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錦衣衛和神機營連夜趕往大同府,神機營有五百輛馬車,馬車上裝著一百座火炮和彈藥……
這些物資都是神機營專用的,嚴防火燭小心保管。
將這一切安排處理妥當之後,朱翊鈞才稍稍安心,現在就等著戰報傳迴來了。
乾清宮內,朱翊鈞用過了晚膳,天氣涼爽,朱翊鈞走到乘龍亭,紫禁城內有一條人工打造的小溪流水,一群群金魚從水中遊過。
這裏的魚是禁止捕捉的,若是有太監宮女隨意捉魚,重責三十鞭。
朱翊鈞坐在涼亭裏,看著水中的遊魚怔怔出神……
【叮咚,並州軍團進入蒙.古國疆域……】
係統的提示聲響起之後,朱翊鈞打開了係統。
赫然發現係統的小地圖上出現了綠色的範圍正在挪動,一看之下,朱翊鈞神情大變,這不正是李如鬆率領的並州狼騎軍團嗎!
係統竟然還有小地圖功能?
地圖上標注著大明疆域和蒙.古南部和東部的疆域,朱翊鈞打開了係統小地圖的功能之後,李如鬆率領並州狼騎的身姿出現在了朱翊鈞的視野之中……
一片片黑暗的迷霧正因為李如鬆兵團的前進而散去。
朱翊鈞不禁有些驚歎。
他又開始查看大同府,赫然發現大同府麻貴兵團的一舉一動也在朱翊鈞的視野之中。
隻可惜無法探查大明疆域以外的世界……
朱翊鈞開始查看自己的子民與本國領土。
……
科爾沁部落首領庫爾汗與其他九部首領在一座蒙.古包裏吵翻了天。
草原部落繁雜而眾多,科爾沁部是比較大的一個部落,擁有三萬勇士,此番劫掠大同府,便是科爾沁部落首領庫爾汗的主張。
另外九座草原部落率領一萬勇士聞風而至,這種劫掠行徑被他們稱之為打秋風,在他們看來大同府極其富庶,打一次秋風,就夠他們吃上三年,所有的草原部落都如同看到獵物的禿鷹,一副殺氣騰騰。
有利益在的時候,這些部落能夠聚集在一起,但是若出現危機,這些部落便是一盤散沙,現在,這九座部落爭吵兇猛,恨不得在酒桌上動刀子。
此時他們距離大同府已經不足三百裏,一個急衝鋒,便可兵臨大同府,可是就在所有部落還沒有來得及興奮,一則軍情,讓他們成為了熱鍋上的螞蟻。
算上科爾沁在內,十個草原部落有五個部落在科爾沁草原逐草而居,雖然居住地點並不像農耕文明那樣固定,但是大致的範圍卻不會變化太多。
他們聽說大明有十萬鐵騎突襲科爾沁草原,一路殺過去,生靈不留,已經有三個草原部落遭到滅族……
惶恐不安的情緒在蒙.古人中蔓延。
很多蒙古騎兵已經沒有了繼續前行之心,迫不及待的想要返迴部落之中……
“他們真的有那麽多騎兵嗎?他們敢深入科爾沁大草原嗎?有詐!其中一定有詐!”西部草原部落的首領們保持著冷靜。
因為他們的部落在蒙古最西方,大明軍隊需要跨越千裏才能通他們的部落碰麵,所以,西部草原部落是最安全的部落。
可是科爾沁草原部落不同,科爾沁草原距離遼東不過六百裏而已……
“是軍情!那是我的親弟弟,他親口告訴我,他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明騎兵,那些騎兵進入草原之後,將大片大片的草場點燃!”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自己所見到的草原部落,全部殺死,無論老幼……”
一名科爾沁草原部落首領說完這話之後,帳篷內沉默了許久。
這十二萬騎兵聚集在一起,耗費了不少物資,如果就此散去,他們很不甘心,但是,若放任大明軍隊襲擊他們的家人,他們更無法承受……
該怎麽辦?
一道選擇題出現在他們的麵前,無論他們選什麽,他們都輸了。
同大明朝的國力相比,他們的綜合力量還是太弱。
退還是進!
這個選擇題,在蒙.古人眼中,很難選擇!
……
五千錦衣衛和神機營三千火槍兵已經進駐大同府,總兵麻貴得到了朝廷三十萬兩白銀的支援,氣勢大振,不僅從晉商的手中收購了大量的糧草,還置辦了一百萬支箭,三千柄樸刀,三千柄長槍,滾木礌石更是準備妥當。
大同府的百姓一同出力,將大同府的城牆加高了三米,加厚了兩米……
三千火槍兵到來之後,大同府的城牆上,架起了一百座火炮。
這一百門火炮是明朝工匠仿製佛郎機,不過重量輕了很多,這些火炮,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攻城犀利,守城更是事半功倍。
蒙.古兵若是不來,那是他們燒高香了,若是他們出現在大同府,麻貴就會讓他們吃上幾輪火炮再說。
雖然蒙古也發展了火器,但是在蒙古騎兵眼中,火器沉重且不易操控,不如箭矢靈活,曾經有蒙古騎兵做過實驗,打一發火槍的時間,優秀的蒙古騎兵可是射出十三箭。
最關鍵的是,火器太過沉重,在草原之上行動不便,一場大雨降下,重達數百斤的火炮就會陷入泥潭之中失去戰鬥力。
所以,蒙古放棄了火器發展,依舊沿襲祖製,精練騎兵。
……
李如鬆和張來等將率領並州狼騎進入科爾沁草原之後,依照朱翊鈞的聖旨,他們旗幟招展,聲勢浩大。
一路深入科爾沁草原五百裏,期間遭遇了三座五千人的草原部落,李如鬆詢問謀士如何對待,謀士眯著眼睛開口說道:“蒙古屢犯我邊境,當以減丁政策對待。”
李如鬆聽了謀士的建議之後,大開殺戒,三座草原部落被屠,大半財物被焚燒一空,一小部分金銀細軟分給眾騎兵,馬匹被遷走,牛羊就地屠殺。
李如鬆等人做大聲勢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大型的草原部落。
……
三天之後,朱翊鈞上朝。
滿朝文武在朝堂之中,等待著前線的消息。
高拱和張居正在朝堂之中,麵色如常,仿佛事態盡在掌控之中。
就在所有朝臣都在焦急等待時,大同前線八百裏急報傳至朝堂之中。
這些物資都是神機營專用的,嚴防火燭小心保管。
將這一切安排處理妥當之後,朱翊鈞才稍稍安心,現在就等著戰報傳迴來了。
乾清宮內,朱翊鈞用過了晚膳,天氣涼爽,朱翊鈞走到乘龍亭,紫禁城內有一條人工打造的小溪流水,一群群金魚從水中遊過。
這裏的魚是禁止捕捉的,若是有太監宮女隨意捉魚,重責三十鞭。
朱翊鈞坐在涼亭裏,看著水中的遊魚怔怔出神……
【叮咚,並州軍團進入蒙.古國疆域……】
係統的提示聲響起之後,朱翊鈞打開了係統。
赫然發現係統的小地圖上出現了綠色的範圍正在挪動,一看之下,朱翊鈞神情大變,這不正是李如鬆率領的並州狼騎軍團嗎!
係統竟然還有小地圖功能?
地圖上標注著大明疆域和蒙.古南部和東部的疆域,朱翊鈞打開了係統小地圖的功能之後,李如鬆率領並州狼騎的身姿出現在了朱翊鈞的視野之中……
一片片黑暗的迷霧正因為李如鬆兵團的前進而散去。
朱翊鈞不禁有些驚歎。
他又開始查看大同府,赫然發現大同府麻貴兵團的一舉一動也在朱翊鈞的視野之中。
隻可惜無法探查大明疆域以外的世界……
朱翊鈞開始查看自己的子民與本國領土。
……
科爾沁部落首領庫爾汗與其他九部首領在一座蒙.古包裏吵翻了天。
草原部落繁雜而眾多,科爾沁部是比較大的一個部落,擁有三萬勇士,此番劫掠大同府,便是科爾沁部落首領庫爾汗的主張。
另外九座草原部落率領一萬勇士聞風而至,這種劫掠行徑被他們稱之為打秋風,在他們看來大同府極其富庶,打一次秋風,就夠他們吃上三年,所有的草原部落都如同看到獵物的禿鷹,一副殺氣騰騰。
有利益在的時候,這些部落能夠聚集在一起,但是若出現危機,這些部落便是一盤散沙,現在,這九座部落爭吵兇猛,恨不得在酒桌上動刀子。
此時他們距離大同府已經不足三百裏,一個急衝鋒,便可兵臨大同府,可是就在所有部落還沒有來得及興奮,一則軍情,讓他們成為了熱鍋上的螞蟻。
算上科爾沁在內,十個草原部落有五個部落在科爾沁草原逐草而居,雖然居住地點並不像農耕文明那樣固定,但是大致的範圍卻不會變化太多。
他們聽說大明有十萬鐵騎突襲科爾沁草原,一路殺過去,生靈不留,已經有三個草原部落遭到滅族……
惶恐不安的情緒在蒙.古人中蔓延。
很多蒙古騎兵已經沒有了繼續前行之心,迫不及待的想要返迴部落之中……
“他們真的有那麽多騎兵嗎?他們敢深入科爾沁大草原嗎?有詐!其中一定有詐!”西部草原部落的首領們保持著冷靜。
因為他們的部落在蒙古最西方,大明軍隊需要跨越千裏才能通他們的部落碰麵,所以,西部草原部落是最安全的部落。
可是科爾沁草原部落不同,科爾沁草原距離遼東不過六百裏而已……
“是軍情!那是我的親弟弟,他親口告訴我,他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明騎兵,那些騎兵進入草原之後,將大片大片的草場點燃!”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自己所見到的草原部落,全部殺死,無論老幼……”
一名科爾沁草原部落首領說完這話之後,帳篷內沉默了許久。
這十二萬騎兵聚集在一起,耗費了不少物資,如果就此散去,他們很不甘心,但是,若放任大明軍隊襲擊他們的家人,他們更無法承受……
該怎麽辦?
一道選擇題出現在他們的麵前,無論他們選什麽,他們都輸了。
同大明朝的國力相比,他們的綜合力量還是太弱。
退還是進!
這個選擇題,在蒙.古人眼中,很難選擇!
……
五千錦衣衛和神機營三千火槍兵已經進駐大同府,總兵麻貴得到了朝廷三十萬兩白銀的支援,氣勢大振,不僅從晉商的手中收購了大量的糧草,還置辦了一百萬支箭,三千柄樸刀,三千柄長槍,滾木礌石更是準備妥當。
大同府的百姓一同出力,將大同府的城牆加高了三米,加厚了兩米……
三千火槍兵到來之後,大同府的城牆上,架起了一百座火炮。
這一百門火炮是明朝工匠仿製佛郎機,不過重量輕了很多,這些火炮,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攻城犀利,守城更是事半功倍。
蒙.古兵若是不來,那是他們燒高香了,若是他們出現在大同府,麻貴就會讓他們吃上幾輪火炮再說。
雖然蒙古也發展了火器,但是在蒙古騎兵眼中,火器沉重且不易操控,不如箭矢靈活,曾經有蒙古騎兵做過實驗,打一發火槍的時間,優秀的蒙古騎兵可是射出十三箭。
最關鍵的是,火器太過沉重,在草原之上行動不便,一場大雨降下,重達數百斤的火炮就會陷入泥潭之中失去戰鬥力。
所以,蒙古放棄了火器發展,依舊沿襲祖製,精練騎兵。
……
李如鬆和張來等將率領並州狼騎進入科爾沁草原之後,依照朱翊鈞的聖旨,他們旗幟招展,聲勢浩大。
一路深入科爾沁草原五百裏,期間遭遇了三座五千人的草原部落,李如鬆詢問謀士如何對待,謀士眯著眼睛開口說道:“蒙古屢犯我邊境,當以減丁政策對待。”
李如鬆聽了謀士的建議之後,大開殺戒,三座草原部落被屠,大半財物被焚燒一空,一小部分金銀細軟分給眾騎兵,馬匹被遷走,牛羊就地屠殺。
李如鬆等人做大聲勢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大型的草原部落。
……
三天之後,朱翊鈞上朝。
滿朝文武在朝堂之中,等待著前線的消息。
高拱和張居正在朝堂之中,麵色如常,仿佛事態盡在掌控之中。
就在所有朝臣都在焦急等待時,大同前線八百裏急報傳至朝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