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會如何選擇,很多人都在期待,並不隻是文聘,還有九江軍上下,可是連續三次沒能拿下桂陽,繼續下去,隻會徒增傷亡,並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觀,更何況如今他已經可以稱之窮途末路了,沒死傷一名士兵,那就是一名士兵,不會再像以前那般還能有個地方進行補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必須慎之又慎。


    他和劉瀾直接的仇怨,現在他是不會再去想了,挾泰山超北海,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實力決定了一切,他隻能等待機會,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但是他與劉表之間的冤仇,卻一定不可能像劉瀾這樣放下。


    所以他現在不管怎麽選,都隻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報仇的夢徹底破滅,他在從建平返迴荊南的時候就明白,劉瀾正一步步將他逼到絕境,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最後把他逼上絕路的人卻會是眼前這個沒有多大名聲的文聘,所以繼續進攻,自己將會助他成為天下知名的將領,聞名華夏指日可待,而撤退呢?還是一樣的結果。


    進退兩難同樣也就意味著不管怎麽選擇都隻有一種結果,既然已經看到了最後的結局,那他還有什麽可猶豫的?橫豎是個死,那不如放手一拚,能不能拚出個未來那就要看命了,如果連老天都不幫他,那他也就認了,可如果蒼天有眼,能讓他殺出一個光明的未來,那他就算是徹底的安全了,自此以後不僅有了對劉表報仇的希望,更有了去找劉瀾一決勝負的可能。


    在陣前的文聘很耐心,哪怕內心非常忐忑,但從古表麵看的話,麵容卻始終都是一個模樣,古井無波,從他的麵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表情,又怎麽可能猜出他現在又在想著什麽,而此刻的文聘自然不會像他外表看上去那麽無所謂,所擾他有自信,但還是會有意思顧慮,凝望著六千多人的九江軍大陣,孫策到底會作何選擇?


    緊張卻又期待,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就在他耐心的等待中,終於等到了九江軍衝殺而來,文聘慢慢眯起了眼睛,雙拳緊握,激動,此刻已經很難用語言來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了,他的雙拳緊緊攥著,孫策終歸還是沒有選擇離開。


    他終於等來了徹底消滅孫策的機會,九江軍就在境內,所以他必須要速戰速決,當然文聘能如此篤定,其實也跟孫策一早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牌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他提前泄露了缺糧的事情,那他也不會在趙範偶然提及之後趁勢施行堅壁清野,等孫策反應過來,也已為時過晚。


    而正是因為知曉他缺糧,所以他現在一定進退兩難,進眼下的糧食不足以支撐他前往交州,退又不可能再返迴長沙自投羅網,那樣隻會讓劉瀾將其徹底消滅,所以他隻能孤注一擲,強攻桂陽,然而偌大的桂陽,幾十萬人口的郡治又豈是他不過區區六千人說拿下就能拿下的,不提桂陽軍,就是把城內的青州都組織起來,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九江軍淹死。


    有自信更有勇氣,才是文聘敢於用計消滅孫策的關鍵,當然他同樣也知曉這是需要耐心的,操之過急很有可能打草驚蛇,讓孫策瞧出他的想法,所以他在之前的一刻鍾裏,一直在耐心等待,因為內心緊張,攥著的拳頭的手掌全都是汗,可是等到孫策放手一戰之後,他的手掌卻依舊沒有鬆開,因為接下來的戰鬥勢必將是非常殘酷甚至是慘烈的,能不能一戰成功,搶在劉瀾之前除掉孫策就變得格外重要。


    消滅孫策,不留活口這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搶在劉瀾之前,這樣劉瀾就算有什麽想法,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除掉孫策,而沒有任何辦法,這個啞巴虧能否讓劉瀾吃定,同樣也是他的任務,這就是他來荊南劉表的條件。


    在當時,他並不知道主公為什麽會覺得劉瀾很看重孫策,更不確定他為什麽會認為孫策一定會投降劉瀾,當時他對於孫策以及州牧直接的私怨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可當他離開之際,州牧卻讓主簿給他遞了一個錦囊,讓他迴家仔細考慮為什麽非要致孫策於死地,又為什麽會擔憂孫策投降劉瀾。


    迴到家中,他打開了錦囊,帛紙之上隻寫了四個字,借刀殺人,這四個字讓他完全領悟不到州牧的意圖,這與州牧非要殺孫策還有怕孫策投降劉瀾之間有著什麽關聯,看不懂也想不到,盯著帛布想了整整一夜,直到四更十分,眼皮打架實在是睜不開眼睛之後,他這才草草趴在書房矮幾之上假寐。


    那想到這一閉眼,腦子翁的一聲響,福至心靈,雙目驟然睜開,瞌睡也沒有了,人也精神了,比洗涼水澡都管用,因為在他即將進入夢想似睡非睡之際,腦子裏突然之間就冒出了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立刻就讓他解開了州牧到底是在跟自己打什麽謎。


    劉瀾,借刀殺人四字全部都是圍繞著劉瀾而不是孫策,結果他這一晚上都在圍繞著孫策去想借刀殺人,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不管他如何去想,都想不到借刀殺人與州牧的提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


    可就在迷迷糊糊睡著的一刻,他猛然想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件事和一個人,那就是他光想了孫策,卻沒有去想劉瀾,而就在這時他驚醒了過來,因為他終於想到州牧在給自己的暗示到底是什麽了。


    州牧害怕的是什麽?與孫家的仇怨,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州牧要斬草除根很好理解,隻要孫策不似,那他就必須要擔心某一時某一刻孫策會上門報仇,所以他被排到了荊南,之前他一直以為這才是主公真正在意的,可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猛然發現,原來主公真正擔心的並非他能不能除掉孫策,而是不管能不能除掉孫策,都不能讓孫策投降劉瀾,這才是關鍵,而州牧帛紙上所書的借刀殺人便是州牧心中所擔心和害怕發生的事情。


    孫策會如何選擇,很多人都在期待,並不隻是文聘,還有九江軍上下,可是連續三次沒能拿下桂陽,繼續下去,隻會徒增傷亡,並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觀,更何況如今他已經可以稱之窮途末路了,沒死傷一名士兵,那就是一名士兵,不會再像以前那般還能有個地方進行補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必須慎之又慎。


    他和劉瀾直接的仇怨,現在他是不會再去想了,挾泰山超北海,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實力決定了一切,他隻能等待機會,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但是他與劉表之間的冤仇,卻一定不可能像劉瀾這樣放下。


    所以他現在不管怎麽選,都隻有一種結果,那就是報仇的夢徹底破滅,他在從建平返迴荊南的時候就明白,劉瀾正一步步將他逼到絕境,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最後把他逼上絕路的人卻會是眼前這個沒有多大名聲的文聘,所以繼續進攻,自己將會助他成為天下知名的將領,聞名華夏指日可待,而撤退呢?還是一樣的結果。


    進退兩難同樣也就意味著不管怎麽選擇都隻有一種結果,既然已經看到了最後的結局,那他還有什麽可猶豫的?橫豎是個死,那不如放手一拚,能不能拚出個未來那就要看命了,如果連老天都不幫他,那他也就認了,可如果蒼天有眼,能讓他殺出一個光明的未來,那他就算是徹底的安全了,自此以後不僅有了對劉表報仇的希望,更有了去找劉瀾一決勝負的可能。


    在陣前的文聘很耐心,哪怕內心非常忐忑,但從古表麵看的話,麵容卻始終都是一個模樣,古井無波,從他的麵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表情,又怎麽可能猜出他現在又在想著什麽,而此刻的文聘自然不會像他外表看上去那麽無所謂,所擾他有自信,但還是會有意思顧慮,凝望著六千多人的九江軍大陣,孫策到底會作何選擇?


    緊張卻又期待,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就在他耐心的等待中,終於等到了九江軍衝殺而來,文聘慢慢眯起了眼睛,雙拳緊握,激動,此刻已經很難用語言來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了,他的雙拳緊緊攥著,孫策終歸還是沒有選擇離開。


    他終於等來了徹底消滅孫策的機會,九江軍就在境內,所以他必須要速戰速決,當然文聘能如此篤定,其實也跟孫策一早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牌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他提前泄露了缺糧的事情,那他也不會在趙範偶然提及之後趁勢施行堅壁清野,等孫策反應過來,也已為時過晚。


    而正是因為知曉他缺糧,所以他現在一定進退兩難,進眼下的糧食不足以支撐他前往交州,退又不可能再返迴長沙自投羅網,那樣隻會讓劉瀾將其徹底消滅,所以他隻能孤注一擲,強攻桂陽,然而偌大的桂陽,幾十萬人口的郡治又豈是他不過區區六千人說拿下就能拿下的,不提桂陽軍,就是把城內的青州都組織起來,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九江軍淹死。


    有自信更有勇氣,才是文聘敢於用計消滅孫策的關鍵,當然他同樣也知曉這是需要耐心的,操之過急很有可能打草驚蛇,讓孫策瞧出他的想法,所以他在之前的一刻鍾裏,一直在耐心等待,因為內心緊張,攥著的拳頭的手掌全都是汗,可是等到孫策放手一戰之後,他的手掌卻依舊沒有鬆開,因為接下來的戰鬥勢必將是非常殘酷甚至是慘烈的,能不能一戰成功,搶在劉瀾之前除掉孫策就變得格外重要。


    消滅孫策,不留活口這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搶在劉瀾之前,這樣劉瀾就算有什麽想法,也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除掉孫策,而沒有任何辦法,這個啞巴虧能否讓劉瀾吃定,同樣也是他的任務,這就是他來荊南劉表的條件。


    在當時,他並不知道主公為什麽會覺得劉瀾很看重孫策,更不確定他為什麽會認為孫策一定會投降劉瀾,當時他對於孫策以及州牧直接的私怨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可當他離開之際,州牧卻讓主簿給他遞了一個錦囊,讓他迴家仔細考慮為什麽非要致孫策於死地,又為什麽會擔憂孫策投降劉瀾。


    迴到家中,他打開了錦囊,帛紙之上隻寫了四個字,借刀殺人,這四個字讓他完全領悟不到州牧的意圖,這與州牧非要殺孫策還有怕孫策投降劉瀾之間有著什麽關聯,看不懂也想不到,盯著帛布想了整整一夜,直到四更十分,眼皮打架實在是睜不開眼睛之後,他這才草草趴在書房矮幾之上假寐。


    那想到這一閉眼,腦子翁的一聲響,福至心靈,雙目驟然睜開,瞌睡也沒有了,人也精神了,比洗涼水澡都管用,因為在他即將進入夢想似睡非睡之際,腦子裏突然之間就冒出了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立刻就讓他解開了州牧到底是在跟自己打什麽謎。


    劉瀾,借刀殺人四字全部都是圍繞著劉瀾而不是孫策,結果他這一晚上都在圍繞著孫策去想借刀殺人,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不管他如何去想,都想不到借刀殺人與州牧的提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


    可就在迷迷糊糊睡著的一刻,他猛然想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件事和一個人,那就是他光想了孫策,卻沒有去想劉瀾,而就在這時他驚醒了過來,因為他終於想到州牧在給自己的暗示到底是什麽了。


    州牧害怕的是什麽?與孫家的仇怨,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州牧要斬草除根很好理解,隻要孫策不似,那他就必須要擔心某一時某一刻孫策會上門報仇,所以他被排到了荊南,之前他一直以為這才是主公真正在意的,可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猛然發現,原來主公真正擔心的並非他能不能除掉孫策,而是不管能不能除掉孫策,都不能讓孫策投降劉瀾,這才是關鍵,而州牧帛紙上所書的借刀殺人便是州牧心中所擔心和害怕發生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