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抗日武裝,主要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遊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在白山黑水之間,他們與日本侵略者堅持了十四年的鬥爭,牽製了七十六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東北抗日聯軍在1936年成立之初共有10個軍,後又在原抗日聯軍獨立師的基礎上又改編成立了第十一軍,他們的的主要將領分別是:
第一軍轄三個師
軍長兼政委: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確山,他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
參謀長:李紅光(1910—1935),朝鮮族,朝鮮京畿道龍任郡人,1935年5月12日在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棲牲,年僅25歲。
第二軍轄四個師
軍長:王德泰(1907—1936),遼寧大石橋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1936年11月7日,在追殲逃敵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9歲。
政委:魏振(拯)民(1909-1941),原名關有維,山西屯留人,受黨的指派來到東北組織抗戰工作,1941年3月8日,由於叛徒告密,不幸犧牲,年僅32歲。
參謀長:劉漢興(1910年—1958年10月),又名陳龍、劉乃謙,遼寧省撫順縣人,建國後任南京市公安局長、公安部副部長等職。
第三軍轄六個師
軍長:趙尚誌(1908年—1942年2月12日),遼寧朝陽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1942年2月12日,趙尚誌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政治部主任:馮仲雲(1908-1968),江蘇武進人,清華大學數學係畢業。建國後任水利部、水利電力部副部長等職。
第四軍轄兩個師
軍長:李延祿(1895—1985),號慶賓,吉林延吉人。原在東北軍,建國後任黑龍江省高官等職。
副軍長:王光宇(1911-1938),原名王興。滿族,吉林德惠人,在與日軍的戰鬥中犧牲。
第五軍轄三個師
軍長: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號紹璜,雲南大理人,雲南講武學校畢業,建國後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雲南大學校長等職。
副軍長:柴世榮(1893—?),原名柴兆升,山東膠州人,1941年調入蘇聯後,在肅反期間被蘇軍“契卡”帶走審查,再也沒有迴來,何時死亡無人知道。
參謀長:劉漢興(陳龍)
第六軍轄三個師
軍長(前):夏雲傑(1903—1936),山東沂水人,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創始人、湯原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1936年11月26日遭敵襲擊,為國捐軀,時年33歲。
軍長(後):戴洪濱(1904—1937),吉林寧安(現黑龍江牡丹江市)人,1937年3月,為掩護部隊轉移,不幸中彈犧牲。
政委: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1946年3月9日),吉林燈塔人,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1946年3月12日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參謀長:馮治剛(1908年1940年),吉林懷德人,1940年2月4日在內蒙古阿榮旗三岔河上遊任家窩堡與日偽激戰中犧牲。
第七軍轄四個師
軍長:李學福(1901年—1938年),吉林延吉人,因積勞成疾,患了嚴重的半身不遂症,於1938年8月8日病逝,時年37歲。
副軍長(前):陳榮久(1904年—1937年),吉林省寧安縣人,蘇聯東方大學畢業,1937年春,在一次與日軍的戰鬥上犧牲。
副軍長(後):崔庸健(1900年6月20日—1976年9月19日),朝鮮人,曾任任黃埔軍校教官,1953年被授予共和國次帥稱號。1972年當選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政委:鄭魯岩(1896年—1945年),1937年投敵,1945年被槍決。
參謀長:崔樂亭(崔庸健)
第八軍轄四個師
軍長:謝文東(1887年—1946年),原名謝文翰,遼寧丹東人,1939年3月在日軍殘酷討伐下投敵,1946年12月3日被槍決。
副軍長:滕鬆柏(1883年-1944年)遼寧西豐人,1939年在佳木斯投降日軍,1944年病亡。
第九軍轄兩個師
軍長:李華堂,河北灤縣人,1939年投降日本關東軍,1946年11月之被東北民主聯軍捕獲,死在押解途中。
政委(前):李熙山(許亨植)(1909年—1942年8月3日),旅居東北的朝鮮人。在與日軍的戰鬥中犧牲,時年33歲。
政委(後):王克仁((1914年―1939年),原名世友。黑龍江穆陵人。1939年,在一次率部衝鋒時中彈犧牲。時年25歲。
第十軍
軍長:汪雅臣(1911-1941),祖籍山東蓬萊縣人,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首領,1941年1月29日,在蛤蜊河子突圍戰鬥中身負重傷,壯烈殉國,年僅30歲。
第十一軍
長:祁致中(1913—1939),男,漢族,山東曹縣人,1937年赴蘇聯求援,被蘇聯方麵錯誤關押。1939年6月迴國,不久被趙尚誌錯誤處死,年僅26歲。
東北抗日聯軍在1936年成立之初共有10個軍,後又在原抗日聯軍獨立師的基礎上又改編成立了第十一軍,他們的的主要將領分別是:
第一軍轄三個師
軍長兼政委: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確山,他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
參謀長:李紅光(1910—1935),朝鮮族,朝鮮京畿道龍任郡人,1935年5月12日在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棲牲,年僅25歲。
第二軍轄四個師
軍長:王德泰(1907—1936),遼寧大石橋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1936年11月7日,在追殲逃敵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9歲。
政委:魏振(拯)民(1909-1941),原名關有維,山西屯留人,受黨的指派來到東北組織抗戰工作,1941年3月8日,由於叛徒告密,不幸犧牲,年僅32歲。
參謀長:劉漢興(1910年—1958年10月),又名陳龍、劉乃謙,遼寧省撫順縣人,建國後任南京市公安局長、公安部副部長等職。
第三軍轄六個師
軍長:趙尚誌(1908年—1942年2月12日),遼寧朝陽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1942年2月12日,趙尚誌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政治部主任:馮仲雲(1908-1968),江蘇武進人,清華大學數學係畢業。建國後任水利部、水利電力部副部長等職。
第四軍轄兩個師
軍長:李延祿(1895—1985),號慶賓,吉林延吉人。原在東北軍,建國後任黑龍江省高官等職。
副軍長:王光宇(1911-1938),原名王興。滿族,吉林德惠人,在與日軍的戰鬥中犧牲。
第五軍轄三個師
軍長: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號紹璜,雲南大理人,雲南講武學校畢業,建國後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雲南大學校長等職。
副軍長:柴世榮(1893—?),原名柴兆升,山東膠州人,1941年調入蘇聯後,在肅反期間被蘇軍“契卡”帶走審查,再也沒有迴來,何時死亡無人知道。
參謀長:劉漢興(陳龍)
第六軍轄三個師
軍長(前):夏雲傑(1903—1936),山東沂水人,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創始人、湯原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1936年11月26日遭敵襲擊,為國捐軀,時年33歲。
軍長(後):戴洪濱(1904—1937),吉林寧安(現黑龍江牡丹江市)人,1937年3月,為掩護部隊轉移,不幸中彈犧牲。
政委: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1946年3月9日),吉林燈塔人,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1946年3月12日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參謀長:馮治剛(1908年1940年),吉林懷德人,1940年2月4日在內蒙古阿榮旗三岔河上遊任家窩堡與日偽激戰中犧牲。
第七軍轄四個師
軍長:李學福(1901年—1938年),吉林延吉人,因積勞成疾,患了嚴重的半身不遂症,於1938年8月8日病逝,時年37歲。
副軍長(前):陳榮久(1904年—1937年),吉林省寧安縣人,蘇聯東方大學畢業,1937年春,在一次與日軍的戰鬥上犧牲。
副軍長(後):崔庸健(1900年6月20日—1976年9月19日),朝鮮人,曾任任黃埔軍校教官,1953年被授予共和國次帥稱號。1972年當選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政委:鄭魯岩(1896年—1945年),1937年投敵,1945年被槍決。
參謀長:崔樂亭(崔庸健)
第八軍轄四個師
軍長:謝文東(1887年—1946年),原名謝文翰,遼寧丹東人,1939年3月在日軍殘酷討伐下投敵,1946年12月3日被槍決。
副軍長:滕鬆柏(1883年-1944年)遼寧西豐人,1939年在佳木斯投降日軍,1944年病亡。
第九軍轄兩個師
軍長:李華堂,河北灤縣人,1939年投降日本關東軍,1946年11月之被東北民主聯軍捕獲,死在押解途中。
政委(前):李熙山(許亨植)(1909年—1942年8月3日),旅居東北的朝鮮人。在與日軍的戰鬥中犧牲,時年33歲。
政委(後):王克仁((1914年―1939年),原名世友。黑龍江穆陵人。1939年,在一次率部衝鋒時中彈犧牲。時年25歲。
第十軍
軍長:汪雅臣(1911-1941),祖籍山東蓬萊縣人,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首領,1941年1月29日,在蛤蜊河子突圍戰鬥中身負重傷,壯烈殉國,年僅30歲。
第十一軍
長:祁致中(1913—1939),男,漢族,山東曹縣人,1937年赴蘇聯求援,被蘇聯方麵錯誤關押。1939年6月迴國,不久被趙尚誌錯誤處死,年僅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