病根子乃是在逃荒的路上落下的,那時那有心情看,結果拖得久,到了五丈河病情加重,為了讓她看病,丈夫偷帛,被活活打死。
“你不用擔心,老夫須輔以針炙,再以猛藥攻其邪毒,後用溫藥養之,月餘後,按老夫所配藥方抓藥,數月便能康愈,然日後須注意調理,少事勞作,更須防寒保暖。”
劉昌郝也聽出來一點,似乎蓋氏以前是風寒性感冒,沒有及時看,轉為慢性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隻不過隨後自己來了,帶她看,平時藥不停,春天韋小二又帶她看了一迴大夫,沒有治好,也沒有讓她病情惡化,馬神醫才有把握說能看好。這僅是劉昌郝猜測,對看病,他真的是一點也不懂。不過馬大夫居然能看出來蓋氏一年前患了風寒,應當確實有一手。
劉昌郝變得興奮起來,自己還有一個“母親”呢。
蓋氏更激動,以後還是不能做重活,至少比以前半死不活的好,況且她也想活著,兩個孩子還小呢,她巴望著能看到他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蓋氏要下跪,又不知跪誰是好,馬神醫要跪的,東家也要跪的。
“醫者父母心,救死扶傷乃是醫者操守,勿用施大禮。”馬神醫說完,又替謝四娘看病,搭脈後又問了一會,神情卻凝重了。
ps:龍津橋夜市又叫州橋夜市,據傳夜市到四更,五更又開始日市,燈火之盛以至懼火的蚊蟲都不生,其繁華度遠勝於清明上河圖景象,還沒有馬行街夜市熱鬧,特別是元宵節,馬行街能從裏城開始,一直張燈到幾十裏的城外,壯觀無比。除了這兩大夜市外,還有若幹小夜市,同樣很繁華。
ps2:宋朝正式唿醫生為大夫,但不是所有醫生是大夫,隻有開醫館的醫生才為大夫,走街串巷的草頭醫生則曰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