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懂得莊子,但勾得出他依稀的輪廓。


    真的,遺憾。


    遺憾千年了,不知多少文獻丟失,遺憾不知多少儒人政客的損毀,遺憾那偉岸的身軀隻有輪廓。


    真的,幸甚。


    幸甚千年前有一個莊子,幸甚他能不凡不俗,無掛無牽,幸甚那裏還有一個渺遠的輪廓。


    第一筆是他的超脫,無功於世,是其能極。能夠極力延展自己的思想,無限而沒有邊界。楚境的對話,隻是一個小角,莊子於名無求,於利無求,如有求,則將有待。而且是低級的待,不如六月息,其待以脫待為目的,而名,利、功以待束其境,不能更加深遠的發展,困於死水深潭,此待將待更多的事物,待更多的人,物、事。超脫於莊子無可讚諤,是常態,是無待的必然先提。


    第二筆是他的藝術。莊子很有藝術,不是條框,不是提綱,穿插的哲理在於莊子的世界中。隻有莊子才能鯤鵬,才有屠龍者,才有這濠梁,才有這梁國之嚇,才有這凡於此世界而不凡於莊子世界的萬千之物。沒有此類,莊子思想仍在,但無可流傳,從此可見,莊子仍在有待之境,他放下心靈魂魄,以有待而引眾生,這藝術是其待,而為無待。這個偉大的生靈沒有棄萬物,而是在思想中無待之境以求有待之萬物無待之境,這是轉換的藝術,心的藝術,不同世界的藝術。


    第三筆是離。欲無待,先有待,而有待之後,需離,是精神與身軀的離,身有待以助神無待,才能有今日的莊子。其次是與人世之離,離人世而離眾生,有境之曠,才有心之曠,形之曠,萬物之曠。莊子在精神上與人世所離,於是有鼓盆而歌,於是有莊周夢蝶,於是有鮒魚之問。莊子離萬物而漸融其中,以達無待。


    輪廓於我是勾完了,幸甚!有莊周可感,嗚唿!惜感不足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遇雨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微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微風並收藏人間遇雨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