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同袍
己巳之變時,隨後金軍一起入塞侵明的蒙古人有兩種,一個是由烏納格和鄂本兌率領的蒙古左右營,他們是從努爾哈赤時代以來陸續投靠後金的蒙古人,其人口編製、生活習慣、戰鬥力已和一般的八旗沒啥差別;另一個就是皇太極率大軍借道蒙古時,沿途糾集的一些蒙古部落,包括科爾沁、杜爾伯特、紮魯特、敖漢、奈曼、喀喇沁、巴林、土默特左翼、蒙古貞等,這些部落尚未完全歸順後金,隻能算是一種合作同盟的關係,皇太極此次打發迴去的就是他們。
這些蒙古部落以前一直是跟大明結盟的,現在雖然逐漸倒向後金,但對大明尚心存畏懼,入塞後不敢太冒頭,一般不和明軍正麵作戰,也不攻城略地,就是趁火打劫搶東西。他們的組成也比較複雜,大部落下麵又分很多小部落,沒有嚴格的統一指揮,今天與李孝的部隊狹路相逢,便由其中最大的科爾沁部落領頭上前作戰,隻留下零雜的千餘人在後麵各自看守搶來的子女財帛。
這些人離前軍不過兩三裏距離,他們以前從未見識過機槍大炮的威力,卒然看到前軍被迫擊炮、手雷、機槍、排槍一頓猛揍,震駭之下,頓時一片混亂,有的慌忙趕去和前軍會合,有的亂哄哄地吆喝組織防衛,等到楊銘帶領排槍騎兵衝過來,他們就都轟然四散而逃了。
有些蒙古人不甘心拋下財物,便胡亂抓取一些貴重細軟,甚至擄女子到馬背上逃離,俘人圈裏哭聲叫聲響成一片,這種混亂的局麵機槍和排槍都沒辦法施展,楊銘隻得拉近距離,和韻秋一起精確點射,將那些要財不要命的家夥盡行擊斃驅逐。
他一邊喊話安撫俘人,一邊策馬觀察,隻見俘人圈裏存有大量的牲畜、糧食、藥材、茶葉、香料、衣帽、鞋襪、絲綢、布帛、瓷器、鐵器等物資,甚至還有整車整車的鐵鍋,這些鐵鍋一撂撂用麥草襯隔,鍋底黑乎乎的一層鍋灰,明顯不是新貨,都是從大明老百姓家裏掠來的。
鐵鍋是大明和蒙古貿易中的大宗物資,蒙古不缺鐵礦,但那時煤炭煉焦之法屬於高科技,蒙古人不會,隻能用木炭冶鐵,而蒙古草原沒有樹木,燒不了木炭,也就煉不了鐵。
因此蒙古一直從明朝大量進口鐵器,鐵器屬於軍用物資,大明當然不肯輕易賣給他們,他們就轉而要求買鐵鍋。鐵鍋是生活必需品,不賣說不過去,但大明也不傻,賣給他們的鐵鍋都是些含硫量比較高的脆鐵,別說冶煉打製兵器,就算是日常用來做飯都不耐久,所以對蒙古人來講,搶來的鐵鍋比買來的優質很多。
尋覓了一陣,並沒找到那雙美麗的眼睛,這批俘人看樣子有一兩萬人,一時半會也找不全,楊銘轉頭眺望前軍方向,卻見那邊正在上演步兵vs騎兵的經典對決,機槍和排槍離開之後,那些蒙古騎兵又緩過勁來,和李孝的部隊重新杠上了。
隻見川軍擺開了幾個大型的方陣,打得有模有樣,蒙古騎兵一時拿他們沒啥好的辦法,劉之綸所率之軍一萬六千人,兵分八隊,就李孝這隊活了下來,看來不全是憑運氣。當然,川軍拿蒙古騎兵更沒有辦法,隻是說還扛得住,暫且能夠自保而已,而丁有三的步兵陣雖然有手雷利器,但攜帶的數量有限,也不會傾囊使用,蒙古兵避著他們,他們便隻是緩慢移動,策應支援一下川軍,也不可能向蒙古兵發動決死攻擊。
看這架勢這麽耗下去,最終崩潰的還是步兵,楊銘決定出手再幫李孝一把。
“左連長,本將軍現在要把那些蒙古人打跑,你看好繳獲的東西,別讓它們落入敵手!”
他這命令有點自相矛盾,一邊說要打跑敵軍,一邊又說不讓敵軍搶東西,騎兵連長左明秀聽得有點愣,遲疑著沒迴話。
“媽x的遼東憨子。”段思德心裏罵了一句,嘿嘿一笑,說:“左連長,將軍要你看好咱們的東西,別讓川軍的崽子們拿跑囉。”
“是,將軍!”左明秀明白過來,抱拳吼應。
這左明秀原是關寧軍的一個騎兵小隊長,祖大壽帶著關寧軍跑路的時候,不幸掉了隊,人馬被後金遊騎殺散,隻得混進難民隊伍裏逃命,結果就被擄到順義了。
楊銘帶領親兵登上一處土丘,架好迫擊炮,好整以暇地拿出激光測距儀和指針式溫濕度計,將測得的距離、氣溫、風速、濕度等數據輸入彈道計算器,然後精確地調整炮身的高低機和方向機,空炸引信的m252高爆彈塞入炮口,嘭的一聲,炮彈飛出,帶著尖銳的破空聲落到蒙古騎兵頭頂上爆炸。
這次是精確射擊,對目標的殺傷力跟之前亂打的簡易操炮不可同日而語,才打了兩發炮彈,蒙古騎兵就受不住了,隨著一聲淒厲的號角,人馬潮水般地向東邊逸去。
打跑了蒙古兵,楊銘策馬來到李孝軍中,那些一臉疲憊坐地休息的川軍士兵們看到他,紛紛站了起來,目光中帶著敬畏之色讓出一條道,陳碌迎上前給他牽了馬韁進入陣內。
這是楊銘第一次近距離看李孝的部隊,他驚訝地發現很多人隻穿著單薄的棉衣,腳上的鞋子也多是草鞋,甚至還有赤著腳的,如此艱苦的情形讓他不禁有些動容。
李孝身邊圍著一圈親兵,卸了鎧甲坐在石頭上,正在包紮胳膊上的箭創,見楊銘到來,匆匆起身抱拳道:“多謝楊將軍再次出手相救,不才和川軍的弟兄們感謝不盡!”
“同袍互援,原是末將本份。”楊銘翻身下馬,抱拳迴禮。李孝是副將,他隻是遊擊將軍,中間還隔著一級參將,坐在馬背上接受對方致謝是說不過去的。
“李將軍傷勢不要緊吧?”
“無妨,流矢而已。”
楊銘點點頭,見李孝胳膊上的繃帶滲血不多,傷情應無大礙,便說:“李將軍率部千裏勤王,一路櫛風沐雨,戴履冰霜,實在是令末將感佩萬分。末將這幾天繳獲的戰利品中有一些衣服鞋襪,請將軍不棄簡陋,盡量取用。”
兩次受援死裏逃生,李孝也沒打算跟楊銘爭戰利品,現在楊銘主動提出要給他一部分物資,心中自然多出一份感激,便抱拳道:“多謝楊將軍雪中送炭之情。不才所部三千人馬,連月征戰,死傷相枕,銀餉不繼,軍士大多疲苦不堪……”
正說話間,何茂才那邊的消息也通過電台傳來了,那些西竄的蒙古兵發現了留在後方的輜重隊,見順義軍防禦嚴整,便隻是射了一陣子箭,順義軍手雷一扔出來,他們就往遵化方向退去了。
“李將軍,時間不早了,請盡快整軍出發,末將護送將軍所部過遵化城迴京。”
蒙古兵今天損失慘重,不僅丟了搶來的子女財帛,人頭也留下五六百,他們是不甘心直接出塞迴家的,肯定會去遵化和嶽托合兵,再圖大計。所以楊銘希望李孝要走就趁早,他打算用迫擊炮掩護李孝過城,以今天看到的川軍戰力情況,就算嶽托出城阻擊,有炮火的支援掩護,應該也能大部衝過去。
當然,衝過去之後嶽托追不追擊,如果追擊,川軍沒了迫擊炮掩護會不會全軍覆沒,那就不是楊銘能管的事了。
李孝盯著楊銘肩頭的電台沉默半餉,抱拳說道:“楊將軍,不才願和將軍一起攻取遵化!”
今天的救援行動,讓李孝再次見識了楊銘匪夷所思的戰鬥力,他心裏略一權衡,便知迴京的路上一樣有危險,還不如跟在楊銘身邊似乎更安全一些,再說收複失城也是每一個將領心中渴望的建功立業之事,楊銘手裏有這些神兵利器,萬一真把遵化給收複了,那可是虜兵入寇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他儕身其間,也可以分潤部分功勞。
聽到李孝這麽說,楊銘卻一時沉默不語了。
“楊將軍,不才今日作戰受傷,暫時無力指揮部隊,攻城之事,但由將軍一力主持,所有號令,川軍上下無不從命!”
不管打什麽仗,兵力多一些總是好事,楊銘不吭聲,說明心中有顧慮,作為征戰沙場多年的將領,李孝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多半還是為了指揮權的問題。既然主動要求跟隨楊銘去攻遵化,李孝當然也不會奢求由自己來指揮作戰,但他是副將,軍職比楊銘高兩個階級,無緣無故就這麽把指揮權交出去,似乎也不太妥當,正好今天他被流矢所傷,幹脆就以傷情為由,讓雙方都有一個台階可下。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銘也隻得點頭同意。事不宜遲,他立即安排左明秀從戰利品中給川軍送一些衣服鞋襪來,又命令何茂才帶領的留守部隊向自己靠攏合兵。
“李將軍,我們今日就在此地依山紮營,埋鍋造飯,天黑之後,便去攻取遵化!”
“楊將軍要趁夜攻城?”李孝眉頭皺了皺,說:“此地緊鄰官道,恐虜軍往來頻繁,營地不安,不才以為還是另外擇地立營為妥。”
“不必。今天讓傷員們和那些民夫、俘人、輜重在此將就一夜,明天我們就在遵化城裏了。”
此言一出,李孝不禁瞪大了眼睛。古代打仗,攻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城池的攻取時間是以月甚至以年為計量的,哪有今天說攻,明天就能到手的道理。
“楊將軍,攻城非旦夕可成之事,萬不可大意,別的不說,單說那營造雲梯器械,就不是三兩天可以辦全的。”
“雲梯麽?造兩架就行了,多了沒用。”楊銘淡淡地說,“李將軍請放心,末將自有攻城之法,明日必為將軍奪取此城!”
遵化城西邊十八裏的官道旁,依山腳搭起連綿的帳篷,帳篷四周遍布大量的馬匹牲畜和車輛,軍士們帶領民夫和俘人在外圍挖壕溝、立柵木設立防線,中軍帳裏,丁有三和順義軍的軍官們立於一側,李孝帶著川軍的兩個參將、幾個遊擊立於另一側,都司陳碌也在其中,所有的人都在全神貫注地聆聽楊銘布置作戰任務。
“大軍趁夜摸到遵化城下,順義軍負責奪取城門,川軍負責衝城掩殺。”
楊銘用手裏的激光筆指著帷幄上懸掛的地圖侃侃而談,綠色光點在紙麵跳躍的感覺讓眾人甚感神奇。
這地圖是他用紅藍油性筆畫的,用毛筆他隻能將就寫字,畫線作圖是不行的。地圖畫的比較簡陋,參照的底本是電子書庫裏的明代遵化城輿圖,楊銘也不知道那輿圖對應的具體年份,所以臨摹時隻標示了城門和城內主要街道、建築,料想應該出入不大,即使退一步講,就算有錯誤,隻要東南西北方位正確,大家也可以臨場見機行事,不致影響大局。
“川軍在衝城之前,要注意頂住城門,兩翼也要建立防線,防範敵軍出城攻擊。”
“李將軍,末將如此安排是否可行?請將軍示下。”
在眾人麵前,楊銘還是給足了李孝麵子,他這麽說看似在請示李孝最終定奪,實際是在確認川軍對他的這個作戰分工是否接受。
自古攻城,最難的就是奪取城門,衝城掩殺雖然也不輕鬆,但比起前者來講還是稍好一些,李孝微一點頭,表示沒有異議。
“從南門進城之後,兵分三路,中路沿南北大街衝向大悲閣、鼓樓;西路沿觀陽台、文廟衝向火神廟;東路沿右營衝向兵備道府、州署……”
“末將會在城門樓上策應各位的進攻,料想不會有什麽問題。”
遵化城四門都有城樓,北樓高三層,東、南、西樓高兩層,加上城牆本身的高度,在城樓之上,城內全景可以一覽無餘。遵化城周長4千米,四個方向的長度一千米左右,都在機槍射程之內,楊銘的打算是把機槍、迫擊炮陣地設置在南門城樓之上,居高臨下,用子彈和炮火支援部隊城內巷戰。
“諸位注意,兵法有進無退,此番攻城作戰,若有臨陣退怯者,遲疑不前者,不聽命令者,立斬無赦!”
說罷,楊銘目光全場掃視一周,但見眾人神色凜然,就連李孝手下的那幾個將領,也都被他語氣中蘊含的威嚴給震住了。
作戰會開完,眾將官各自領命散去,楊銘唯獨留下了段思德。
“段連長,你帶二十個人留在這裏,負責保衛營地安全,川軍的四百人,也歸你指揮!”
李孝的部隊雖然沒什麽輜重了,但卻有很多傷員留在營地裏,楊銘索性就讓川軍分派四百人用於營地防衛,但指揮權仍是歸順義軍。
段思德之前一直都是跟在楊銘身邊,作為親兵隊長使用,可今天卻要他留下來防守營地,說實話他心裏不是太樂意,但楊銘把川軍的四百人交給他指揮,也足見對他的信任,他自然也不能多說什麽,隻能抱拳應喏。
“還有個事……”楊銘臉上露出不太自然的笑容,從無人機控製手柄裏調出一段視頻,快進幾步,將屏幕定格成畫麵。
一個美麗女子的圖像出現在畫麵中央,眉眼盈盈,如花似夢,段思德隻看了一眼,嘴巴頓時咧得大大的,一線口水從嘴角溢了出來。
“老段,這個女子就在俘人隊裏,你盡快把她找出來,好好保護。隻要能找到她,遵化城首登之功,少不了你段思德一份!”
“將軍放心,小的明白!”段思德嘿了一聲,臉上冒出一陣油汗。
※本書的很多章節都被屏蔽了,怎麽修改也通不過,在此向讀者深表歉意。喜歡本書的書友可加q群:
己巳之變時,隨後金軍一起入塞侵明的蒙古人有兩種,一個是由烏納格和鄂本兌率領的蒙古左右營,他們是從努爾哈赤時代以來陸續投靠後金的蒙古人,其人口編製、生活習慣、戰鬥力已和一般的八旗沒啥差別;另一個就是皇太極率大軍借道蒙古時,沿途糾集的一些蒙古部落,包括科爾沁、杜爾伯特、紮魯特、敖漢、奈曼、喀喇沁、巴林、土默特左翼、蒙古貞等,這些部落尚未完全歸順後金,隻能算是一種合作同盟的關係,皇太極此次打發迴去的就是他們。
這些蒙古部落以前一直是跟大明結盟的,現在雖然逐漸倒向後金,但對大明尚心存畏懼,入塞後不敢太冒頭,一般不和明軍正麵作戰,也不攻城略地,就是趁火打劫搶東西。他們的組成也比較複雜,大部落下麵又分很多小部落,沒有嚴格的統一指揮,今天與李孝的部隊狹路相逢,便由其中最大的科爾沁部落領頭上前作戰,隻留下零雜的千餘人在後麵各自看守搶來的子女財帛。
這些人離前軍不過兩三裏距離,他們以前從未見識過機槍大炮的威力,卒然看到前軍被迫擊炮、手雷、機槍、排槍一頓猛揍,震駭之下,頓時一片混亂,有的慌忙趕去和前軍會合,有的亂哄哄地吆喝組織防衛,等到楊銘帶領排槍騎兵衝過來,他們就都轟然四散而逃了。
有些蒙古人不甘心拋下財物,便胡亂抓取一些貴重細軟,甚至擄女子到馬背上逃離,俘人圈裏哭聲叫聲響成一片,這種混亂的局麵機槍和排槍都沒辦法施展,楊銘隻得拉近距離,和韻秋一起精確點射,將那些要財不要命的家夥盡行擊斃驅逐。
他一邊喊話安撫俘人,一邊策馬觀察,隻見俘人圈裏存有大量的牲畜、糧食、藥材、茶葉、香料、衣帽、鞋襪、絲綢、布帛、瓷器、鐵器等物資,甚至還有整車整車的鐵鍋,這些鐵鍋一撂撂用麥草襯隔,鍋底黑乎乎的一層鍋灰,明顯不是新貨,都是從大明老百姓家裏掠來的。
鐵鍋是大明和蒙古貿易中的大宗物資,蒙古不缺鐵礦,但那時煤炭煉焦之法屬於高科技,蒙古人不會,隻能用木炭冶鐵,而蒙古草原沒有樹木,燒不了木炭,也就煉不了鐵。
因此蒙古一直從明朝大量進口鐵器,鐵器屬於軍用物資,大明當然不肯輕易賣給他們,他們就轉而要求買鐵鍋。鐵鍋是生活必需品,不賣說不過去,但大明也不傻,賣給他們的鐵鍋都是些含硫量比較高的脆鐵,別說冶煉打製兵器,就算是日常用來做飯都不耐久,所以對蒙古人來講,搶來的鐵鍋比買來的優質很多。
尋覓了一陣,並沒找到那雙美麗的眼睛,這批俘人看樣子有一兩萬人,一時半會也找不全,楊銘轉頭眺望前軍方向,卻見那邊正在上演步兵vs騎兵的經典對決,機槍和排槍離開之後,那些蒙古騎兵又緩過勁來,和李孝的部隊重新杠上了。
隻見川軍擺開了幾個大型的方陣,打得有模有樣,蒙古騎兵一時拿他們沒啥好的辦法,劉之綸所率之軍一萬六千人,兵分八隊,就李孝這隊活了下來,看來不全是憑運氣。當然,川軍拿蒙古騎兵更沒有辦法,隻是說還扛得住,暫且能夠自保而已,而丁有三的步兵陣雖然有手雷利器,但攜帶的數量有限,也不會傾囊使用,蒙古兵避著他們,他們便隻是緩慢移動,策應支援一下川軍,也不可能向蒙古兵發動決死攻擊。
看這架勢這麽耗下去,最終崩潰的還是步兵,楊銘決定出手再幫李孝一把。
“左連長,本將軍現在要把那些蒙古人打跑,你看好繳獲的東西,別讓它們落入敵手!”
他這命令有點自相矛盾,一邊說要打跑敵軍,一邊又說不讓敵軍搶東西,騎兵連長左明秀聽得有點愣,遲疑著沒迴話。
“媽x的遼東憨子。”段思德心裏罵了一句,嘿嘿一笑,說:“左連長,將軍要你看好咱們的東西,別讓川軍的崽子們拿跑囉。”
“是,將軍!”左明秀明白過來,抱拳吼應。
這左明秀原是關寧軍的一個騎兵小隊長,祖大壽帶著關寧軍跑路的時候,不幸掉了隊,人馬被後金遊騎殺散,隻得混進難民隊伍裏逃命,結果就被擄到順義了。
楊銘帶領親兵登上一處土丘,架好迫擊炮,好整以暇地拿出激光測距儀和指針式溫濕度計,將測得的距離、氣溫、風速、濕度等數據輸入彈道計算器,然後精確地調整炮身的高低機和方向機,空炸引信的m252高爆彈塞入炮口,嘭的一聲,炮彈飛出,帶著尖銳的破空聲落到蒙古騎兵頭頂上爆炸。
這次是精確射擊,對目標的殺傷力跟之前亂打的簡易操炮不可同日而語,才打了兩發炮彈,蒙古騎兵就受不住了,隨著一聲淒厲的號角,人馬潮水般地向東邊逸去。
打跑了蒙古兵,楊銘策馬來到李孝軍中,那些一臉疲憊坐地休息的川軍士兵們看到他,紛紛站了起來,目光中帶著敬畏之色讓出一條道,陳碌迎上前給他牽了馬韁進入陣內。
這是楊銘第一次近距離看李孝的部隊,他驚訝地發現很多人隻穿著單薄的棉衣,腳上的鞋子也多是草鞋,甚至還有赤著腳的,如此艱苦的情形讓他不禁有些動容。
李孝身邊圍著一圈親兵,卸了鎧甲坐在石頭上,正在包紮胳膊上的箭創,見楊銘到來,匆匆起身抱拳道:“多謝楊將軍再次出手相救,不才和川軍的弟兄們感謝不盡!”
“同袍互援,原是末將本份。”楊銘翻身下馬,抱拳迴禮。李孝是副將,他隻是遊擊將軍,中間還隔著一級參將,坐在馬背上接受對方致謝是說不過去的。
“李將軍傷勢不要緊吧?”
“無妨,流矢而已。”
楊銘點點頭,見李孝胳膊上的繃帶滲血不多,傷情應無大礙,便說:“李將軍率部千裏勤王,一路櫛風沐雨,戴履冰霜,實在是令末將感佩萬分。末將這幾天繳獲的戰利品中有一些衣服鞋襪,請將軍不棄簡陋,盡量取用。”
兩次受援死裏逃生,李孝也沒打算跟楊銘爭戰利品,現在楊銘主動提出要給他一部分物資,心中自然多出一份感激,便抱拳道:“多謝楊將軍雪中送炭之情。不才所部三千人馬,連月征戰,死傷相枕,銀餉不繼,軍士大多疲苦不堪……”
正說話間,何茂才那邊的消息也通過電台傳來了,那些西竄的蒙古兵發現了留在後方的輜重隊,見順義軍防禦嚴整,便隻是射了一陣子箭,順義軍手雷一扔出來,他們就往遵化方向退去了。
“李將軍,時間不早了,請盡快整軍出發,末將護送將軍所部過遵化城迴京。”
蒙古兵今天損失慘重,不僅丟了搶來的子女財帛,人頭也留下五六百,他們是不甘心直接出塞迴家的,肯定會去遵化和嶽托合兵,再圖大計。所以楊銘希望李孝要走就趁早,他打算用迫擊炮掩護李孝過城,以今天看到的川軍戰力情況,就算嶽托出城阻擊,有炮火的支援掩護,應該也能大部衝過去。
當然,衝過去之後嶽托追不追擊,如果追擊,川軍沒了迫擊炮掩護會不會全軍覆沒,那就不是楊銘能管的事了。
李孝盯著楊銘肩頭的電台沉默半餉,抱拳說道:“楊將軍,不才願和將軍一起攻取遵化!”
今天的救援行動,讓李孝再次見識了楊銘匪夷所思的戰鬥力,他心裏略一權衡,便知迴京的路上一樣有危險,還不如跟在楊銘身邊似乎更安全一些,再說收複失城也是每一個將領心中渴望的建功立業之事,楊銘手裏有這些神兵利器,萬一真把遵化給收複了,那可是虜兵入寇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他儕身其間,也可以分潤部分功勞。
聽到李孝這麽說,楊銘卻一時沉默不語了。
“楊將軍,不才今日作戰受傷,暫時無力指揮部隊,攻城之事,但由將軍一力主持,所有號令,川軍上下無不從命!”
不管打什麽仗,兵力多一些總是好事,楊銘不吭聲,說明心中有顧慮,作為征戰沙場多年的將領,李孝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多半還是為了指揮權的問題。既然主動要求跟隨楊銘去攻遵化,李孝當然也不會奢求由自己來指揮作戰,但他是副將,軍職比楊銘高兩個階級,無緣無故就這麽把指揮權交出去,似乎也不太妥當,正好今天他被流矢所傷,幹脆就以傷情為由,讓雙方都有一個台階可下。
話說到這個份上,楊銘也隻得點頭同意。事不宜遲,他立即安排左明秀從戰利品中給川軍送一些衣服鞋襪來,又命令何茂才帶領的留守部隊向自己靠攏合兵。
“李將軍,我們今日就在此地依山紮營,埋鍋造飯,天黑之後,便去攻取遵化!”
“楊將軍要趁夜攻城?”李孝眉頭皺了皺,說:“此地緊鄰官道,恐虜軍往來頻繁,營地不安,不才以為還是另外擇地立營為妥。”
“不必。今天讓傷員們和那些民夫、俘人、輜重在此將就一夜,明天我們就在遵化城裏了。”
此言一出,李孝不禁瞪大了眼睛。古代打仗,攻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城池的攻取時間是以月甚至以年為計量的,哪有今天說攻,明天就能到手的道理。
“楊將軍,攻城非旦夕可成之事,萬不可大意,別的不說,單說那營造雲梯器械,就不是三兩天可以辦全的。”
“雲梯麽?造兩架就行了,多了沒用。”楊銘淡淡地說,“李將軍請放心,末將自有攻城之法,明日必為將軍奪取此城!”
遵化城西邊十八裏的官道旁,依山腳搭起連綿的帳篷,帳篷四周遍布大量的馬匹牲畜和車輛,軍士們帶領民夫和俘人在外圍挖壕溝、立柵木設立防線,中軍帳裏,丁有三和順義軍的軍官們立於一側,李孝帶著川軍的兩個參將、幾個遊擊立於另一側,都司陳碌也在其中,所有的人都在全神貫注地聆聽楊銘布置作戰任務。
“大軍趁夜摸到遵化城下,順義軍負責奪取城門,川軍負責衝城掩殺。”
楊銘用手裏的激光筆指著帷幄上懸掛的地圖侃侃而談,綠色光點在紙麵跳躍的感覺讓眾人甚感神奇。
這地圖是他用紅藍油性筆畫的,用毛筆他隻能將就寫字,畫線作圖是不行的。地圖畫的比較簡陋,參照的底本是電子書庫裏的明代遵化城輿圖,楊銘也不知道那輿圖對應的具體年份,所以臨摹時隻標示了城門和城內主要街道、建築,料想應該出入不大,即使退一步講,就算有錯誤,隻要東南西北方位正確,大家也可以臨場見機行事,不致影響大局。
“川軍在衝城之前,要注意頂住城門,兩翼也要建立防線,防範敵軍出城攻擊。”
“李將軍,末將如此安排是否可行?請將軍示下。”
在眾人麵前,楊銘還是給足了李孝麵子,他這麽說看似在請示李孝最終定奪,實際是在確認川軍對他的這個作戰分工是否接受。
自古攻城,最難的就是奪取城門,衝城掩殺雖然也不輕鬆,但比起前者來講還是稍好一些,李孝微一點頭,表示沒有異議。
“從南門進城之後,兵分三路,中路沿南北大街衝向大悲閣、鼓樓;西路沿觀陽台、文廟衝向火神廟;東路沿右營衝向兵備道府、州署……”
“末將會在城門樓上策應各位的進攻,料想不會有什麽問題。”
遵化城四門都有城樓,北樓高三層,東、南、西樓高兩層,加上城牆本身的高度,在城樓之上,城內全景可以一覽無餘。遵化城周長4千米,四個方向的長度一千米左右,都在機槍射程之內,楊銘的打算是把機槍、迫擊炮陣地設置在南門城樓之上,居高臨下,用子彈和炮火支援部隊城內巷戰。
“諸位注意,兵法有進無退,此番攻城作戰,若有臨陣退怯者,遲疑不前者,不聽命令者,立斬無赦!”
說罷,楊銘目光全場掃視一周,但見眾人神色凜然,就連李孝手下的那幾個將領,也都被他語氣中蘊含的威嚴給震住了。
作戰會開完,眾將官各自領命散去,楊銘唯獨留下了段思德。
“段連長,你帶二十個人留在這裏,負責保衛營地安全,川軍的四百人,也歸你指揮!”
李孝的部隊雖然沒什麽輜重了,但卻有很多傷員留在營地裏,楊銘索性就讓川軍分派四百人用於營地防衛,但指揮權仍是歸順義軍。
段思德之前一直都是跟在楊銘身邊,作為親兵隊長使用,可今天卻要他留下來防守營地,說實話他心裏不是太樂意,但楊銘把川軍的四百人交給他指揮,也足見對他的信任,他自然也不能多說什麽,隻能抱拳應喏。
“還有個事……”楊銘臉上露出不太自然的笑容,從無人機控製手柄裏調出一段視頻,快進幾步,將屏幕定格成畫麵。
一個美麗女子的圖像出現在畫麵中央,眉眼盈盈,如花似夢,段思德隻看了一眼,嘴巴頓時咧得大大的,一線口水從嘴角溢了出來。
“老段,這個女子就在俘人隊裏,你盡快把她找出來,好好保護。隻要能找到她,遵化城首登之功,少不了你段思德一份!”
“將軍放心,小的明白!”段思德嘿了一聲,臉上冒出一陣油汗。
※本書的很多章節都被屏蔽了,怎麽修改也通不過,在此向讀者深表歉意。喜歡本書的書友可加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