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劉昌郝找來草木灰、水,與種子攪拌,貼在牆壁上,它也是眼下最好保存甜瓜種子的方法。
隨後來到地頭。
第一個漚池已經挖好,秦瓦匠正帶著幾個人砌土坯,也快砌好了,其他人正在挖餘下的漚池。
劉昌郝又去梁三元家,打聽一件重要的事。
他不知道金子進城得交進城稅,向李闊海要了許多金子。馬上得派上用場,若是老實納稅,得付二十緡錢,差不多能支付一個牙人報酬。劉昌郝不想出這個錢,從岸上走也不行,岸上同樣有場務,更不要想繞路,每個路口都會有攔頭盤查,劉昌郝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梁三元聽後說:“行,正好沈村吾有一遠房親戚,有一艘小客船,常年跑京城。”
梁三元妻子、劉昌郝幹娘沈氏就是沈村人,位於劉梁村西南邊惠民河邊上,多半是沈氏那頭的親戚。
“昌郝,汝有把握種好花與五色瓜?”
劉昌郝帶著人挖漚池,又用溫水伴油餅埋於地下發酵,村子裏議論紛紛。有不少人想吃大戶,結果沒有吃到,反而導致劉梁村租子上漲,因此話多不大好聽。
梁三元沒有那心態,當年魯氏才迴劉梁村時,還不是一樣,最後除了山塘外,餘下的皆用時間證明了孰對孰錯。但出於關心,也要問一問。
“義父,汝放心,如五色瓜,吾至少使其畝產至兩千餘斤。”
這些天跑來跑去,讓劉昌郝感到了宋畝略小,宋斤又略大。如果測量也簡單,用他手機屏幕的尺寸,與宋尺對照,便能得出一宋尺有多少厘米,同樣的也得出一宋畝有多少平米。再用宋尺測量某一容器的水,稱出其重量,便能得出一宋斤約有多少克。但就是量出來了也沒有多大意義,難道劉昌郝想改變這世界的度量衡?
即便宋斤大,宋畝小,也不至於一畝隻有兩千來斤產量,但估算,得往少裏算。
“如此之多?”
“義父,不多,然欲使產量至此數或超之,須做許多事,如眼下吾對肥料之處理,未來會有更多大夥看不懂之舉措。”
其他人怎麽說無關緊要,家裏這些至親的人得穩住,至少在甜瓜上市前不能心不能亂了。
“五色瓜售價幾何?”
“不好說,一般於京城售價每斤約為三四文,然吾隻能賣予果子行,亦要付牙人抽解,到手約為一半之數。”
“須多!”梁三元張大了嘴巴。
即便一斤一文半,每畝毛收入也有三四緡錢,桑園子收入也可觀,那得多累人哪,更不可能一種就是幾百畝。
其實就是這個收入,劉昌郝估計著也沒有多少積餘,許多開支是梁三元沒有看到的,但隻要熬上幾年,等到牡丹得利,自家馬上就會進入大康生活了。說不定都不要熬的,那得要看朱三他們鞭炮談得如何。
“故汝請人挖池子。”
“義父,漚池僅是漚肥,未來不僅有油枯,吾還準備製作大量堆肥與沼肥,否則花長不好,瓜亦不能高產。”
“成本不菲吧。”
“天上不會掉金磚,無成本,何來收獲?”
池子砌好了,但得曬上一天。第二天,先從大方塘裏撈來淤泥做漚基,劉昌郝又叫來二伯的兒子、劉昌郝的堂兄劉昌田,馬上開始用水車通過引水渠往裏麵灌水,也要立即收購草秸、鬆針與牛糞,秦瓦匠他們與村裏人不熟悉,劉昌郝便將它交給了劉昌田。
誰也不會與錢過不去,前麵消息放出,後麵就有村民擔來草秸與牛糞。
劉昌郝又跑到山塘去轉,轉了好一會迴來,就看到秦瓦匠卡著梁得勝的嗓子,生生提了起來。
“秦叔父,快放下,”劉昌郝遠遠喊道,他害怕秦瓦匠能將梁得勝給活活卡死。
又小跑地跑過來,詢問發生了什麽事。
劉昌郝買草秸牛糞鬆針,鬆針柏葉一擔給十文錢,牛糞一擔給十五文錢,一擔就是一百宋斤,這個休想討便宜,用大秤稱的。如果願意賣羊糞豬糞更歡迎,價格也更貴,一擔二十文錢。
草秸賤,一擔隻有兩文錢,又輕,懶得稱,看著差不多,讓村民倒入漚池,然後付錢。然而就是這麽賤的草秸,還有人想占便宜,大多數一擔擔過來不過七八十斤,梁得勝更過份,擔了半擔過來要錢,劉昌田不給,梁得勝立即罵罵咧咧,秦瓦匠正在邊上幹活,聽得起火,便卡著梁得勝的脖子。
劉昌郝聽了無語,草秸在劉梁村真的不值錢,就這個,還要占便宜?
“梁叔父,汝說吾家不好,以後勿要擔草秸過來賣。”
但自己圖方便,這樣處理,還是有些毛糙。
今天就算了,劉昌郝看了看漚池,漚池皆不小,可容納的漚料終是有限的,劉昌郝便說:“昌田哥,複收兩擔草,兩擔牛糞,幾擔鬆針,停止。”
劉昌田點點頭。
秦瓦匠仍憤憤不平地說:“少東家,汝村人……”
“秦叔父,犯不著為此種人作氣,汝跟我來。”
時間最緊的是第一個漚池,後麵不用太著急,劉昌郝便將人手分了分,將大多數人帶到山塘,還讓韋小二去五叔家討了一些生石灰過來。
“少東家,要挖山塘?”
“嗯。”
山塘也不是容易挖的,必須看好地形,落實麵積與範圍,於哪裏築堤,得挖多深,哪些矮土丘鏟掉,全部得考慮好。好在現在不用引水,即便有些錯誤,隨著修築也能慢慢矯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昌郝又就著高土丘,留下三條長堤,不僅是供十家客戶以後來往,大棘溪到了汛期溪水也渾濁,前幾年是積淤,後麵也要定時清淤,三道塘堤中間皆有橋,清淤時,將橋下麵堵上,用陡門將隔起來的塘水排掉,直接就可以清淤了,塘的麵積也大,裏麵可以養魚,清淤時順便著將魚捉上來。
還有一門好處,長堤就著高土丘修建的,溪水注進來,高土丘便形成五六個小島,若是在上麵種一些花木,加上山塘裏的蓮荷,到時候會風景如畫。
劉昌郝一邊布置著,一邊用石灰做著記號。
挖出來的泥一是築堤一是做土坯,未來蓋房子,修引水渠與灌水渠,會用到大量的土坯。
大夥開始幹活,四爺爺過來,他擔憂地說:“狗子,汝大母當年未成功,汝所挖山塘如此之大,豈會成功?”
新山塘有多大呢,純水麵積就幾達近三十畝,若是包括塘堤,以及幾個高土丘,足足有三十六七多畝,它已經不能稱為塘,而是一個正宗的小水庫,小湖泊。
四爺爺不算是外人,劉昌郝將安排略說了說:“四大父,可能第一年會微漏水,乃是注入大棘溪水,些許漏水亦無妨。”
若不是考慮到第一年會有微漏現象發生與龐大的工程量,以大棘溪的水流量,即便劉昌郝挖一個百餘畝大的山塘,也不乏水源。其實僅幾百畝地,也不需要這麽大,隻是劉昌郝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一直未說,那個想法若是實現,則需要這麽大麵積。
劉昌郝解釋了,四爺爺仍擔心,就不要說劉梁村的人,一時間什麽樣的說法都有。劉昌郝不顧他們說什麽,去了沈村。
他想出的主意很簡單,先是用尺子將黃家的船頭下麵暗艙量一下,迴到家讓莊木匠做一塊木板。多給船家幾百文錢,然後將包著金子的小包推到暗艙裏,用木板堵上。
但這是在水上,又不是笨重的銅錢,別看劉昌郝將家裏一百多兩的金子全部帶了出來,其實不足十斤,隻有幾宋斤,放在一起也沒有多點。盡管是親戚,梁三元還是怕出事,天不亮,他與秦瓦匠一道陪著劉昌郝上了船。
船到了場務,拘攔人上來查船,他們認識船家,三人穿著打扮又不像有錢人的樣子,根本就沒有想到船頭暗艙下麵會藏著一百多兩金子,搜了搜放行。
“官府是變著法子要錢,”梁三元憤憤不平地說。
其實稅不算重,百分之二都攤不上,問題是宋朝稅製混亂,執行又不力。這是一個場務的,若是連續過上十個八個場務,那會查得昏頭。
隨後來到地頭。
第一個漚池已經挖好,秦瓦匠正帶著幾個人砌土坯,也快砌好了,其他人正在挖餘下的漚池。
劉昌郝又去梁三元家,打聽一件重要的事。
他不知道金子進城得交進城稅,向李闊海要了許多金子。馬上得派上用場,若是老實納稅,得付二十緡錢,差不多能支付一個牙人報酬。劉昌郝不想出這個錢,從岸上走也不行,岸上同樣有場務,更不要想繞路,每個路口都會有攔頭盤查,劉昌郝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梁三元聽後說:“行,正好沈村吾有一遠房親戚,有一艘小客船,常年跑京城。”
梁三元妻子、劉昌郝幹娘沈氏就是沈村人,位於劉梁村西南邊惠民河邊上,多半是沈氏那頭的親戚。
“昌郝,汝有把握種好花與五色瓜?”
劉昌郝帶著人挖漚池,又用溫水伴油餅埋於地下發酵,村子裏議論紛紛。有不少人想吃大戶,結果沒有吃到,反而導致劉梁村租子上漲,因此話多不大好聽。
梁三元沒有那心態,當年魯氏才迴劉梁村時,還不是一樣,最後除了山塘外,餘下的皆用時間證明了孰對孰錯。但出於關心,也要問一問。
“義父,汝放心,如五色瓜,吾至少使其畝產至兩千餘斤。”
這些天跑來跑去,讓劉昌郝感到了宋畝略小,宋斤又略大。如果測量也簡單,用他手機屏幕的尺寸,與宋尺對照,便能得出一宋尺有多少厘米,同樣的也得出一宋畝有多少平米。再用宋尺測量某一容器的水,稱出其重量,便能得出一宋斤約有多少克。但就是量出來了也沒有多大意義,難道劉昌郝想改變這世界的度量衡?
即便宋斤大,宋畝小,也不至於一畝隻有兩千來斤產量,但估算,得往少裏算。
“如此之多?”
“義父,不多,然欲使產量至此數或超之,須做許多事,如眼下吾對肥料之處理,未來會有更多大夥看不懂之舉措。”
其他人怎麽說無關緊要,家裏這些至親的人得穩住,至少在甜瓜上市前不能心不能亂了。
“五色瓜售價幾何?”
“不好說,一般於京城售價每斤約為三四文,然吾隻能賣予果子行,亦要付牙人抽解,到手約為一半之數。”
“須多!”梁三元張大了嘴巴。
即便一斤一文半,每畝毛收入也有三四緡錢,桑園子收入也可觀,那得多累人哪,更不可能一種就是幾百畝。
其實就是這個收入,劉昌郝估計著也沒有多少積餘,許多開支是梁三元沒有看到的,但隻要熬上幾年,等到牡丹得利,自家馬上就會進入大康生活了。說不定都不要熬的,那得要看朱三他們鞭炮談得如何。
“故汝請人挖池子。”
“義父,漚池僅是漚肥,未來不僅有油枯,吾還準備製作大量堆肥與沼肥,否則花長不好,瓜亦不能高產。”
“成本不菲吧。”
“天上不會掉金磚,無成本,何來收獲?”
池子砌好了,但得曬上一天。第二天,先從大方塘裏撈來淤泥做漚基,劉昌郝又叫來二伯的兒子、劉昌郝的堂兄劉昌田,馬上開始用水車通過引水渠往裏麵灌水,也要立即收購草秸、鬆針與牛糞,秦瓦匠他們與村裏人不熟悉,劉昌郝便將它交給了劉昌田。
誰也不會與錢過不去,前麵消息放出,後麵就有村民擔來草秸與牛糞。
劉昌郝又跑到山塘去轉,轉了好一會迴來,就看到秦瓦匠卡著梁得勝的嗓子,生生提了起來。
“秦叔父,快放下,”劉昌郝遠遠喊道,他害怕秦瓦匠能將梁得勝給活活卡死。
又小跑地跑過來,詢問發生了什麽事。
劉昌郝買草秸牛糞鬆針,鬆針柏葉一擔給十文錢,牛糞一擔給十五文錢,一擔就是一百宋斤,這個休想討便宜,用大秤稱的。如果願意賣羊糞豬糞更歡迎,價格也更貴,一擔二十文錢。
草秸賤,一擔隻有兩文錢,又輕,懶得稱,看著差不多,讓村民倒入漚池,然後付錢。然而就是這麽賤的草秸,還有人想占便宜,大多數一擔擔過來不過七八十斤,梁得勝更過份,擔了半擔過來要錢,劉昌田不給,梁得勝立即罵罵咧咧,秦瓦匠正在邊上幹活,聽得起火,便卡著梁得勝的脖子。
劉昌郝聽了無語,草秸在劉梁村真的不值錢,就這個,還要占便宜?
“梁叔父,汝說吾家不好,以後勿要擔草秸過來賣。”
但自己圖方便,這樣處理,還是有些毛糙。
今天就算了,劉昌郝看了看漚池,漚池皆不小,可容納的漚料終是有限的,劉昌郝便說:“昌田哥,複收兩擔草,兩擔牛糞,幾擔鬆針,停止。”
劉昌田點點頭。
秦瓦匠仍憤憤不平地說:“少東家,汝村人……”
“秦叔父,犯不著為此種人作氣,汝跟我來。”
時間最緊的是第一個漚池,後麵不用太著急,劉昌郝便將人手分了分,將大多數人帶到山塘,還讓韋小二去五叔家討了一些生石灰過來。
“少東家,要挖山塘?”
“嗯。”
山塘也不是容易挖的,必須看好地形,落實麵積與範圍,於哪裏築堤,得挖多深,哪些矮土丘鏟掉,全部得考慮好。好在現在不用引水,即便有些錯誤,隨著修築也能慢慢矯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昌郝又就著高土丘,留下三條長堤,不僅是供十家客戶以後來往,大棘溪到了汛期溪水也渾濁,前幾年是積淤,後麵也要定時清淤,三道塘堤中間皆有橋,清淤時,將橋下麵堵上,用陡門將隔起來的塘水排掉,直接就可以清淤了,塘的麵積也大,裏麵可以養魚,清淤時順便著將魚捉上來。
還有一門好處,長堤就著高土丘修建的,溪水注進來,高土丘便形成五六個小島,若是在上麵種一些花木,加上山塘裏的蓮荷,到時候會風景如畫。
劉昌郝一邊布置著,一邊用石灰做著記號。
挖出來的泥一是築堤一是做土坯,未來蓋房子,修引水渠與灌水渠,會用到大量的土坯。
大夥開始幹活,四爺爺過來,他擔憂地說:“狗子,汝大母當年未成功,汝所挖山塘如此之大,豈會成功?”
新山塘有多大呢,純水麵積就幾達近三十畝,若是包括塘堤,以及幾個高土丘,足足有三十六七多畝,它已經不能稱為塘,而是一個正宗的小水庫,小湖泊。
四爺爺不算是外人,劉昌郝將安排略說了說:“四大父,可能第一年會微漏水,乃是注入大棘溪水,些許漏水亦無妨。”
若不是考慮到第一年會有微漏現象發生與龐大的工程量,以大棘溪的水流量,即便劉昌郝挖一個百餘畝大的山塘,也不乏水源。其實僅幾百畝地,也不需要這麽大,隻是劉昌郝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一直未說,那個想法若是實現,則需要這麽大麵積。
劉昌郝解釋了,四爺爺仍擔心,就不要說劉梁村的人,一時間什麽樣的說法都有。劉昌郝不顧他們說什麽,去了沈村。
他想出的主意很簡單,先是用尺子將黃家的船頭下麵暗艙量一下,迴到家讓莊木匠做一塊木板。多給船家幾百文錢,然後將包著金子的小包推到暗艙裏,用木板堵上。
但這是在水上,又不是笨重的銅錢,別看劉昌郝將家裏一百多兩的金子全部帶了出來,其實不足十斤,隻有幾宋斤,放在一起也沒有多點。盡管是親戚,梁三元還是怕出事,天不亮,他與秦瓦匠一道陪著劉昌郝上了船。
船到了場務,拘攔人上來查船,他們認識船家,三人穿著打扮又不像有錢人的樣子,根本就沒有想到船頭暗艙下麵會藏著一百多兩金子,搜了搜放行。
“官府是變著法子要錢,”梁三元憤憤不平地說。
其實稅不算重,百分之二都攤不上,問題是宋朝稅製混亂,執行又不力。這是一個場務的,若是連續過上十個八個場務,那會查得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