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書
從海賊開始奪取世界本源 作者:落日長河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處黑水玄蛇的怒吼聲已經漸漸遠去,陸離與陸瑤的表情也隨著時間過去漸漸轉緩。
“師傅,滴血洞我們還去找麽?”陸離知道方林為了來到這裏做了多少工作,但是黑水玄蛇的出現無疑讓他的心中憂心不已。
“自然是要去的,那些煉血堂的弟子已經將剛才的地界探查的差不多了,既然不在明麵上,那麽便可能隱藏在某個地方。”方林將魔劍收了起來,手中兩團火光嗖的鑽入兩人的身上,一瞬間,一股溫暖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師傅哥哥,可是那怪蛇……”因為方林的火靈,兩人的感覺好了許多。
“無妨,接下來你們便呆在這裏,我將魔劍留於你們護身,我自去搜尋一番便是。”方林可以禦風飛行,雖說速度不如禦劍快,但勝在悄無聲息。
“可是,師傅哥哥,那怪蛇那麽兇,你不怕他麽?”陸瑤的聲音有些顫動,顯然黑水玄蛇的出現讓她嚇壞了,她雖然已修行數年,但畢竟還是個小女孩,並不真正懂得修行的含義。
“是啊,師傅,那巨蛇威勢滔天,隻怕不是好相與的。”陸離也在旁擔心的道。
“雖然我也沒有自信與這黑水玄蛇相爭,但是想要離開卻還是可以做到的,你們放心便是。”方林邊說著話,邊將手中的魔劍放下。
“小葵,你暫時保護他們,我等下需要前往無情海探查一番。”方林神識與魔劍中的龍葵交流,此時此刻龍葵還無法顯形,但卻可以與魔劍主人方林進行精神交流。
“好的,方林哥哥。”輕淺溫柔的聲音迴應著,一如千年前的純粹,真摯。
與龍葵交代之後,方林便將魔劍交給了陸離,他自己則是一轉身重新開始搜尋滴血洞。
無情海雖說是海卻與真正的大海不同,兩者雖同樣的幽深,卻並非同樣漫無邊際。
方林循著原路,慢慢的尋找著,他的尋找方式很特別,利用風靈向四周吹拂,通過風靈傳遞的消息來進行搜尋,雖然這樣一來需要耗費他不小的法力,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他人幫忙尋找,便也顧不得了。
不過即便如此,方林也很是小心,他的風靈不如火靈和雷靈,修行的還很淺薄,此時還無法應用於攻擊,隻能用來進行一些輔助作用而已。
好在,這種輔助作用在很多時候也非常有用。
半日之後,方林便通過風靈找到了滴血洞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他有好幾次差點被剛剛大發兇威的黑水玄蛇發現,好在他足夠機警,迅速的離開了。
找到了方位之後,方林便重新禦風迴到了兩個弟子的位置。
“師傅,找到了麽?”方林出現的瞬間,陸離便發現了,雖說方林將魔劍交給了他,他自身也有不俗的力量,但是畢竟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詭異的地界,又看到了那般恐怖的上古兇物,他的神經一直繃得緊緊的。
此時見到方林出現,他終於鬆下了神經,僵硬的臉色也鬆弛下來。
與陸離不同,剛才還害怕的拉著他衣角的陸瑤反而是臥倒在一旁,沉沉的睡著了,雖然睡著,但是她的臉上卻還是帶著一種不安,雙手緊緊的抱在胸前,蜷縮著,好似在做一個噩夢一般。
“嗯,你且休息休息,我也要恢複一下。”方林拍了拍陸離的肩,點了點頭。
隨後他雙手輕點,一道溫暖的火力便送到了陸瑤的身上,這股溫暖好似讓陸瑤的噩夢轉化為美夢一般,她的嘴角在睡夢中自然的勾起,雙手緩緩的鬆開,安穩的睡了起來。
幾人休息到半夜,方林的修為早早的恢複了,但是這些時日不斷趕路,又遇到了層出不窮的事情,他也有些累了,便小睡了片刻,等他醒來的時候,便看到陸瑤正在前方抱著魔劍悄悄的說著什麽。
“瑤兒,休息的怎麽樣?”方林整了整衣袍,站起身來。
“師傅,我休息好了,你呢?”方林的聲音嚇了陸瑤一跳,不過很快的她便緩過神來。
“師傅,小瑤。”陸離也醒了。
“既然休息好了,我們便一同去看看滴血洞中的天書吧。”方林點了點頭,手中捏了個劍訣,魔劍重又開始發出藍光。
滴血洞位於無情海的左下側,被無數的岩石所遮擋,位置極其巧妙,很難發現,若非方林的風靈無孔不入,隻怕也很難快速的尋找到。
其實此前,他便想過利用風靈探尋,但是無情海的範圍太大,他的風靈也隻是剛剛小成而已,需要耗費的力量可能會讓他在麵對黑水玄蛇的時候措手不及,故而便安排年老大等人一同搜尋,以減小探尋的範圍。
果然,在花費了半日的功夫之後,他終於找到了滴血洞的所在。
有了方位,以方林的禦劍速度便隻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的,他們便來到了滴血洞之前。
滴血洞,滴血洞。
之所以取滴血洞的名字,是因為滴血洞之前的山石如同被血滴浸染一般,山石鮮紅點點,很是特別。
循著幽深的隧道走了許久,三人終於接近了隧道的盡頭,很快的幾人便來到了石室之中。
石室的前方有兩個造型怪異的石像。
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一身衣裳被刻的如風吹拂般栩栩如生,倒有點像是佛門的觀音菩薩。
另一尊卻完全是不同的模樣,猙獰兇惡,黑臉鬼角,八手四頭,甚至在嘴邊還刻著一絲鮮血流下,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正是魔教所信奉的幽明聖母,天煞明王。
三人都不是魔教中人,自然對這兩尊神靈沒有興趣,他們繞過兩尊神像,向著後方行去,很快的,他們便來到了一個山洞前。
洞口處立著一大塊巨碑,上邊龍飛鳳舞地刻著十個大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十個大字,每一字幾乎都有半人大小,筆意古拙,筆勢蒼勁,直走龍蛇,竟有迎麵而出,唿嘯蒼穹之勢。
方林一眼看過去還沒什麽,隻是覺得這塊石碑頗為玄妙,但妙在何處卻不甚了解,他也是聰慧之人,很快的便功聚雙目,再度看了過去。
果然,眼前的石碑之中赫然蘊藏著一道極其玄妙的道之真意。
這道真意極為玄奇,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方林一時之間也無法分辨出其中所蘊含的天地之道,好在他也並不糾結,這石碑上的道之真意固然玄妙,卻也不會比他自身領悟的真意更加適合自己。
他修武,修道,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自身成長,澈悟本心,並非為了其他,故而外在的東西,他也都隻是借鑒而已。
繞過石碑又走了片刻,幾人終於來到了最後方的石室,天書第一卷正在這裏。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
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艱澀的文字緩緩流淌過方林的識海,如同道道清泉在心中自然的流過。
方林曾經看過比天書更精深的東西,不論是太上道的太上丹經還是大禪寺的過去現在未來三經,其中蘊含的道理都極為艱澀,常人無法完全悟透。
但是方林悟透了,他雖然依靠係統的幫助了解了許多,但是最終能夠領悟宇宙真意,能夠參透過去現在未來,卻是因為他真的悟透了這些秘典。
而現在,眼前的天書雖也足夠精深,卻已難不住他了,不需要係統的解讀,他隻是在腦海中靜靜的迴望,便明悟了其中的真意。
與太上丹經和大禪寺三經不同,天書雖然道理不如前兩者廣大,卻是更讓方林認同,他從太上丹經和大禪寺三經中領悟道理,最終卻將其用於戰鬥。
而天書,他卻用於修心。
修自己的道心,天書之中蘊藏最深的東西便是修一刻不變道心,這道心便是人之本心。
“這天書或許會讓我漸漸掌握部分的力量。”方林在心中自語,他從天書中找到了天地間的有無之意,這是前人對有無的全新闡述,而這種闡述隻要方林能夠徹底參透,那麽隻要他道心未破,便能漸漸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把握命運,而不是被係統隨意的擺弄命運。
即便係統對他並無惡意,但是這種被動式的生活無疑是方林所深深不願的,他之所以會凝聚出有無的武道真意,正是為了看破世界,看破係統。
而現在,似乎他可以邁出腳步了。
“凡有始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及其有形有名,則長之育之。言道以無形之名,始成萬物。”
“師傅,滴血洞我們還去找麽?”陸離知道方林為了來到這裏做了多少工作,但是黑水玄蛇的出現無疑讓他的心中憂心不已。
“自然是要去的,那些煉血堂的弟子已經將剛才的地界探查的差不多了,既然不在明麵上,那麽便可能隱藏在某個地方。”方林將魔劍收了起來,手中兩團火光嗖的鑽入兩人的身上,一瞬間,一股溫暖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師傅哥哥,可是那怪蛇……”因為方林的火靈,兩人的感覺好了許多。
“無妨,接下來你們便呆在這裏,我將魔劍留於你們護身,我自去搜尋一番便是。”方林可以禦風飛行,雖說速度不如禦劍快,但勝在悄無聲息。
“可是,師傅哥哥,那怪蛇那麽兇,你不怕他麽?”陸瑤的聲音有些顫動,顯然黑水玄蛇的出現讓她嚇壞了,她雖然已修行數年,但畢竟還是個小女孩,並不真正懂得修行的含義。
“是啊,師傅,那巨蛇威勢滔天,隻怕不是好相與的。”陸離也在旁擔心的道。
“雖然我也沒有自信與這黑水玄蛇相爭,但是想要離開卻還是可以做到的,你們放心便是。”方林邊說著話,邊將手中的魔劍放下。
“小葵,你暫時保護他們,我等下需要前往無情海探查一番。”方林神識與魔劍中的龍葵交流,此時此刻龍葵還無法顯形,但卻可以與魔劍主人方林進行精神交流。
“好的,方林哥哥。”輕淺溫柔的聲音迴應著,一如千年前的純粹,真摯。
與龍葵交代之後,方林便將魔劍交給了陸離,他自己則是一轉身重新開始搜尋滴血洞。
無情海雖說是海卻與真正的大海不同,兩者雖同樣的幽深,卻並非同樣漫無邊際。
方林循著原路,慢慢的尋找著,他的尋找方式很特別,利用風靈向四周吹拂,通過風靈傳遞的消息來進行搜尋,雖然這樣一來需要耗費他不小的法力,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他人幫忙尋找,便也顧不得了。
不過即便如此,方林也很是小心,他的風靈不如火靈和雷靈,修行的還很淺薄,此時還無法應用於攻擊,隻能用來進行一些輔助作用而已。
好在,這種輔助作用在很多時候也非常有用。
半日之後,方林便通過風靈找到了滴血洞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他有好幾次差點被剛剛大發兇威的黑水玄蛇發現,好在他足夠機警,迅速的離開了。
找到了方位之後,方林便重新禦風迴到了兩個弟子的位置。
“師傅,找到了麽?”方林出現的瞬間,陸離便發現了,雖說方林將魔劍交給了他,他自身也有不俗的力量,但是畢竟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詭異的地界,又看到了那般恐怖的上古兇物,他的神經一直繃得緊緊的。
此時見到方林出現,他終於鬆下了神經,僵硬的臉色也鬆弛下來。
與陸離不同,剛才還害怕的拉著他衣角的陸瑤反而是臥倒在一旁,沉沉的睡著了,雖然睡著,但是她的臉上卻還是帶著一種不安,雙手緊緊的抱在胸前,蜷縮著,好似在做一個噩夢一般。
“嗯,你且休息休息,我也要恢複一下。”方林拍了拍陸離的肩,點了點頭。
隨後他雙手輕點,一道溫暖的火力便送到了陸瑤的身上,這股溫暖好似讓陸瑤的噩夢轉化為美夢一般,她的嘴角在睡夢中自然的勾起,雙手緩緩的鬆開,安穩的睡了起來。
幾人休息到半夜,方林的修為早早的恢複了,但是這些時日不斷趕路,又遇到了層出不窮的事情,他也有些累了,便小睡了片刻,等他醒來的時候,便看到陸瑤正在前方抱著魔劍悄悄的說著什麽。
“瑤兒,休息的怎麽樣?”方林整了整衣袍,站起身來。
“師傅,我休息好了,你呢?”方林的聲音嚇了陸瑤一跳,不過很快的她便緩過神來。
“師傅,小瑤。”陸離也醒了。
“既然休息好了,我們便一同去看看滴血洞中的天書吧。”方林點了點頭,手中捏了個劍訣,魔劍重又開始發出藍光。
滴血洞位於無情海的左下側,被無數的岩石所遮擋,位置極其巧妙,很難發現,若非方林的風靈無孔不入,隻怕也很難快速的尋找到。
其實此前,他便想過利用風靈探尋,但是無情海的範圍太大,他的風靈也隻是剛剛小成而已,需要耗費的力量可能會讓他在麵對黑水玄蛇的時候措手不及,故而便安排年老大等人一同搜尋,以減小探尋的範圍。
果然,在花費了半日的功夫之後,他終於找到了滴血洞的所在。
有了方位,以方林的禦劍速度便隻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的,他們便來到了滴血洞之前。
滴血洞,滴血洞。
之所以取滴血洞的名字,是因為滴血洞之前的山石如同被血滴浸染一般,山石鮮紅點點,很是特別。
循著幽深的隧道走了許久,三人終於接近了隧道的盡頭,很快的幾人便來到了石室之中。
石室的前方有兩個造型怪異的石像。
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一身衣裳被刻的如風吹拂般栩栩如生,倒有點像是佛門的觀音菩薩。
另一尊卻完全是不同的模樣,猙獰兇惡,黑臉鬼角,八手四頭,甚至在嘴邊還刻著一絲鮮血流下,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正是魔教所信奉的幽明聖母,天煞明王。
三人都不是魔教中人,自然對這兩尊神靈沒有興趣,他們繞過兩尊神像,向著後方行去,很快的,他們便來到了一個山洞前。
洞口處立著一大塊巨碑,上邊龍飛鳳舞地刻著十個大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十個大字,每一字幾乎都有半人大小,筆意古拙,筆勢蒼勁,直走龍蛇,竟有迎麵而出,唿嘯蒼穹之勢。
方林一眼看過去還沒什麽,隻是覺得這塊石碑頗為玄妙,但妙在何處卻不甚了解,他也是聰慧之人,很快的便功聚雙目,再度看了過去。
果然,眼前的石碑之中赫然蘊藏著一道極其玄妙的道之真意。
這道真意極為玄奇,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方林一時之間也無法分辨出其中所蘊含的天地之道,好在他也並不糾結,這石碑上的道之真意固然玄妙,卻也不會比他自身領悟的真意更加適合自己。
他修武,修道,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自身成長,澈悟本心,並非為了其他,故而外在的東西,他也都隻是借鑒而已。
繞過石碑又走了片刻,幾人終於來到了最後方的石室,天書第一卷正在這裏。
“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
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艱澀的文字緩緩流淌過方林的識海,如同道道清泉在心中自然的流過。
方林曾經看過比天書更精深的東西,不論是太上道的太上丹經還是大禪寺的過去現在未來三經,其中蘊含的道理都極為艱澀,常人無法完全悟透。
但是方林悟透了,他雖然依靠係統的幫助了解了許多,但是最終能夠領悟宇宙真意,能夠參透過去現在未來,卻是因為他真的悟透了這些秘典。
而現在,眼前的天書雖也足夠精深,卻已難不住他了,不需要係統的解讀,他隻是在腦海中靜靜的迴望,便明悟了其中的真意。
與太上丹經和大禪寺三經不同,天書雖然道理不如前兩者廣大,卻是更讓方林認同,他從太上丹經和大禪寺三經中領悟道理,最終卻將其用於戰鬥。
而天書,他卻用於修心。
修自己的道心,天書之中蘊藏最深的東西便是修一刻不變道心,這道心便是人之本心。
“這天書或許會讓我漸漸掌握部分的力量。”方林在心中自語,他從天書中找到了天地間的有無之意,這是前人對有無的全新闡述,而這種闡述隻要方林能夠徹底參透,那麽隻要他道心未破,便能漸漸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把握命運,而不是被係統隨意的擺弄命運。
即便係統對他並無惡意,但是這種被動式的生活無疑是方林所深深不願的,他之所以會凝聚出有無的武道真意,正是為了看破世界,看破係統。
而現在,似乎他可以邁出腳步了。
“凡有始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及其有形有名,則長之育之。言道以無形之名,始成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