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淩霨(1868-1940),直隸天津人(今天津),祖籍山東,舉人出身。曾任國務總理,並一度以內務總長兼代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是直係軍閥曹錕的嫡係。抗戰期間,投靠日本,淪為漢奸,出任偽天津市長、偽河北高官等職。1940年3月4日,在北平病死。


    人物家世


    高淩霨曾代理國務總理攝行總統。高淩霨,晚年別號蒼檜,天津人,光緒甲午(1894年)科舉人。其先世原籍山東,明永樂二年(一四○四年)遷天津,世居西頭。


    其兄高淩霄,同治癸酉(1873年)科舉人,光緒庚辰(1880年)科進士。其老住宅門上有“太史第”匾額,即淩霄得第時懸上的。四兄高淩雯,字彤階,光緒癸巳(1893年)科舉人。


    高淩霨行五,其兩兄均有聲於天津文壇,興辦教育,參與編寫天津縣誌等工作。高淩霨則一生從政,浮沉宦海多年。


    官運亨通


    一九○○年(光緒庚子年)義和團運動以來,高淩霨以捐班知府分發湖北候補,住在武昌,這時張之洞正任兩湖總督。張在以前任兩廣總督時,其青縣同鄉高崇基任廣東藩台和廣西巡撫等職,與張之洞相處共事,最為融洽,高淩霨在張之洞麵前,冒認高崇基為同族,騙取了張的信任,不斷地被委以要缺,直到清末,高竟當上湖北提學使。按提學使乃過去學政所改,照例應當進士出身的人才可擔任,高淩霨竟以舉人身份任了學使,可稱異數。民國初年劉若曾任直隸民政長,高淩霨被任為民政司長,嗣又進入北洋政府,從此扶搖直上,長期成為直係曹錕的紅人。


    直係軍閥


    在一九二三年曹錕賄選總統以前,當時直係內部分成津、保、洛三派。高淩霨、曹銳、邊守靖三人,是津派的中堅人物;曹錕是保派首腦;吳佩孚是洛派首腦。津派是堅主急進賄選的一派。當時吳佩孚主張緩進,與津派形成對立,爭執甚力,結果由保派居間調處,洛派遷就了津派,遂演出了驅黎(元洪)賄選的一幕醜劇。


    在直係酲釀賄選當中,高淩霨曾代理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1923年10月12日-1924年1月10日)。曹錕當選大總統,高淩霨一度被任為國務總理,後來改任稅務督辦。


    一九二四年,馮玉祥倒直,發動北京政變,曹錕被囚,高淩霨逃到天津,繼又潛往上海,住了一年多。


    投日漢奸


    一九二六年,高淩霨由上海迴到天津,寓居日租界桃山街,逐漸與親日派接觸,並參加了日本駐軍直接控製的“中日同道會”,熱衷於親日活動。“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繼續向華北擴展勢力,特派日本僧人吉井芳純來華,在天津成立了“中日密教研究會”,推段祺瑞為會長,高淩霨、王揖唐分任副會長,以佛教為掩飾,進行陰謀政治活動。這時,高淩霨常與偽滿外交部大臣張燕卿(張之洞之子)暗通消息,實際上張是高聯絡日寇各方麵關係的主要渠道。高淩霨組織天津市治安維持會前後的留影


    一九三二年,南京國民政府通令各省重修省誌,河北省成立了通誌館,高淩霨被任為通誌館館長。


    一九三五年,冀察政務委員會在北平成立,宋哲元為委員長,高淩霨出任委員。這時,高淩霨由於積極為日本帝國主義效勞而獲得日本主子的青睞。當日本帝國主義決定采取軍事手段占領中國後,在天津需要一個有相當政治資格的人士出來維持地方,以配合其侵略步伐。當時住在天津的軍閥、官僚們,熱衷於這一席位的是大有人在,其中以高淩霨,齊燮元,鈕傳善等為爭奪未來的天津市長表現得最突出,最後,終以高淩霨最合乎日寇的要求。因為他是天津人,曾任過北洋政府的總長、國務總理,並攝行過大總統的職務,所以被日本人看重。


    當“七七“事變爆發後,日寇攻占了天津,首先在宙緯路河北省通誌館高淩霨宅前設崗,予以“保護“。從這天開始,高淩霨便作為天津市治安維持會委員長,沐猴而冠,粉墨登場,心安理得地當上了漢奸。高主持維持會四個多月,一切聽從日寇的擺布,為虎作倀,罵聲載道。同年冬天,偽華北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高繼續任政府委員、天津市市長、河北省高官等偽職。


    漢奸新貴蠅營狗苟,高淩霨的天津市長上任不幾天就被潘毓桂取而代之。到了1939年,高的河北省高官職位也失掉,隻好鬱鬱無聊地住在北京養老,1940年死去。


    無獨有偶


    高淩霨身後,其家屬發出訃聞治喪。關於高的一生官階履曆,印在訃聞上的,僅有天津市治安維持會委員長,天津市市長和河北省高官等職,他在清季和民國以來其他官銜,全沒有印上。這與明末降臣洪承疇身後治喪訃告但登降清以後的官銜,是如出一轍,見者多認為洪承疇無獨有偶了。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於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直係軍閥的首領。駐軍保定,被稱為“保定王”。


    1890年,於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後任毅軍哨官;1919年被擁為直係軍閥首領。1923年6月,曹錕將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買議員,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拒絕日本出麵組織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於天津。1939年12月,曹錕被國民政府追封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62年(同治元年)農曆十月二十一日,曹錕出生於天津大沽一個貧窮造船工曹本生家裏。曹錕的父親曹本生,在大沽的一個船行當排工,成年累月給人家造木船,以維持這個10口人之家的生活。盡管曹家經濟拮據,但曹本生性子憨直,為人要強,他寧願自己勒著腰帶,也要供孩子們識幾個字。因此,曹錕兄弟幾個,多在幼年讀過幾年私塾。


    曹錕16歲時,父親讓他學造木船,曹錕不肯,叫他學做農活,他也不依,曹本生隻好讓他去賣布。因家中貧窮,買不起一輛手推車,曹錕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處叫賣。父母見曹錕不成器,便在他17歲那年托人說媒,將西大沽一家姓鄭的姑娘娶過來。鄭氏長於曹錕兩歲,相貌平平,但為人通情達理,過門後上敬公婆,下疼小叔小姑,對曹錕更是十分體貼,小兩口和和睦睦,很少口角。


    憤而從戎


    一日,曹錕販布到保定城門,被兩個守城的士兵攔住,不但沒讓進城,反而被他們謾罵嘲笑一番。曹錕無端受辱,窩了一肚子火兒。他曆盡艱辛,也未能改變自己吃苦受累的命運,於是他暗下決心,立誌從戎。1882年,20歲的曹錕應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曹錕丟了推車賣布的小買賣後,先是在天津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做了毅軍的一名哨官,1894年還曾隨部赴朝鮮作戰。翌年,赴小站投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為右翼步隊第一營幫帶。他既無背景,又老實巴交,時常受人欺負。但他的一大特點,憨厚,喜怒不形於色,好處都讓給別人,自己則吃苦耐勞,千依百順,不管心中怎麽想,麵上從無怨言。久而久之,於是漸漸地也就聞達於上司,甚至袁世凱都知道了有這麽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


    曹錕聽說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有個拜把子兄弟叫曹克忠,在當地很有權勢,人稱“大帥”,於是備下厚禮前去拜謁。常言道:“禮多人不怪”。這曹克忠也是天津人,曾任廣東水師提督,一看來了個姓曹的小老鄉,很是開心。接著一查族譜,發現曹錕竟是自己的孫輩,自然更加高興,便正式認曹錕為族孫,並派自己的姨太太去袁世凱那兒為他通融,自此曹錕由幫帶而幫統,由幫統而統領,由統領而統製。


    曹錕曾到朝鮮參加中日戰爭,後被送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成為袁世凱小站練兵的骨幹,此後,日益得到袁的器重,1907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北洋軍第三鎮統製官。民國成立後,曹任陸軍第三師師長,曾於護國戰爭時率軍南下四川,與護國軍作戰。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列為直皖兩係,曹在兩係暗鬥中,腳踩兩隻船。在馮國璋死後,曹成為直係首領,相繼取得了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的勝利,成為主宰中央大權的實力派人物。


    脫穎而出


    自1916年9月任直隸督軍,到1923年10月他賄選中華民國總統期間,曹錕主要駐在保定,保定成了直係軍閥的大本營。直皖之戰、第一次直奉戰爭及許多重大政治事件,都是在保定謀劃決策的。現擇其在保定的一些所作所為,從側麵反映曹的麵貌。


    1922年,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育德中學學生王錫疆等人代表保定團組織出席了會議。迴保定後,王錫疆主持保定市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工作,同年,王錫疆在給省立第六中學學生楊景山的信中郵寄了《社會問題研究會章程》,被軍閥當局查獲。因其中涉及“布爾什維”等內容,曹錕便下令通緝逮捕王錫疆。王在校長郝仲青幫助下,脫身到北京,後與鄧中夏一起從事革命工作,並由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保定的第一個共產黨員。


    1923年5月康有為從洛陽到易州謁清西陵,順路到保定。曹錕在保定光園為其接風洗塵。康有為特為在建的曹錕花園提名“老農別墅”。康有為還在河北大學發表演說,進行反對新文化的宣傳,深得曹錕歡心。一天,曹在與康有為的談話中講到王森然在保定第二女子師範(今保定學院前身)學校增設白話文課程,宣傳新文學時,康有為十分氣惱。他對曹錕說:“他本來是個小桐城,我知道他是桐城派倒戈的,不能讓他在保定呆下去。”


    恰值保定召開直奉戰爭直軍全體陣亡將士追悼大會,王森然寫了兩篇痛斥曹錕的文章,在保定各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使曹錕十分憤恨。他以防“赤化”為名,於5月18日晚派人去學校抓王森然。王事先聽到風聲,當夜化裝逃到北京,在李大釗、林語堂、胡適等幾位教授的掩護下,才躲過了通緝。


    曹錕駐保定後,就開始著手修建大本營。他先在保定東郊征購土地,修建飛機場,拆通西關新開路,拓寬南大街,又將原清代直隸按察使司衙署改建為賓館。因他仰慕明朝薊遼總督戚繼光的英名,所以把賓館命名為“光園”。曹錕平日在原直隸總督署辦公,下榻在光園。曹錕此時已脫穎而出,擁有了武裝力量。


    賄選總統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直係獲勝,獨自控製北京政府。此後,曹錕首先逼退大總統徐世昌,迎原任大總統黎元洪複職,並使黎元洪成為其傀儡,北京政府六度更換國務總理。同時,隨著直係內部吳佩孚的崛起,形成了曹錕領導的直係保定派和吳佩孚領導的洛陽派,吳佩孚不讚成曹錕出任大總統。但曹錕仍在直係內部處於優勢地位,其出任大總統的計劃獲得美國支持。通過美國駐華公使的工作,1923年6月,美國總統沃倫·蓋瑪利爾·哈定發表了支持中國統一的聲明(隨後哈定於同年8月逝世)。


    1923年6月,曹錕派人對黎元洪進行恐嚇,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將黎元洪乘坐的火車在天津楊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總統印並簽署辭職書後才放行。曹錕利用內政總長高淩霨和議長吳景濂大批收買或威脅國會議員,於1923年10月6日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被譏為“豬仔總統”、“賄選總統”。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曹錕就任大總統後,直係的實權轉由吳佩孚操控。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隨後,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將曹錕軟禁於中南海延慶樓。北京政府的主導權由直係改歸奉係。1926年4月9日,馮玉祥的部下鹿鍾麟發動兵變包圍了臨時執政府,段祺瑞逃走,同時鹿鍾麟還釋放了被軟禁的曹錕。


    遭遇政變


    第二次直奉戰爭發生了一件事,就是馮玉祥倒戈,使直軍慘敗,曹錕被趕下台,並遭到軟禁。


    曹錕賄選前,要先迫黎元洪下台。擁曹派中積極分子遂由馮玉祥打第一陣,向黎元洪索討軍餉,陸軍軍官天天包圍總統府,包圍國務院,黎的離去主要是受不了軍隊逼宮,而軍隊的主使者就是馮玉祥。


    由於吳佩孚對馮玉祥的仇視和排擠,馮玉祥對曹、吳十分不滿。加上曹錕賄選醜劇,激起全國反對,馮玉祥自然也十分反感。況且馮玉祥對孫中山十分欽佩,本有相機反曹、吳之心。第二次直奉大戰的爆發,終於給他帶來了反曹、吳的機會。


    1924年10月23日傍晚,馮玉祥率軍撤出前線,迴師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


    直奉戰場形勢大為改變。在北京的馮部鹿鍾麟、蔣遇鴻與孫嶽裏應外合,打開城門。鹿鍾麟率部率先入城,與孫嶽的第十五混成旅在城中的部隊會合。士兵們一律佩戴藍布白字的臂章,上寫“誓死救國,不擾民,真愛民”。政變軍隊分兵把守各重要路口,並戒嚴斷絕交通,迅速占領各部、署衙門。


    這次“北京政變”真可謂迅雷不及掩耳,一舉獲得成功,曹錕在事先一點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抓住幽禁了起來。1924年10月24日,馮玉祥在北苑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付北方時局。出席會議的有孫嶽、胡景翼、黃郛、王正廷等人。這次會上,馮玉祥被推為國民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孫嶽分別任副總司令兼第二、第三軍軍長。鑒於孫中山是否北上尚無確切消息、吳佩孚率軍攻擊楊村等情況,孫嶽提出請段祺瑞出山,以聯絡皖係的山東督軍鄭士琦,以阻止直係援軍北上。會上還決定成立攝政內閣,為表示歡迎孫中山北上的誠意,所定閣員多為南方的老革命黨員,如國務總理黃郛,外交兼財政總長王正廷,國民軍總長李書城,參謀總長李烈鈞等。會議決定讓曹錕下令停戰,免去吳佩孚本兼各職,並宣布自動退位。


    1923年11月4日奉軍占領塘沽,吳佩孚已於先一天率殘部乘艦駛離塘沽,這時直軍抵抗已全部中止。5日張宗昌、吳光新兩部先入天津,奉軍大隊亦紛紛抵達,在天津的直軍殘餘部隊全被繳械。第二次直奉戰爭遂告結束。


    保持晚節


    1927年2月,奉係軍閥為了阻止國民革命軍東進河南,渡河南下,吳佩孚自鄭州撤退而逃。曹錕隻得匆匆離開河南迴到天津。曹錕迴天津後,住在英租界內的19號路(當今河北路34中學),和鄭夫人及陳夫人住在一起。劉夫人不願同他們一起住,另在英租界的泉山裏自己花錢蓋了幾所小洋樓,帶著一雙兒女及家人搬了進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北後,矛頭指向華北。於1935年成立了“冀察政務委員會”。


    一天,幾個日本人身著便裝,來到天津英租界,邀請曹錕“出山”。曹錕怕得罪日本人想開門召見,但劉夫人堵著門不許曹錕出去,並指桑罵槐高聲叫罵。日本人討了個沒趣,灰溜溜地走了。事後劉夫人曆數日本人在東北三省犯下的罪行,對曹錕說:“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能出去為日本人辦事。”曹錕點頭應允,同時也告誡他的一雙兒女。


    日本人在曹錕家碰壁後並不死心,又派了在“冀察政務委員會”做委員的曹錕的好友齊燮元來做說客。一天夜晚,齊燮元叩門求見。曹錕的門衛遵照劉夫人的囑咐,不予開門,從此以後齊沒有再去曹家。


    曹錕晚年之所以能不為金錢、地位所動,堅決不為日本侵略者做事,保持了民族氣節,除了與當時的曆史背景(直係基本上是親美英派,吳佩孚也堅決拒絕為日本侵略者做事)有關外,主要是曹錕本人具有比較強的民族意識。


    隆重葬禮


    1938年5月的一天,曹錕因感冒轉成肺炎,經醫治無效,於5月17日(農曆四月十八)在天津泉山裏劉夫人寓所病故,終年76歲。曹錕的葬禮十分隆重。吳佩孚派夫人張佩蘭赴津吊喪,吳本人則在北平身穿重孝舉哀致悼。日本方麵、國民黨方麵都派人前來吊喪,並送給劉夫人大筆撫恤金,但遭到劉夫人的拒絕。曹錕家眷及舊部幕僚、親朋好友幾百人均披孝參加了葬禮,靈柩暫厝於天津英國公墓。國民黨政府有感於曹錕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於6月14日發布特別訓令,予以表彰,並追授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芬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國色芬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