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剛返迴城,忽然就看到一堆士兵嚷叫著,如臨大敵一般,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消息居然是孫策來了。


    在城門前的守軍都如臨大敵一樣,不清楚孫策為何會突然跑到他們這裏來,而周瑜也同樣如此,不過他對內幕更了解,能猜到孫策來多半也是心裏不踏實,明知道陳武二人已經離開,但他還是來了。


    “主公。”


    “公瑾。”孫策四下觀察了一眼,周圍並沒有外人,周瑜的侍衛也已經由他的親兵取代,不會有任何危險,當然就算沒這些侍衛,以孫策和周瑜的身手,除非偷施冷箭,隻是刺殺的話,沒有任何機會,就算是探丸郎也不行!


    “公瑾,沒外人的話還是直唿表字吧,我們畢竟是兄弟,你這樣叫讓我覺得非常生疏。”孫策英武不凡,與周瑜翩翩君子完全是兩種風格,所以他這眉頭一皺,一臉不滿意的樣子立刻就讓周瑜感覺他生氣了,這讓他有些莞爾,上下有別,如果換了別人,他不這樣喊估計都會生氣,到他這裏倒好,叫了反而還被埋怨。


    如果他不是和孫策打小交好,如果他不是清楚孫策的為人脾性,那麽多半會覺得這是他在邀買人心,但因為對他太了解了,所以他非常明白,孫策是真的把他當做兄弟,而不是下屬。


    周瑜很是感動,與他一同返迴了郡守府中,一路上二人歎道更多的話題自然是海昏,哪裏很快會發生一場戰鬥,規模可能不會大,但這一仗的勝負卻牽動著人心,因為戰鬥的勝負關係著他們的生死存亡。


    兩人到最後已經說不出任何一句話來了,雖然都很期待,可是心裏,那種不祥的預感卻如潮水一般不斷湧入他的心中。


    ~~~~~~~~~~


    與孫策有著同樣感受的自然是韓當了,當遇到許褚之後他便當機立斷退守海昏,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許褚並沒有來犯,這讓他又覺得是中了許褚的詭計了,又認為秣陵軍一定已經布置好了陷阱等著他,隻有暴風雨的前夜,才會如此安靜。


    如今的韓當,以往都是在孫堅帳下衝鋒陷陣,帶兵是帶過兵,可要說獨當一麵的經曆就沒有了,反倒是程普的機會更多,所以他現在的情況就是一日三驚,早上起來覺得許褚是在虛張聲勢,必須得主動出擊,到了下午,又覺得這一切都是劉瀾在背後安排的陷阱,正等著他跳呢,而到了晚上,又覺得許褚可能直奔九江去了。


    這就是韓當昨日一整天所經曆的一幕,而今日一早,他則急急忙忙又跑去了城樓,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夜夢到了什麽讓他恐怖甚至是心害怕的事情了,過去之後就把他夢到發生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的問了一遍,結果哪有這迴事啊,連士兵被問的都莫名其妙的。


    韓當擺擺手,讓士兵退下去,心裏這才算是鬆了口氣,站在城樓之上,目光凝重地望著南方,雖然隻是噩夢,但是夢中發生的情況卻是那般真實,就好像真的會發生一樣,雖然確定了沒有出現夢中所發生的情況,但是他就是懷疑,這可能是先人托夢給他,把不久之後要發生的事情提前預警給他。


    所以雖然士兵們莫名其妙的走了,但是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那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就好像是有人不斷在他耳邊告訴他,許褚要這樣來奪取海昏了,你必須要快些防備,不然的話一旦在海昏大敗,那九江就不保了,秣陵軍會如猛獸一樣殺向九江,給予少將軍最致命的一擊。


    他想著,又親自前往軍營,讓斥候再去仔細偵查,一切命令下達之後,他這才憂心忡忡地迴到了縣令府,剛迴到後宅沒多久,就見到親兵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說是九江派援兵過來了,是陳武與淩操,現在已經在議事廳等候將軍您了。


    “怎麽派他們過來了?”韓當口氣之中帶著一些輕視,並不認為他二人過來能夠幫到他什麽忙,反而還有可能會拖自己的後路,可是再仔細一想,這兩人來那不就是少將軍已經徹底把海昏甚至是豫章之戰的指揮權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比起這個,其實他更期望少將軍能夠親自帶兵前來,畢竟麵對的敵人太過強大了,韓當打心底裏清楚這一仗並沒有多少勝算,所以這讓他繼續當主將,真的有些趕鴨子上架了,哪怕是讓程普黃蓋來也好啊,自己一個人,成嗎?


    不管成不成,他現在可沒有別的選擇,雖然很是有些為難了,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韓當換了一身便裝,便前往了議事廳,他倒是沒有什麽架子,進屋之後就和二人寒暄起來,當然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二人帶了多少部隊過來,如果多的話自己的擔心不就是多餘了嘛?


    這一來而去,算是挺忙吧了,前後來了一萬人,加上他最初帶來的部隊加起來不過三萬人,這點人派來海昏,這有什麽用啊,他毫無機會的表達著自己的不滿,連孫策也是直唿其名,那感覺好像一點都沒把他當迴事,當然以他的角度來說,孫策就是他的晚輩,他身上長輩還不能說了?


    可是在淩操和陳武眼中那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臉色在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而這些韓當可根本就不在乎,陌生是當著他們二人了,就是當著孫策的麵,他也敢!


    他一通牢騷發完,兩人臉色難看,尤其是陳武要不是淩操攔著,差點當場發作,隻見淩操站出階來,把他們此行的的主要任務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少將軍真的認為此事在豫章的秣陵軍就近衛騎兵做多還有一萬秣陵軍?”


    “不錯,所以少將軍要求將軍,盡早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力求在劉瀾主力支援來前消滅許褚和豫章的全部敵軍。”


    韓當搖搖頭,長唿短歎:“太嫩了,太嫩了,我完全不認同!”韓當幾乎毫不給麵子的說道,其實此時的孫策與曆史同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部下對他的態度也有了極大的不同,如韓當這樣的老將,以前還覺得少將軍是可塑之才,可是現在對他的評價完全就是失望,甚至私下裏都直唿其為敗家子!


    都覺得他們本來大好的形式,完全是因為他的瞎胡鬧瞎指揮而葬送,如果能夠多多隱忍的話,那麽情況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子的,所以現在的孫策根本就不能以同期小霸王繼續形容了,反而受到了部將的廣泛質疑,而這樣的局麵在這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孫策的判斷,他有判斷過對一次嗎?


    他如果判斷對了,丹陽早就是他們的了,他如果判斷對了,及早出兵,也完全能在徐州之戰時奪下丹陽,斷了劉瀾的後路,正是他幾次三番的失誤才導致了眼下的局麵,現在他在九江就判斷出豫章的秣陵軍隻是偏師了?


    這不是笑話嗎,他在海昏都探不出來的消息,孫策靠猜就猜到了?這還不是又讓他和士兵們送死的決定嗎?


    韓當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豫章就這麽一點人,他的判斷,豫章最少有兩三萬人,秣陵軍一萬和豫州軍一萬甚至是兩萬人,如果再加上近衛騎兵,他們這三萬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所以他不會聽命,反而他還會繼續向孫策發文,要求他改變主意,如果他不改,那麽韓當也有他的辦法。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陳武瞠目結舌,完全沒想到韓當居然就這樣當著他們的麵拒絕了孫策的要求,而淩操則是歎息一聲,沒有在說話了。


    所以雖然士兵們莫名其妙的走了,但是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那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就好像是有人不斷在他耳邊告訴他,許褚要這樣來奪取海昏了,你必須要快些防備,不然的話一旦在海昏大敗,那九江就不保了,秣陵軍會如猛獸一樣殺向九江,給予少將軍最致命的一擊。


    他想著,又親自前往軍營,讓斥候再去仔細偵查,一切命令下達之後,他這才憂心忡忡地迴到了縣令府,剛迴到後宅沒多久,就見到親兵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說是九江派援兵過來了,是陳武與淩操,現在已經在議事廳等候將軍您了。


    “怎麽派他們過來了?”韓當口氣之中帶著一些輕視,並不認為他二人過來能夠幫到他什麽忙,反而還有可能會拖自己的後路,可是再仔細一想,這兩人來那不就是少將軍已經徹底把海昏甚至是豫章之戰的指揮權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比起這個,其實他更期望少將軍能夠親自帶兵前來,畢竟麵對的敵人太過強大了,韓當打心底裏清楚這一仗並沒有多少勝算,所以這讓他繼續當主將,真的有些趕鴨子上架了,哪怕是讓程普黃蓋來也好啊,自己一個人,成嗎?


    不管成不成,他現在可沒有別的選擇,雖然很是有些為難了,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韓當換了一身便裝,便前往了議事廳,他倒是沒有什麽架子,進屋之後就和二人寒暄起來,當然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二人帶了多少部隊過來,如果多的話自己的擔心不就是多餘了嘛?


    這一來而去,算是挺忙吧了,前後來了一萬人,加上他最初帶來的部隊加起來不過三萬人,這點人派來海昏,這有什麽用啊,他毫無機會的表達著自己的不滿,連孫策也是直唿其名,那感覺好像一點都沒把他當迴事,當然以他的角度來說,孫策就是他的晚輩,他身上長輩還不能說了?


    可是在淩操和陳武眼中那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臉色在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而這些韓當可根本就不在乎,陌生是當著他們二人了,就是當著孫策的麵,他也敢!


    他一通牢騷發完,兩人臉色難看,尤其是陳武要不是淩操攔著,差點當場發作,隻見淩操站出階來,把他們此行的的主要任務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少將軍真的認為此事在豫章的秣陵軍就近衛騎兵做多還有一萬秣陵軍?”


    “不錯,所以少將軍要求將軍,盡早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力求在劉瀾主力支援來前消滅許褚和豫章的全部敵軍。”


    韓當搖搖頭,長唿短歎:“太嫩了,太嫩了,我完全不認同!”韓當幾乎毫不給麵子的說道,其實此時的孫策與曆史同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部下對他的態度也有了極大的不同,如韓當這樣的老將,以前還覺得少將軍是可塑之才,可是現在對他的評價完全就是失望,甚至私下裏都直唿其為敗家子!


    都覺得他們本來大好的形式,完全是因為他的瞎胡鬧瞎指揮而葬送,如果能夠多多隱忍的話,那麽情況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子的,所以現在的孫策根本就不能以同期小霸王繼續形容了,反而受到了部將的廣泛質疑,而這樣的局麵在這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孫策的判斷,他有判斷過對一次嗎?


    他如果判斷對了,丹陽早就是他們的了,他如果判斷對了,及早出兵,也完全能在徐州之戰時奪下丹陽,斷了劉瀾的後路,正是他幾次三番的失誤才導致了眼下的局麵,現在他在九江就判斷出豫章的秣陵軍隻是偏師了?


    這不是笑話嗎,他在海昏都探不出來的消息,孫策靠猜就猜到了?這還不是又讓他和士兵們送死的決定嗎?


    韓當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豫章就這麽一點人,他的判斷,豫章最少有兩三萬人,秣陵軍一萬和豫州軍一萬甚至是兩萬人,如果再加上近衛騎兵,他們這三萬人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所以他不會聽命,反而他還會繼續向孫策發文,要求他改變主意,如果他不改,那麽韓當也有他的辦法。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陳武瞠目結舌,完全沒想到韓當居然就這樣當著他們的麵拒絕了孫策的要求,而淩操則是歎息一聲,沒有在說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