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婚事
娘娘天生尊貴,一路宮鬥上位 作者:燕青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申初,華陽宮開宴。
銷雪一身扶光色錦裙,和眾妃一同入宴。
西疆人,宗室貴族,朝中大臣齊聚一堂,歌舞升平,好不熱鬧。
銷雪也看見了熟人。
主位坐著帝後,太後,為表友好,特加上明月夫人之位。
雖傳聞西疆黃沙漫天,多戈壁旱土,但明月夫人長得並不粗曠,隻是骨架偏大,人也偏高,五官大而立體,皮膚也白,眼瞳帶著淡藍色,穿著秦承服飾,別有一般異域風情。
銷雪心說之前沒看淳祈帝寵明月,莫不是淳祈帝不喜歡藍眼睛?
西越王看著年紀不大,和明月夫人有三分相似,隻是臉上多了些紋路,眼眶更深邃,眼瞳也更藍。
宴會差不多時,互相敬酒。
西越王敬淳祈帝:“臣此番覲見,既是為表友好,也是看望妹妹,見妹妹麵色紅潤,看來確實是秦承風水養人。”
淳祈帝笑道:“明月極好,朕心悅之,明月聽聞西越王帶隊來朝,甚是歡喜,朕便邀明月上坐,方便你倆相看,聊表思念之情。”
西越王聞言:“明月為王上唯一嫡妹,與臣一母同胞,自小感情甚篤,西疆宮變後更是臣與王上僅剩骨血嫡親,臣今日見得明月,可算解臣之心憂,臣謝陛下體恤。”
明月夫人聞言,亦給淳祈帝敬酒:“臣妾謝過陛下。”
楚太後笑說:“哀家看明月也是極好,明月孝順,禮數周全,哀家甚是喜歡,西越王盡可放心了。”
西越王又給太後敬酒:“明月來秦承,臣無所不放心,如今相看,更是歡喜。”
明月夫人素日存在感不高,閡宮皆知是吉祥物的存在,且位居夫人地位又高,生的孩子也不可能登上皇位,淳祈帝一個月去一次,更遑論會對誰造成威脅。
請安明月夫人一次不落,但也不多話,不和誰人交好,就一個人呆在殿內過日子,如今看來也是個禮數周全,落落大方之人。
如今看西疆對明月著實重視,宮內的態度又得變上一變了。
木容華坐在銷雪一邊:“傳言西疆民風彪悍,此般看來,西越王倒也像個讀書人,明月夫人又素來不失禮,看來傳言不可盡信呐。”
西越王又道:“臣此番覲見,亦有一事相求,臣欲替大王求秦承貴女為正妃,西疆子民無有不敬。”
西肅王的正妃在宮變中不幸離世,大王正妃便等同於秦承皇後。
西疆雖多荒漠黃沙,但國土大,又貴為貿易重地,且綠洲蔬果皆精品,國力雖不比秦承但也不容小覷。
西疆使臣此番來朝看來是下定決心與秦承交好,穩固西疆朝綱,誠意不可謂不重。
淳祈帝挑眉,大悅:“好啊,我秦承貴女雖多,朕定挑個最好的,不負兩國邦交。”
西越王大笑:“有陛下這話便是極好,臣聽陛下的,西疆炎旱,貴女願受這風沙,大王定不會虧待了貴女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先帝獨寵顧太妃,自逆王十三皇子雍王之後,再無皇嗣誕生,適齡公主僅剩年方十六的三公主。
三公主是顧太妃之女,皇帝自不會將其嫁於西越王。
宗室之中,安王之女年方十六,平王之女年方十五,衛王之女年方十四。
但前朝奪嫡之爭慘烈,銷雪心說恐怕淳祈帝對任何一位兄弟都不能放心。
公主、郡主之爭,貴族、宗親、朝臣之爭。
這可是一國之母啊,是多大的榮恩。
之後,淳祈帝將西疆五公主賜於寧王做側妃,將幾位宗親女賜給宗親朝臣。
寧王是先帝第三子,也是明麵上的太子黨,據說淳祈帝對這位皇兄是有幾分尊敬在的。
木容華揶揄道:“雲姐姐家中似乎還有一位郡主,一位縣主,此等殊榮說不得便降在雲姐姐頭上。”
銷雪微頓,好心情全毀了:“陛下自有思量。”
晚宴結束時,銷雪坐得腰酸背痛,月白攙著銷雪迴宮。
青玉便給銷雪按摩起來。
銷雪吐槽道:“這宴會一坐便是三四個時辰,真不是人受的。”
琉璃壞笑道:“婕妤,日後多的是千秋宴、中秋宴、萬壽節呢……”
銷雪冷哼:“這就是本婕妤之前不願迴盛京之因,也不曉得姐姐們往年都如何挺過來的。”
青玉按著銷雪的腰:“婕妤真是受苦了。 ”
銷雪輕哼:“姐姐婚事未定,隻是個縣主,如今又有腿疾,想來婚事能由姐姐所願。本婕妤已然入宮,要去西疆聯姻,但願別輪到我蕭家吧。”
青玉:“京中貴女遍地,陛下總不能逮著咱一家薅。”
銷雪點頭:“舅舅僅有風揚一女,若對舅舅還有幾分體恤,總不能叫舅舅受這等父女分離之苦。但這朝堂之事牽扯眾多,本婕妤一時也拿不定。”
次日
淳祈帝宣銷雪伴駕。
銷雪心說別怕什麽來什麽。
麵上端著笑道:“公公且等一會,待本婕妤換身衣服。”
轉頭,銷雪嘴角就沒了弧度:“月白,飛仙髻,戴那套桃花首飾。”
銷雪入華陽殿時,淳祈帝坐於羅漢榻喝茶,看來是休息時間。
“愛妃來了。”
銷雪笑道:“妾請陛下安,陛下可是想妾了,妾開心極了!”
淳祈帝:“起身罷,過來坐,嚐嚐這綠豆乳酪糕。”
銷雪無有不應:“陛下給的定是極好極好。”
銷雪撿起一塊糕點,確實是入口即化,幽香綿長。
正想著大捧特捧一番,淳祈帝:“朕打算把福和郡主抬為興宜公主,嫁於西肅王,安寧覺得如何?”
銷雪一噎,竟是咳嗽起來,端起茶水就喝,也不管這杯是淳祈帝用過的。
淳祈帝好笑道:“安寧怎如此激動?”
銷雪忍住翻白眼的衝動:“陛下可是定了?”
淳祈帝:“福和人品端莊,又貴為鎮北王世子之女,年方十七,著實不錯。”
銷雪放下茶杯:“可世子唯有福和一女,此番天高地遠,豈不是叫世子憂心?”
銷雪一身扶光色錦裙,和眾妃一同入宴。
西疆人,宗室貴族,朝中大臣齊聚一堂,歌舞升平,好不熱鬧。
銷雪也看見了熟人。
主位坐著帝後,太後,為表友好,特加上明月夫人之位。
雖傳聞西疆黃沙漫天,多戈壁旱土,但明月夫人長得並不粗曠,隻是骨架偏大,人也偏高,五官大而立體,皮膚也白,眼瞳帶著淡藍色,穿著秦承服飾,別有一般異域風情。
銷雪心說之前沒看淳祈帝寵明月,莫不是淳祈帝不喜歡藍眼睛?
西越王看著年紀不大,和明月夫人有三分相似,隻是臉上多了些紋路,眼眶更深邃,眼瞳也更藍。
宴會差不多時,互相敬酒。
西越王敬淳祈帝:“臣此番覲見,既是為表友好,也是看望妹妹,見妹妹麵色紅潤,看來確實是秦承風水養人。”
淳祈帝笑道:“明月極好,朕心悅之,明月聽聞西越王帶隊來朝,甚是歡喜,朕便邀明月上坐,方便你倆相看,聊表思念之情。”
西越王聞言:“明月為王上唯一嫡妹,與臣一母同胞,自小感情甚篤,西疆宮變後更是臣與王上僅剩骨血嫡親,臣今日見得明月,可算解臣之心憂,臣謝陛下體恤。”
明月夫人聞言,亦給淳祈帝敬酒:“臣妾謝過陛下。”
楚太後笑說:“哀家看明月也是極好,明月孝順,禮數周全,哀家甚是喜歡,西越王盡可放心了。”
西越王又給太後敬酒:“明月來秦承,臣無所不放心,如今相看,更是歡喜。”
明月夫人素日存在感不高,閡宮皆知是吉祥物的存在,且位居夫人地位又高,生的孩子也不可能登上皇位,淳祈帝一個月去一次,更遑論會對誰造成威脅。
請安明月夫人一次不落,但也不多話,不和誰人交好,就一個人呆在殿內過日子,如今看來也是個禮數周全,落落大方之人。
如今看西疆對明月著實重視,宮內的態度又得變上一變了。
木容華坐在銷雪一邊:“傳言西疆民風彪悍,此般看來,西越王倒也像個讀書人,明月夫人又素來不失禮,看來傳言不可盡信呐。”
西越王又道:“臣此番覲見,亦有一事相求,臣欲替大王求秦承貴女為正妃,西疆子民無有不敬。”
西肅王的正妃在宮變中不幸離世,大王正妃便等同於秦承皇後。
西疆雖多荒漠黃沙,但國土大,又貴為貿易重地,且綠洲蔬果皆精品,國力雖不比秦承但也不容小覷。
西疆使臣此番來朝看來是下定決心與秦承交好,穩固西疆朝綱,誠意不可謂不重。
淳祈帝挑眉,大悅:“好啊,我秦承貴女雖多,朕定挑個最好的,不負兩國邦交。”
西越王大笑:“有陛下這話便是極好,臣聽陛下的,西疆炎旱,貴女願受這風沙,大王定不會虧待了貴女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先帝獨寵顧太妃,自逆王十三皇子雍王之後,再無皇嗣誕生,適齡公主僅剩年方十六的三公主。
三公主是顧太妃之女,皇帝自不會將其嫁於西越王。
宗室之中,安王之女年方十六,平王之女年方十五,衛王之女年方十四。
但前朝奪嫡之爭慘烈,銷雪心說恐怕淳祈帝對任何一位兄弟都不能放心。
公主、郡主之爭,貴族、宗親、朝臣之爭。
這可是一國之母啊,是多大的榮恩。
之後,淳祈帝將西疆五公主賜於寧王做側妃,將幾位宗親女賜給宗親朝臣。
寧王是先帝第三子,也是明麵上的太子黨,據說淳祈帝對這位皇兄是有幾分尊敬在的。
木容華揶揄道:“雲姐姐家中似乎還有一位郡主,一位縣主,此等殊榮說不得便降在雲姐姐頭上。”
銷雪微頓,好心情全毀了:“陛下自有思量。”
晚宴結束時,銷雪坐得腰酸背痛,月白攙著銷雪迴宮。
青玉便給銷雪按摩起來。
銷雪吐槽道:“這宴會一坐便是三四個時辰,真不是人受的。”
琉璃壞笑道:“婕妤,日後多的是千秋宴、中秋宴、萬壽節呢……”
銷雪冷哼:“這就是本婕妤之前不願迴盛京之因,也不曉得姐姐們往年都如何挺過來的。”
青玉按著銷雪的腰:“婕妤真是受苦了。 ”
銷雪輕哼:“姐姐婚事未定,隻是個縣主,如今又有腿疾,想來婚事能由姐姐所願。本婕妤已然入宮,要去西疆聯姻,但願別輪到我蕭家吧。”
青玉:“京中貴女遍地,陛下總不能逮著咱一家薅。”
銷雪點頭:“舅舅僅有風揚一女,若對舅舅還有幾分體恤,總不能叫舅舅受這等父女分離之苦。但這朝堂之事牽扯眾多,本婕妤一時也拿不定。”
次日
淳祈帝宣銷雪伴駕。
銷雪心說別怕什麽來什麽。
麵上端著笑道:“公公且等一會,待本婕妤換身衣服。”
轉頭,銷雪嘴角就沒了弧度:“月白,飛仙髻,戴那套桃花首飾。”
銷雪入華陽殿時,淳祈帝坐於羅漢榻喝茶,看來是休息時間。
“愛妃來了。”
銷雪笑道:“妾請陛下安,陛下可是想妾了,妾開心極了!”
淳祈帝:“起身罷,過來坐,嚐嚐這綠豆乳酪糕。”
銷雪無有不應:“陛下給的定是極好極好。”
銷雪撿起一塊糕點,確實是入口即化,幽香綿長。
正想著大捧特捧一番,淳祈帝:“朕打算把福和郡主抬為興宜公主,嫁於西肅王,安寧覺得如何?”
銷雪一噎,竟是咳嗽起來,端起茶水就喝,也不管這杯是淳祈帝用過的。
淳祈帝好笑道:“安寧怎如此激動?”
銷雪忍住翻白眼的衝動:“陛下可是定了?”
淳祈帝:“福和人品端莊,又貴為鎮北王世子之女,年方十七,著實不錯。”
銷雪放下茶杯:“可世子唯有福和一女,此番天高地遠,豈不是叫世子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