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的晉陽城少了許多江湖俠士的身影,穀仲溪與慕容卿並肩騎行,自城北至城西,一路上見得多的皆是勞作的百姓。
兩人似心照不宣般,一路皆未說話,隻感受著甲片摩挲的沙沙響動、馬蹄緩緩的噠噠聲。
深秋的陽光柔而不烈,灑在駿馬頭部的甲片上,映出一片輝光。
快至大校場前的路口,遠遠見一人身著官服,黑底紅邊,正肅然而立,行至近處,發現竟是主簿徐潤。
“穀將軍,公主殿下,”徐潤深深施禮。
穀仲溪習慣性欲下馬,卻被慕容卿悄悄製止,隻得出言道:“有勞徐主簿,為何不在校場等候?”
徐潤媚笑道:“將軍點兵,我這做文官的自然是要在前引導的,而且有些注意之處也得提前和穀將軍說下。”
穀仲溪神色一怔,鄭重道:“請賜教!”
“刺史大人從晉陽守備中撥付軍士兩千名給穀將軍,這兩千人皆司職弓手,卻無領軍牙將,這一節,穀將軍謹記。”
穀仲溪微微皺眉道:“為何無領軍之人?”
徐潤諂媚一笑,翹了個花指道:“那自然是無人匹配了。”
這一句聽得不明不白,慕容卿在旁輕聲解釋道:“晉軍弓手,並非隻會拉弓的輕甲弱旅,而是遠能以強矢覆蓋陣地,近能抽刀貼身搏殺的重甲精銳。先習步戰馬戰,而後習弓,這是晉軍素來的慣例,畢竟若要射術超群,自然得腰馬合一,內存中氣,算下來至少也得是內息境界的武者。”
穀仲溪恍然大悟,點頭道:“所以軍中將校並無能令這支隊伍服眾之人?”
徐潤和藹道:“正是如此,但換句話說,軍中將校也多不願領此軍,兵士心傲於天,實難統禦。”
“那劉大人竟不怕我壓不住這兩千人?”
徐潤對穀仲溪使了個眼色,微笑道:“誰讓穀將軍少年英才,劍術超群呢!若穀將軍都壓不住這支隊伍,隻怕再無他人敢接手了。”
穀仲溪微微皺眉,看向慕容卿,雖欲言語,卻終究把話吞了迴去。
什麽腰馬合一,一竅不通!
對於一個自小便修煉道家真法的人,根本沒有普通武功的底子,先番在夜裏與蒙麵的烈吟秋近身過招都敵不過,哪裏會射箭之術?
然而已經遠遠望見大校場,人頭攢動,現在再言不會,又有什麽用?
“另外,穀將軍還將統禦前來投效刺史大人的江湖人士,名冊在此。”徐潤恭敬伸手,將一本精致的冊子遞了上來。慕容卿順手接過,看也不看就遞給穀仲溪。
穀仲溪接入手,隻翻了翻,眉頭愈加緊鎖。
冊子用的是上好的紙張,封麵極致精細,字跡也十分精巧,看得出劉琨其人,做事仍是奢靡慣了的士族作風,而冊子中的內容可謂極其繁雜,不僅記錄了人名、年齡和門派,甚至其家世背景等都有簡記。有的人名字後麵很顯眼地用紅筆圈注,本還訝異紅圈是何意,看了幾個便了然於胸。
大多是掛名江湖宗門的官宦子弟,如琅琊王氏與天師道的關係一般。
曾聽諸葛稷提過,有些士族子弟不學無術,整日遊手好閑,尋花問柳,走九品中正已然無望,多是尋行伍之道。卻未曾想到,這等事情如今也落在自己手中。
顯而易見,這些人需得重點保護,以後軍中諸職首要被提拔的,自然也是這些人。
穀仲溪一聲長歎,點頭道:“知道了,多謝徐主簿。”
徐潤略一拱手,仍作無事發生般,快步隨二馬前行。
眼見已到了校場邊上,隻見此處人聲鼎沸,眾多江湖宗門左一撮,右一撮,站得極為散漫,倒是有一隊鐵甲軍士軍容整肅,立於場中鴉雀無聲,如磐石一般。
“果然是晉陽精銳!”慕容卿看著這隊軍士,由衷讚歎道。
“這……”徐潤卻瞬間支支吾吾起來,踮著腳尖遠眺著,滿麵擔憂之色。
“怎麽?”穀仲溪狐疑道,未及徐潤迴答,這支鐵甲軍士卻突然齊齊動了起來,邁著極整齊的步伐向著校場外行進,氣勢迫人,也讓周遭的江湖俠士頓時噤聲。
“穀將軍,這並非劉大人撥付的兩千弓手,這一支隊伍隸屬令狐將軍。”
“奮威將軍令狐盛?”穀仲溪愕然道:“他的人在此何為?”
徐潤也隻搖頭,茫然不知。
鐵甲軍士的隊伍約千人左右,已大多出了大校場,正直直向著穀仲溪等人而來,即便見慣大場麵的穀仲溪,在麵對這支隊伍時,也不可避免的感到一絲畏懼,倒是胯下的高大白馬似渾然不知一般,按著原有的步伐堅定往前走。
隊伍與三人相距不足一裏,似在側麵的小巷內突然衝出一位騎純黑毛色高大戰馬的重甲將軍突然出現在隊伍前方,手持一杆長槍,腰掛寶刀,氣勢洶洶縱馬奔三人而來。
徐潤當先被嚇得“花容失色”,結巴道:“令……令狐……”
穀仲溪瞥見來人盔甲中銳利的目光,竟瞬間湧起一股傲氣,反而輕夾馬腹,讓白馬比棗紅馬前了一個身位,傲然迎上。
兩馬相交,隻在眨眼之間!
純黑戰馬突然一聲長嘶,前蹄高高躍起,馬上之人雖未動長槍,卻控馬順勢如泰山般向穀仲溪倒來,電光火石間,穀仲溪單掌暗運內息,在黑色戰馬落地前隻輕輕一碰,戰馬竟如被巨石砸中般向旁側歪斜過去。
眼見來者連人帶馬即將摔倒,哪知這令狐盛著實不凡,硬是一拽韁繩,將已然失了平衡的戰馬生生扯正。三匹馬同時停下,令狐盛一隻手已按在腰間的刀柄上。
死一般的寂靜!
就連一眾江湖俠士也停了喧鬧,齊刷刷看著校場外這場風波。
“你就是穀仲溪?”令狐盛當先發話,聲音渾厚,語氣卻極盡輕蔑。
令狐盛的麵甲包覆的極為完整,穀仲溪隻能看到雙眼睛,可從裸露的皮膚和些許白發間,知曉這令狐將軍應當不複少年。
“不錯,晚輩穀仲溪,見過令狐將軍!”穀仲溪雙手抱拳,答得不卑不亢。
“哼,也不知劉刺史是不是聽曲聽到腦子壞了,竟讓你這麽個黃口小兒統兵接應王曠,活該王曠將死!”
穀仲溪眉毛一挑,倒是未料到自己以禮相待,這令狐盛開口如此嘴臭。
隻是穀仲溪還未開口,慕容卿倒是當先冷冷道:“令狐將軍若有能耐,自去壺關便是了,這等送命的差事,誰愛要要去!”
令狐盛一聲冷哼,目光中銳色閃過,斜斜瞥了慕容卿一眼,又道:“慕容廆家的女娃生得倒是有幾分姿色,可惜來錯了地方,也跟錯了人!”
慕容卿臉色瞬間氣到發紅,沉聲道:“令狐將軍想也是混跡朝廷多年,怎如此不知禮數,我父親乃堂堂鮮卑大單於,豈容你直唿名諱!”
令狐盛聞言一怔,遂哈哈大笑道:“塞北蠻夷還說老夫不知禮數!也不知你家學的是誰家的禮,自個兒心裏有有沒有點數,區區慕容廆,放在朝廷不過一個七品縣令罷了,老夫如何喚不得?”
慕容卿正要破口大罵,卻被穀仲溪輕輕拍了拍手。
“令狐將軍如此逞口舌之利卻是為何?”穀仲溪麵帶微笑,雲淡風輕般道:“慕容公主已說了,壺關之戰乃劉刺史委派,也並非我本意,若令狐將軍有意取此大功,穀某定不相爭,倘若是其他事情……恕穀某愚鈍,不知何處得罪過將軍。”
令狐盛倒是沒料到穀仲溪一招以退為進,本以為年輕氣盛之人定會為這一口氣率先動起手來,這樣一來,自己反倒沒了進一步發難的借口。
沉默半晌後,令狐盛冷哼一聲,揮手直指徐潤,對穀仲溪道:“你等甘與此小人為伍,老夫看不順眼!你奈我何!”
穀仲溪微微愕然,迴首再看徐潤,後者卻已麵如白紙一般,不禁微笑道:“令狐將軍乃四品要員,何必與一名主簿置氣。”
“哼!此人趨利附勢,自來到刺史大人身邊便不遺餘力調教什麽樂師舞姬,讓劉大人深陷靡靡之音,罪無可恕!”
“將軍息怒,”穀仲溪再笑道:“今日我等本就是依劉大人的吩咐專為了校場點兵而來,徐主簿隻是按劉刺史的意思先一步接應我等罷了。若將軍與徐主簿有私仇,可否等我與眾門派點兵後,再行追究?”
令狐盛沉吟許久,厲聲道:“老夫自會追究,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也不等穀仲溪迴答,策馬揚長而去,鐵甲軍士隊伍仍步履整齊,如龐大的戰車般走過穀仲溪身邊。
兩人似心照不宣般,一路皆未說話,隻感受著甲片摩挲的沙沙響動、馬蹄緩緩的噠噠聲。
深秋的陽光柔而不烈,灑在駿馬頭部的甲片上,映出一片輝光。
快至大校場前的路口,遠遠見一人身著官服,黑底紅邊,正肅然而立,行至近處,發現竟是主簿徐潤。
“穀將軍,公主殿下,”徐潤深深施禮。
穀仲溪習慣性欲下馬,卻被慕容卿悄悄製止,隻得出言道:“有勞徐主簿,為何不在校場等候?”
徐潤媚笑道:“將軍點兵,我這做文官的自然是要在前引導的,而且有些注意之處也得提前和穀將軍說下。”
穀仲溪神色一怔,鄭重道:“請賜教!”
“刺史大人從晉陽守備中撥付軍士兩千名給穀將軍,這兩千人皆司職弓手,卻無領軍牙將,這一節,穀將軍謹記。”
穀仲溪微微皺眉道:“為何無領軍之人?”
徐潤諂媚一笑,翹了個花指道:“那自然是無人匹配了。”
這一句聽得不明不白,慕容卿在旁輕聲解釋道:“晉軍弓手,並非隻會拉弓的輕甲弱旅,而是遠能以強矢覆蓋陣地,近能抽刀貼身搏殺的重甲精銳。先習步戰馬戰,而後習弓,這是晉軍素來的慣例,畢竟若要射術超群,自然得腰馬合一,內存中氣,算下來至少也得是內息境界的武者。”
穀仲溪恍然大悟,點頭道:“所以軍中將校並無能令這支隊伍服眾之人?”
徐潤和藹道:“正是如此,但換句話說,軍中將校也多不願領此軍,兵士心傲於天,實難統禦。”
“那劉大人竟不怕我壓不住這兩千人?”
徐潤對穀仲溪使了個眼色,微笑道:“誰讓穀將軍少年英才,劍術超群呢!若穀將軍都壓不住這支隊伍,隻怕再無他人敢接手了。”
穀仲溪微微皺眉,看向慕容卿,雖欲言語,卻終究把話吞了迴去。
什麽腰馬合一,一竅不通!
對於一個自小便修煉道家真法的人,根本沒有普通武功的底子,先番在夜裏與蒙麵的烈吟秋近身過招都敵不過,哪裏會射箭之術?
然而已經遠遠望見大校場,人頭攢動,現在再言不會,又有什麽用?
“另外,穀將軍還將統禦前來投效刺史大人的江湖人士,名冊在此。”徐潤恭敬伸手,將一本精致的冊子遞了上來。慕容卿順手接過,看也不看就遞給穀仲溪。
穀仲溪接入手,隻翻了翻,眉頭愈加緊鎖。
冊子用的是上好的紙張,封麵極致精細,字跡也十分精巧,看得出劉琨其人,做事仍是奢靡慣了的士族作風,而冊子中的內容可謂極其繁雜,不僅記錄了人名、年齡和門派,甚至其家世背景等都有簡記。有的人名字後麵很顯眼地用紅筆圈注,本還訝異紅圈是何意,看了幾個便了然於胸。
大多是掛名江湖宗門的官宦子弟,如琅琊王氏與天師道的關係一般。
曾聽諸葛稷提過,有些士族子弟不學無術,整日遊手好閑,尋花問柳,走九品中正已然無望,多是尋行伍之道。卻未曾想到,這等事情如今也落在自己手中。
顯而易見,這些人需得重點保護,以後軍中諸職首要被提拔的,自然也是這些人。
穀仲溪一聲長歎,點頭道:“知道了,多謝徐主簿。”
徐潤略一拱手,仍作無事發生般,快步隨二馬前行。
眼見已到了校場邊上,隻見此處人聲鼎沸,眾多江湖宗門左一撮,右一撮,站得極為散漫,倒是有一隊鐵甲軍士軍容整肅,立於場中鴉雀無聲,如磐石一般。
“果然是晉陽精銳!”慕容卿看著這隊軍士,由衷讚歎道。
“這……”徐潤卻瞬間支支吾吾起來,踮著腳尖遠眺著,滿麵擔憂之色。
“怎麽?”穀仲溪狐疑道,未及徐潤迴答,這支鐵甲軍士卻突然齊齊動了起來,邁著極整齊的步伐向著校場外行進,氣勢迫人,也讓周遭的江湖俠士頓時噤聲。
“穀將軍,這並非劉大人撥付的兩千弓手,這一支隊伍隸屬令狐將軍。”
“奮威將軍令狐盛?”穀仲溪愕然道:“他的人在此何為?”
徐潤也隻搖頭,茫然不知。
鐵甲軍士的隊伍約千人左右,已大多出了大校場,正直直向著穀仲溪等人而來,即便見慣大場麵的穀仲溪,在麵對這支隊伍時,也不可避免的感到一絲畏懼,倒是胯下的高大白馬似渾然不知一般,按著原有的步伐堅定往前走。
隊伍與三人相距不足一裏,似在側麵的小巷內突然衝出一位騎純黑毛色高大戰馬的重甲將軍突然出現在隊伍前方,手持一杆長槍,腰掛寶刀,氣勢洶洶縱馬奔三人而來。
徐潤當先被嚇得“花容失色”,結巴道:“令……令狐……”
穀仲溪瞥見來人盔甲中銳利的目光,竟瞬間湧起一股傲氣,反而輕夾馬腹,讓白馬比棗紅馬前了一個身位,傲然迎上。
兩馬相交,隻在眨眼之間!
純黑戰馬突然一聲長嘶,前蹄高高躍起,馬上之人雖未動長槍,卻控馬順勢如泰山般向穀仲溪倒來,電光火石間,穀仲溪單掌暗運內息,在黑色戰馬落地前隻輕輕一碰,戰馬竟如被巨石砸中般向旁側歪斜過去。
眼見來者連人帶馬即將摔倒,哪知這令狐盛著實不凡,硬是一拽韁繩,將已然失了平衡的戰馬生生扯正。三匹馬同時停下,令狐盛一隻手已按在腰間的刀柄上。
死一般的寂靜!
就連一眾江湖俠士也停了喧鬧,齊刷刷看著校場外這場風波。
“你就是穀仲溪?”令狐盛當先發話,聲音渾厚,語氣卻極盡輕蔑。
令狐盛的麵甲包覆的極為完整,穀仲溪隻能看到雙眼睛,可從裸露的皮膚和些許白發間,知曉這令狐將軍應當不複少年。
“不錯,晚輩穀仲溪,見過令狐將軍!”穀仲溪雙手抱拳,答得不卑不亢。
“哼,也不知劉刺史是不是聽曲聽到腦子壞了,竟讓你這麽個黃口小兒統兵接應王曠,活該王曠將死!”
穀仲溪眉毛一挑,倒是未料到自己以禮相待,這令狐盛開口如此嘴臭。
隻是穀仲溪還未開口,慕容卿倒是當先冷冷道:“令狐將軍若有能耐,自去壺關便是了,這等送命的差事,誰愛要要去!”
令狐盛一聲冷哼,目光中銳色閃過,斜斜瞥了慕容卿一眼,又道:“慕容廆家的女娃生得倒是有幾分姿色,可惜來錯了地方,也跟錯了人!”
慕容卿臉色瞬間氣到發紅,沉聲道:“令狐將軍想也是混跡朝廷多年,怎如此不知禮數,我父親乃堂堂鮮卑大單於,豈容你直唿名諱!”
令狐盛聞言一怔,遂哈哈大笑道:“塞北蠻夷還說老夫不知禮數!也不知你家學的是誰家的禮,自個兒心裏有有沒有點數,區區慕容廆,放在朝廷不過一個七品縣令罷了,老夫如何喚不得?”
慕容卿正要破口大罵,卻被穀仲溪輕輕拍了拍手。
“令狐將軍如此逞口舌之利卻是為何?”穀仲溪麵帶微笑,雲淡風輕般道:“慕容公主已說了,壺關之戰乃劉刺史委派,也並非我本意,若令狐將軍有意取此大功,穀某定不相爭,倘若是其他事情……恕穀某愚鈍,不知何處得罪過將軍。”
令狐盛倒是沒料到穀仲溪一招以退為進,本以為年輕氣盛之人定會為這一口氣率先動起手來,這樣一來,自己反倒沒了進一步發難的借口。
沉默半晌後,令狐盛冷哼一聲,揮手直指徐潤,對穀仲溪道:“你等甘與此小人為伍,老夫看不順眼!你奈我何!”
穀仲溪微微愕然,迴首再看徐潤,後者卻已麵如白紙一般,不禁微笑道:“令狐將軍乃四品要員,何必與一名主簿置氣。”
“哼!此人趨利附勢,自來到刺史大人身邊便不遺餘力調教什麽樂師舞姬,讓劉大人深陷靡靡之音,罪無可恕!”
“將軍息怒,”穀仲溪再笑道:“今日我等本就是依劉大人的吩咐專為了校場點兵而來,徐主簿隻是按劉刺史的意思先一步接應我等罷了。若將軍與徐主簿有私仇,可否等我與眾門派點兵後,再行追究?”
令狐盛沉吟許久,厲聲道:“老夫自會追究,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也不等穀仲溪迴答,策馬揚長而去,鐵甲軍士隊伍仍步履整齊,如龐大的戰車般走過穀仲溪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