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玉看到院內有一個外形奇怪的椅子,也沒有多想,便直接坐了上去。


    不想椅子突然倒向後邊,他以為自己也會一起摔倒,於是,一聲驚唿,不過,他預想中的事情沒有發生,隻見椅子向後擺動到一定的幅度後,又搖了迴來。


    確認自己無恙後,公孫玉把注意力放在了身下的椅子上,沒想到外形奇怪的椅子如此好玩,找了屬於自己的節奏後,他搖啊搖,搖啊搖,玩的不亦樂乎,仿佛找到了心愛玩具的小孩子。


    “好玩嗎?”


    “好玩。”


    “沒玩過吧?”


    “沒玩……”


    話沒說完,公孫玉便反應了過來,知道韓珣是在那拿他尋開心呢,便瞪了他一眼,又搖了兩下身下的椅子,他疑惑的問道:“這椅子你是在哪裏買的?我走之前也去買一個。”


    “想法不錯,不過,恐怕有些難啊。”


    “這有什麽難的?我出錢,他出力,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出錢你也不一定買到啊。”


    “又不是你做的,你怎麽就又知道了?”


    話音落下,公孫玉看向一旁笑吟吟的韓珣,想到上午韓珣的表現,在結合他剛剛說話的語氣,他神情有些奇怪的輕聲問道:“你不會是想告訴我,這東西是你自己做的吧?”


    “公孫兄,果然是睿智之人,我這點小把戲,三言兩語便被你識破了。”


    韓珣右手打了一個響指,“意外”的說道。


    “你不是一名道士嗎?”


    “沒人規定道士不能會木工吧?”


    “……”


    之後的時間內,除了最開始的椅子外,公孫玉又看到了一個植株長著三種不同顏色的菊花,對於此種情況,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有那麽一刹那,他都懷疑韓珣是不是真的會什麽妖法,不然的話,該如何解釋呢?


    還有屋內擺在木櫃上的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大者有一尺高,小者有一寸大小,其中也有一些木雕奇形怪狀,人麵獸身,或者相反。


    他最喜歡的是一個長著人麵羊身的木雕,在韓珣怪異的眼神下,詢問後,得知此物名叫“懶羊羊”。


    從認識韓珣到現在,好像對方一直在刷新他對這個年紀少年的認知,他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少年的腦袋中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想象力又是那麽的天馬行空,這真的是一名十歲少年應該有的嗎?


    再想想自己十歲的時候,算了,還是不想了吧……


    “韓珣,你答應我對的字帖呢?不會忘了吧?”


    公孫玉想到他此次的目的,於是,先暫時的放下了自己的好奇心,轉頭向廊下的韓珣問道。


    “書櫃右側第一列最下麵那排,你隨意挑一個你喜歡的吧。”


    晉朝文風興盛,看白雲山上眾人爭相向他索要字帖的情形,韓珣也知道如果他字傳出去,一定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換做是它人可能就拿它換做是功名利祿的墊腳石了,但是在他這裏,練字隻是為了修身養性,這個習慣是很早很早之前養成的,早已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公孫玉聽韓珣這隨意的語氣,忍不住撇了撇嘴,心中暗想:韓珣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暫且不論文采之類的東西,單憑韓珣的字就能成為很多高官名士的座上賓,而他倒好,窩在山林之中當一個小道士,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好字。”


    公孫玉來到書櫃前,正準備蹲下尋找字帖,餘光無意間掃到了書桌上鎮紙下的一幅字,正是他所要找到東西,他上前將鎮紙輕輕的移開,即使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但還是忍不住讚歎了一聲。


    隨後,他看向紙張上的內容,並輕聲的將之誦讀出來:“永和二十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韓珣,你真的隻有十歲嗎?”


    全篇讀完後,公孫玉站立良久。


    他不知道這篇文章屬於什麽水平,但有一點他是知道的,就是以他現在的水平不夠評價這篇文章,再者,他不明白韓珣小小年紀為何有如此人生感慨,細細想來,他好像在韓珣身上有了太多的不明白,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麽的他,隻好又重複了一句。


    “不是。”


    “嗯?”


    “我今年三十歲,而立之年了。”


    韓珣抬起頭,露出他的大白牙,朝公孫玉大聲笑道。


    “切~”


    公孫玉一直在韓珣這裏待到了酉初,臨走時,手中拿著一幅字貼和記載著《蘭亭集序》的紙張,還有兩個木雕。


    難得交了一個朋友,韓珣甚至把他培育的三色菊花也送人了,公孫玉也很喜歡這株菊花,所以,也就卻之不恭了。


    次日,韓珣親自送公孫玉下山,雖然兩人相識隻是短短一日,但兩人性情相投,都將彼此當作了朋友,一直等到公孫玉的車輛消失在他的視野之後,他才轉身上山返迴。


    韓珣原以為公孫玉隻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位比較有意思的過客,僅此而已,之後,事實證明,他們倆的緣分遠不止於此……


    ……


    隨著重陽節這天法會的結束,晨鍾暮鼓,道觀內的人又進入了以往熟悉的生活節奏,韓珣自然也不例外,上旬在道觀內跟隨師父學習,下旬則是下山跟隨老師學習,雖然都是學習,但側重各有不同。


    冬去春來,七星院後山上的野棗成熟了兩迴,韓珣也因此美美的吃上了兩迴,倏然之間,兩年的時間匆匆而過,韓珣十二歲了。


    距離上次迴家已經過去了三年,啟程的前一天,韓珣將他迴家的消息告知了師父,師父並沒有多說些什麽,隻是叮囑他路上注意安全,天寒注意保暖。


    “起來吧,此去上京路途遙遠,一路上不論遇到什麽事情,當以自身安危為重,記住了?”


    次日,韓珣來到老師家向其拜別。


    顧老和龍虎山張天師乃是摯友,韓珣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眼前這位少年天資聰穎且性情飛揚,能收到這樣的關門弟子,他是極其滿意的,將一個卷軸和一封信交到韓珣手中後,他繼續說道:“迴到上京,在二月初五將它交給宗正。”


    “記住了,老師。”


    時至今日,韓珣從來沒有問過老師的身份,但是,通過剛剛老師的一句話,他看出了一些端倪,宗正何等身份?


    九卿之一,專門負責皇親和外戚等貴族事物,一般由皇族人員擔任,這種人物可不是普通人能見到的。


    “嗯,去吧。”


    韓珣躬身給老師行行禮後,走出房間,剛要登上門口的馬車,便聽到身後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收迴邁出去的左腳,轉身看到來人後,立刻向前迎了幾步,扶著對方的胳膊,低聲詢問道:“師娘是有什麽事情囑咐嗎?”


    “這是給你縫製的護膝,這天寒地凍的,你年紀還小,可不能被凍著,否則容易烙下病根。包裹中還有一些幹糧和銀兩,出門在外,好好照顧自己,到家了,給師娘寫封信迴來。”


    永和二十五年,魏氏隨她的丈夫顧黎閑居在此。


    次年,就有一位相貌俊秀的孩童來她家中求學,這個人正是年僅七歲的韓珣,對於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韓珣,她很喜歡。


    之後,一次偶然,又從丈夫那裏聽聞了韓珣的事情,想到小小年紀就要遠離親人,獨自一人來到千裏迢迢的龍虎山,對他不禁又多了一份憐愛。


    兒孫遠在千裏之外的上京,這些年反而是韓珣陪伴魏氏的時間最長,與韓珣和自己丈夫的師生情不同,她和韓珣更多的是祖孫情,因此,韓珣遠行,雖萬事妥當,但仍然難免擔憂。


    “多謝師娘,您放心,韓珣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信也一定不會忘了的。”


    韓珣笑著說道。


    “別耽誤韓珣了,否則就誤了他的行程了,今天該住在野外了。”


    顧黎見自己夫人依依不舍,所以,在一旁適時的提醒了一句。


    “去吧。”


    魏氏揮了揮手,對一旁的常魏叮囑道:“路上好好照顧珣兒。”


    “老夫人您放心吧,常巍一定照顧好我家世子。”


    “韓珣拜別師父,師娘。”


    韓珣朝站在自己麵前的兩位長輩躬身行禮,隨即,轉身登上馬車,向西北方向趕去。


    上京建康坐落在司州,和揚州中間隔著一個豫州,韓珣和常巍一路上走走停停,中間遇到了一次大雪,被迫在丹陽郡休整了兩天,都說瑞雪兆豐年,希望來年能有一個好收成吧,韓珣這樣想到。


    用了七天的時間,兩人終於來到了豫州潁川郡,豫州作為拱衛上京的最後一道屏障,約二十丈高的青黑石牆臥在韓珣的麵前,固若金湯,鄙夷天下之勢,城垣上還依稀可見當年累累的刀槍劍痕。


    走進城內,街道兩旁是茶樓,酒館,和當鋪,兩旁的空地上則是一些雜亂無章的小商販,在扯著嗓子努力的吆喝著,期冀有客人來買走他們的商品。


    韓珣一路朝城中走去,繁鬧的大街上,行人不斷,有挑擔趕路的,有駕車送貨的,也有駐足憑著橋欄欣賞景色的,好不熱鬧。


    “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


    店小二看到有人進來,把手上的抹布往肩上一甩,立刻走過去熱情的招唿客人。


    “住店。”


    常巍應聲迴答,指著外麵的馬匹說道:“喂上好的草料。”


    “好嘞,您放心吧,保證做的讓客官您滿意。”


    說著,店小二便將兩人引領到櫃台,交給掌櫃後,他出去卸下馬車,牽著馬向客棧的馬廄走去。


    “掌櫃的,來一間天字號房間。”


    “客觀這是您的房牌。”


    但凡開店,做掌櫃的最喜歡的就是出手闊綽的客人了,聽到是天字號,他滿麵笑容的把房牌交給客人,又叫了一名小二將客人領上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投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投杼並收藏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