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人才選拔,立科舉
習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斬薑子牙 作者:大唐風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帝辛迴到朝歌的第二日。
九間殿。
早朝之刻。
百官朝拜。
帝辛目光掃過滿朝文武,一眼就看到商容和梅伯並不在。
這兩位都是內閣輔臣,身居高位,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老臣。
往日他要這兩位休息一日,也會被拒絕。
怎麽今日一沒告假,二沒稱病。
人卻不來早朝了?
他有些好奇地看向聞仲,道:“老太師,商容和梅伯呢?”
聞仲抱笏出列,迴答道:“稟大王,商相與梅大夫在內閣中批文。”
頓了一下後,他詳細解釋道:
“自大王立儒道教化萬民以來,我大商百姓中讀書人數量不斷增多。”
“之前又有第一個五年計劃,強化全民教化,我大商讀書人之數,已過千萬。”
“當下,各郡府,縣府,城邑,關隘,皆有不斷上報內閣,舉薦各路人才。”
“當中不但有讀書人,也有武者,醫者,工者等等。”
“大王此番出關後,各地推舉的奏章更是雪片一般傳來。”
“商相與梅大夫主持此事,每日看推薦奏章過千。”
“實在是……忙不過來。”
“他們兩位已經在內閣批舉薦奏章三天三夜了,現在還沒有批完。”
此時,殿上文武百官也低聲議論起來。
“如今各地人才不斷,大王更是任才重用,各地舉薦人才的奏章越來越多。”
“是啊,現在每日奏章中,舉薦的奏章已經超過七成,老丞相和梅大夫看不過來啊。”
“吾等年輕人竟然卷不過年逾八十的老丞相,羞愧啊。”
“今日開始,吾每日要再多卷一個時辰,否則心中難安。”
帝辛嘴角微微一抽。
當初他以說笑的方式,把穿越者記憶裏關於“卷”的內容說給滿朝文武聽。
沒想到現在文武百官當真是越來越卷了。
他一擺手,道:“傳旨,讓商容和梅伯立刻來九間殿。”
立刻就有內侍去內閣傳旨去了。
此時,帝辛心中也開始思考起這個人才舉薦問題。
這種人才舉薦的方式,自三皇五帝之初,一直用到現在。
其方式就是聽聞哪裏的人有孝名,有賢名,有廉名,有才名,就推舉其為當地官員。
這種方式隻是一種傳統,並沒有一個名稱。
帝辛就知道,軒轅黃帝麾下大將力牧,能臣風後,全都才名顯露,傳入軒轅黃帝耳中。
之後才被舉薦為臣。
但是,舉薦推官這種方式,一直以來數量都不多。
畢竟,人族教化一直是一個很困難的事。
三皇五帝也沒能完全推廣教化。
教化不興,各地人才就不夠,所以有的時候某些地方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舉薦一位人才。
因此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自然也不需要什麽正式的名稱。
到目前為止,朝中文武百官,大多還是以世襲為主,少量舉薦為輔。
帝辛從穿越者的記憶裏知道,一直到後世名為“漢”的時代。
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因為被正規化,並且寫入漢之律法,這才有了一個正式的稱謂。
其曰:舉孝廉。
隻是,不管是在帝辛自己的經驗中,還是在穿越者的記憶中。
這種“舉孝廉”的人才推薦方式,其實都有極大的缺陷。
其一,這種靠鄉傳,推賢,舉薦的方式,不但會錯過大量有能之人。
還會給如當年姬昌那樣的人可乘之機。
當年的姬昌一心給仙神當走狗,但在他不斷地宣傳操作下。
天下無不傳其賢名。
當時滿朝文武,隻有聞仲,商容等幾個老臣一眼看出姬昌打的什麽主意。
而其他百官,皆真以為姬昌乃是忠誠的聖賢。
其二:一旦萬民教化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如現在這般,各地舉薦無數。
最後弄得舉薦奏章竟然占了每日奏章的七成。
極大地占用了其他政務處理的時間。
其三:舉孝廉的標準太過模糊,以至於舉薦的人才良莠不齊。
很顯然,需要一種全新的篩選人才的方式。
這種方式要利於推廣,要提升人才篩選的效率。
以及最為標準的一個條件:標準化!
隻有可以公布於萬民,讓天下百姓都看得到,看得懂的人才選拔製度,才能更能激起百姓們積極向上,報效國家的心意。
帝辛在穿越者的記憶裏,已經到了這個可以代替舉孝廉的製度。
就在這時。
商容和梅伯來了。
兩位年過八十的老臣一入九間殿,立刻快步走到金階之下,一拜入塵,道:
“臣辜負大王所托之責,愧對大王,向大王請罪,老臣願意以死抵罪!”
商容更是老淚縱橫地道:
“大王,老臣無顏再坐在內閣之位,今日就一頭撞死在金階之前贖罪。”
帝辛:……
他覺得老丞相和梅公肯定是誤會了什麽。
他抬手,以人王禦氣術把兩位老臣給提起來,直接定在原地。
“孤還沒有讓你們死,你們好好站著。”
商容和梅伯滿臉羞愧地站在金階之下。
他們真的認為自己辦事不力,此刻又差又愧。
九間殿上,文武百官見狀,也都是羞愧地低下頭。
老丞相和梅大夫都如此卷,他們卻還過於憊懶,一天隻卷八個時辰,實在是太愧對大王了。
帝辛:……
他看九間殿上百官臉色,就知道百官也誤會了什麽。
不過他也不打算解釋,讓百官有些緊迫感也好。
他淡淡開口,道:
“吾人族各朝,自三皇五帝傳承至今,曆經整個夏朝,以及我朝先帝之時。”
“大多官員為世襲,除此之外的官員,皆為各地舉薦。”
“此舉薦以賢,孝,廉,才,能等為舉薦標準。”
說到這裏。
他看向商容和梅伯,道:
“此時,內閣所有舉薦人才的奏章,皆是如此。”
商容和梅伯把腦袋垂得更低了。
商容更是道:“吾等身為大王臣子,理當燮理陰陽,調和鼎鼐,賢者即薦,能者即褒。”
“卻不想徒耗時辰,也沒能幫大王任賢選能,羞也,愧也。”
“大王,老臣有罪!老臣這就一頭撞死在金階上,以贖失職之罪。”
帝辛眼角微微一跳,揮手把商容和梅伯的嘴也給堵上。
老丞相哪裏都好,就是太有責任心了一點。
滿朝文武一見這個情況,立刻收聲,全都不再發一言。
帝辛這才繼續道:
“這種自三皇五帝之時就使用的舉薦人才之法,孤稱之為舉孝廉。”
“此法雖然有效,並且一直從三皇之初用到現在。”
“但吾人族已經變了,時代也變了。”
“然而,舉孝廉已經跟不上時代,它不但會讓朝堂大量錯失民間有才之人。”
“更會因為各地舉薦奏章沒有一個統一標準而浪費內閣批文的時間。”
“因此,選拔天下人才之法,也要跟著變。”
說到這裏。
滿朝文武終於恍然大悟。
大王不是要責備老丞相和梅大夫,而是要改製。
帝辛緩緩道:
“今日起,孤立科舉製,以科考取代舉孝廉,從天下萬民中選有能者為官。”
“讓天下所有有能之輩,皆可發揮一己之長。”
九間殿。
早朝之刻。
百官朝拜。
帝辛目光掃過滿朝文武,一眼就看到商容和梅伯並不在。
這兩位都是內閣輔臣,身居高位,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老臣。
往日他要這兩位休息一日,也會被拒絕。
怎麽今日一沒告假,二沒稱病。
人卻不來早朝了?
他有些好奇地看向聞仲,道:“老太師,商容和梅伯呢?”
聞仲抱笏出列,迴答道:“稟大王,商相與梅大夫在內閣中批文。”
頓了一下後,他詳細解釋道:
“自大王立儒道教化萬民以來,我大商百姓中讀書人數量不斷增多。”
“之前又有第一個五年計劃,強化全民教化,我大商讀書人之數,已過千萬。”
“當下,各郡府,縣府,城邑,關隘,皆有不斷上報內閣,舉薦各路人才。”
“當中不但有讀書人,也有武者,醫者,工者等等。”
“大王此番出關後,各地推舉的奏章更是雪片一般傳來。”
“商相與梅大夫主持此事,每日看推薦奏章過千。”
“實在是……忙不過來。”
“他們兩位已經在內閣批舉薦奏章三天三夜了,現在還沒有批完。”
此時,殿上文武百官也低聲議論起來。
“如今各地人才不斷,大王更是任才重用,各地舉薦人才的奏章越來越多。”
“是啊,現在每日奏章中,舉薦的奏章已經超過七成,老丞相和梅大夫看不過來啊。”
“吾等年輕人竟然卷不過年逾八十的老丞相,羞愧啊。”
“今日開始,吾每日要再多卷一個時辰,否則心中難安。”
帝辛嘴角微微一抽。
當初他以說笑的方式,把穿越者記憶裏關於“卷”的內容說給滿朝文武聽。
沒想到現在文武百官當真是越來越卷了。
他一擺手,道:“傳旨,讓商容和梅伯立刻來九間殿。”
立刻就有內侍去內閣傳旨去了。
此時,帝辛心中也開始思考起這個人才舉薦問題。
這種人才舉薦的方式,自三皇五帝之初,一直用到現在。
其方式就是聽聞哪裏的人有孝名,有賢名,有廉名,有才名,就推舉其為當地官員。
這種方式隻是一種傳統,並沒有一個名稱。
帝辛就知道,軒轅黃帝麾下大將力牧,能臣風後,全都才名顯露,傳入軒轅黃帝耳中。
之後才被舉薦為臣。
但是,舉薦推官這種方式,一直以來數量都不多。
畢竟,人族教化一直是一個很困難的事。
三皇五帝也沒能完全推廣教化。
教化不興,各地人才就不夠,所以有的時候某些地方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舉薦一位人才。
因此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自然也不需要什麽正式的名稱。
到目前為止,朝中文武百官,大多還是以世襲為主,少量舉薦為輔。
帝辛從穿越者的記憶裏知道,一直到後世名為“漢”的時代。
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因為被正規化,並且寫入漢之律法,這才有了一個正式的稱謂。
其曰:舉孝廉。
隻是,不管是在帝辛自己的經驗中,還是在穿越者的記憶中。
這種“舉孝廉”的人才推薦方式,其實都有極大的缺陷。
其一,這種靠鄉傳,推賢,舉薦的方式,不但會錯過大量有能之人。
還會給如當年姬昌那樣的人可乘之機。
當年的姬昌一心給仙神當走狗,但在他不斷地宣傳操作下。
天下無不傳其賢名。
當時滿朝文武,隻有聞仲,商容等幾個老臣一眼看出姬昌打的什麽主意。
而其他百官,皆真以為姬昌乃是忠誠的聖賢。
其二:一旦萬民教化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如現在這般,各地舉薦無數。
最後弄得舉薦奏章竟然占了每日奏章的七成。
極大地占用了其他政務處理的時間。
其三:舉孝廉的標準太過模糊,以至於舉薦的人才良莠不齊。
很顯然,需要一種全新的篩選人才的方式。
這種方式要利於推廣,要提升人才篩選的效率。
以及最為標準的一個條件:標準化!
隻有可以公布於萬民,讓天下百姓都看得到,看得懂的人才選拔製度,才能更能激起百姓們積極向上,報效國家的心意。
帝辛在穿越者的記憶裏,已經到了這個可以代替舉孝廉的製度。
就在這時。
商容和梅伯來了。
兩位年過八十的老臣一入九間殿,立刻快步走到金階之下,一拜入塵,道:
“臣辜負大王所托之責,愧對大王,向大王請罪,老臣願意以死抵罪!”
商容更是老淚縱橫地道:
“大王,老臣無顏再坐在內閣之位,今日就一頭撞死在金階之前贖罪。”
帝辛:……
他覺得老丞相和梅公肯定是誤會了什麽。
他抬手,以人王禦氣術把兩位老臣給提起來,直接定在原地。
“孤還沒有讓你們死,你們好好站著。”
商容和梅伯滿臉羞愧地站在金階之下。
他們真的認為自己辦事不力,此刻又差又愧。
九間殿上,文武百官見狀,也都是羞愧地低下頭。
老丞相和梅大夫都如此卷,他們卻還過於憊懶,一天隻卷八個時辰,實在是太愧對大王了。
帝辛:……
他看九間殿上百官臉色,就知道百官也誤會了什麽。
不過他也不打算解釋,讓百官有些緊迫感也好。
他淡淡開口,道:
“吾人族各朝,自三皇五帝傳承至今,曆經整個夏朝,以及我朝先帝之時。”
“大多官員為世襲,除此之外的官員,皆為各地舉薦。”
“此舉薦以賢,孝,廉,才,能等為舉薦標準。”
說到這裏。
他看向商容和梅伯,道:
“此時,內閣所有舉薦人才的奏章,皆是如此。”
商容和梅伯把腦袋垂得更低了。
商容更是道:“吾等身為大王臣子,理當燮理陰陽,調和鼎鼐,賢者即薦,能者即褒。”
“卻不想徒耗時辰,也沒能幫大王任賢選能,羞也,愧也。”
“大王,老臣有罪!老臣這就一頭撞死在金階上,以贖失職之罪。”
帝辛眼角微微一跳,揮手把商容和梅伯的嘴也給堵上。
老丞相哪裏都好,就是太有責任心了一點。
滿朝文武一見這個情況,立刻收聲,全都不再發一言。
帝辛這才繼續道:
“這種自三皇五帝之時就使用的舉薦人才之法,孤稱之為舉孝廉。”
“此法雖然有效,並且一直從三皇之初用到現在。”
“但吾人族已經變了,時代也變了。”
“然而,舉孝廉已經跟不上時代,它不但會讓朝堂大量錯失民間有才之人。”
“更會因為各地舉薦奏章沒有一個統一標準而浪費內閣批文的時間。”
“因此,選拔天下人才之法,也要跟著變。”
說到這裏。
滿朝文武終於恍然大悟。
大王不是要責備老丞相和梅大夫,而是要改製。
帝辛緩緩道:
“今日起,孤立科舉製,以科考取代舉孝廉,從天下萬民中選有能者為官。”
“讓天下所有有能之輩,皆可發揮一己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