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兄,春秋戰國詩書經,秦漢賦樂府,唐詩,我朝,先是四六駢體,後重振古文,或如令,亦稱詩餘,詞,何必拘於文體、格律、壓韻,文字才是核心。”
但說著說著,劉昌郝忽然醒悟,與宋詞相比,清詞可能更“直白”,韻律也不是宋朝的韻律,那怕納蘭性德的詞,於是又說:“意境亦是核心,如此首小令。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句,若是在宋朝,除了打油詩,一般不會出現在正規的詩詞裏,但能說它寫得不好?它都勉強能與李商隱那首有名的《無題》相媲美。
“或如此首,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裏雲歸何處尋。”
與大多數宋詞相比,這首采桑子也有略過直白之嫌,但論意境與文字優美,有多少宋詞能及之?
不然王國維也不會在《人間詞話》裏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自宋以來,一人而已。
關鍵的是宋詞這時正處於蛻變時期,能拿得出手的好詞實際也不多。
蘇姓青年欣賞水平不簡單,劉昌郝念著這兩首詞,他仿佛如被一塊巨石一次又一次擊中心頭,一顆心幾乎跳到嗓子眼裏,差一點都讓他聽跪了,劉昌郝讀完,他立即說:“劉有寧,好令好令,難怪汝能作出明月幾時有,汝當赴京城,以汝才華,會名動京師矣。”
我赴京城與你們交流?想找死啊。劉昌郝麵不紅耳不赤地說:“不竅不搶,不惡不歹,不驕不躁,不張不揚,京師繁華,非吾之所也。”
說完一拱手,趕緊走唄!
“好一個不竅不搶,不惡不歹,不驕不躁,不張不揚,”蘇姓青年突然想起,立即四下裏向各店家借筆,沒幾人有過目不忘的記性,得趕緊將劉昌郝剛才念的《木蘭花·人生若隻如初見》、《采桑子·明多情應笑我》記下來。
“二哥,其好厲害,汝遠不能及。”蘇眉兒帶著崇拜的眼神說道。
“人家乃是著三字經之人,才情可想而知。”
三字經才出來,還沒有多少人注意,好書終是好書,更不能小看了徐芥方的運營能力,僅過一月,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甚至樞密副使蔡挺說了一句話:“此書溫厚中和,實乃罕見,當舉國刊印也。”
然後這本書賣瘋掉了,雖然因為一個民與臣確實引起不小的爭議,許多人家仍將它買迴去當成自家孩子必備之蒙學,徐家書坊都來不及印刷,還有許多人打聽作者消息,甚至有人責問徐芥方,你發行此書難道一文錢不賺?那是不可能的,隻能說少賺罷了。你賺了錢,竟然一文錢潤筆費也不給人家,人家不要。問題是當時有不少人在場,皆說劉昌郝穿著打扮看上去不大好,人家不要,你就不給?
逼著徐芥方到處打聽劉昌郝的下落。
但真打聽到劉昌郝下落,許多士子上門來交流,劉昌郝才會慘掉。
…………
武兆麟帶著大夥將硝石錘碎,提純焰硝的流程武兆麟已經熟悉了,劉昌郝交代幾句,便去請人。
他先來到梁家:“大娘娘,吾想請汝做坊頭。”
坊頭懂的,沈氏卻連忙擺手:“昌郝,予不懂啊。”
“大娘娘,汝不懂無妨,可讓歸二娘等協助汝,坊頭非是讓汝做活,乃是監工。”
“有歸二娘等,為何請予。”
“其皆是他鄉人,相互不識。作坊又有許多婦人,說話葷素不忌,吾亦不好呆在作坊,須大娘娘相幫,且義父與大娘娘在鄉裏略有威望。”
若論人數,在宋朝這個作坊規模不小了,區別就是季節性作坊。女子一般比男人心細,可用得不好事情更多。對於作坊來說,管理者是很重要的,劉昌郝想來想去,隻好聘請他幹娘相助。
“予與汝義父何來威望?”
“大娘娘,吾所言威望非是讓人害怕,乃是使人折服。”
這一條梁三元夫婦是合格的,夫婦兩品行還可以,光品性像劉昌郝家這樣還是不行,梁三元塊頭比較大,即便他也忌憚劉四根,同樣的劉四根也不敢隨便公開欺侮梁三元。整個劉梁村,能讓劉昌郝真心放心的,也就是沈氏,他的二媽、四嬸五嬸都不行。
沈氏有些猶豫不決。
在她心中認為兩家想要關係好,最少沒有利益上的牽扯,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進了劉昌郝的作坊不但有了利益上的瓜葛,還容易被別人說閑話。
“大娘娘,拜托。”劉昌郝有點急了。
梁三元蹲在邊上,想了許久說:“二娘,汝去吧。”
女人本來就是事多,一個女人都會讓人頭痛,況且幾百個女人。
站在自家角度最好不要去,然而妻子不去,義子那個作坊確實會有更多的事。
“還是義父好。”
“予不好,到作坊予讓婦女一起偷懶。”沈氏嗔怪道,劉昌郝不是她兒子,也似半個兒子,大娘娘小娘娘不是叫著玩的,梁小乙去了劉昌郝家,也沒有將自己當外人。且看劉家出事,若不是錢差得太多,梁三元都想賣掉自家桑園子。
“昌郝,坐。”
劉昌郝坐下,梁三元又說:“昌郝,汝終是劉梁村人。”
“義父,吾懂,此次吾會請許多劉梁村女工。”
幾人說了好一會話,特別是管理方麵的,沈氏威望是有了,如何管理這麽多人,劉昌郝必須要說一說的。
這才正式請人,與劉家交好的十來戶人家不用說了,劉昌郝又挑了四十餘戶人家,總共是五十七戶,餘下的還有十餘戶條件比較好的,犯不著去請,還有二十五戶人家,九成人家要麽如同梁得正這樣臭名遠揚,要麽對劉家懷著惡意,劉昌郝敬而遠之,反正我已經“團結了大多數”,任你們說去。
一粒老鼠屎帶壞一鍋粥,劉昌郝隻是簡單地挑一挑,便挑出二十五戶人家,加上幾戶不大好的大戶,如劉二根劉四根兄弟,這麽多人家攪動起來,劉梁村會成什麽樣子,想想都可怕。
劉昌郝將幾十戶人家集結在曬穀場上,說出要求與待遇。
要求是五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太小了終是身體弱,玩心也重,太大了身體衰退不提,眼睛也不大好使喚。若是家裏有兩個女子合格的,也準許兩人過來做工。
進了作坊必須聽從坊頭與組頭安排,不聽從或欲偷懶者,立即辭退。卯時末辰時初,必須到作坊,申時末放工,這時天光短,實際就是太陽完全出來,必須到作坊上工,太陽快要落山下工,才下午五點鍾……但想不放工,光線也跟不上,掌燈做也行,劉昌郝終不大放心,這玩意太危險。不得遲到早退,除非家裏真正有急事,否則發現也會辭退。
待遇是每天六十文錢工錢,一頓帶葷的午飯,做得好鞭炮結束後,還會有豐厚的獎勵,表現最好的人甚至會拿到比工錢還要多的獎勵,但工錢必須等鞭炮結束後結算。
認為工錢少了,或者當天做當天就必須要發工錢的,也不要來。
認為這樣的要求與待遇還行的,明天一早去作坊集結。
劉昌郝說完又去牛嶺寨、後山村與棘嶺寨,西邊還有伏溝村、朱莊、虎山寨等村子,多是赤貧戶,但離的終有些遠,天光又短,幾乎全是崎嶇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氣,更加難走,來迴極度不方便,劉昌郝沒有再請,再說人手也夠了。
第二天一下來了兩百六十多人,多是一家兩個,母親女兒、或婆婆媳婦,牛嶺寨還有一戶,婆婆、媳婦外加兩個女兒,整來了四個人。這個不要緊,馬上教閱便要開始,莊稼依然要澆灌、追肥、鋤草,正常上工每天估計大約在一百五十人左右。
“哥哥,予來啦,”劉昌郝二妹帶著幾個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過來。
上次劉昌郝請了一大群半大的孩子,現在全是女工,特別有許多鄰村的小姑娘,劉昌郝便沒有讓男孩子過來。還有一些女孩子,如薛勇的女兒,已經合乎十五歲,讓薛勇妻子帶了過來。
二妹帶的都是不滿十五歲的幾個小姑娘,有客戶家的女兒,有村裏的女孩子。
劉梁村一個婦人不服氣地說:“其不足十五歲。”
其他婦人嗬嗬一樂,人家是不滿十五歲,那又如何,二妹是劉昌郝的親妹妹,放在作坊裏玩給工錢,你都無輒,餘下幾個,要麽是劉昌郝客戶女兒,要麽是與劉家關係很密切的女兒,能較真麽?
那婦人也想到了,立即閉上嘴巴。
劉昌郝也嗬嗬一樂:“莫說其歲數小,今天其便是汝等師傅!”
你們會做鞭炮麽?不會,就要派人教你們,誰教你們,就是她們!
劉昌郝又等了一會,多半沒有人來了,即便來了,第一天便敢遲到,劉昌郝也不敢要,他讓沈氏、歸二娘、辛四娘、餘六娘站了出來。
沈氏是坊頭,歸二娘手巧,辛四娘嘴巴辛辣,餘六娘老成穩重,上批鞭炮後麵,劉昌郝也有意地安排了各個婦女動手做鞭炮,以便提前熟悉,於是讓歸二娘她們做了組頭,否則這麽多女工,沈氏一個人管理不過來。劉昌郝讓蓋氏、武平和王叔的老母親共同做飯,武兆麟與韋小二平時抽空負責買菜、以及負責提純焰硝,非管理人員,劉昌郝沒有介紹了。
開始登記,登記一人,發一個袖章,上麵有一個三位數字的阿拉伯號碼,又發給沈氏一個小本子,還有一支用木炭削尖的簡易炭筆。
但說著說著,劉昌郝忽然醒悟,與宋詞相比,清詞可能更“直白”,韻律也不是宋朝的韻律,那怕納蘭性德的詞,於是又說:“意境亦是核心,如此首小令。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句,若是在宋朝,除了打油詩,一般不會出現在正規的詩詞裏,但能說它寫得不好?它都勉強能與李商隱那首有名的《無題》相媲美。
“或如此首,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裏雲歸何處尋。”
與大多數宋詞相比,這首采桑子也有略過直白之嫌,但論意境與文字優美,有多少宋詞能及之?
不然王國維也不會在《人間詞話》裏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自宋以來,一人而已。
關鍵的是宋詞這時正處於蛻變時期,能拿得出手的好詞實際也不多。
蘇姓青年欣賞水平不簡單,劉昌郝念著這兩首詞,他仿佛如被一塊巨石一次又一次擊中心頭,一顆心幾乎跳到嗓子眼裏,差一點都讓他聽跪了,劉昌郝讀完,他立即說:“劉有寧,好令好令,難怪汝能作出明月幾時有,汝當赴京城,以汝才華,會名動京師矣。”
我赴京城與你們交流?想找死啊。劉昌郝麵不紅耳不赤地說:“不竅不搶,不惡不歹,不驕不躁,不張不揚,京師繁華,非吾之所也。”
說完一拱手,趕緊走唄!
“好一個不竅不搶,不惡不歹,不驕不躁,不張不揚,”蘇姓青年突然想起,立即四下裏向各店家借筆,沒幾人有過目不忘的記性,得趕緊將劉昌郝剛才念的《木蘭花·人生若隻如初見》、《采桑子·明多情應笑我》記下來。
“二哥,其好厲害,汝遠不能及。”蘇眉兒帶著崇拜的眼神說道。
“人家乃是著三字經之人,才情可想而知。”
三字經才出來,還沒有多少人注意,好書終是好書,更不能小看了徐芥方的運營能力,僅過一月,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甚至樞密副使蔡挺說了一句話:“此書溫厚中和,實乃罕見,當舉國刊印也。”
然後這本書賣瘋掉了,雖然因為一個民與臣確實引起不小的爭議,許多人家仍將它買迴去當成自家孩子必備之蒙學,徐家書坊都來不及印刷,還有許多人打聽作者消息,甚至有人責問徐芥方,你發行此書難道一文錢不賺?那是不可能的,隻能說少賺罷了。你賺了錢,竟然一文錢潤筆費也不給人家,人家不要。問題是當時有不少人在場,皆說劉昌郝穿著打扮看上去不大好,人家不要,你就不給?
逼著徐芥方到處打聽劉昌郝的下落。
但真打聽到劉昌郝下落,許多士子上門來交流,劉昌郝才會慘掉。
…………
武兆麟帶著大夥將硝石錘碎,提純焰硝的流程武兆麟已經熟悉了,劉昌郝交代幾句,便去請人。
他先來到梁家:“大娘娘,吾想請汝做坊頭。”
坊頭懂的,沈氏卻連忙擺手:“昌郝,予不懂啊。”
“大娘娘,汝不懂無妨,可讓歸二娘等協助汝,坊頭非是讓汝做活,乃是監工。”
“有歸二娘等,為何請予。”
“其皆是他鄉人,相互不識。作坊又有許多婦人,說話葷素不忌,吾亦不好呆在作坊,須大娘娘相幫,且義父與大娘娘在鄉裏略有威望。”
若論人數,在宋朝這個作坊規模不小了,區別就是季節性作坊。女子一般比男人心細,可用得不好事情更多。對於作坊來說,管理者是很重要的,劉昌郝想來想去,隻好聘請他幹娘相助。
“予與汝義父何來威望?”
“大娘娘,吾所言威望非是讓人害怕,乃是使人折服。”
這一條梁三元夫婦是合格的,夫婦兩品行還可以,光品性像劉昌郝家這樣還是不行,梁三元塊頭比較大,即便他也忌憚劉四根,同樣的劉四根也不敢隨便公開欺侮梁三元。整個劉梁村,能讓劉昌郝真心放心的,也就是沈氏,他的二媽、四嬸五嬸都不行。
沈氏有些猶豫不決。
在她心中認為兩家想要關係好,最少沒有利益上的牽扯,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進了劉昌郝的作坊不但有了利益上的瓜葛,還容易被別人說閑話。
“大娘娘,拜托。”劉昌郝有點急了。
梁三元蹲在邊上,想了許久說:“二娘,汝去吧。”
女人本來就是事多,一個女人都會讓人頭痛,況且幾百個女人。
站在自家角度最好不要去,然而妻子不去,義子那個作坊確實會有更多的事。
“還是義父好。”
“予不好,到作坊予讓婦女一起偷懶。”沈氏嗔怪道,劉昌郝不是她兒子,也似半個兒子,大娘娘小娘娘不是叫著玩的,梁小乙去了劉昌郝家,也沒有將自己當外人。且看劉家出事,若不是錢差得太多,梁三元都想賣掉自家桑園子。
“昌郝,坐。”
劉昌郝坐下,梁三元又說:“昌郝,汝終是劉梁村人。”
“義父,吾懂,此次吾會請許多劉梁村女工。”
幾人說了好一會話,特別是管理方麵的,沈氏威望是有了,如何管理這麽多人,劉昌郝必須要說一說的。
這才正式請人,與劉家交好的十來戶人家不用說了,劉昌郝又挑了四十餘戶人家,總共是五十七戶,餘下的還有十餘戶條件比較好的,犯不著去請,還有二十五戶人家,九成人家要麽如同梁得正這樣臭名遠揚,要麽對劉家懷著惡意,劉昌郝敬而遠之,反正我已經“團結了大多數”,任你們說去。
一粒老鼠屎帶壞一鍋粥,劉昌郝隻是簡單地挑一挑,便挑出二十五戶人家,加上幾戶不大好的大戶,如劉二根劉四根兄弟,這麽多人家攪動起來,劉梁村會成什麽樣子,想想都可怕。
劉昌郝將幾十戶人家集結在曬穀場上,說出要求與待遇。
要求是五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太小了終是身體弱,玩心也重,太大了身體衰退不提,眼睛也不大好使喚。若是家裏有兩個女子合格的,也準許兩人過來做工。
進了作坊必須聽從坊頭與組頭安排,不聽從或欲偷懶者,立即辭退。卯時末辰時初,必須到作坊,申時末放工,這時天光短,實際就是太陽完全出來,必須到作坊上工,太陽快要落山下工,才下午五點鍾……但想不放工,光線也跟不上,掌燈做也行,劉昌郝終不大放心,這玩意太危險。不得遲到早退,除非家裏真正有急事,否則發現也會辭退。
待遇是每天六十文錢工錢,一頓帶葷的午飯,做得好鞭炮結束後,還會有豐厚的獎勵,表現最好的人甚至會拿到比工錢還要多的獎勵,但工錢必須等鞭炮結束後結算。
認為工錢少了,或者當天做當天就必須要發工錢的,也不要來。
認為這樣的要求與待遇還行的,明天一早去作坊集結。
劉昌郝說完又去牛嶺寨、後山村與棘嶺寨,西邊還有伏溝村、朱莊、虎山寨等村子,多是赤貧戶,但離的終有些遠,天光又短,幾乎全是崎嶇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氣,更加難走,來迴極度不方便,劉昌郝沒有再請,再說人手也夠了。
第二天一下來了兩百六十多人,多是一家兩個,母親女兒、或婆婆媳婦,牛嶺寨還有一戶,婆婆、媳婦外加兩個女兒,整來了四個人。這個不要緊,馬上教閱便要開始,莊稼依然要澆灌、追肥、鋤草,正常上工每天估計大約在一百五十人左右。
“哥哥,予來啦,”劉昌郝二妹帶著幾個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過來。
上次劉昌郝請了一大群半大的孩子,現在全是女工,特別有許多鄰村的小姑娘,劉昌郝便沒有讓男孩子過來。還有一些女孩子,如薛勇的女兒,已經合乎十五歲,讓薛勇妻子帶了過來。
二妹帶的都是不滿十五歲的幾個小姑娘,有客戶家的女兒,有村裏的女孩子。
劉梁村一個婦人不服氣地說:“其不足十五歲。”
其他婦人嗬嗬一樂,人家是不滿十五歲,那又如何,二妹是劉昌郝的親妹妹,放在作坊裏玩給工錢,你都無輒,餘下幾個,要麽是劉昌郝客戶女兒,要麽是與劉家關係很密切的女兒,能較真麽?
那婦人也想到了,立即閉上嘴巴。
劉昌郝也嗬嗬一樂:“莫說其歲數小,今天其便是汝等師傅!”
你們會做鞭炮麽?不會,就要派人教你們,誰教你們,就是她們!
劉昌郝又等了一會,多半沒有人來了,即便來了,第一天便敢遲到,劉昌郝也不敢要,他讓沈氏、歸二娘、辛四娘、餘六娘站了出來。
沈氏是坊頭,歸二娘手巧,辛四娘嘴巴辛辣,餘六娘老成穩重,上批鞭炮後麵,劉昌郝也有意地安排了各個婦女動手做鞭炮,以便提前熟悉,於是讓歸二娘她們做了組頭,否則這麽多女工,沈氏一個人管理不過來。劉昌郝讓蓋氏、武平和王叔的老母親共同做飯,武兆麟與韋小二平時抽空負責買菜、以及負責提純焰硝,非管理人員,劉昌郝沒有介紹了。
開始登記,登記一人,發一個袖章,上麵有一個三位數字的阿拉伯號碼,又發給沈氏一個小本子,還有一支用木炭削尖的簡易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