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japan''s kwantung army),20世紀上半葉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部隊。在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出兵霸占中國原被沙俄“租借”的關東州(指遼東半島普蘭店至貔子窩一線以南地區)和南滿鐵路。1919年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對中國推行武力擴張政策。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全境。次年扶植成立“滿洲國”,司令部遷至長春。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後,成為日本陸軍精銳主力和戰略預備隊,兵力達近百萬人。1938年和1939年先後製造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1941年舉行關特演,對蘇聯進行武裝挑釁。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其精銳部隊不斷調出。1945年8月,在中國抗日軍民和蘇聯紅軍強大攻勢下迅即覆亡。
背景介紹
在舊日本陸軍中,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有“日軍之花”之稱。關東軍是日本陸軍駐紮在東北(滿洲)的軍隊,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
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迴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的炮灰。二戰末期,關東軍規模縮減至約七十萬人(其中至少二十五萬人都是當地臨時征召的日本僑民),所屬各師團均為1943年以後新成立的師團,武器更是嚴重缺乏,十幾萬人無槍可持。1945年8月,一百五十萬蘇聯紅軍開始向中國東北進軍,關東軍被擊斃八萬三千人,被俘五十九萬四千人。戰後,餘下的關東軍官兵作為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製勞動,一共有六萬多人死在那裏。另有數百名被中共軍隊俘虜的關東軍戰俘加入解放軍,參加了解放戰爭。
發展曆史
20世紀上半葉,長期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重兵集團。
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後,俄國根據《樸次茅斯和約》將“關東州”(中國遼南旅大地區)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轉讓給日本。日本為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並設立關東總督府。次年,總督府改為都督府,下設陸軍部,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1919年,都督府撤銷,改設關東廳,成立關東軍,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司令部設在旅順,直接隸屬天皇。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後,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和準備對蘇作戰的大陸政策。
1928年,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中國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
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全境。次年炮製偽滿洲國,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偽滿軍政大權。
從此,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殘酷鎮壓中國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關東軍總兵力增加到5個師。
1938~1939年,先後在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中對蘇軍發動武裝進攻,遭重創。
1941年總兵力增加到13個師。蘇德戰爭爆發後,為準備對蘇作戰,關東軍舉行“特別大演習”,總兵力增加到16個師、70萬人。太平洋戰爭期間,關東軍成為日本陸軍的戰略總預備隊。
1942年10月,司令部升格為總司令部,轄2個方麵軍。自1943年起,其精銳部隊陸續調往南方,作戰能力逐漸下降。戰爭末期,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實施總動員,駐朝鮮日軍亦歸關東軍總司令指揮,總兵力達31個師、13個旅,近百萬人。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關東軍負隅頑抗,但在中國軍民和蘇軍沉重打擊下,迅即土崩瓦解,全軍覆沒。
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強的甲種師團(番號不大於20):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1942年10月,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部升格為關東軍總司令部,增設兩個方麵軍司令部和裝甲軍、關東防衛軍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軍司令部,關東軍的兵力達到頂峰。1942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變化不大,為: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從1943年初開始,隨著太平洋戰事發展,日本關東軍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1943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美軍占領衝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迴日本本土備戰,航空揮發油2萬千升,普通揮發油3萬千升,彈藥13個師團會戰份額,也被調往本土。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進行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東北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征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隻是一種表麵膨脹,武器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抽調偽軍的裝備補充新編關東軍部隊,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
1945年8月,蘇軍發動攻擊關東軍戰役時,關東軍22個師團的配置:第39師團、第63師團、第79師團、107師團、108師團、112師團、117師團、第119師團、122師團、123師團、124師團、125師團、126師團、127師團、128師團、134師團、35師團、136師團、138師團、139師團、148師團、149師團。
總司令部
※括號內為通稱
參謀部
第1課
第2課
第3課
第4課
經理部
軍醫部
獸醫部
法務部
補給監部
情報部
特種情報部
化學部(滿洲第516部隊)
技術部
建設團
防疫給水部(滿洲第659部隊)
本部(滿洲第731部隊)
牡丹江支部(滿洲第643部隊)
林口支部(滿洲第162部隊)
孫吳支部(滿洲第673部隊)
海拉爾支部(滿洲第543部隊)
大連支部(滿洲第319部隊)
軍馬防疫廠(滿洲第100部隊)
終戰時所屬部隊
第1方麵軍
第3軍
第5軍
第122師團
第134師團
第139師團
第3方麵軍
第30軍
第44軍
第108師團
第136師團
獨立混編第79旅團
獨立混編第130旅團
獨立混編第134旅團
獨立戰車第1旅團
第17方麵軍
第4軍
第119師團
第123師團
第149師團
獨立混編第80旅團
獨立混編第131旅團
獨立混編第135旅團
獨立混編第136旅團
大陸鐵道隊
鐵道第3聯隊
鐵道第4聯隊
第2航空軍
獨立第15航空團
獨立第101教育飛行團
第5航空軍
第13飛行師團
第1飛行團
第2飛行團
第8飛行團
獨立第105教育飛行團
第5航空通信團
曆任司令官
※所列軍銜均以最初上任時的級別為準
※隨著“總軍“的設立,從昭和17年10月1日(1942年10月1日)起,司令官、參謀長和副參謀長均改稱總司令官、總參謀長和總副參謀長。
曆任司令官
立花小一郎中將(1919年-1921年)
河合操中將(1921年-1922年)
尾野実信中將(1922年-1923年)
白川義則中將(1923年-1926年)
武藤信義大將(1926年-1927年)
村岡長太郎中將(1927年-1929年)-皇姑屯事件
畑英太郎中將(1929年-1930年)
菱刈隆中將(1930年-1931年)
本莊繁中將(1931年-1932年)九一八事變
武藤信義大將(1932年-1933年)日本承認“滿洲國”
菱刈隆大將(1933年-1934年)“滿洲帝國”成立
南次郎大將(1934年-1936年)
植田謙吉大將(1936年-1939年)七七事變
梅津美治郎大將(1939年-1944年)關東軍升格為總軍
山田乙三大將(1944年-1945年)日本投降時任總司令官,後被蘇聯紅軍押到伯力審判。
曆任參謀長
浜麵又助少將(陸士4期:1919年4月12日~1921年3月11日)
福原佳哉少將(陸士5期:1921年3月11日~1923年8月6日)
川田明治少將(陸士10期:1923年8月6日~1925年12月2日)
斎藤恆少將(陸士10期:1925年12月2日~1928年8月10日)
三宅光治少將(陸士13期1928年8月10日~1932年4月11日)
橋本虎之助少將(陸士14期1932年4月11日~1932年8月8日)
小磯國昭中將(陸士12期1932年8月8日~1934年3月5日)
西尾壽造中將(陸士14期1934年3月5日~1936年3月23日)
板垣征四郎少將(陸士16期1936年3月23日~1937年3月1日)
東條英機中將(陸士17期1937年3月1日~1938年5月30日)
磯穀廉介中將(陸士16期1938年6月18日~1939年9月7日)
飯村穣中將(陸士21期1939年9月7日~1940年10月22日)
木村兵太郎中將(陸士20期1940年10月22日~1941年4月10日)
吉本貞一中將(陸士20期1941年4月10日~1942年8月1日)
笠原幸雄中將(陸士22期1942年8月1日~1945年4月7日)
秦彥三郎中將(陸士24期:1945年4月7日~終戰)
曆任副參謀長
岡村寧次少將(陸士16期:1932年8月8日~1934年12月10日)
板垣征四郎少將(陸士16期:1934年12月10日~1936年3月23日)
今村均少將(陸士19期:1936年3月23日~1937年8月2日)
笠原幸雄少將(陸士22期:1937年8月2日~1937年9月27日)
石原莞爾少將(陸士21期:1937年9月27日~1938年12月5日)
矢野音三郎少將(陸士22期:1938年12月5日~1939年9月7日)
遠藤三郎少將(陸士26期:1939年9月7日~1940年3月9日)
秦彥三郎少將(陸士24期:1940年3月9日~1942年5月9日)
吉岡安直少將(陸士25期:1941年5月13日~1941年7月7日)
綾部橘樹少將(陸士27期:1941年7月7日~1942年7月1日)
秦彥三郎少將(陸士24期:1941年7月23日~1942年7月1日)
池田純久少將(陸士28期:1942年7月1日~1945年7月28日;負責情報和政策)
田村義富少將(陸士31期:1943年8月2日~1945年2月25日;負責作戰部署)
鬆村知勝少將(陸士33期:1945年3月1日~終戰;作戰擔當)
四手井綱正中將(陸士27期:1945年7月29日~1945年8月18日;負責情報和政策)
其他人事編製
高級參謀第1課長
※昭和6年10月5日(1931年10月5日)起,任第一課長
香椎秀一(陸士6期:大正8年4月12日~大正8年6月28日)
高橋小藤治(陸士9期:大正8年6月28日~大正9年4月1日)
竹森正一(陸士11期:大正9年4月1日~大正11年8月15日)
鬆井七夫(陸士11期:大正11年8月15日~大正12年11月10日)
黑田周一(陸士14期:大正12年11月10日~大正15年3月2日)
河本大作(陸士15期:大正15年3月2日~昭和4年5月14日)
板垣征四郎(陸士16期:昭和4年5月14日~昭和6年10月5日)
石原莞爾(陸士21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斎藤彌平太(陸士19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8年8月1日)
塚田攻(陸士19期:昭和8年8月1日~昭和10年3月15日)
下村定(陸士20期:昭和10年3月15日~昭和10年12月2日)
阪西一良(陸士23期:昭和10年12月2日~昭和12年3月1日)
綾部橘樹(陸士27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2年10月30日)
安倍克巳(陸士28期:昭和12年10月30日~昭和14年3月9日)
寺田雅雄(陸士29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4年9月7日)
有末次(陸士31期:昭和14年9月7日~昭和15年10月10日)
田村義富(陸士31期:昭和15年10月10日~昭和18年8月2日)
鬆村知勝(陸士33期:昭和18年8月2日~終戰)
作戰主任參謀
浦澄江中佐(陸士16期:大正12年4月~大正15年3月)
役山久義中佐(陸士19期:大正15年8月6日~昭和3年10月10日)
石原莞爾少佐(陸士21期:昭和3年10月10日~昭和7年8月8日)
遠藤三郎少佐(陸士26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9年8月1日)
河辺虎四郎中佐(陸士24期: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0年8月1日)
邱野一郎少佐(陸士27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2年10月30日)
欠員(昭和12年10月30日~昭和13年3月1日)
岡部重一中佐(陸士31期: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3月9日)
服部卓四郎中佐(陸士34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4年9月7日)
中山源夫中佐(陸士32期:昭和14年9月7日~昭和15年8月1日)
武居清太郎中佐(陸士35期:昭和15年8月1日~昭和18年8月2日)
草地貞吾中佐(陸士39期:昭和18年8月2日~終戰)
情報主任參謀第2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1941年)起,任第2課長
桜田武(陸士25期:大正14年8月7日~昭和3年8月10日)
花穀正(陸士26期:昭和3年8月10日~昭和4年8月)
新井匡夫(陸士26期:昭和4年8月~昭和6年10月5日)
板垣征四郎(陸士16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喜多誠一(陸士19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9年8月1日)
石本寅三(陸士23期: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0年8月1日)
河邊虎四郎(陸士24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6月19日)
武藤章(陸士25期:昭和11年6月19日~昭和12年3月1日)
冨永恭次(陸士25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3年3月1日)
山岡道武(陸士30期: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4月20日)
磯村武亮(30期:昭和14年4月20日~昭和15年11月9日)
西村敏雄(陸士32期:昭和16年2月4日~昭和17年8月20日)
武田功(陸士34期:昭和17年8月20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大越兼二(陸士36期:昭和19年10月3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淺田三郎(陸士36期:昭和20年4月10日~日本宣布投降)
後方主任參謀第3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1941年)起,任第3課長
竹下義晴(陸士23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原田熊吉(陸士22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10年8月1日)
永津佐比重(陸士23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3月15日)
竹下義晴(陸士23期:昭和11年3月15日~昭和12年10月13日)
磯矢伍郎(陸士29期:昭和14年4月20日~昭和15年8月1日)
青木一枝(陸士33期:昭和15年8月1日~昭和16年9月11日)
村中嘉二郎(陸士33期:昭和16年9月11日~昭和18年8月2日)
中島義雄(陸士36期:昭和18年8月2日~昭和19年2月7日)
穀岩蔵(陸士37期:昭和20年1月12日~日本宣布投降)
政策主任參謀第4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起擔任第4課長
鬆井太久郎(陸士22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2月17日)
阪田義郎(陸士21期:昭和7年2月17日~昭和8年8月28日)
秋山義隆(陸士24期:昭和8年8月28日~昭和9年8月1日)
欠員(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2年3月1日)
片倉衷少佐(陸士31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4年8月1日)
黑川邦輔中佐(陸士32期: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17年2月14日)
小尾哲三大佐(陸士34期:昭和17年2月14日~昭和19年10月14日)
原善四郎中佐(陸士40期:昭和19年10月14日~昭和20年8月7日)
宮本悅雄大佐(陸士38期:昭和20年8月7日~終戰)
經理部長
佐野會輔:主計總監(昭和5年12月22日~昭和8年8月1日)
鈴木熊太郎:一等主計正(昭和8年8月1日~昭和11年12月1日)
矢部潤二:主計監(昭和11年12月1日~昭和14年8月1日)
古野好武:主計少將(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20年7月5日)
栗橋保正:主計中將(昭和20年7月5日~)
軍醫部長
伊藤賢三:軍醫監(昭和6年8月1日~昭和9年3月5日)
梶井貞吉:軍醫監(昭和9年3月5日~昭和10年8月1日)
石黑大介:軍醫監(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8月1日)
出井淳三:軍醫總監(昭和11年8月1日~昭和13年3月1日)
斎藤幹城:軍醫少將(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12月1日)
梶塚隆二:軍醫少將(昭和14年12月1日~)
法務部長
大山文雄(昭和4年6月21日~昭和7年12月19日)
竹沢卯一(昭和7年12月19日~?)
匂阪春平(昭和13年1月20日~昭和15年3月29日)
鬆本倭文雄:法務少將(昭和15年3月29日~昭和20年4月20日)
小幡通德:法務少將(昭和20年4月20日~終戰)
補給監
※昭和17年10月20日(1941年10月20日)新增補給監,由參謀長兼任
補給監部參謀長
高田清秀大佐(陸士29期:昭和17年10月20日~昭和18年8月2日)
田村義富少將(陸士31期:昭和18年8月2日~昭和19年2月25日)
佐藤傑少將(陸士29期:昭和19年2月25日~終戰)
特種情報部長
※昭和13年8月1日設立“特種情報部”,當時隸屬於參謀部第2課,俗稱“研究部”。
※昭和16年5月15日改編為特種情報部
※昭和19年6月30日改編為特種情報隊
大久保俊次郎大佐(陸士24期:昭和13年8月1日~昭和17年8月1日)
深堀遊亀少將(陸士28期:昭和17年8月1日~昭和18年6月10日)
小鬆巳三雄大佐(陸士29期:昭和18年6月10日~終戰)
築城部長(工兵部長)
※創立時稱之為關東軍參謀部第2分部
※昭和16年5月31日改編為築城部(工兵部)
※昭和20年5月25日改編為建設團
前田正実大佐(陸士25期:昭和12年7月5日~昭和13年2月1日)
河田末三郎大佐(陸士28期:昭和13年2月1日~昭和17年8月10日)
久保禎三少將(陸士28期:昭和17年8月10日~昭和18年6月10日)
花井京之助大佐(陸士32期:昭和19年7月15日~終戰)
化學部長
※昭和14年8月1日從原技術部獨立
勝村福治郎大佐(陸士27期: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14年11月1日)
小柳津政雄大佐(陸士28期:昭和14年11月1日~昭和15年12月2日)
宮本清一大佐(陸士29期:昭和15年12月2日~昭和18年1月18日)
山脅正男少將(陸士28期:昭和18年1月18日~昭和19年6月20日)
秋山金正少將(陸士30期:昭和19年6月20日~昭和20年7月28日)
丹羽利男大佐(陸士34期:昭和20年7月28日~終戰)
防疫給水部長
※參照“''731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相關項目“軍馬防疫廠“
高島一雄:一等獸醫正(昭和11年8月1日~昭和15年3月9日)
並河才三:獸醫中佐(昭和15年3月9日~昭和17年7月1日)
若鬆有次郎:獸醫大佐(昭和17年7月1日~終戰)
大陸鐵道司令官
※最初僅設有關東軍野戰鐵道司令官一職
※昭和19年12月16日改稱大陸鐵道司令官
舞伝男少將(陸士19期:昭和12年8月20日~昭和14年3月9日)
草場辰巳中將(陸士20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5年10月1日)
橫山鎮雄中將(陸士24期:昭和15年10月1日~昭和17年6月26日)
木村経広中將(陸士23期:昭和17年8月31日~昭和18年12月27日)
鐮田銓一少將(陸士29期:昭和18年12月27日~昭和19年12月16日)
草場辰巳中將(陸士20期:昭和19年12月16日~終戰)
背景介紹
在舊日本陸軍中,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有“日軍之花”之稱。關東軍是日本陸軍駐紮在東北(滿洲)的軍隊,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
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迴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的炮灰。二戰末期,關東軍規模縮減至約七十萬人(其中至少二十五萬人都是當地臨時征召的日本僑民),所屬各師團均為1943年以後新成立的師團,武器更是嚴重缺乏,十幾萬人無槍可持。1945年8月,一百五十萬蘇聯紅軍開始向中國東北進軍,關東軍被擊斃八萬三千人,被俘五十九萬四千人。戰後,餘下的關東軍官兵作為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製勞動,一共有六萬多人死在那裏。另有數百名被中共軍隊俘虜的關東軍戰俘加入解放軍,參加了解放戰爭。
發展曆史
20世紀上半葉,長期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重兵集團。
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後,俄國根據《樸次茅斯和約》將“關東州”(中國遼南旅大地區)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轉讓給日本。日本為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並設立關東總督府。次年,總督府改為都督府,下設陸軍部,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1919年,都督府撤銷,改設關東廳,成立關東軍,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司令部設在旅順,直接隸屬天皇。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後,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和準備對蘇作戰的大陸政策。
1928年,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中國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
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全境。次年炮製偽滿洲國,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偽滿軍政大權。
從此,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殘酷鎮壓中國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關東軍總兵力增加到5個師。
1938~1939年,先後在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中對蘇軍發動武裝進攻,遭重創。
1941年總兵力增加到13個師。蘇德戰爭爆發後,為準備對蘇作戰,關東軍舉行“特別大演習”,總兵力增加到16個師、70萬人。太平洋戰爭期間,關東軍成為日本陸軍的戰略總預備隊。
1942年10月,司令部升格為總司令部,轄2個方麵軍。自1943年起,其精銳部隊陸續調往南方,作戰能力逐漸下降。戰爭末期,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實施總動員,駐朝鮮日軍亦歸關東軍總司令指揮,總兵力達31個師、13個旅,近百萬人。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關東軍負隅頑抗,但在中國軍民和蘇軍沉重打擊下,迅即土崩瓦解,全軍覆沒。
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強的甲種師團(番號不大於20):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1942年10月,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部升格為關東軍總司令部,增設兩個方麵軍司令部和裝甲軍、關東防衛軍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軍司令部,關東軍的兵力達到頂峰。1942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變化不大,為: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從1943年初開始,隨著太平洋戰事發展,日本關東軍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1943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美軍占領衝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迴日本本土備戰,航空揮發油2萬千升,普通揮發油3萬千升,彈藥13個師團會戰份額,也被調往本土。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進行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東北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征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隻是一種表麵膨脹,武器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抽調偽軍的裝備補充新編關東軍部隊,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
1945年8月,蘇軍發動攻擊關東軍戰役時,關東軍22個師團的配置:第39師團、第63師團、第79師團、107師團、108師團、112師團、117師團、第119師團、122師團、123師團、124師團、125師團、126師團、127師團、128師團、134師團、35師團、136師團、138師團、139師團、148師團、149師團。
總司令部
※括號內為通稱
參謀部
第1課
第2課
第3課
第4課
經理部
軍醫部
獸醫部
法務部
補給監部
情報部
特種情報部
化學部(滿洲第516部隊)
技術部
建設團
防疫給水部(滿洲第659部隊)
本部(滿洲第731部隊)
牡丹江支部(滿洲第643部隊)
林口支部(滿洲第162部隊)
孫吳支部(滿洲第673部隊)
海拉爾支部(滿洲第543部隊)
大連支部(滿洲第319部隊)
軍馬防疫廠(滿洲第100部隊)
終戰時所屬部隊
第1方麵軍
第3軍
第5軍
第122師團
第134師團
第139師團
第3方麵軍
第30軍
第44軍
第108師團
第136師團
獨立混編第79旅團
獨立混編第130旅團
獨立混編第134旅團
獨立戰車第1旅團
第17方麵軍
第4軍
第119師團
第123師團
第149師團
獨立混編第80旅團
獨立混編第131旅團
獨立混編第135旅團
獨立混編第136旅團
大陸鐵道隊
鐵道第3聯隊
鐵道第4聯隊
第2航空軍
獨立第15航空團
獨立第101教育飛行團
第5航空軍
第13飛行師團
第1飛行團
第2飛行團
第8飛行團
獨立第105教育飛行團
第5航空通信團
曆任司令官
※所列軍銜均以最初上任時的級別為準
※隨著“總軍“的設立,從昭和17年10月1日(1942年10月1日)起,司令官、參謀長和副參謀長均改稱總司令官、總參謀長和總副參謀長。
曆任司令官
立花小一郎中將(1919年-1921年)
河合操中將(1921年-1922年)
尾野実信中將(1922年-1923年)
白川義則中將(1923年-1926年)
武藤信義大將(1926年-1927年)
村岡長太郎中將(1927年-1929年)-皇姑屯事件
畑英太郎中將(1929年-1930年)
菱刈隆中將(1930年-1931年)
本莊繁中將(1931年-1932年)九一八事變
武藤信義大將(1932年-1933年)日本承認“滿洲國”
菱刈隆大將(1933年-1934年)“滿洲帝國”成立
南次郎大將(1934年-1936年)
植田謙吉大將(1936年-1939年)七七事變
梅津美治郎大將(1939年-1944年)關東軍升格為總軍
山田乙三大將(1944年-1945年)日本投降時任總司令官,後被蘇聯紅軍押到伯力審判。
曆任參謀長
浜麵又助少將(陸士4期:1919年4月12日~1921年3月11日)
福原佳哉少將(陸士5期:1921年3月11日~1923年8月6日)
川田明治少將(陸士10期:1923年8月6日~1925年12月2日)
斎藤恆少將(陸士10期:1925年12月2日~1928年8月10日)
三宅光治少將(陸士13期1928年8月10日~1932年4月11日)
橋本虎之助少將(陸士14期1932年4月11日~1932年8月8日)
小磯國昭中將(陸士12期1932年8月8日~1934年3月5日)
西尾壽造中將(陸士14期1934年3月5日~1936年3月23日)
板垣征四郎少將(陸士16期1936年3月23日~1937年3月1日)
東條英機中將(陸士17期1937年3月1日~1938年5月30日)
磯穀廉介中將(陸士16期1938年6月18日~1939年9月7日)
飯村穣中將(陸士21期1939年9月7日~1940年10月22日)
木村兵太郎中將(陸士20期1940年10月22日~1941年4月10日)
吉本貞一中將(陸士20期1941年4月10日~1942年8月1日)
笠原幸雄中將(陸士22期1942年8月1日~1945年4月7日)
秦彥三郎中將(陸士24期:1945年4月7日~終戰)
曆任副參謀長
岡村寧次少將(陸士16期:1932年8月8日~1934年12月10日)
板垣征四郎少將(陸士16期:1934年12月10日~1936年3月23日)
今村均少將(陸士19期:1936年3月23日~1937年8月2日)
笠原幸雄少將(陸士22期:1937年8月2日~1937年9月27日)
石原莞爾少將(陸士21期:1937年9月27日~1938年12月5日)
矢野音三郎少將(陸士22期:1938年12月5日~1939年9月7日)
遠藤三郎少將(陸士26期:1939年9月7日~1940年3月9日)
秦彥三郎少將(陸士24期:1940年3月9日~1942年5月9日)
吉岡安直少將(陸士25期:1941年5月13日~1941年7月7日)
綾部橘樹少將(陸士27期:1941年7月7日~1942年7月1日)
秦彥三郎少將(陸士24期:1941年7月23日~1942年7月1日)
池田純久少將(陸士28期:1942年7月1日~1945年7月28日;負責情報和政策)
田村義富少將(陸士31期:1943年8月2日~1945年2月25日;負責作戰部署)
鬆村知勝少將(陸士33期:1945年3月1日~終戰;作戰擔當)
四手井綱正中將(陸士27期:1945年7月29日~1945年8月18日;負責情報和政策)
其他人事編製
高級參謀第1課長
※昭和6年10月5日(1931年10月5日)起,任第一課長
香椎秀一(陸士6期:大正8年4月12日~大正8年6月28日)
高橋小藤治(陸士9期:大正8年6月28日~大正9年4月1日)
竹森正一(陸士11期:大正9年4月1日~大正11年8月15日)
鬆井七夫(陸士11期:大正11年8月15日~大正12年11月10日)
黑田周一(陸士14期:大正12年11月10日~大正15年3月2日)
河本大作(陸士15期:大正15年3月2日~昭和4年5月14日)
板垣征四郎(陸士16期:昭和4年5月14日~昭和6年10月5日)
石原莞爾(陸士21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斎藤彌平太(陸士19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8年8月1日)
塚田攻(陸士19期:昭和8年8月1日~昭和10年3月15日)
下村定(陸士20期:昭和10年3月15日~昭和10年12月2日)
阪西一良(陸士23期:昭和10年12月2日~昭和12年3月1日)
綾部橘樹(陸士27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2年10月30日)
安倍克巳(陸士28期:昭和12年10月30日~昭和14年3月9日)
寺田雅雄(陸士29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4年9月7日)
有末次(陸士31期:昭和14年9月7日~昭和15年10月10日)
田村義富(陸士31期:昭和15年10月10日~昭和18年8月2日)
鬆村知勝(陸士33期:昭和18年8月2日~終戰)
作戰主任參謀
浦澄江中佐(陸士16期:大正12年4月~大正15年3月)
役山久義中佐(陸士19期:大正15年8月6日~昭和3年10月10日)
石原莞爾少佐(陸士21期:昭和3年10月10日~昭和7年8月8日)
遠藤三郎少佐(陸士26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9年8月1日)
河辺虎四郎中佐(陸士24期: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0年8月1日)
邱野一郎少佐(陸士27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2年10月30日)
欠員(昭和12年10月30日~昭和13年3月1日)
岡部重一中佐(陸士31期: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3月9日)
服部卓四郎中佐(陸士34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4年9月7日)
中山源夫中佐(陸士32期:昭和14年9月7日~昭和15年8月1日)
武居清太郎中佐(陸士35期:昭和15年8月1日~昭和18年8月2日)
草地貞吾中佐(陸士39期:昭和18年8月2日~終戰)
情報主任參謀第2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1941年)起,任第2課長
桜田武(陸士25期:大正14年8月7日~昭和3年8月10日)
花穀正(陸士26期:昭和3年8月10日~昭和4年8月)
新井匡夫(陸士26期:昭和4年8月~昭和6年10月5日)
板垣征四郎(陸士16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喜多誠一(陸士19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9年8月1日)
石本寅三(陸士23期: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0年8月1日)
河邊虎四郎(陸士24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6月19日)
武藤章(陸士25期:昭和11年6月19日~昭和12年3月1日)
冨永恭次(陸士25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3年3月1日)
山岡道武(陸士30期: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4月20日)
磯村武亮(30期:昭和14年4月20日~昭和15年11月9日)
西村敏雄(陸士32期:昭和16年2月4日~昭和17年8月20日)
武田功(陸士34期:昭和17年8月20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大越兼二(陸士36期:昭和19年10月3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淺田三郎(陸士36期:昭和20年4月10日~日本宣布投降)
後方主任參謀第3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1941年)起,任第3課長
竹下義晴(陸士23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8月8日)
原田熊吉(陸士22期:昭和7年8月8日~昭和10年8月1日)
永津佐比重(陸士23期: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3月15日)
竹下義晴(陸士23期:昭和11年3月15日~昭和12年10月13日)
磯矢伍郎(陸士29期:昭和14年4月20日~昭和15年8月1日)
青木一枝(陸士33期:昭和15年8月1日~昭和16年9月11日)
村中嘉二郎(陸士33期:昭和16年9月11日~昭和18年8月2日)
中島義雄(陸士36期:昭和18年8月2日~昭和19年2月7日)
穀岩蔵(陸士37期:昭和20年1月12日~日本宣布投降)
政策主任參謀第4課長
※昭和16年10月5日起擔任第4課長
鬆井太久郎(陸士22期:昭和6年10月5日~昭和7年2月17日)
阪田義郎(陸士21期:昭和7年2月17日~昭和8年8月28日)
秋山義隆(陸士24期:昭和8年8月28日~昭和9年8月1日)
欠員(昭和9年8月1日~昭和12年3月1日)
片倉衷少佐(陸士31期:昭和12年3月1日~昭和14年8月1日)
黑川邦輔中佐(陸士32期: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17年2月14日)
小尾哲三大佐(陸士34期:昭和17年2月14日~昭和19年10月14日)
原善四郎中佐(陸士40期:昭和19年10月14日~昭和20年8月7日)
宮本悅雄大佐(陸士38期:昭和20年8月7日~終戰)
經理部長
佐野會輔:主計總監(昭和5年12月22日~昭和8年8月1日)
鈴木熊太郎:一等主計正(昭和8年8月1日~昭和11年12月1日)
矢部潤二:主計監(昭和11年12月1日~昭和14年8月1日)
古野好武:主計少將(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20年7月5日)
栗橋保正:主計中將(昭和20年7月5日~)
軍醫部長
伊藤賢三:軍醫監(昭和6年8月1日~昭和9年3月5日)
梶井貞吉:軍醫監(昭和9年3月5日~昭和10年8月1日)
石黑大介:軍醫監(昭和10年8月1日~昭和11年8月1日)
出井淳三:軍醫總監(昭和11年8月1日~昭和13年3月1日)
斎藤幹城:軍醫少將(昭和13年3月1日~昭和14年12月1日)
梶塚隆二:軍醫少將(昭和14年12月1日~)
法務部長
大山文雄(昭和4年6月21日~昭和7年12月19日)
竹沢卯一(昭和7年12月19日~?)
匂阪春平(昭和13年1月20日~昭和15年3月29日)
鬆本倭文雄:法務少將(昭和15年3月29日~昭和20年4月20日)
小幡通德:法務少將(昭和20年4月20日~終戰)
補給監
※昭和17年10月20日(1941年10月20日)新增補給監,由參謀長兼任
補給監部參謀長
高田清秀大佐(陸士29期:昭和17年10月20日~昭和18年8月2日)
田村義富少將(陸士31期:昭和18年8月2日~昭和19年2月25日)
佐藤傑少將(陸士29期:昭和19年2月25日~終戰)
特種情報部長
※昭和13年8月1日設立“特種情報部”,當時隸屬於參謀部第2課,俗稱“研究部”。
※昭和16年5月15日改編為特種情報部
※昭和19年6月30日改編為特種情報隊
大久保俊次郎大佐(陸士24期:昭和13年8月1日~昭和17年8月1日)
深堀遊亀少將(陸士28期:昭和17年8月1日~昭和18年6月10日)
小鬆巳三雄大佐(陸士29期:昭和18年6月10日~終戰)
築城部長(工兵部長)
※創立時稱之為關東軍參謀部第2分部
※昭和16年5月31日改編為築城部(工兵部)
※昭和20年5月25日改編為建設團
前田正実大佐(陸士25期:昭和12年7月5日~昭和13年2月1日)
河田末三郎大佐(陸士28期:昭和13年2月1日~昭和17年8月10日)
久保禎三少將(陸士28期:昭和17年8月10日~昭和18年6月10日)
花井京之助大佐(陸士32期:昭和19年7月15日~終戰)
化學部長
※昭和14年8月1日從原技術部獨立
勝村福治郎大佐(陸士27期:昭和14年8月1日~昭和14年11月1日)
小柳津政雄大佐(陸士28期:昭和14年11月1日~昭和15年12月2日)
宮本清一大佐(陸士29期:昭和15年12月2日~昭和18年1月18日)
山脅正男少將(陸士28期:昭和18年1月18日~昭和19年6月20日)
秋山金正少將(陸士30期:昭和19年6月20日~昭和20年7月28日)
丹羽利男大佐(陸士34期:昭和20年7月28日~終戰)
防疫給水部長
※參照“''731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相關項目“軍馬防疫廠“
高島一雄:一等獸醫正(昭和11年8月1日~昭和15年3月9日)
並河才三:獸醫中佐(昭和15年3月9日~昭和17年7月1日)
若鬆有次郎:獸醫大佐(昭和17年7月1日~終戰)
大陸鐵道司令官
※最初僅設有關東軍野戰鐵道司令官一職
※昭和19年12月16日改稱大陸鐵道司令官
舞伝男少將(陸士19期:昭和12年8月20日~昭和14年3月9日)
草場辰巳中將(陸士20期:昭和14年3月9日~昭和15年10月1日)
橫山鎮雄中將(陸士24期:昭和15年10月1日~昭和17年6月26日)
木村経広中將(陸士23期:昭和17年8月31日~昭和18年12月27日)
鐮田銓一少將(陸士29期:昭和18年12月27日~昭和19年12月16日)
草場辰巳中將(陸士20期:昭和19年12月16日~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