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這一屆人民不行(求訂閱)


    聽著這些,李斯微微呆愣。


    李斯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趙政說道:“寡人有海納百川之心,隻要六國士人願意入秦國,隻要有才略,寡人皆是給任用。有才略的,給予高官爵位,不吝惜錢財爵位;若是沒有才略的,也會給一口飯吃。可現在倒是好,寡人的好意,不僅沒有得到某些人的認可,他們反而有誹謗之言,多次挑釁寡人,寡人豈能忍受他們。寡人打算驅除他們!”


    說著,殺氣騰騰,似乎要驅趕某一群人。


    李斯看著這一幕,卻是心中在嘀咕,在下意識的揣摩這位秦王的心思。


    君王心思如海,好似深淵一般。


    很多時刻,君王看似歡喜可能內心是憤怒,可能外麵是憤怒可內心卻是平靜,可能給予你獎勵可心中想著如何殺你,可能嘴上說著殺某人可實際上卻是看重某人。


    君王的心思很難猜測的。


    李斯心中忐忑,可還是說道:“不可,不可,大王萬萬不可!”


    趙政笑道:“六國門客當中多有不軌之徒,難道不該清理,不該驅除嗎?”


    李斯說道:“從前秦穆公到處尋求賢士,從西戎取得由餘,從宛地得到百裏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並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


    “後來,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民眾殷實,國家富強,諸侯歸服,戰勝楚國,擊敗魏國,獲取千裏土地。秦惠文王采納張儀的計策,西進兼並巴蜀,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建立霸業;秦昭王得到範雎,廢黜四貴,秦國強盛到現在。這些皆是客卿的功勞!”


    “至於大王說,六國當中有侯諜,出賣秦國秦國,更是刺殺君王,這些士人存在可終究是少數人。世人不能因為害怕喝水被噎著,而不去喝水;不能因為有一些侯諜,就是盡數驅除六國士人,臣以為這樣不妥當!”


    趙政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盡數驅除不可能,那伱就下去清洗一些士人吧!”


    李斯心中咯噔一下,可還是說道:“臣遵旨!”


    趙政笑道:“你做事情,我放心!”


    李斯點頭。


    稍後,李斯離開大殿,可渾身汗水。


    汗水似乎濕透身軀,身軀在莫名的發抖。


    剛才秦王說要,驅除六國門客這是假的,可借助他的手去清理六國門客卻是真的。


    在過去的時刻,六國的士人入秦之後,多數投奔呂不韋。


    這些士人得到呂不韋的推薦,進入秦國的各個部門,成為大大小小的官員,有的隻是大夫,隻是底層的縣尉,或是軍中的一些千夫長,可有的卻是成為九卿級別的高官。他李斯能走到現在,就是有呂不韋的推薦。


    這些人匯聚一起,成為呂黨,


    到了現在,呂不韋去了封地洛陽後,呂黨麵臨危機。


    很多呂黨不甘心倒台,還在抵製大王,似乎想要脅迫大王讓呂不韋歸來,重新掌權。


    秦王政開始還有耐心,可漸漸的失去耐心,開始殺一批,流放一批,貶官一批,分化一批,拉攏一批。


    強大的呂黨在一夜之間,四分五裂。


    秦王政的手段,簡單而粗暴,粗暴的無法破解,輕易的擊潰呂黨。


    在呂黨倒下後,大王又是讓他去接收呂不韋的遺產,接收呂黨某些派係的人,直接成為李黨,填補呂黨的空白。


    在這個過程當中,秦王政處理了一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要讓他去收尾。


    該殺那些人,該流放那些人,該貶官那些人,該分化那些人,該拉攏那些人,這是秦王政留給他的考卷。


    看他的用人能力,看他對權力的駕馭,對於人才的辯解,對於局勢的把控。


    若是他能處理好這一切,未來會成為秦國的巨頭之一。


    可若是處理不好,不久後就是會邊緣化。


    秦王已經給了考卷,就看他的成績了。


    “臣,必然不辱使命!”


    李斯心中道。


    風雨欲來風滿樓。


    在秦王政六年,隨著一場刺殺,暴風雨開始席卷整個官場。


    無數的官員被波及,無數的官員下獄,直接被誅殺;還有的官員僥幸過關,也是被流放巴蜀;又是有官員直接變動職位,直接貶職;還有一些官員,一躍而起,成為秦國的高層。


    風雲在變化,高層在劇烈的變動。


    無數官員的禍福,在這次變動當中起伏。


    在這樣的變動當中,隗狀、昌平君、李斯、王綰等一躍而起,成為秦國的高層巨頭。


    在清洗呂不韋部分勢力後,開始瓜分相應的遺產,繼承相應的人脈,形成彼此權力製衡的樣子。


    在諸多臣子戰戰兢兢當中,趙政感覺到了大權在握的感覺。


    很多政務,處理起來順當了很多。


    很多官員在貪墨上也是謹慎了很多,做事情再也不像過去那樣肆無忌憚。


    趙政笑著,第一次有了大權在握的感覺。


    這與呂不韋時代又是有不同。


    在呂不韋時代,他是秦王,呂不韋是丞相,呂不韋處理諸多的政務,一些小事情可以自己決定,可一些大事情卻是向他稟告。


    趙政翻閱這些奏折,覺得可以,才能批準執行;若是覺得不可以,直接駁迴。呂不韋要前來詢問,彼此討論,直到商量出最恰當的答案。


    那時,他為秦王,也是大權在握,可感覺權力似乎被隔絕一層。


    世人不畏懼秦王,卻是畏懼呂不韋。


    就好似,他是董事長,呂不韋是總經理,理論上董事長的權力比總經理大,可員工們卻是畏懼總經理,不畏懼董事長,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


    可現在呂不韋離去了,他既是董事長,也是總經理,當集合董事長和總理的兩大權力在一身的時刻,他的權力無限大,沒有誰能製約他,可謂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種感覺爽快極了。


    這一刻,趙政有些理解,為何秦惠文王要誅殺商君,秦昭王為何要驅除四貴,隻因為權力不容分享。


    官場在劇烈的的變化,眼看他起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劇烈的變化當中,可謂是官不聊生。


    可在軍隊當中,還是穩定著,沒有收到絲毫的波及。


    可在民間,在民眾當中卻是變化不大。


    民眾依舊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種地為主,婦人在家中種桑養蠶,閑暇的時刻,在村內嘮嗑。在秋天的時刻,上交地租,還有口賦,算賦,每年一個月的徭役,要去挖水渠,或是修建城牆,或是軍隊訓練。


    官場的動蕩,他們不得而知。


    官場的變化,他們也感知不到。


    依舊是過著千年不變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


    這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一家五口人,自己種植糧食,自己消費;自己種植桑樹,麻等,自己編織衣服;自己能製造出鍋瓦瓢盆等,或是村裏麵也能製造出來;蓋房子的時刻,自己動手,再請幾個村民。


    至於買東西,直接用糧食,以物易物。


    至於所謂的貨幣,不需要。


    能以物易物,要貨幣幹什麽。


    很多人一輩子在百裏範圍當中活動,不會走太遠的地方,這就是他們的一生。


    這就是老子筆下的,小農經濟。


    曆代的君王,也是努力維持著小農經濟,小農經濟代表穩定性。


    隻要小農經濟穩定住了,就是江山萬萬年不倒。


    若是小農經濟維持不住了,那江山就會不保,君王就會失去社稷,乃至是丟掉人頭。


    在這一點上,老子是正確的。


    從西周到了春秋的前期,都是維持這個模式。


    隻可惜,到了戰國時代,各國兼並在加劇,拚殺在加劇,從子產改革,到晉國鑄造刑鼎,李悝變法,商君變法,吳起變法等等,都在加強君權,都在想辦法向民眾搜刮錢。


    財富從民眾手中,落在朝廷手中,用來大戰。


    隻可惜,小農經濟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可不利於朝廷集權。


    於是發明了口賦算賦等,逼迫的民眾拿出糧食,賣糧食到市場上換取錢幣,然後用錢幣,繳納口賦算賦,一進一出不斷搜刮之下,財富進入國庫當中。


    民眾過得越發的苦逼,在苦逼當中想辦法,逃避兵役,逃避徭役等等。


    於是有了性惡論,這一屆人民不行,不是惡意躺平,就是惡意擺爛。


    最早是韓趙魏,民眾開始擺爛。


    而現在,大秦民眾也開始擺爛。


    翻閱竹簡,趙政看到秦國有數量龐大的軍隊,有龐大的官僚機構,有龐大的財政收入,有強大的鋒利的兵戈,這些皆是展現秦國很強大,很強大。


    可在鄉野當中行走幾圈,不斷詢問民眾,詢問今天吃什麽飯,糧食收成如何,家中有幾個小孩子等,卻是發現秦國民眾的窮苦,麻木不仁,對於四周的冷漠,生活缺乏激情。


    大秦帝國,看似強大,其實虛弱。


    楚國滅亡了,還有無數民眾想著複興楚國;齊國滅亡了,還有著想要複興齊國。哪怕後世很爛的清朝,也有一群遺老遺少。


    可大秦滅亡後,無人想著複國。


    民眾是麻木的,對大秦的滅亡顯得很是麻木。


    這讓趙政擔心不已。


    宮殿當中,趙政開口道:“寡人,打算徹底廢除口賦?”


    隗狀說道:“大王不可!秦國的人口為一千二百萬,十四歲以下的孩童為三層,數量為三百六十萬,每年征收口賦為七千二百萬錢,大約是十五萬金!廢除口賦,大秦每年財政將失去十五萬金的稅收!”


    趙政說道:“在秦王政三年,寡人與仲父商議廢除口賦。仲父也是這樣說的。故而,我們製定三年計劃,第一年在鹹陽附近廢除口賦;第二年在關中地區廢除口賦。到了第三年的時刻,應該是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口賦。”


    “可在第三年的時刻,六國合縱攻秦,秦國陷入危機當中。在危機的時刻,皆是用來打仗。忙著打仗,也沒有在全國廢除口賦。”


    “現在是第四年了,應該廢除口賦了!”


    隗狀說道:“大王要攻伐趙國,可打仗就得花錢。可現在廢除口賦,每年國庫少收入十五萬金,這對大秦極為不利!”


    趙政笑道:“當今天下,各國都是想著增加人口,人口多了,才能有較多的賦稅,才能有較多的軍隊,鼓勵民眾生育;可又是收取口賦,壓製民眾生育,導致民間溺嬰不斷。這可謂是南轅北轍!”


    “為了大秦,當廢除口賦!”


    “至於國庫少征收五十萬金,寡人有辦法!”趙政說道:“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隗狀開口想要問什麽。


    可最後,還是忍受住了。


    趙政沉默著,歎息一聲。


    在剛才他說謊了。


    所謂民不加賦,而國用饒,隻是磚家的謊言而已。


    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秦國的財富是有限的。


    秦國的財富多少,不看有多少錢幣,而是看有多少糧食。


    糧食,為最為簡單,也是最為直接的財富,也是最為硬通貨。


    大秦人口為一千二百萬,人均耕地為二十畝,每畝產糧食為三石,這些人口和耕地內產生的糧食產量,減去口糧消耗,就是大秦的財富總和。他可以用各種財稅政策,各種壟斷手段,獲得大量的財富。


    可不論如何獲取,皆是不會超越那個財富總和。


    財稅政策,好似木桶;


    財富總和,相當於水井。


    能提出多少水,不是看水桶的體積,而是看著水井的儲水量。


    秦國的財稅政策,對於民眾的盤剝很是厲害,該為民眾降低負擔了。


    商君被車裂,民不憐之。


    大秦滅亡了,民不憐之。


    這很是可悲!


    這些天,他不斷的清洗大臣,搞得官不聊生,這是其殘暴的一麵。


    接下來,該施恩給低層的民眾,提升低層的民眾認可度。


    全麵廢除口賦,這就是手段之一。


    翻開竹簡,上麵寫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


    ps:狀態恢複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始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始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