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世界是非常現實的世界,知識就是力量在魔法界是絕對的真理。

    因此,霍格沃茨的圖書館絕對是寶庫。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穿越者。

    波利茲很難理解為什麽哈利和羅恩能夠那麽輕鬆的把力量和知識視若無物,轉而去關注什麽魁地奇比賽,他很輕鬆的就查到了現在魔法界的三位特級教授都是誰。

    教授的職稱從一級到助理教授都是終極巫師聯盟評選出來的。

    但到了特級教授的情況卻不一樣了,作為特級教授,在滿足了一級教授的條件之外,還要有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巨大成就。

    比如說,製作出魔法石,或者說擊敗了格林德沃,又或者,被鄧布利多擊敗之類的。

    於是,現今魔法界的三位特級教授分別是阿不思·鄧布利多。

    尼克·勒梅

    和蓋勒特·格林德沃。

    有一說一,純路人。

    當看到格林德沃成為特級教授的理由是“在1945年被阿不思·鄧布利多擊敗”

    的時候。

    波利茲忍不住的笑了,這個魔法界真的是太真實了。

    然後就是他三個人的代表性著作。

    鄧布利多的著作是《愛之魔力,偉大的愛就是最強大的魔法》

    尼克·勒梅的著作是《得到與付出,不僅是煉金術,等價交換存乎萬物之間》

    蓋勒特·格林德沃的著作就勁爆多了《魔法的本質與究極的探討》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三本書可以說即是他們的心血結晶。

    也是他們一生經曆的注腳,永遠信奉愛與希望的白巫師鄧布利多,永遠都在付出與得到的尼克·勒梅,以及永遠都在探求魔法極致的格林德沃。

    很可惜,在霍格沃茨的圖書館裏,隻有鄧布利多的《愛之魔力,偉大的愛就是魔法》。

    其他的兩本書都沒有收錄,所以,波利茲隻有試著自己去市麵上淘換。

    應該說,這幸好這兩本書都隻是理論性的書籍,魔法界的巫師們對於這些理論性的東西是即重視又輕視。

    重視是指,在魔法世界的最巔峰的那群人當中,你的魔法理論就像是你這個人的代名詞和立足點。

    如果你隻是釋放魔法厲害而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套魔法理論,那你永遠都不會是一位大師。

    但是落在現實層麵,人們更在意的是具體的一個密藏的強大魔法咒語。

    或者某些高端實用性的魔法知識,那些才是被純血家族們秘而不宣的東西。

    而這種理論性的著作,雖然高屋建瓴,甚至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九陰真經一樣的重要,但是魔法界對它們的重視度明顯不是太高。

    在麗痕書店,斑林先生願意把自己收藏的《等價交換》賣給他。

    不過要求的價格是正常售價的兩倍,而且要等他把書再看完最後一遍。

    而另一本《魔法的本質與究極》就麻煩的多了,問了好多家,甚至連翻倒巷都問了一遍。

    最後隻有博金博克的商店願意賣給他一本。

    不過價格是正常的十五倍,還要給出三倍價錢的訂金:“這本書可是被純血家族們收藏的典籍,我需要去拜訪一下我的那些老朋友。

    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出讓這本書,實話說,這個價格還是虧本了呢!”

    雖然心疼於自己的錢包,但是在看完了鄧布利多的那本《愛之魔力》之後。

    波利茲還是咬著牙付了訂金。

    雖然從名字上看,這本《愛之魔力》不像是什麽正經的魔法典籍。

    但是事實上裏麵說的卻全部都是幹貨。

    從愛之保護咒,護盾咒,保護神咒,再到阿瓦達索命咒。

    所有需要正麵情緒或者負麵情緒的魔咒都在其中,而且全部都被鄧布利多詳細的剖析,就像是他在親自手把手的教你如何釋放這些魔咒一樣。

    比如說,保護神咒就需要快樂的情緒。

    總而言之,看完了這本《愛之魔力》之後,波利茲覺得它應該叫《情緒與契約魔法教學》。

    他甚至從這本書裏學到了如何釋放殺戮咒而不被殺戮咒的負麵情緒影響的方法:“阿瓦達索命咒是需要極致的負麵情緒才能成功釋放的法術,如果一個巫師經常使用阿瓦達索命咒。

    那麽,他的心一定經常的浸泡在憎恨與殺戮的欲望之中。

    但是,這種危險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能夠以懲戒罪惡的心態去釋放阿瓦達索命咒,依然可以正常的使用它。

    甚至威力都不會有任何的減弱,還能避免被它的負麵情緒所汙染。”

    簡單的說,就隻是這一句。

    波利茲就覺得這本書值得自己拿出身上所有的錢去購買了。

    但是,波利茲仍然感覺到了自己的錢包在哭泣。

    它很受傷,很受傷,傷勢大到了必須要他再寫一本《哈利·斯內普和密室》才能挽迴的程度了。

    隻不過這本書現在是不能隨便寫了,除了兩本特級教授的著作之外,波利茲還從斑林先生那裏購買了從9月1日開始的所有《預言家日報》。

    從9月1日開始,魔法界的局勢就有點波譎雲詭的味道,比如9月1日當天的《預言家日報》的頭版頭條就是“奇洛教授的身份之謎”

    9月2日的時候就變成了“時隔十一年,鄧布利多再出手,一舉擒拿十三名試圖襲擊霍格沃茨的兇惡匪徒!”

    3號的頭版頭條是“震驚!在9月1日晚攻擊霍格沃茨的十三名匪徒居然都是食死徒!”

    4號的時候是“神秘人再臨?寶石翁澤爾裏奇·修因拜古到底是不是一位大預言家?”

    接下來的兩天裏,報紙都在探討所謂的寶石翁澤爾裏奇是不是大預言家,以及奎裏納斯·奇洛教授的後腦勺上是不是潛伏著隻剩下了影子和霧氣的神秘人。

    這種熱切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9月12日的時候,從那天開始。

    《預言家日報》的頭版頭條就換成了《霧都聖杯戰爭》裏透漏出來的一些秘聞考證報道。

    而從副版的內容裏可以看得出來,寶石翁澤爾裏奇·修因拜古是大預言家的這個人設是立起來了。

    報紙上討論的事情已經變成了要如何防備神秘人的再次複蘇,以及開始討論所謂的萬能之釜的可行性,以及尼克·勒梅對於聖杯戰爭在技術上的一些想法。

    甚至是仿照小說裏的劇情給現在魔法界的諸位大佬都排了個座次。

    起了個外號,比如說,三位特級教授就占據了三原色的位置。

    鄧布利多現在就被稱作是傷痛之紅,尼克·勒梅被稱為了變換之黃,格林德沃就變成了悔恨之藍,波利茲發現他現在引起的動靜稍微有點太大了。

    可能不適合馬上就再次出現,,他發現了自己的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博金博克的貓頭鷹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霍格沃茨的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枚銀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枚銀幣並收藏霍格沃茨的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