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征兵,接濟子民。這是大漢天子華耀的濟民治民策略。
此時的趙忠、黃忠等人經過一路奔波,終於趕往丹陽郡的最後一站,宛陵。
而孫堅則擔任信使,送信到會稽郡海陸別戰營校尉朱儁手中,順便,他迴一趟江東吳郡富春,在那裏也招一些精兵。
趙忠離開洛陽已經一月有餘,必須盡快結束招兵返迴天子身邊。
不然被那張讓處處搶了先,隻怕自己會受到天子冷落。
那麽,此前他的費盡心機,不就是白費了麽!
宛陵城外,丹陽太守陳夤帶著屬下官吏以及一眾中小地主和士族家主紛紛來到城外迎接。
天子下詔到丹陽征兵,對即將麵臨冬季窘況的丹陽郡民眾而言,是件好事。
對於地處江東,遠離洛陽這個政治中心的士族豪強也是好事。
雖然他們在這裏頗有地位,但是和司隸地區的那些大族比起來…
無論是家族勢力,還是政治話語權都相差甚遠,家中子弟也罕有能夠官至高位之人。
所以他們才會特別重視這次天子親衛的征兵,以期望自己家中的子弟能夠進入天子親衛、金龍衛,得到天子青睞。
很快,趙忠的車駕,黃忠帶著已經征收的那部新兵,浩浩蕩蕩出現在眾人眼前,所有人都快步上前,前往迎接。
看著蜂擁而來的眾人,趙忠微微皺起眉頭,又搞這種風頭過盛的形式,陛下可不待見。
他看了一眼正在下馬的黃忠麵色,見他神情平淡,安心少少。
沒好氣地瞄一眼迎接隊伍,心道,咱可沒那麽多時間與爾等想撈好處的貪婪之人周旋。
咱隻想著盡快完成征兵,然後迴京複命。
“在下丹陽太守陳夤,見過天使以及黃校尉。”
黃忠抱拳:“陳太守有禮,請陳太守先行接詔!”
然後,黃忠當場宣讀了天子的詔書,詔書要求丹陽太守以及各縣縣令協助征兵工作。
陳太守接詔後,欲邀請黃忠入城內治所,說給他們一眾人接風洗塵,黃忠拒絕了。
無奈,他隻能安排了新兵在城外紮營,然後送予糧草,食物。
趙忠那邊,與太守見過禮後,也隻能麵對湊上來的各位家主。
“在下宛陵,趙....”
“在下....”
“在...”
“好了...好了...”
趙忠不耐煩的打斷了眾人的自報家門,隨後看向眾人道:
“咱和黃校尉奉命來丹陽挑選優秀的青年編入陛下的親衛營,事務緊急。
爾等還是迴去好好準備一下,明日帶著自家的子弟前來參加征兵考核,莫要在此耽擱時間。”
隨後趙忠不理眾人,徑直隨著陳太守向城內治所走去。
隻留下眾人在原地麵麵相覷,不是說宮內太監最喜歡這一套巴結奉迎嗎?怎麽這貨和自己聽說的不一樣啊?
各位家主無奈,隻好各自返迴家中,但仍有一部分人向著城內走去,想著找人,準備疏通一下。
郡治治所內,丹陽太守和宛陵縣令親自作陪,命人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趙忠一行人。
看著端上案的豐盛飯食,趙忠臉色一變,很快又恢複,對著太守和縣令婉言道:
“天子厲行節儉,每日飯食不過一碗粟米,三片薄肉,一份青菜湯,爾等今日卻如此豐盛的招待咱們,是欲害了吾等嗎?”
丹陽太守微微一愣,立即躬身向洛陽方向一拜,高唿:“陛下勤儉治國。乃為聖君!”
宛陵縣令跟著高誦了一句,然後二人與官員們麵麵相覷,不知這個太監是裝出來的還是真的那般節儉,大家隻好陪笑。
隨後,陳太守作為二千石的一郡太守,很要麵子,又覺得趙忠現在不過是一個小黃門罷了,居然拿著雞毛當令箭,裝模作樣。
有的給他吃就不錯了,還唧唧歪歪的,煩人!
若是真的不欲讓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何不與黃校尉去城外兵營隨兵卒同吃同住?
陳太守讓宛陵縣令與其他屬下官吏作陪,他言另有要事處理,遂離開了治所。
“趙內侍勿怪,卑職等人自然知道天子節儉,平日裏吾等也不敢鋪張浪費!”
“既然知道,何以還準備如此豐盛?”
趙忠見太守離開了,麵色更加不愉的看著自己桌案前的稻米飯,以及烤肉、蒸魚、蝦蟹等等...
若是我一人此行倒也罷了,偷著吃了也無人知道,奈何有黃忠那個天子心腹同行啊!
這要是讓他傳入天子耳中,隻怕我趙忠會被宮內那些個小人趁機狠狠踩下去了。
“呃~這些都是本地常見之物,就連尋常百姓也日日食用!”宛陵縣令解釋道。
“真的?想不到這丹陽居然如此富庶?不是說很窮嗎?”
趙忠有些不信,朝中重臣吃的還不如丹陽百姓,這你敢信?
宛陵縣令哈著腰陪笑道:“確實如此,趙內侍隻需派人隨意打聽即可!”
“那也不可,把這些魚蝦都撤了吧,隻留一份素菜就好!”趙忠低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飯食,雖然很想吃,但還是忍住了。
“這....撤下去豈不浪費?”
“給陛下的那些龍衛親兵吃,陛下說過,軍人需要多吃肉、魚、雞子、菽豆,補充蛋白質營養。”
縣令見狀,也不好繼續堅持,隻好命人將魚蝦都端了出去。
趙忠眼睛餘光瞟著,真是不舍得啊!為了二年後升為職中常侍,他也隻能忍了。
內心難過的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那碗米飯上。
他是北方人,從未曾吃過稻米飯,端起碗來,仔細打量了幾眼。
這種食物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聞著傳來的米香味,不由得勾起了肚內的饞蟲。
“香香香,美味美味!”
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趙忠忍不住開口連連稱讚,這飯食可比粟米(小米)飯合口許多,一時間胃口大開。
“趙內侍若是喜歡,在下可命人給汝備上幾石!”宛陵縣令見他喜歡,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好,要多備些,咱是為了孝敬給陛下和太後。”
趙忠點點頭,據他了解,天子和太後都對那些古玩奇珍並不感興趣了,或許這些本地特產能討得天子太後喜歡。
聽到要送給天子和太後,宛陵縣令連忙點頭應是:“趙內侍請放心,卑職這就去準備!”
“記住!要用買來的才行,不許耍手段,我會讓龍衛跟著你去,若是壞了陛下太後和咱的名聲,陛下太後不管你,咱可饒不了你。”
擔心這個縣令會強取豪奪,趙忠不由得對其出言警告。
“是...是..趙內侍放心,卑職曉得的,不敢以權謀私。”
宛陵縣令躬身退了出去,心中暫時對趙忠這個天子近侍不由得高看了兩眼。
能忍住貪欲,不可小覷。而且在他的人生經曆當中,似乎還沒聽說過,大漢的皇宮內有這種清廉正直的太監。
自己想走門路升官,遇到了以儉治國的天子,又遇到了能忍能讓的內侍,不知是為幸乎?
很快,宛陵縣令遵從趙忠的囑咐,花錢購買了近四十石稻米,運迴了縣所。
想起那些本地地主的囑托和許諾的好處,宛陵縣令猶豫的敲響了趙忠的房門。
“你個混賬,狂徒,果然是欲害了咱!”趙忠氣的差點暴走。
“你去告訴他們,想進天子的龍衛營就拿出真正的本事來,吾可不會徇私,不會吃拿卡要!”
關鍵是,咱作不了主,隻起個監督作用。有那樣一個天子,咱也不敢吃不敢拿。
屋內傳來趙忠的怒喝聲,而宛陵縣令則一臉尷尬的退了出來。
如此清廉公正的太監,還真是刷新了這個縣令的三觀。
當看到縣令將各自送去的財物退迴來之後,那些送禮之人頓時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也和縣令一樣,懷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一個假太監?
那,是不是去見見黃校尉?
宛陵縣令打著勞軍的旗號去了城外,結果卻會更慘。
東西,黃忠全部收了,還給這個縣令記了一筆,準備迴稟陛下。
分了一成出去給隨行的五個龍衛裏的百夫長,剩下的迴去上交。
而征兵條件一樣,考核標準也一分不降。
各位送了厚禮的家主若是要怨怪,也隻能怨怪宛陵縣令了。
天子派出黃忠、孫堅兩路征兵人馬,順帶調查江東的吏治情況。
還有,根據曆史資料,丹陽郡句章有個叫許生的,與子、孫於熹平元年造反。
這個造反的事情,肯定會準備多年才扯旗號付諸行動。
華耀可不想等他們打出了造反旗號再滅。他喜歡把壞事情消滅在萌芽之中。
曆史上消滅許生那個“越王”和許昌那個“陽明皇帝”的,就是揚州刺史臧冥、丹陽太守陳夤和吳郡司馬孫堅。
當華耀翻看全國官吏表時,看到丹陽太守陳夤的名字,才想起這件曆史事件。
為了防患於未然,今年西涼戰事勝了之後,又趁著整頓吏治,收拾了袁氏一族。
華耀便將原來袁氏之人擔任的揚州刺石給了臧冥。
而且,華耀由此不禁多想深了幾層。
許氏與袁氏親密,那麽,曆史上熹平元年的許生與子、孫的造反案例,有沒有袁氏加入呢?
雖然沒有證據,屬於難說一類的事情!
但華耀認為有。
等一,想竊取大漢天下的人,總是希望大漢亂起來,而且越亂越好。
第二,他們要打擊大漢皇帝的威嚴,皇室的臉麵。
隻有大漢亂了,他們才有機會的不是。
而且,大漢天子威嚴掃地了,才會有更多投機者加入,對於他們以後的造反,也有了理由。
而曆史上袁氏的覆滅,未嚐不是他們竊取大漢天下的報應。
“殿興有福,首倡必譴”的理論,華耀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
此時的趙忠、黃忠等人經過一路奔波,終於趕往丹陽郡的最後一站,宛陵。
而孫堅則擔任信使,送信到會稽郡海陸別戰營校尉朱儁手中,順便,他迴一趟江東吳郡富春,在那裏也招一些精兵。
趙忠離開洛陽已經一月有餘,必須盡快結束招兵返迴天子身邊。
不然被那張讓處處搶了先,隻怕自己會受到天子冷落。
那麽,此前他的費盡心機,不就是白費了麽!
宛陵城外,丹陽太守陳夤帶著屬下官吏以及一眾中小地主和士族家主紛紛來到城外迎接。
天子下詔到丹陽征兵,對即將麵臨冬季窘況的丹陽郡民眾而言,是件好事。
對於地處江東,遠離洛陽這個政治中心的士族豪強也是好事。
雖然他們在這裏頗有地位,但是和司隸地區的那些大族比起來…
無論是家族勢力,還是政治話語權都相差甚遠,家中子弟也罕有能夠官至高位之人。
所以他們才會特別重視這次天子親衛的征兵,以期望自己家中的子弟能夠進入天子親衛、金龍衛,得到天子青睞。
很快,趙忠的車駕,黃忠帶著已經征收的那部新兵,浩浩蕩蕩出現在眾人眼前,所有人都快步上前,前往迎接。
看著蜂擁而來的眾人,趙忠微微皺起眉頭,又搞這種風頭過盛的形式,陛下可不待見。
他看了一眼正在下馬的黃忠麵色,見他神情平淡,安心少少。
沒好氣地瞄一眼迎接隊伍,心道,咱可沒那麽多時間與爾等想撈好處的貪婪之人周旋。
咱隻想著盡快完成征兵,然後迴京複命。
“在下丹陽太守陳夤,見過天使以及黃校尉。”
黃忠抱拳:“陳太守有禮,請陳太守先行接詔!”
然後,黃忠當場宣讀了天子的詔書,詔書要求丹陽太守以及各縣縣令協助征兵工作。
陳太守接詔後,欲邀請黃忠入城內治所,說給他們一眾人接風洗塵,黃忠拒絕了。
無奈,他隻能安排了新兵在城外紮營,然後送予糧草,食物。
趙忠那邊,與太守見過禮後,也隻能麵對湊上來的各位家主。
“在下宛陵,趙....”
“在下....”
“在...”
“好了...好了...”
趙忠不耐煩的打斷了眾人的自報家門,隨後看向眾人道:
“咱和黃校尉奉命來丹陽挑選優秀的青年編入陛下的親衛營,事務緊急。
爾等還是迴去好好準備一下,明日帶著自家的子弟前來參加征兵考核,莫要在此耽擱時間。”
隨後趙忠不理眾人,徑直隨著陳太守向城內治所走去。
隻留下眾人在原地麵麵相覷,不是說宮內太監最喜歡這一套巴結奉迎嗎?怎麽這貨和自己聽說的不一樣啊?
各位家主無奈,隻好各自返迴家中,但仍有一部分人向著城內走去,想著找人,準備疏通一下。
郡治治所內,丹陽太守和宛陵縣令親自作陪,命人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招待趙忠一行人。
看著端上案的豐盛飯食,趙忠臉色一變,很快又恢複,對著太守和縣令婉言道:
“天子厲行節儉,每日飯食不過一碗粟米,三片薄肉,一份青菜湯,爾等今日卻如此豐盛的招待咱們,是欲害了吾等嗎?”
丹陽太守微微一愣,立即躬身向洛陽方向一拜,高唿:“陛下勤儉治國。乃為聖君!”
宛陵縣令跟著高誦了一句,然後二人與官員們麵麵相覷,不知這個太監是裝出來的還是真的那般節儉,大家隻好陪笑。
隨後,陳太守作為二千石的一郡太守,很要麵子,又覺得趙忠現在不過是一個小黃門罷了,居然拿著雞毛當令箭,裝模作樣。
有的給他吃就不錯了,還唧唧歪歪的,煩人!
若是真的不欲讓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何不與黃校尉去城外兵營隨兵卒同吃同住?
陳太守讓宛陵縣令與其他屬下官吏作陪,他言另有要事處理,遂離開了治所。
“趙內侍勿怪,卑職等人自然知道天子節儉,平日裏吾等也不敢鋪張浪費!”
“既然知道,何以還準備如此豐盛?”
趙忠見太守離開了,麵色更加不愉的看著自己桌案前的稻米飯,以及烤肉、蒸魚、蝦蟹等等...
若是我一人此行倒也罷了,偷著吃了也無人知道,奈何有黃忠那個天子心腹同行啊!
這要是讓他傳入天子耳中,隻怕我趙忠會被宮內那些個小人趁機狠狠踩下去了。
“呃~這些都是本地常見之物,就連尋常百姓也日日食用!”宛陵縣令解釋道。
“真的?想不到這丹陽居然如此富庶?不是說很窮嗎?”
趙忠有些不信,朝中重臣吃的還不如丹陽百姓,這你敢信?
宛陵縣令哈著腰陪笑道:“確實如此,趙內侍隻需派人隨意打聽即可!”
“那也不可,把這些魚蝦都撤了吧,隻留一份素菜就好!”趙忠低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飯食,雖然很想吃,但還是忍住了。
“這....撤下去豈不浪費?”
“給陛下的那些龍衛親兵吃,陛下說過,軍人需要多吃肉、魚、雞子、菽豆,補充蛋白質營養。”
縣令見狀,也不好繼續堅持,隻好命人將魚蝦都端了出去。
趙忠眼睛餘光瞟著,真是不舍得啊!為了二年後升為職中常侍,他也隻能忍了。
內心難過的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那碗米飯上。
他是北方人,從未曾吃過稻米飯,端起碗來,仔細打量了幾眼。
這種食物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聞著傳來的米香味,不由得勾起了肚內的饞蟲。
“香香香,美味美味!”
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趙忠忍不住開口連連稱讚,這飯食可比粟米(小米)飯合口許多,一時間胃口大開。
“趙內侍若是喜歡,在下可命人給汝備上幾石!”宛陵縣令見他喜歡,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好,要多備些,咱是為了孝敬給陛下和太後。”
趙忠點點頭,據他了解,天子和太後都對那些古玩奇珍並不感興趣了,或許這些本地特產能討得天子太後喜歡。
聽到要送給天子和太後,宛陵縣令連忙點頭應是:“趙內侍請放心,卑職這就去準備!”
“記住!要用買來的才行,不許耍手段,我會讓龍衛跟著你去,若是壞了陛下太後和咱的名聲,陛下太後不管你,咱可饒不了你。”
擔心這個縣令會強取豪奪,趙忠不由得對其出言警告。
“是...是..趙內侍放心,卑職曉得的,不敢以權謀私。”
宛陵縣令躬身退了出去,心中暫時對趙忠這個天子近侍不由得高看了兩眼。
能忍住貪欲,不可小覷。而且在他的人生經曆當中,似乎還沒聽說過,大漢的皇宮內有這種清廉正直的太監。
自己想走門路升官,遇到了以儉治國的天子,又遇到了能忍能讓的內侍,不知是為幸乎?
很快,宛陵縣令遵從趙忠的囑咐,花錢購買了近四十石稻米,運迴了縣所。
想起那些本地地主的囑托和許諾的好處,宛陵縣令猶豫的敲響了趙忠的房門。
“你個混賬,狂徒,果然是欲害了咱!”趙忠氣的差點暴走。
“你去告訴他們,想進天子的龍衛營就拿出真正的本事來,吾可不會徇私,不會吃拿卡要!”
關鍵是,咱作不了主,隻起個監督作用。有那樣一個天子,咱也不敢吃不敢拿。
屋內傳來趙忠的怒喝聲,而宛陵縣令則一臉尷尬的退了出來。
如此清廉公正的太監,還真是刷新了這個縣令的三觀。
當看到縣令將各自送去的財物退迴來之後,那些送禮之人頓時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也和縣令一樣,懷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一個假太監?
那,是不是去見見黃校尉?
宛陵縣令打著勞軍的旗號去了城外,結果卻會更慘。
東西,黃忠全部收了,還給這個縣令記了一筆,準備迴稟陛下。
分了一成出去給隨行的五個龍衛裏的百夫長,剩下的迴去上交。
而征兵條件一樣,考核標準也一分不降。
各位送了厚禮的家主若是要怨怪,也隻能怨怪宛陵縣令了。
天子派出黃忠、孫堅兩路征兵人馬,順帶調查江東的吏治情況。
還有,根據曆史資料,丹陽郡句章有個叫許生的,與子、孫於熹平元年造反。
這個造反的事情,肯定會準備多年才扯旗號付諸行動。
華耀可不想等他們打出了造反旗號再滅。他喜歡把壞事情消滅在萌芽之中。
曆史上消滅許生那個“越王”和許昌那個“陽明皇帝”的,就是揚州刺史臧冥、丹陽太守陳夤和吳郡司馬孫堅。
當華耀翻看全國官吏表時,看到丹陽太守陳夤的名字,才想起這件曆史事件。
為了防患於未然,今年西涼戰事勝了之後,又趁著整頓吏治,收拾了袁氏一族。
華耀便將原來袁氏之人擔任的揚州刺石給了臧冥。
而且,華耀由此不禁多想深了幾層。
許氏與袁氏親密,那麽,曆史上熹平元年的許生與子、孫的造反案例,有沒有袁氏加入呢?
雖然沒有證據,屬於難說一類的事情!
但華耀認為有。
等一,想竊取大漢天下的人,總是希望大漢亂起來,而且越亂越好。
第二,他們要打擊大漢皇帝的威嚴,皇室的臉麵。
隻有大漢亂了,他們才有機會的不是。
而且,大漢天子威嚴掃地了,才會有更多投機者加入,對於他們以後的造反,也有了理由。
而曆史上袁氏的覆滅,未嚐不是他們竊取大漢天下的報應。
“殿興有福,首倡必譴”的理論,華耀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