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陽城。宋寧派徐英舊部武義進城勸說呂有德投降。


    武義進城後勸呂有德道:“將軍,主公兵敗自刎,大勢已去。今湖陽、荊東盡入東南之手。宋東南世之英雄,奉長公主之命,擁十萬之眾,水路齊發,所到之處,萬眾歸心;旌旗所指,無不歸降。劍陽不過是一座孤城,將軍何不早降?如此上可報效朝廷,以明忠義;中可保全自身,以慰將士;下可免除兵禍,以安百姓!”


    呂有德道:“吾本湖陽一莽夫,幸得主公賞識,提拔我於鄉閭之間,之後信之重之,授以兵權、托以重事,方有今日。今主公屍骨未寒,吾安能背之而投昔日之敵?此與禽獸何異哉?武兄不必多言,劍陽雖是孤城,呂某亦非大才,然忠義二字,卻是至死也不敢忘。是故縱然明知不敵,亦要拚死一戰!請迴告宋東南,呂有德有死而矣,絕不投降!”


    武義聞言羞慚不已,見呂有德意誌甚堅,隻得長歎一聲,深施一禮後無奈離去。


    宋寧聽了武義的迴報後也是感歎不已。不想徐英手下,竟有這麽多忠義之士。真是可惜了!


    呂有德既不肯投降,宋寧沒辦法,隻得盡起大軍,圍攻劍陽城。大軍連攻十日,竟不能下。


    宋寧心中難免有些焦躁。攻城本就困難,更何況是像劍陽這樣的大城。昔日他攻打陽郡,也是圍城數月,耗盡城中糧草後方才攻克。以徐英之猛,前後兩次攻打劍陽,也是曆經數月這才拔此堅城。呂有德堅韌執拗,死守城池,宋寧想要拿下此城,隻怕也要數月之功不可。


    關鍵是如今他大軍在外,每日所耗錢糧均是天文數字。而無論是東南還是山南,離劍陽都較遠,後勤運輸難度極大;而湖陽隻是新占之地,又拿不出太多錢糧。所以,此戰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拖延太久,即便最後宋寧能拿下劍陽,也隻能明年等再來攻打荊襄鄭卓了。


    畢竟襄城可比劍陽更雄偉堅固。鄭卓見他連一個劍陽城都拿不下來,如何還肯輕易投降?到時又要進行一場更為艱苦的攻城戰——這對宋寧而言極為不利。


    趙幽燕也明白這一點,當即拔劍在手,就要學那徐英親自上陣,先登攻城。宋寧連忙將她攔住。開什麽玩笑,如今勝利在望,也就多耗些時間而已,他怎麽可能讓趙幽燕親冒矢石,蟻附攻城?這要是有什麽意外,他豈不是要心疼死!


    宋寧道:“我寧願退兵,明年再來拔此堅城,也不願你受到哪怕一點傷害。”


    趙幽燕感動得兩眼汪汪,若不是其他眾將都在,已忍不住抱住他親上一口了。


    郭萬道:“主公,不可退兵。劍陽城之所以難以攻克,乃是因為呂有德心存必死之誌,要報昔日舊主之恩。不過,像呂有德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城中絕大多數將士及民眾卻未必如此。我軍已連續攻城十餘日,如今劍陽城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普通士卒也心生絕望,呂有德雖然厲害,但他也絕對堅持不了多久的。”


    宋寧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隻是打仗是要錢的,拖得太久,糧草必然不濟,他也耗不起啊!


    郭萬道:“主公勿憂。如今徐英已死,湖陽有秦逸將軍鎮守,我軍後方已經無憂。主公大可裁撤部分軍隊,使之卸甲歸田。如此一來,我軍所需糧草必然大減。而劍陽城糧草卻得不到補充,呂有德能支撐到幾時?所以說,最後的勝利必然會屬於我們。”


    宋寧聞言不由點頭:“軍師所言有理。”


    郭萬見宋寧聽取了自己的意見,接著又道:“劍陽是荊襄門戶,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劍陽城高大堅固,主公需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今劍陽已是一座孤城,主公不妨命趙將軍率軍攻取荊南其他各地,隻留少量兵力圍住劍陽城即可。”


    “同時,從東南、山南調官吏前來,如同昔日治理山南和百越一般,恢複湖陽、荊東及荊南秩序,勸課農桑,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湖陽、荊東便也如山南百越一般,盡入主公之手。而劍陽不需主公強攻,自有人緝拿呂有德,主動獻城投降。”


    “善。”宋寧當即裁撤了一半軍隊,仿效昔日農兵製度,將裁撤的士兵編為湖陽、荊東及荊南的農兵,使之屯田耕種,以發展地方。當日他答應百越族長和長老,要幫助後者安置五萬戶越民,如今湖陽已下,正好將越人士兵也一起裁掉,分發土地和錢財,予以安置在湖陽地區。


    同時,宋寧將宋子玉調來湖陽,命之總理湖陽大小事務。又分別寫信給張茹、長公主和李薇薇,讓張茹再派大量官吏和宋氏學院的學生過來,幫助宋子玉治理湖陽。給長公主寫信則是讓之再修一條連通山南和湖陽的官道,以加強湖陽和山南的聯係。


    山南可以從海外購得大量糧食,這兩年來也一直在修建官道。隻要再將山南和湖陽的官道修通,他便可以從山南運輸糧食到湖陽來。而隻要有了糧食,不僅湖陽能夠迅速安定下來,他也有足夠的底氣與呂有德繼續耗下去了。


    至於寫給李薇薇,當然是為了安置越民之事。


    郭萬說的對。攻打劍陽和荊襄不能心急,既然急切間難以攻下,不如一邊圍城,一邊消化湖陽、荊東等新得之地。如今正值春耕之時,宋寧隻需用一部分兵力圍住劍陽城,然後裁撤部分軍隊下來,讓之就地屯田。如此一來,隻要挺過這段時間,後麵糧食就能源源不斷地送過來。到時莫說幾個月,就是和呂有德再耗上一年,他也不懼。


    於是,宋寧采納了郭萬的計策,頂著巨大的壓力,繼續攻城。期間,郭萬又獻計,讓宋寧派人進城聯絡徐英舊部以及城中大戶,許以優厚條件。同時在城中大肆散播流言,製造恐慌和動亂。


    這一招還是很管用的。明眼人誰都知道劍陽遲早會被攻破,呂有德不怕死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怕死。所以,很快便有大戶答應了宋寧的條件,願意伺機打開城門,迎接宋寧大軍入城。呂有德也知道這一點,然而他卻沒有辦法,隻得派出大量兵力看住城中的大戶,同時抓捕傳播謠言者,鎮壓城中此起彼伏的騷動和叛亂。


    隻是這樣一來,守城的士兵便少了。宋寧又讓湖陽的降卒在城下高唱家鄉的歌曲,然後向城中射入大量勸降書信。這些勸降信中,宋寧不僅許諾,隻要守城的士卒放下武器投降,一律赦免無罪,而且這些勸降信中還夾雜著不少守城士卒家人親眷寫來的書信。守城的士卒見了,頓時想起自己遠在湖陽的家人,抵抗的意誌不由更加薄弱。


    兩月後,也就是民豐十二年六月二十日這天。呂有德終於堅持不住,城中大戶李氏、龐氏、薛氏聯合守將蒙到、彭元打開城門,迎接宋寧入城。呂有德心知大勢已去,遂橫劍自刎。


    宋寧入城後,才發現劍陽城中已是一片鬼域。一問之下才知道,早在一月前,城中便沒有糧食了。呂有德為堅持守城,和昔日許棠一樣,先是殺馬、吃老鼠,後麵吃樹皮、煮皮革,再後麵就吃死人屍體。城中早已是一片混亂,許多百姓被活活餓死。這也是城中大戶和守將打開城門迎接宋寧入城的原因,實在是他們也快支持不下去了。


    終於拿下了劍陽城,然而宋寧心中卻並無多少高興之意。看著城中遍地屍骸,滿目淒涼的情景,心裏隻覺沉甸甸的。昔日繁華興盛的大城,如今一片蕭條,估計起碼要數年時間才能恢複元氣。怪呂有德麽?的確要怪此人。若非他頑固不化,寧死不降,眾多士兵不會白白丟掉性命,城中許多百姓也不會活活餓死。


    從這一點來說,此人的確罪大惡極!但對方對徐英忠心耿耿,一心想要為舊主盡忠。城池被破後,寧願自殺也絕不投降,卻又叫人敬佩。


    那怪他麽?若非他野心勃勃,想要一統南方,悍然出兵攻打劍陽,也不會造成今日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應該也是有罪的。


    隻是,即便他不來,也會有別人來啊!徐英之前就兩次攻打劍陽。這是亂世,殺戮是無法避免的。


    宋寧感歎了一陣,旋即便收起心中的悲天憫人,眼神也變得愈發堅定:呂有德沒有錯,他也沒有錯!錯的是這個世道,是人類本身固有的自私和殘暴!想要挽救更多的人,想要天下真正太平,就必須盡快結束這個亂世,然後恢複秩序,締造和平!


    和之前的高歡等人一樣,宋寧命人將呂有德予以厚葬。說來他能這麽快攻破劍陽城,還要感謝鄭卓。這廝和吳霄一樣短視,竟坐視宋寧攻城,連糧草都不給呂有德一顆。若鄭卓依駱衍之計,免費供給呂有德糧草武器,宋寧想要攻下此城還沒那麽容易。


    不久,又有好消息傳來:就在宋寧拿下劍陽之時,何勁、與洪劍、周沫、楊迪等聯手也攻下了江口郡。自此,荊東三郡和荊南二郡全部落入宋寧之手。


    宋寧大喜。他在劍陽城呆了十天時間,一邊休整軍隊,一邊發送糧食,賑濟城中百姓。同時收編降卒,接見城中大戶,安撫城中百姓。民豐十二年七月,宋寧再次率領大軍北上,攻打荊襄最後的領地——荊北。


    與此同時,何勁、白原按照宋寧的命令也率師西進,攻打夏陽。


    宋寧一路勢如破竹,七月二十日,兵臨荊襄治所襄城城下。鄭卓震恐,忙問手下退敵之策。


    一眾文武,俱皆呐呐不言。鄭卓隻得再次望向駱衍,滿臉愧色地道:“悔不聽先生之言,以致有今日。不知先生如今可還有良策,能助吾退此強敵?”


    駱衍心中苦笑,隻是作為臣子,為主分憂是分內之事,聞言也隻得打起精神,建言道:“主公,今劍陽既下,荊襄已無險可守。唯今之計,隻有堅守襄城,待對方糧草耗盡,東南自然退兵。”


    他見鄭卓似乎不太明白,心知行軍打仗非自家主公所長,隻得耐心解釋道:“宋寧遠來,又征戰半載,看似聲勢浩大,其實早已是糧盡兵疲,難以久戰。主公隻要守住襄城,不出兩月,宋寧必然退去。”


    鄭卓遲疑道:“可襄城目前兵力不足三萬,而宋寧先敗徐英,又取劍陽,兵力已超過十萬。我等隻怕堅持不了兩個月。”


    駱衍道:“主公之前不是派出兩萬大軍去夏陽了嗎?夏陽易攻難守,隻怕難敵東南何勁。主公不如將夏陽兩萬將士撤迴樊口,與襄城成犄角之勢。然後再從襄城征召民壯兩萬,如此一來兩地便有了七萬大軍,足以守住襄城不失。”


    “樊口扼守大江,水陸交通便利,不僅易守難攻,且可切斷敵軍糧道。隻要保住樊口不失,以襄城之固,主公之明,宋寧縱有十萬大軍,兩月之間亦難以攻克。”


    鄭卓聽後大喜。當即拉著駱衍的手,道:“有先生在,我無憂矣。”


    駱衍聽後卻搖頭道:“主公勿要高興得太早。這樣雖能阻擋宋寧一時,卻擋不住對方一世。且劍陽、夏陽相繼失去,荊襄已失去荊東、荊南兩麵屏障,宋寧縱然此次退去,明年定會複來。到時,對方兵精糧足,兩麵齊攻,我軍再難以抵擋。主公還需早做打算。”


    鄭卓聞言臉上喜色盡去,心中又是憂慮又是慶幸。憂慮的是宋寧明年還會再來,到時自己會更麻煩。慶幸的是至少今年荊襄還可以保住。當然,他這個心思肯定是不能表現出來的。所以,他一臉憂色地道:“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駱衍心中再次苦笑,宋寧如今大勢已成,統一南方之勢已是勢不可擋。他又不是神仙,還能有什麽良策?


    不過,事已至此,怨悔已是無用,最終還是得麵對現實的問題:“主公可派人聯絡西州葉勝,蘇中吳霄以及蘇東朱頂等人。宋寧一旦統一南方,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都不是好事。若能得三人相助,或許還有轉機。”


    鄭卓聞言,心知對方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一時間不由十分失望,但還是按照駱衍的提議派出使者分別聯絡葉勝、吳霄和朱頂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勢並收藏蘇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