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卞常也讚成道:“膠東是宋寧事先在北方打下的一個鍥子。宋寧的本意是想拿下膠東後,伺機再奪取蘇中、蘇東、燕南甚至是遼州。等他一統南方再南北夾擊,席卷北方,吞並天下。”
“不料,燕南被周驥所奪,蘇東、蘇中又落於主公之手,遼州有公孫珣,膠東勢單力薄,根本無機可乘。如今膠東孤懸於外,反而成了宋寧最大的破綻。”
“而主公已拿下蘇關,西麵無憂;北麵又與周驥結盟,可一心東向,奪取膠東。宋寧在膠東苦心經營多年,必然無法舍棄,如此便被我們拿捏住了七寸,主客之勢由此異也。”
朱頂點頭道:“可聶忍能征善戰,並非易與之輩,且宋寧可從海路源源不斷增兵,想要拿下膠東,並非易事。如今我軍才取得蘇中,根基並不穩固,一旦戰場失利,隻怕有傾覆之虞。”
卞常奸笑道:“若僅憑主公一方之力,的確難以奪下膠東。主公可派人前往燕北,遊說周驥一起出兵,攻伐膠東。周驥之前被公孫珣拖住,無法派出太多兵力,所以隻拿下燕南南部三郡,而蘇中卻全部落入主公之手,心中定然很不滿意。”
“主公可向之承諾,明年若攻占膠東,主公寸土不要,願將膠東七郡全部獻予周驥。周驥貪婪,必然心動。年底前周驥已擊敗公孫珣,到時定然大軍齊出,全力攻打膠東。如此一來,宋寧縱然有水師之利,可以不斷向膠東增兵,但膠東孤懸於外,鞭長莫及之下,也必然不是主公與周驥的聯手之敵。”
朱頂聞言不由哈哈大笑道:“卞常此計甚妙。我這就派人前往燕北,將膠東讓與周驥。明年且讓周驥與宋寧先爭個你死我活,待二人兩敗俱傷之際,我再全力出手,一舉拿下膠東。”
眾人聞言,不由齊聲拜道:“主公英明。”
朱頂哈哈大笑。
祁鋒再次建言道:“主公,紅葉山徐娘至今未臣服膠東,據屬下所知,蘇中豪俠項曲與徐娘手下二當家季雲有舊。主公可先招攬項曲,然後命之前往紅葉山聯絡季雲。若能借此說服徐娘投降我軍,拿下膠東就更有把握了。”
“善。”朱頂聞言更加歡喜:“此事就交給你去辦了。不管那項曲提出什麽條件,隻要能替我說服徐娘來降,我都可以答應。”
“是。”祁鋒俯身答應。
“不知誰願出使燕北,替我說服周驥明年一起攻伐膠東?”朱頂又道。
一人出列道:“屬下願往。”
朱頂看去,隻見此人長身玉立,風姿極佳,頓時大喜道:“有沈子月前往,我無憂矣!”
沈鑰,字子月。當初宋寧在樂郡時便相中了他,率新軍去孟陽縣“剿匪”時還曾征辟過他。可惜沈鑰當時沒看上宋寧,拒絕了,直接收拾行裝北上,去了京師(中都)。中都被張向陽攻破後,他先是跟著吳霄,結果吳霄誌大才疏,坐視奚伯成被周驥所滅,最後敗於朱頂之手。沈鑰便又投降了朱頂。
沈鑰機敏多智,辯才無雙,深得朱頂喜愛。當日宋寧在樂郡所征辟的六人之中,也認為沈鑰才能第一。
朱頂見他主動請纓,頓時大喜。以沈鑰之辯才,定能說服周驥,明年與他一起出兵,攻打膠東。
事實也是如此。
民豐十三年開春之後,沈鑰當即北上,出使燕北。三月,沈鑰來到燕北治所長河。在聽了沈鑰的來意後,周驥不由有些心動,與朱頂一起拿下膠東,他的勢力無疑將更上一層樓,到時隻要再消滅公孫珣,占據遼州,他便手握燕北、燕南、膠東、遼州四州之地,一舉壓過宋寧,一躍而成為天下最強諸侯。
不過,周驥手下一人卻不由冷笑道:“素聞朱頂詭計多端、狡詐如狐,昔日先曲意侍奉吳霄,及見吳霄勢微,立即便反戈一擊,襲取蘇中。今為應對宋軍北伐,又想拉我家主公下水,替他與宋寧這頭猛虎相鬥,真當我燕北無人耶?”
沈鑰定睛看去,知他是周驥手下謀士聞靖,此人素有智名,位隻在方鏡之下,不容小覷。
沈鑰不慌不忙道:“鑰素聞先生乃天下智者,輔佐周公先取燕北,再定燕南,功勳卓著,世所稱讚。然今日見之,卻是名不副實,徒有其表,心中著實失望。”
“宋寧早在數年之前便已經略膠東,其染指北方,吞並天下之心可謂人盡皆知。今宋寧已一統江南,擁兵三十餘萬,雄踞南方!若讓他再以膠東為跳板,南下夾擊蘇東,西向侵吞蘇中,北上攻占燕南,則天下誰人可擋?是以拿下膠東,將宋寧驅逐出北方豈是我主一人之事耶?周公又安能置身事外?如何就成了我主拉周公下水?此言可謂大謬也!”
“且我主向來以周公馬首是瞻,今宋寧屯兵東南,虎視北方。不日必將北上,從荊襄、東南發兵,先下中州、蘇東,再攻燕南、燕北!一旦吳霄及我主不敵,中州、蘇東落入宋寧之手,聞君覺得宋軍會就此止步,然後放過燕南燕北嗎?”
聞靖默然不能答。
沈鑰又道:“我主自知不敵宋寧,所以向周公求助,願並力攻取膠東,以盡逐宋寧出北方。諸君何疑?難道定要宋寧占據蘇東、蘇中,兵臨大河之北,諸君才滿意嗎?”
周驥這邊又一人笑道:“久聞沈子月素有捷才、舌辯無雙,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今宋寧勢大,欲侵北方,我等固然不可不防,然燕北北麵需防備月霜,西麵又有太行騷擾,東麵還有公孫這一勁敵,北蘇內部未靖,如何還有餘力再對付宋寧這頭猛虎?且燕北與膠東相隔千裏,而蘇中、蘇東與膠東卻近在咫尺,故征伐膠東,驅逐宋寧,我主縱然有心卻也無力也,此事還需仰仗雲侯,我軍在一旁輔助可也。”
沈鑰看向出言之人,知是周驥手下謀士餘沃,此人和方鏡、聞靖一樣,亦是燕北名士,同樣以智謀出眾聞名。沈鑰見周驥端坐無語,心知想要說服對方,則必須先駁倒聞、餘等人。
沈鑰拱手道:“原來是餘沃先生。沈鑰也久聞先生大名。周公扶立二皇子,建立北蘇,存先帝血脈,續大蘇社稷,實為帝國之砥柱,大蘇之棟梁。今雄踞燕北,代石高而拒月霜,擁天下之望,得士民之心,可謂人人稱頌,萬民景從。”
“太行秦狼,雖是大蘇良將秦槍之子,然聚眾為亂,嘯聚山林,縱號稱百萬之眾,卻與蘇東徐闊、西州周異龍之輩何異?他日旦夕可平。遼州公孫,地狹民困,兵少將微,卻不自量力,妄圖侵略燕北。去年已被周公擊敗,元氣大傷,以周公之能,以諸君之賢,滅之不過早晚之事。”
“當今天下,可與周公爭雄者,唯南方宋寧耳。我主民少兵弱、智窮計短,自保尚且不足,之前已得蘇中,如今焉敢再望膠東耶?放眼當世,可南拒宋寧,占有膠東者,舍周公其誰?是以吾主派鑰北來,向周公剖白心意:吾主願盡起麾下之兵,牽製住宋寧在膠東主力,周公隻需派數萬輕騎南下,便可盡取膠東七郡之地。”
“事後,蘇中願奉燕北為主,送長子入長河,旦夕受周公教誨。如此一來,周公轄燕北、燕南、膠東、蘇中、蘇東之地,雄踞北方,中州、西北,彈指可滅;南方宋寧,又何足道哉!周公豈無意乎?”
周驥聽後,終於開口道:“此話當真?”
沈鑰恭敬施禮道:“鑰豈敢欺瞞周公?若周公不放心,鑰可在此為質,直到我主將長子送來。”
“好!”周驥聞言頓時大喜,不顧方鏡的眼色,當即應允道:“既如此,子月安心在館驛住下。待時機成熟,我自會發兵向南,驅逐宋寧出北方。”
“謝周公。”沈鑰心中暗喜,連忙稱謝!
等沈鑰退下後,方鏡這才勸諫道:“主公,朱頂素有野心,昔日先尊東蘇,低眉順目,刻意討好。待到吳霄發兵東向,後方空虛,立刻展露獠牙,吞並蘇中。此人可謂毒蛇也,比之吳霄昔日背刺奚伯成猶有過之。今又曲意侍奉主公,稱願送長子入長河為質,不過故伎重施而已。”
“今朱頂迫於宋軍之勢,不得不借主公之力以抗衡南方。一旦危機解除,必然再叛主公。鏡聞朱頂妻妾成群,子女眾多,犧牲一子為質有何可惜?主公切不可信之。”
周驥皺眉不語。
方鏡接著道:“且宋寧數年前已布局膠東,彼要統一北方,膠東絕不容有失。是以主公若發兵向南,攻打膠東,宋寧必與主公不死不休。此為朱頂驅虎吞狼、借刀殺人之計也。”
“宋軍水師獨步天下,縱然我軍拿下膠東,宋寧也可以從海上不斷調兵北來,複奪膠東。若果真如此,我軍將陷入膠東泥潭而不可自拔,而憑白讓朱頂得利——此朱頂用心險惡之所在,主公不可不察。”
周鏡聞言不由心中悚然,這才壓製住心中貪念道:“可沈鑰之前所說也不無道理。將來與燕北爭雄天下者,必是南方,今若不趁機攻占膠東,驅逐宋寧出北方,一旦對方拿下蘇東、中州,消滅吳霄、朱頂,僅憑燕北之力,如何能與宋軍抗衡?”
方鏡道:“此言雖然不差,但主公還需先消滅公孫,安撫秦狼,穩定好後方再南下攻取膠東。在此之前不妨先行觀望,任由朱頂與宋寧相爭,待二人兩敗俱傷之時再伺機奪取膠東可也。”
周驥對方鏡一向信服,不過這次卻有些不滿意。他沉吟道:“遼州苦寒,民風彪悍,且公孫世居其間,勢力根深蒂固。我軍敗之容易,滅之卻難。秦狼雖是疥癬之疾,然亦擁有百萬之眾,太行山高林深,我軍剿之數年,始終未能殲滅,短時間內又如何能夠降伏,穩定後方?”
方鏡道:“公孫珣為人狂傲,昔日屢敗燕北,自以為文治武功遠在主公之上。去年卻為主公所敗,心中定然多有不服。主公可親自修書一封,挑釁於他,信中不妨以言語激之,示之以輕蔑不屑,公孫珣觀信後必然大怒,主動興兵來戰。”
“遼州久經戰亂,民生凋敝,公孫又年年征戰,早已不得民心。今若怒而興師,必遭慘敗。主公隻需整頓數萬精銳兵馬,以逸待勞,必可一戰而生擒之。如此遼州可定矣。”
“至於秦狼,之所以不願歸降,不過是因為天下形勢未明,欲要待價而沽罷了。主公隻需拿下膠東,收伏朱頂,再擊敗宋寧,秦狼見北方形勢明朗,必不會再行觀望。到時,主公隻需派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說降,許以高官厚?,秦狼必然歸降。如此太行可定,北方將盡歸主公所有矣!”
“善!”周驥聞言大喜道:“就依軍師之言。”
遼州,公孫珣收到周驥的挑戰書後,果然勃然大怒:“周驥辱我太甚,今若不能殺之,珣誓不為人!”
當即便要點齊人馬,盡起大軍攻入燕北。手下謀士周梁勸道:“主公不可。此周驥之計也。周驥知我遼州路遠道阻,山高城險,遠征不利,是以故意激怒主公,好使我軍主動來攻,周軍卻以逸待勞。主公切不可中計。且遼州連年征戰,民困糧乏,極需休整,此時宜止戈息武,與民生息,切不可再妄動刀兵。否則,我軍恐有傾覆之虞。”
另一謀士田居也勸諫道:“不錯,主公。遼州苦寒,不耐久戰。今周驥雄視燕北,兵勢正盛,而我軍年年征戰,民困兵疲,此正敵強我弱,敵眾我寡之時,主公應實不宜再與燕北爭鋒。當內修德政,與民休養,外交好南方宋寧、蘇東朱頂、膠東聶忍,鼓勵生產,勸課農桑,以恢複生機,切不可怒而興師,再行征戰。”
公孫珣不聽,執意用兵。民豐十三年五月,公孫珣不顧眾多手下的勸阻,親率五萬大軍,攻入燕北。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周驥殺得大敗,隻得倉皇退迴洪州城。這是後話。
“不料,燕南被周驥所奪,蘇東、蘇中又落於主公之手,遼州有公孫珣,膠東勢單力薄,根本無機可乘。如今膠東孤懸於外,反而成了宋寧最大的破綻。”
“而主公已拿下蘇關,西麵無憂;北麵又與周驥結盟,可一心東向,奪取膠東。宋寧在膠東苦心經營多年,必然無法舍棄,如此便被我們拿捏住了七寸,主客之勢由此異也。”
朱頂點頭道:“可聶忍能征善戰,並非易與之輩,且宋寧可從海路源源不斷增兵,想要拿下膠東,並非易事。如今我軍才取得蘇中,根基並不穩固,一旦戰場失利,隻怕有傾覆之虞。”
卞常奸笑道:“若僅憑主公一方之力,的確難以奪下膠東。主公可派人前往燕北,遊說周驥一起出兵,攻伐膠東。周驥之前被公孫珣拖住,無法派出太多兵力,所以隻拿下燕南南部三郡,而蘇中卻全部落入主公之手,心中定然很不滿意。”
“主公可向之承諾,明年若攻占膠東,主公寸土不要,願將膠東七郡全部獻予周驥。周驥貪婪,必然心動。年底前周驥已擊敗公孫珣,到時定然大軍齊出,全力攻打膠東。如此一來,宋寧縱然有水師之利,可以不斷向膠東增兵,但膠東孤懸於外,鞭長莫及之下,也必然不是主公與周驥的聯手之敵。”
朱頂聞言不由哈哈大笑道:“卞常此計甚妙。我這就派人前往燕北,將膠東讓與周驥。明年且讓周驥與宋寧先爭個你死我活,待二人兩敗俱傷之際,我再全力出手,一舉拿下膠東。”
眾人聞言,不由齊聲拜道:“主公英明。”
朱頂哈哈大笑。
祁鋒再次建言道:“主公,紅葉山徐娘至今未臣服膠東,據屬下所知,蘇中豪俠項曲與徐娘手下二當家季雲有舊。主公可先招攬項曲,然後命之前往紅葉山聯絡季雲。若能借此說服徐娘投降我軍,拿下膠東就更有把握了。”
“善。”朱頂聞言更加歡喜:“此事就交給你去辦了。不管那項曲提出什麽條件,隻要能替我說服徐娘來降,我都可以答應。”
“是。”祁鋒俯身答應。
“不知誰願出使燕北,替我說服周驥明年一起攻伐膠東?”朱頂又道。
一人出列道:“屬下願往。”
朱頂看去,隻見此人長身玉立,風姿極佳,頓時大喜道:“有沈子月前往,我無憂矣!”
沈鑰,字子月。當初宋寧在樂郡時便相中了他,率新軍去孟陽縣“剿匪”時還曾征辟過他。可惜沈鑰當時沒看上宋寧,拒絕了,直接收拾行裝北上,去了京師(中都)。中都被張向陽攻破後,他先是跟著吳霄,結果吳霄誌大才疏,坐視奚伯成被周驥所滅,最後敗於朱頂之手。沈鑰便又投降了朱頂。
沈鑰機敏多智,辯才無雙,深得朱頂喜愛。當日宋寧在樂郡所征辟的六人之中,也認為沈鑰才能第一。
朱頂見他主動請纓,頓時大喜。以沈鑰之辯才,定能說服周驥,明年與他一起出兵,攻打膠東。
事實也是如此。
民豐十三年開春之後,沈鑰當即北上,出使燕北。三月,沈鑰來到燕北治所長河。在聽了沈鑰的來意後,周驥不由有些心動,與朱頂一起拿下膠東,他的勢力無疑將更上一層樓,到時隻要再消滅公孫珣,占據遼州,他便手握燕北、燕南、膠東、遼州四州之地,一舉壓過宋寧,一躍而成為天下最強諸侯。
不過,周驥手下一人卻不由冷笑道:“素聞朱頂詭計多端、狡詐如狐,昔日先曲意侍奉吳霄,及見吳霄勢微,立即便反戈一擊,襲取蘇中。今為應對宋軍北伐,又想拉我家主公下水,替他與宋寧這頭猛虎相鬥,真當我燕北無人耶?”
沈鑰定睛看去,知他是周驥手下謀士聞靖,此人素有智名,位隻在方鏡之下,不容小覷。
沈鑰不慌不忙道:“鑰素聞先生乃天下智者,輔佐周公先取燕北,再定燕南,功勳卓著,世所稱讚。然今日見之,卻是名不副實,徒有其表,心中著實失望。”
“宋寧早在數年之前便已經略膠東,其染指北方,吞並天下之心可謂人盡皆知。今宋寧已一統江南,擁兵三十餘萬,雄踞南方!若讓他再以膠東為跳板,南下夾擊蘇東,西向侵吞蘇中,北上攻占燕南,則天下誰人可擋?是以拿下膠東,將宋寧驅逐出北方豈是我主一人之事耶?周公又安能置身事外?如何就成了我主拉周公下水?此言可謂大謬也!”
“且我主向來以周公馬首是瞻,今宋寧屯兵東南,虎視北方。不日必將北上,從荊襄、東南發兵,先下中州、蘇東,再攻燕南、燕北!一旦吳霄及我主不敵,中州、蘇東落入宋寧之手,聞君覺得宋軍會就此止步,然後放過燕南燕北嗎?”
聞靖默然不能答。
沈鑰又道:“我主自知不敵宋寧,所以向周公求助,願並力攻取膠東,以盡逐宋寧出北方。諸君何疑?難道定要宋寧占據蘇東、蘇中,兵臨大河之北,諸君才滿意嗎?”
周驥這邊又一人笑道:“久聞沈子月素有捷才、舌辯無雙,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今宋寧勢大,欲侵北方,我等固然不可不防,然燕北北麵需防備月霜,西麵又有太行騷擾,東麵還有公孫這一勁敵,北蘇內部未靖,如何還有餘力再對付宋寧這頭猛虎?且燕北與膠東相隔千裏,而蘇中、蘇東與膠東卻近在咫尺,故征伐膠東,驅逐宋寧,我主縱然有心卻也無力也,此事還需仰仗雲侯,我軍在一旁輔助可也。”
沈鑰看向出言之人,知是周驥手下謀士餘沃,此人和方鏡、聞靖一樣,亦是燕北名士,同樣以智謀出眾聞名。沈鑰見周驥端坐無語,心知想要說服對方,則必須先駁倒聞、餘等人。
沈鑰拱手道:“原來是餘沃先生。沈鑰也久聞先生大名。周公扶立二皇子,建立北蘇,存先帝血脈,續大蘇社稷,實為帝國之砥柱,大蘇之棟梁。今雄踞燕北,代石高而拒月霜,擁天下之望,得士民之心,可謂人人稱頌,萬民景從。”
“太行秦狼,雖是大蘇良將秦槍之子,然聚眾為亂,嘯聚山林,縱號稱百萬之眾,卻與蘇東徐闊、西州周異龍之輩何異?他日旦夕可平。遼州公孫,地狹民困,兵少將微,卻不自量力,妄圖侵略燕北。去年已被周公擊敗,元氣大傷,以周公之能,以諸君之賢,滅之不過早晚之事。”
“當今天下,可與周公爭雄者,唯南方宋寧耳。我主民少兵弱、智窮計短,自保尚且不足,之前已得蘇中,如今焉敢再望膠東耶?放眼當世,可南拒宋寧,占有膠東者,舍周公其誰?是以吾主派鑰北來,向周公剖白心意:吾主願盡起麾下之兵,牽製住宋寧在膠東主力,周公隻需派數萬輕騎南下,便可盡取膠東七郡之地。”
“事後,蘇中願奉燕北為主,送長子入長河,旦夕受周公教誨。如此一來,周公轄燕北、燕南、膠東、蘇中、蘇東之地,雄踞北方,中州、西北,彈指可滅;南方宋寧,又何足道哉!周公豈無意乎?”
周驥聽後,終於開口道:“此話當真?”
沈鑰恭敬施禮道:“鑰豈敢欺瞞周公?若周公不放心,鑰可在此為質,直到我主將長子送來。”
“好!”周驥聞言頓時大喜,不顧方鏡的眼色,當即應允道:“既如此,子月安心在館驛住下。待時機成熟,我自會發兵向南,驅逐宋寧出北方。”
“謝周公。”沈鑰心中暗喜,連忙稱謝!
等沈鑰退下後,方鏡這才勸諫道:“主公,朱頂素有野心,昔日先尊東蘇,低眉順目,刻意討好。待到吳霄發兵東向,後方空虛,立刻展露獠牙,吞並蘇中。此人可謂毒蛇也,比之吳霄昔日背刺奚伯成猶有過之。今又曲意侍奉主公,稱願送長子入長河為質,不過故伎重施而已。”
“今朱頂迫於宋軍之勢,不得不借主公之力以抗衡南方。一旦危機解除,必然再叛主公。鏡聞朱頂妻妾成群,子女眾多,犧牲一子為質有何可惜?主公切不可信之。”
周驥皺眉不語。
方鏡接著道:“且宋寧數年前已布局膠東,彼要統一北方,膠東絕不容有失。是以主公若發兵向南,攻打膠東,宋寧必與主公不死不休。此為朱頂驅虎吞狼、借刀殺人之計也。”
“宋軍水師獨步天下,縱然我軍拿下膠東,宋寧也可以從海上不斷調兵北來,複奪膠東。若果真如此,我軍將陷入膠東泥潭而不可自拔,而憑白讓朱頂得利——此朱頂用心險惡之所在,主公不可不察。”
周鏡聞言不由心中悚然,這才壓製住心中貪念道:“可沈鑰之前所說也不無道理。將來與燕北爭雄天下者,必是南方,今若不趁機攻占膠東,驅逐宋寧出北方,一旦對方拿下蘇東、中州,消滅吳霄、朱頂,僅憑燕北之力,如何能與宋軍抗衡?”
方鏡道:“此言雖然不差,但主公還需先消滅公孫,安撫秦狼,穩定好後方再南下攻取膠東。在此之前不妨先行觀望,任由朱頂與宋寧相爭,待二人兩敗俱傷之時再伺機奪取膠東可也。”
周驥對方鏡一向信服,不過這次卻有些不滿意。他沉吟道:“遼州苦寒,民風彪悍,且公孫世居其間,勢力根深蒂固。我軍敗之容易,滅之卻難。秦狼雖是疥癬之疾,然亦擁有百萬之眾,太行山高林深,我軍剿之數年,始終未能殲滅,短時間內又如何能夠降伏,穩定後方?”
方鏡道:“公孫珣為人狂傲,昔日屢敗燕北,自以為文治武功遠在主公之上。去年卻為主公所敗,心中定然多有不服。主公可親自修書一封,挑釁於他,信中不妨以言語激之,示之以輕蔑不屑,公孫珣觀信後必然大怒,主動興兵來戰。”
“遼州久經戰亂,民生凋敝,公孫又年年征戰,早已不得民心。今若怒而興師,必遭慘敗。主公隻需整頓數萬精銳兵馬,以逸待勞,必可一戰而生擒之。如此遼州可定矣。”
“至於秦狼,之所以不願歸降,不過是因為天下形勢未明,欲要待價而沽罷了。主公隻需拿下膠東,收伏朱頂,再擊敗宋寧,秦狼見北方形勢明朗,必不會再行觀望。到時,主公隻需派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說降,許以高官厚?,秦狼必然歸降。如此太行可定,北方將盡歸主公所有矣!”
“善!”周驥聞言大喜道:“就依軍師之言。”
遼州,公孫珣收到周驥的挑戰書後,果然勃然大怒:“周驥辱我太甚,今若不能殺之,珣誓不為人!”
當即便要點齊人馬,盡起大軍攻入燕北。手下謀士周梁勸道:“主公不可。此周驥之計也。周驥知我遼州路遠道阻,山高城險,遠征不利,是以故意激怒主公,好使我軍主動來攻,周軍卻以逸待勞。主公切不可中計。且遼州連年征戰,民困糧乏,極需休整,此時宜止戈息武,與民生息,切不可再妄動刀兵。否則,我軍恐有傾覆之虞。”
另一謀士田居也勸諫道:“不錯,主公。遼州苦寒,不耐久戰。今周驥雄視燕北,兵勢正盛,而我軍年年征戰,民困兵疲,此正敵強我弱,敵眾我寡之時,主公應實不宜再與燕北爭鋒。當內修德政,與民休養,外交好南方宋寧、蘇東朱頂、膠東聶忍,鼓勵生產,勸課農桑,以恢複生機,切不可怒而興師,再行征戰。”
公孫珣不聽,執意用兵。民豐十三年五月,公孫珣不顧眾多手下的勸阻,親率五萬大軍,攻入燕北。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周驥殺得大敗,隻得倉皇退迴洪州城。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