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趙幽燕北上攻打乾元,林猛渡江進攻三川,羅鴻、張英分別進犯蘇東,朱頂焦頭爛額,隻得不斷收縮防禦,被動防守。如今聽聞宋寧終於北上,來到膠東,安能不喜?
宋寧既已到達膠東,就說明之前朱頂與手下定下的化被動為主動,將主戰場轉至膠東的計謀已經初步實現。接下來,隻要再說服周驥出兵膠東就大功告成了。
手下謀士卞常、祁鋒也是喜難自禁。祁鋒獻計道:“主公,宋子靜既然北上,除與我軍決戰外,定然還妄圖收降徐娘。這是一個千載難逢之機會,主公可讓項曲與季雲、衛缺幫忙,事先設下埋伏,宋子靜沒有防備之下,或可將之一舉生擒。”
卞常也點頭道:“不錯。隻要宋子靜一死,南方群龍無首,必然再度陷入分裂,到時主公可高枕無憂矣。”
朱頂聞言,不由開懷大笑道:“若果能如此,天下還有誰是吾敵手?縱然是燕北周驥,亦不足懼也。”
祁鋒、卞常等手下俱撚須微笑。的確,對如今的朱頂而言,所畏懼者唯南方宋寧耳,其他人俱不足論。
宋寧是在膠東南部鳳凰島登陸的,聶忍、大德法師、盛柏、淩澤、許棠等人早已在那裏等候。鳳凰島是聶忍攻占膠東後,繼威海建立的又一個港口。不過威海在北麵,與遼州半島隔海相望,而鳳凰島則在膠東南部,離紅葉山脈不遠。
在此之前,朱頂已赴紅葉山見過徐娘,不過,讓宋寧欣喜的是,徐娘並未答應投靠朱頂。因為彭護、鄧堯說宋寧已在趕來膠東的路上,徐娘信守承諾,答應見過宋寧後再決定投靠哪一方。
如此一來,宋寧想要約徐娘在其他地點見麵的計劃就落空了。他著實沒想到朱頂竟然有如此魄力。聽聞當日朱頂上紅葉山與徐娘見麵時身邊隻帶了二十名護衛。而徐娘也是說一不二之人,全程對朱頂都十分客氣。
兩人在紅葉山最高峰的雞鳴山頂見麵,大概半個時辰結束會談,具體的談話內容不得而知。不過,從事後徐娘的態度來看,這位傳奇女俠對朱頂的印象應該還不錯。
徐娘雖然並未立刻答應投降,但卻親自送朱頂下山,並表示等見過宋寧之後,紅葉山會第一時間告知朱頂自己的決定。
說實話宋寧多少感到了一點壓力,朱頂此人不愧是當世梟雄,比之湖陽朱英隻怕更加厲害。如今既已占得先機,宋寧也沒有把握一定能說服徐娘投降自己了。
不過,他還是讓人立即聯係彭護、鄧堯,與徐娘約定雙方相見的具體時間。同時,宋寧將聶忍、大德法師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接下來與朱頂大戰的相關事宜。
據探查,朱頂已在膠東與蘇東邊界部署了四萬大軍,而北麵周驥也蠢蠢欲動,在燕南與膠東邊界陳列了三萬大軍,由大將楊誠率領。
不過周驥如今仍在與公孫珣大戰,且北方月霜新可汗莫訶繼位後,大有南侵之勢。一旦膠東與朱頂開戰,周驥多半不會正麵插手雙方戰事,而隻會等雙方戰事陷入膠著之時,從背後偷襲。
換句話說,周驥打的是讓宋寧與朱頂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的主意,所以,他多半隻會趁火打劫,而不會與朱頂夾攻膠東。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淩邦之前可是刻意提醒過宋寧,讓他防備周驥,後者極有可能全力出兵,介入膠東戰場。所以,膠東北麵也必須派兵駐守。
聶忍的建議是由許棠為主將,淩澤為副將,率兩萬人駐守北麵,防備周驥。自己則帶著大德法師、盛柏率領三萬人與朱頂決戰。
對此,宋寧思考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搖頭否決了。他吩咐道:“聶忍、大師,你們率五千重騎、一萬騎兵、一萬步兵、五千水師防守北麵。許棠、淩澤,你們率五千水師,一萬步兵防守西麵。盛柏、郭萬,你們率五千水師隨我防守紅葉山。”
“不可。”聶忍第一個反對:“主公你身邊隻有五千水師怎麽行?這太危險了。”
宋寧道:“你們不用擔心,紅葉山雖然離蘇東很近,但畢竟是徐娘的地盤,我來也隻是招安而已,而並非與敵人死戰,所以無需留守太多兵馬。若是招安不成,我大可以退走。你們卻不同,北麵是雄踞燕南燕北的周驥,西麵是蘇中,都必須派駐重兵才行。”
大德法師道:“主公可是擔心燕北周驥會強力介入膠東?”
“不錯。”宋寧點頭道。他說出了淩邦之前對他分析北方戰局時的擔憂:“朱頂自知不敵我軍,必會向周驥求援。而周驥為防止我軍入主北方,也定然會出兵阻止,所以此次膠東之戰,北麵才是重點。我們不可不防。”
大德法師微微頷首:“主公睿智。朱頂故意設下此局,將主公引來紅葉山,是想將主戰場轉至膠東,誘使周驥與我軍相爭,好減少蘇東之壓力。膠東對於我軍來說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朱頂可謂抓住了我軍的軟肋。可膠東兵少,一旦朱頂與周驥聯手,我軍隻可堅守,而無法力敵。所以,此役我軍取勝的關鍵不在膠東,而在荊襄和東南。”
“正是如此。”宋寧暗自點頭,對方不愧是當世頂尖智者,對此役的分析與淩邦出奇的一致。相比起來,自己就要差上許多,之前若非已經得到淩邦的提醒,根本就想不到這一點。
“此次戰役關係重大,將決定未來北方甚至是整個天下的走向和歸屬。正如大師剛剛所說,此戰我們兵少,難以與朱頂周驥抗衡,所以你們隻需堅守即可,而且不必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
“來之前,我已命幽燕從荊襄北上攻打中州,命林猛渡江襲取蘇中,不久,淩邦也將帶領羅鴻、張英一起攻入蘇東。所以,我們隻要能在膠東擋住周驥與朱頂的聯手進攻,便是勝利。”
“是。”眾將答應。
聶忍有些不放心地道:“主公,你身邊隻留五千水師還是太少了,至少也要一萬。我與大師在北麵有一萬五千騎兵、一萬步兵足矣。”
“不必。”宋寧搖頭道:“且不說周驥手下大將楊誠在膠東北麵就部署有三萬大軍,一旦周驥再率兵南下,你和大師隻有兩萬五千大軍的話,如何抵擋得住?所以,北麵之兵不但不能減少,反而還要增加。你和大師北上後要繼續招兵,全力做好防禦。許棠、淩澤,你們也是一樣。”
“至於我,你們完全不必擔心。接下來我還要親上紅葉山說降徐娘,有五千水師足矣,留多了反而沒什麽意義。至少在徐娘沒有明確表態之前,我還是安全的。”
聶忍道:“主公,徐娘雖然光明磊落、久負盛名,絕非陰險狡詐、不講信義的小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此去紅葉山太過冒險,屬下還是不大讚成主公前去。”
宋寧知道聶忍的忠心,擺擺手道:“放心吧,去之前我會聯係鄧堯、彭護,並打探清楚紅葉山周邊的情況,做好萬全準備的。徐娘不僅是當世名將,紅葉山更有一萬多精銳,若投降朱頂,對我軍十分不利,所以我必須嚐試一下,否則,就太過可惜了。”
聶忍見宋寧主意已定,隻得不再相勸。
接著宋寧又與聶忍、大德法師、郭萬、許棠、盛柏、淩澤等人具體推演了一番雙方大戰後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形,然後相應地製定下了幾個作戰方案——這是宋寧的一貫作風了。
宋寧深知自己天賦不足,行軍打仗難以與當世的名將相比,所以每逢大戰,他都會召集手下的謀士、將軍一起討論、推演。通過聽取多方意見,最終拿出一個相對較優的作戰方案來。等真的大戰爆發之時,他便會放權讓手下的各位將軍自行指揮,他隻把握住大方向、搞好後勤保障即可,輕易不再插手或幹涉前方將軍的具體作戰指揮。
這無疑是正確的。戰場上瞬息萬變,若不能給前線將軍足夠的自主權,後者作戰時隻會束手束腳,錯失良機。曆史上這樣的教訓有許多。
比如: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李隆基便強行插手前方將士作戰,強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叛軍作戰,哥舒翰幾次上奏,分析當時形勢,建議應固守潼關,穩妥地對付叛軍。當時安祿山雖然勢如破竹,攻占了河北、洛陽,但一路殺人如麻,不得人心,哥舒翰想要等叛軍分裂後,他再從容收拾叛軍。
奈何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接連派出使者催促哥舒翰用兵。哥舒翰無奈,最後隻得出潼關與叛軍作戰。結果靈寶山一役唐軍慘敗,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隻剩下八千人,哥舒翰本人也被手下騙出關外,降了安祿山。
唐軍經此一敗,元氣大傷,唐玄宗更是驚恐不已,直接逃往了四川。
再比如崇禎在浹縣之戰和汝州之戰中就指揮不當。浹縣之戰時,崇禎命蘇京為監軍,催促孫傳庭出潼關救援開封。孫傳庭稱自己所率新兵未經訓練,不可輕易出戰,崇禎不聽,孫傳庭隻好出兵,結果先勝後敗,被殲數萬。
汝州之戰時,孫傳庭本欲固守潼關,奈何在崇禎皇帝和關中官員的催逼下冒險東進,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諫:“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隻有這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奈何崇禎不聽。結果汝州一戰,明軍中了闖王李自成的誘敵深入計,孫傳庭慘敗,退守潼關。不久潼關被破,孫傳庭戰死。五天後,孫傳庭繼室張氏率三妾兩女投井自殺。
孫傳庭死後,不到五個足,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滅亡。
昔日白無畏也是如此,若非他接連催促老將蘇延出咽喉關與張向陽作戰,蘇延也不會戰敗自殺。
蘇延死後,咽喉關失守,張向陽率軍直接殺入中州。白無畏緊急啟用老將劉發,這才擋住了張向陽。隻是劉發生怕自己步了蘇延後塵,所以出征前特意與皇帝白無畏說明,此去必大破張向陽,但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請白無畏耐心等待,萬不可聽信讒言,貿然插手前方戰事。
然而,白無畏迫於無奈答應了他,卻也因此對他產生了不滿。中間不僅曾派監軍隱晦的催足他盡快用兵,而且等劉發擊敗張向陽後立刻便將劉發召迴京城,然後明升暗降,解去了劉發的兵權。劉發因此心灰意冷,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不久,劉發病死,張向陽卷土重來,不過數月時間,便攻破中都,大蘇滅亡。
這些例子幾乎如出一轍,結局不是慘敗,便是亡國。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宋寧就非常注意吸取前人教訓,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他深知自己軍事指揮水平有限,強行插手或遙控指揮隻會壞事。所以,一旦開戰,宋寧一般都放權讓將軍們自行指揮,自己很少幹預。他之所以能在多次大會戰中獲勝,與他這種戰前積極討論推演,戰時大膽放權,戰後賞不逾時有很大的關係。
製定好具體作戰計劃,又備下幾套預備作戰方案後,聶忍、大德法師率軍北上,建立北部防線;許棠、淩澤則率軍西進,駐守淩蒙山。此山地處膠東與蘇中、蘇東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守住了這裏,便可以阻止朱頂從蘇中、蘇東進入膠東。同時淩蒙山邊上就是日光湖。
日光湖縱橫三四裏,地跨數郡,淩澤水師正好駐守於此,與許棠的陸卒一起,築造出一道牢固的防線,雖然隻有一萬五千人,但依托淩蒙山和日光湖,許棠有信心擋住朱頂三四萬大軍的進攻。
聶忍、許棠等人走後,宋寧一麵讓人聯係鄧堯、彭護,一麵帶著盛柏開始打探紅葉山的情報,考察紅葉山周邊尤其是雞鳴山的地形。
畢竟此次與徐娘相見就在雞鳴山頂。
宋寧既已到達膠東,就說明之前朱頂與手下定下的化被動為主動,將主戰場轉至膠東的計謀已經初步實現。接下來,隻要再說服周驥出兵膠東就大功告成了。
手下謀士卞常、祁鋒也是喜難自禁。祁鋒獻計道:“主公,宋子靜既然北上,除與我軍決戰外,定然還妄圖收降徐娘。這是一個千載難逢之機會,主公可讓項曲與季雲、衛缺幫忙,事先設下埋伏,宋子靜沒有防備之下,或可將之一舉生擒。”
卞常也點頭道:“不錯。隻要宋子靜一死,南方群龍無首,必然再度陷入分裂,到時主公可高枕無憂矣。”
朱頂聞言,不由開懷大笑道:“若果能如此,天下還有誰是吾敵手?縱然是燕北周驥,亦不足懼也。”
祁鋒、卞常等手下俱撚須微笑。的確,對如今的朱頂而言,所畏懼者唯南方宋寧耳,其他人俱不足論。
宋寧是在膠東南部鳳凰島登陸的,聶忍、大德法師、盛柏、淩澤、許棠等人早已在那裏等候。鳳凰島是聶忍攻占膠東後,繼威海建立的又一個港口。不過威海在北麵,與遼州半島隔海相望,而鳳凰島則在膠東南部,離紅葉山脈不遠。
在此之前,朱頂已赴紅葉山見過徐娘,不過,讓宋寧欣喜的是,徐娘並未答應投靠朱頂。因為彭護、鄧堯說宋寧已在趕來膠東的路上,徐娘信守承諾,答應見過宋寧後再決定投靠哪一方。
如此一來,宋寧想要約徐娘在其他地點見麵的計劃就落空了。他著實沒想到朱頂竟然有如此魄力。聽聞當日朱頂上紅葉山與徐娘見麵時身邊隻帶了二十名護衛。而徐娘也是說一不二之人,全程對朱頂都十分客氣。
兩人在紅葉山最高峰的雞鳴山頂見麵,大概半個時辰結束會談,具體的談話內容不得而知。不過,從事後徐娘的態度來看,這位傳奇女俠對朱頂的印象應該還不錯。
徐娘雖然並未立刻答應投降,但卻親自送朱頂下山,並表示等見過宋寧之後,紅葉山會第一時間告知朱頂自己的決定。
說實話宋寧多少感到了一點壓力,朱頂此人不愧是當世梟雄,比之湖陽朱英隻怕更加厲害。如今既已占得先機,宋寧也沒有把握一定能說服徐娘投降自己了。
不過,他還是讓人立即聯係彭護、鄧堯,與徐娘約定雙方相見的具體時間。同時,宋寧將聶忍、大德法師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接下來與朱頂大戰的相關事宜。
據探查,朱頂已在膠東與蘇東邊界部署了四萬大軍,而北麵周驥也蠢蠢欲動,在燕南與膠東邊界陳列了三萬大軍,由大將楊誠率領。
不過周驥如今仍在與公孫珣大戰,且北方月霜新可汗莫訶繼位後,大有南侵之勢。一旦膠東與朱頂開戰,周驥多半不會正麵插手雙方戰事,而隻會等雙方戰事陷入膠著之時,從背後偷襲。
換句話說,周驥打的是讓宋寧與朱頂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的主意,所以,他多半隻會趁火打劫,而不會與朱頂夾攻膠東。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淩邦之前可是刻意提醒過宋寧,讓他防備周驥,後者極有可能全力出兵,介入膠東戰場。所以,膠東北麵也必須派兵駐守。
聶忍的建議是由許棠為主將,淩澤為副將,率兩萬人駐守北麵,防備周驥。自己則帶著大德法師、盛柏率領三萬人與朱頂決戰。
對此,宋寧思考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搖頭否決了。他吩咐道:“聶忍、大師,你們率五千重騎、一萬騎兵、一萬步兵、五千水師防守北麵。許棠、淩澤,你們率五千水師,一萬步兵防守西麵。盛柏、郭萬,你們率五千水師隨我防守紅葉山。”
“不可。”聶忍第一個反對:“主公你身邊隻有五千水師怎麽行?這太危險了。”
宋寧道:“你們不用擔心,紅葉山雖然離蘇東很近,但畢竟是徐娘的地盤,我來也隻是招安而已,而並非與敵人死戰,所以無需留守太多兵馬。若是招安不成,我大可以退走。你們卻不同,北麵是雄踞燕南燕北的周驥,西麵是蘇中,都必須派駐重兵才行。”
大德法師道:“主公可是擔心燕北周驥會強力介入膠東?”
“不錯。”宋寧點頭道。他說出了淩邦之前對他分析北方戰局時的擔憂:“朱頂自知不敵我軍,必會向周驥求援。而周驥為防止我軍入主北方,也定然會出兵阻止,所以此次膠東之戰,北麵才是重點。我們不可不防。”
大德法師微微頷首:“主公睿智。朱頂故意設下此局,將主公引來紅葉山,是想將主戰場轉至膠東,誘使周驥與我軍相爭,好減少蘇東之壓力。膠東對於我軍來說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朱頂可謂抓住了我軍的軟肋。可膠東兵少,一旦朱頂與周驥聯手,我軍隻可堅守,而無法力敵。所以,此役我軍取勝的關鍵不在膠東,而在荊襄和東南。”
“正是如此。”宋寧暗自點頭,對方不愧是當世頂尖智者,對此役的分析與淩邦出奇的一致。相比起來,自己就要差上許多,之前若非已經得到淩邦的提醒,根本就想不到這一點。
“此次戰役關係重大,將決定未來北方甚至是整個天下的走向和歸屬。正如大師剛剛所說,此戰我們兵少,難以與朱頂周驥抗衡,所以你們隻需堅守即可,而且不必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
“來之前,我已命幽燕從荊襄北上攻打中州,命林猛渡江襲取蘇中,不久,淩邦也將帶領羅鴻、張英一起攻入蘇東。所以,我們隻要能在膠東擋住周驥與朱頂的聯手進攻,便是勝利。”
“是。”眾將答應。
聶忍有些不放心地道:“主公,你身邊隻留五千水師還是太少了,至少也要一萬。我與大師在北麵有一萬五千騎兵、一萬步兵足矣。”
“不必。”宋寧搖頭道:“且不說周驥手下大將楊誠在膠東北麵就部署有三萬大軍,一旦周驥再率兵南下,你和大師隻有兩萬五千大軍的話,如何抵擋得住?所以,北麵之兵不但不能減少,反而還要增加。你和大師北上後要繼續招兵,全力做好防禦。許棠、淩澤,你們也是一樣。”
“至於我,你們完全不必擔心。接下來我還要親上紅葉山說降徐娘,有五千水師足矣,留多了反而沒什麽意義。至少在徐娘沒有明確表態之前,我還是安全的。”
聶忍道:“主公,徐娘雖然光明磊落、久負盛名,絕非陰險狡詐、不講信義的小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此去紅葉山太過冒險,屬下還是不大讚成主公前去。”
宋寧知道聶忍的忠心,擺擺手道:“放心吧,去之前我會聯係鄧堯、彭護,並打探清楚紅葉山周邊的情況,做好萬全準備的。徐娘不僅是當世名將,紅葉山更有一萬多精銳,若投降朱頂,對我軍十分不利,所以我必須嚐試一下,否則,就太過可惜了。”
聶忍見宋寧主意已定,隻得不再相勸。
接著宋寧又與聶忍、大德法師、郭萬、許棠、盛柏、淩澤等人具體推演了一番雙方大戰後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形,然後相應地製定下了幾個作戰方案——這是宋寧的一貫作風了。
宋寧深知自己天賦不足,行軍打仗難以與當世的名將相比,所以每逢大戰,他都會召集手下的謀士、將軍一起討論、推演。通過聽取多方意見,最終拿出一個相對較優的作戰方案來。等真的大戰爆發之時,他便會放權讓手下的各位將軍自行指揮,他隻把握住大方向、搞好後勤保障即可,輕易不再插手或幹涉前方將軍的具體作戰指揮。
這無疑是正確的。戰場上瞬息萬變,若不能給前線將軍足夠的自主權,後者作戰時隻會束手束腳,錯失良機。曆史上這樣的教訓有許多。
比如: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李隆基便強行插手前方將士作戰,強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叛軍作戰,哥舒翰幾次上奏,分析當時形勢,建議應固守潼關,穩妥地對付叛軍。當時安祿山雖然勢如破竹,攻占了河北、洛陽,但一路殺人如麻,不得人心,哥舒翰想要等叛軍分裂後,他再從容收拾叛軍。
奈何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接連派出使者催促哥舒翰用兵。哥舒翰無奈,最後隻得出潼關與叛軍作戰。結果靈寶山一役唐軍慘敗,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隻剩下八千人,哥舒翰本人也被手下騙出關外,降了安祿山。
唐軍經此一敗,元氣大傷,唐玄宗更是驚恐不已,直接逃往了四川。
再比如崇禎在浹縣之戰和汝州之戰中就指揮不當。浹縣之戰時,崇禎命蘇京為監軍,催促孫傳庭出潼關救援開封。孫傳庭稱自己所率新兵未經訓練,不可輕易出戰,崇禎不聽,孫傳庭隻好出兵,結果先勝後敗,被殲數萬。
汝州之戰時,孫傳庭本欲固守潼關,奈何在崇禎皇帝和關中官員的催逼下冒險東進,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諫:“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隻有這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奈何崇禎不聽。結果汝州一戰,明軍中了闖王李自成的誘敵深入計,孫傳庭慘敗,退守潼關。不久潼關被破,孫傳庭戰死。五天後,孫傳庭繼室張氏率三妾兩女投井自殺。
孫傳庭死後,不到五個足,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滅亡。
昔日白無畏也是如此,若非他接連催促老將蘇延出咽喉關與張向陽作戰,蘇延也不會戰敗自殺。
蘇延死後,咽喉關失守,張向陽率軍直接殺入中州。白無畏緊急啟用老將劉發,這才擋住了張向陽。隻是劉發生怕自己步了蘇延後塵,所以出征前特意與皇帝白無畏說明,此去必大破張向陽,但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請白無畏耐心等待,萬不可聽信讒言,貿然插手前方戰事。
然而,白無畏迫於無奈答應了他,卻也因此對他產生了不滿。中間不僅曾派監軍隱晦的催足他盡快用兵,而且等劉發擊敗張向陽後立刻便將劉發召迴京城,然後明升暗降,解去了劉發的兵權。劉發因此心灰意冷,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不久,劉發病死,張向陽卷土重來,不過數月時間,便攻破中都,大蘇滅亡。
這些例子幾乎如出一轍,結局不是慘敗,便是亡國。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宋寧就非常注意吸取前人教訓,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他深知自己軍事指揮水平有限,強行插手或遙控指揮隻會壞事。所以,一旦開戰,宋寧一般都放權讓將軍們自行指揮,自己很少幹預。他之所以能在多次大會戰中獲勝,與他這種戰前積極討論推演,戰時大膽放權,戰後賞不逾時有很大的關係。
製定好具體作戰計劃,又備下幾套預備作戰方案後,聶忍、大德法師率軍北上,建立北部防線;許棠、淩澤則率軍西進,駐守淩蒙山。此山地處膠東與蘇中、蘇東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守住了這裏,便可以阻止朱頂從蘇中、蘇東進入膠東。同時淩蒙山邊上就是日光湖。
日光湖縱橫三四裏,地跨數郡,淩澤水師正好駐守於此,與許棠的陸卒一起,築造出一道牢固的防線,雖然隻有一萬五千人,但依托淩蒙山和日光湖,許棠有信心擋住朱頂三四萬大軍的進攻。
聶忍、許棠等人走後,宋寧一麵讓人聯係鄧堯、彭護,一麵帶著盛柏開始打探紅葉山的情報,考察紅葉山周邊尤其是雞鳴山的地形。
畢竟此次與徐娘相見就在雞鳴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