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鄴城,趙佾!(求訂閱)


    鄴城,南臨漳水,可以借助河流抵擋南麵的敵人;又是西靠太行,位於滏口陘的東出口,控製著太行孔道。


    在東麵有大量的平原,河流眾多,可以用來灌溉,農業極為發達。


    臨漳古時稱鄴,相傳為黃帝後裔顓頊帝孫女女修的兒子大鄴的封地。


    春秋時期,齊桓公始築鄴城。


    戰國時期魏文侯定為陪都,也是西門豹投巫治鄴之地。


    在鄴城,趙國駐紮精銳兵馬,至少十萬之多。


    看著鄴城的地圖,又是想著兵力上的配置,蒙恬有頭皮發麻之感,可還是問道:“鄴城守將是誰?”


    侯諜說道:“春平君趙佾!”


    蒙恬說道:“趙佾,不是趙國的丞相嗎,為何要戍守在鄴城?”


    侯諜說道:“鄴城距離邯鄲,僅僅是百裏左右。若是鄴城淪陷,那時邯鄲會陷入南北夾擊的局麵,陷入滅亡當中。春平君不放心,親自率領邯鄲的精銳到了鄴城。”


    蒙恬說道:“我知道了,你暫且退下吧!”


    侯諜告辭離去。


    次日,蒙恬率領三十多個騎兵,行走在漳河兩岸視察地形。


    鄴城依靠漳河修建,漳河就是護城河,這意味著從南麵無法進攻,隻能渡過漳河從西麵和東麵進攻。


    看著西麵的山地地形,蒙恬果斷放棄西麵進攻。


    若是在西麵大山當中,埋伏一隻軍隊,突襲而來,秦軍會吃大虧。


    隻能渡過漳河,然後從東麵進攻。


    可漳河的河床寬度為二百米,若是渡河的時刻遭遇敵人半渡而擊,秦軍會損失慘重。


    “測量一些河水的深度!”


    蒙恬說道。


    立刻有一個騎士下馬,拿著竹竿測試,河水深度為五尺(1.2米)。


    戰馬在移動,行走十裏之後,測量河水的深度為一丈五(5米)。


    又是測量一個位置,河水深度僅僅為四尺多(0.9米)


    河水較淺的地方,可以徒步過河。


    門客田偉說道:“河水較淺,大軍可直接徒步過河。”


    蒙恬說道:“我有不安之感,這裏不安全!”


    田偉說道:“那該如何?”


    蒙恬說道:“迴去吧!”


    幾十個騎兵,再次迴到軍營當中。


    打開地圖,又是對比實際的地形,蒙恬在揣摩著。


    地圖很是重要,很多名將都是將地圖倒背如流,那裏有山溝,那裏有河流,那裏適合安營紮寨等等,皆是熟悉至極。


    可很多時刻,地圖描述的又是不準確,需要進行實地考察。


    可就在剛才,實地考察當中,卻是發現漳河的一個大問題。


    ……


    鄴城,趙佾正在看著地圖,陷入沉思當中。


    許久之後,趙佾開口道:“做好了嗎?”


    趙蔥說道:“已經做好了,已經在漳河的上遊大約是一百裏的地方,設立的水壩,建立水庫,在那裏積蓄大量的河水,因為積蓄的河水太多,導致漳河的水位在下降,最淺的地方隻是沒過膝蓋。”


    “秦軍會輕易的渡河而過,隻要秦軍過河,軍陣混亂的時刻。那時打開水壩,積蓄的河水傾瀉而下,會瞬息淹沒秦軍的頭頂,會被淹死一大半,即便是活著,也會隊形大亂。我們乘勝追擊,可消滅十萬秦軍!”


    想著十萬秦軍盡數覆滅,趙蔥就是興奮不已。


    趙佾又是問道:“若是秦軍趁著夜色,趁著我們不防備的時刻,直接渡過漳河,我們來不及打開上遊的提水壩,那時該如何?”


    趙蔥說道:“在漳河的北麵,地勢更加的低窪。秦軍紮營的地方,必然是地勢低窪的地方,那時我們隻要在上遊打開水壩,讓水庫的河水清晰而下;同時在下遊堵塞河道,會導致河水直接流向北麵秦軍紮營之地,依舊會淹沒秦軍!”


    “秦軍連續攻克我十個城池,氣勢如虹,早已經藐視我趙國,必然氣勢如虎的過河!隻要這股秦軍過漳河,進攻鄴城,他們就輸定了。”


    趙佾說道:“是呀,秦軍必然過河!”


    趙佾在期盼著。


    可就在第二天,消息傳來。


    秦軍開始拔營,然後沒有選擇渡漳河,反而是向後退去。


    連續退了三十裏,直接到了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才安營紮寨。


    趙佾驚呆了。


    秦軍大營當中,看著安劄好的營寨,蒙恬鬆了一口氣。


    眾人看著這一幕,皆是不解。


    蒙恬說道:“那裏不安全,這裏很是安全!”


    一個校尉道:“將軍,我們當渡過漳河,進攻鄴城,而不是後退!”


    蒙恬說道:“用兵之道,最先想的不是如何擊敗敵人,而是想著自己所麵臨的危險,如何防止被敵人擊敗。故而,大軍每天行軍隻是四十裏,不會走太遠距離。隻是為讓士兵有充沛的體力,防備敵人的偷襲!”


    “到了下午的時刻,早早的就是修建營壘,壕溝要為三尺多深,還要堆積沙土在壕溝附近,形成牆壁,還有設立柵欄,鹿角等,在外圍撒下鐵蒺藜,夜晚的時刻還要時刻巡視,防備敵人夜襲!”


    “到了草木眾多的地方,又是大風朝自己刮,要防備敵人點火,進行火攻!”


    “遇到河流的時刻,要檢測河流是不是被汙染了!”


    “安營紮寨的時刻,要在地形比較高的地方,防止被河水淹沒。”


    “可我檢查地形後發現,若是敵人在漳河的上遊,建立水壩,人為的抬高水位,並攔截部分水量,在上遊修建水庫。等到秦軍渡河的時刻,直接打開水壩淹沒而下,河水的水位從三尺變為六尺,乃至是九尺。會讓秦軍遭遇水淹,陣型混亂,甚至全軍覆滅。”


    這個水攻之策,需要較好的數學能力,計算好相應的蓄水量,才能達到相應的戰略目標。並不是簡單的修建水壩,攔截水流。


    很多水攻之策失敗,就是數學不行。


    兵法的極致,就是數學。


    校尉不甘心道:“將軍,就因為一個可能,我們就退後鄴城三十裏!”


    蒙恬說道:“求援兵吧!鄴城不好打,向大王求援!”


    他打仗水平一般,比起那些頂級名將大大不如。


    可就是勝在一個穩重。


    每次交戰的時刻,必然留下足夠的預備隊。


    每到一個地方,都是探查地形,規避潛在的危險。


    大王讓他出征,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連續攻克十個城池,戰功已經足夠了,足以向大王交差了。


    鄴城駐紮十萬大軍,又是有邯鄲的援軍可能增援而來。


    他這十萬秦軍,似乎有些不夠,還是向大王請示吧。


    快馬離去,向著鹹陽而去。


    ……


    鹹陽宮當中。


    趙政在翻閱奏折,這是前線的情報。


    秦軍南北兩線攻擊順利,在北線攻占趙國五城,在南線攻占趙國十城,可在稍後皆是遭遇趙軍的頑強抵抗,進攻開始受挫。


    趙軍在發力後,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秦軍想要繼續進攻,陷入兵力不足的狀態當中。


    在北線的楊瑞和在求援,要求支援十萬大軍;在南線的蒙恬也說了兵力不足,要求支援十萬大軍。


    為了攻擊趙國,秦國已經出動三十萬大軍,二十萬民夫,損耗的糧草無數。


    若是再出動二十萬大軍,不是不可以,隻是秦國有些吃力。


    “退兵吧!”


    趙政取出筆墨,開始書寫起來。


    大致的意思隻有一個,退兵。


    想要靠著一戰滅趙國,不靠譜,也不現實。


    趙國很強大,乃至是七國當中的第二大國,趙軍戰鬥力強大,尤其是內線作戰,熟悉地形,又是糧草供給方便。可秦國卻是遠道而來,外線作戰,糧草運輸困難,糧草在路上的損耗巨大,又是地形不熟悉。


    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秦軍是極端不利的。


    五十萬秦軍直接壓上去,與趙國進行大決戰,這不值當。


    弄不好,就是另一個邯鄲大敗。


    滅趙的方略,就是年年進攻,零敲碎打為主,不斷蠶食為主,春秋進攻不斷。


    最後,讓趙國陷入疲憊當中,民眾不得休息,不得安穩的種地,導致糧草匱乏,府庫不足,最後陷入不戰而亡的局麵當中。


    在他的計劃當中,六年滅趙。


    前麵的五年,主要是消耗戰,疲憊戰為主,讓趙國不得休養生息,在疲於征戰當中,失血而亡。


    在穿越者記憶當中,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案例。


    在楚漢爭霸的時刻,劉邦打不過項羽,於是隻能在滎陽,親自頂住項羽,拖住項羽,然後讓彭越,英布等襲擊項羽的大後方,導致楚國後方無法安心種地,最後糧草供應不足,項羽戰敗而亡。


    項羽,與其說是被劉邦,韓信擊敗的,不如說是被這兩位拖死的。


    滅趙的策略,與其說是打死趙國,不如說是拖死趙國。


    這樣在兵法當中,有些勝之不武。


    有些不講武德。


    可戰爭,隻要勝利就可以了,要武德幹什麽。


    ……


    快馬在傳遞消息,消息傳到營寨當中。


    蒙恬聽到消息後,鬆了一口氣。


    指揮大軍,開始緩緩的撤退。


    日行三十裏,穩步的撤離而去。


    “秦軍撤離了!”


    鄴城當中,趙佾得到情報後,微微傻眼。


    在上遊挖掘水庫,建立水壩;在下遊準備好沙袋,準備堵塞河流等。


    一係列操作都做好了,就等著引君入甕,然後殲滅秦軍。


    可秦軍倒是好,無聲無息的退去了。


    趙佾說道:“難道,蒙恬看破我的計策了!”


    趙蔥說道:“蒙恬,乃是秦國大將蒙驁的孫子,乃是兵家出生,必然不是誇誇其談之輩,必然有才能。這樣的人物,戰場嗅覺極為敏銳,對於危險的洞察敏銳。可能察覺了君上的計策!”


    趙佾說道:“計策不行,那就野戰吧!”


    趙蔥說道:“君王不可,萬萬不可,秦軍精銳,我軍未必能抵擋!”


    趙佾笑道:“不久前,邯鄲又是派來十萬大軍,此刻在鄴城共計有二十萬大軍,秦軍僅僅是十萬。我軍人數是秦軍的兩倍,若是尚且畏懼不前,還有什麽勝利的希望!趙國還有希望嗎?”


    趙蔥說道:“君上……”


    趙佾說道:“戰爭取勝,需要靠各種計謀。可更是需要敢於打硬仗,打苦戰!難道因為敵人強大,就是畏懼不前嗎?趙國若僅僅是靠著守城,隻會被秦軍不斷分割,不斷消耗,一個個城池淪陷,最後滅亡而去。


    秦國想要靠著國力強大,人口眾多,粟米眾多,不斷消耗趙國的國力,直到耗幹趙國的最後一滴血。


    趙國就主動出擊,殲滅秦軍的主力。


    秦軍主力損耗越大,趙國存活的時間越長。


    秦軍想要打持久戰,消耗戰,那趙國就打閃電戰,打速決戰!”


    “臣,遵命!”


    趙蔥歎息道。


    半天之後,十萬趙軍到了鄴城,將領正是李牧。


    “李牧,拜見君上!”


    李牧恭敬的拜見。


    當年趙佾為太子,李牧為臣子,彼此關係交好。


    趙佾說道:“趙國局勢如何,邯鄲局勢如何?”


    李牧說道:“趙國的局勢不好,楊瑞和已經攻克閼與(今山西和順)、撩陽(今山西左權),威脅邯鄲,隻是被趙軍堵住,難以前進。大王時刻在擔憂不已,期待君上擊潰南線的秦軍,然後揮師北上,擊退楊瑞和!”


    趙佾疏導:“我打算借助漳河之水,水淹秦軍,盡數消滅這股秦軍。可蒙恬極為謹慎,沒有進攻反而退去。我打算主動出擊,進攻秦軍,吃掉這股秦軍。”


    李牧思索道:“很難,很難!一旦我軍南下進攻秦軍,要速戰速決,快點吃掉這股秦軍。若是不能吃掉,也要快速的退迴去。一旦東郡的秦軍反應過來,十萬秦軍出濮陽,進逼向鄴城,我們的戰機消失,甚至會陷入秦軍的包圍當中。”


    “濮陽距離鄴城,僅僅是一百五十裏。若是濮陽的秦軍出動,隻需要三天時間就可殺到鄴城。”


    “東郡的郡守乃是蒙武,與蒙恬是父子,必然會頃力救援蒙恬,想要圍殺殲蒙恬十萬大軍很難很難!”


    趙佾說道:“可能讓大梁的魏軍,楚軍等,前去牽製東郡秦軍?”


    李牧歎息道:“不能!楚軍和魏軍,都是被秦人嚇破膽子了!”


    趙佾看著地圖,陷入沉默當中。


    思索片刻說道:“打,不打不行!”


    李牧說道:“好,既然打,我代郡騎兵願為先行,牽製秦軍撤退!”


    趙佾說道:“這一戰,若是能盡滅十萬秦軍,趙國還能有喘息的機會,還有一線生機。秦軍拖得起,可趙軍拖不起,我們本錢太薄了!”


    李牧說道:“唯!”


    趙軍在準備著。


    次日,二十萬趙軍出動,排列出整齊的隊形,向南方而去,隻是攜帶三天的幹糧。


    騎兵率先出動,追擊向撤退的秦軍。


    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戰即將要爆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始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