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刀耘火種到農耕文明,從短兵相接到遠程作戰,時代飛速發展,無人不為之感慨!是世態炎涼?不,隻因滄海桑田巨變,世殊事異,使人承受不了。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如果我能晚出世50年那該有多好啊!”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竟能發出如此的感慨,抱怨自己生不逢時,可見他對為了的預見是多麽深遠。是的,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短短幾十年,他錯過了太多太多,這隻能抱怨他生不逢時。


    然而,這又算什麽!中華上下五千年,悠悠曆史,被埋沒的人才豈止少數,懷才不遇的豈止少數,隻怪他們生不逢時。


    如若能生正逢時,原本放縱的李太白也不該如此放縱。以他那“天子門前尚容騎馬,華陰縣裏不得騎驢”的氣魄,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可惜他生不逢時,生時高力士受寵專權,楊國忠攀親輔國,以致他抽刀斷水,舉杯消愁,散發弄扁舟,狂放不羈,也難以排遣“萬古愁”。


    如若能生正逢時,愛國主義詩人陸遊,可以因著他那非凡的領導才能,必定能萬裏封侯,北戍梁州。隻可惜,他懷才不遇,南歸數十年仍不被重用。直至身老,他依然心係國家大事,發出“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的感慨。即使到了死,他也不忘囑咐家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此愛國,卻一生未被重用,含怒而去,可謂淒涼,為什麽呢?隻因他生不逢時。


    可惜啊可惜,悠悠千古,不知多少人發出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悲愴感慨!知音自是難覓,欣賞自己的.人更是寥若晨星。如若能與欣賞自己的人同生,或許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若是能生正逢,隻要有賞識自己的人,即使沒有超凡脫俗的才能,亦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然而“舟楫”自是很少,人才卻是很多。更多的是被時代所湮沒了。他們生不逢時,他們懷才不遇,他們有才難施!因而他們隻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遇雨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微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微風並收藏人間遇雨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