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初戰交鋒(59)
幾個時辰之後,張北所需的衣衫飾便全被找到,張北下令全軍整兵礪馬,準備時刻作戰,雖然是作戰,但是他也明白,勝算並不大,可太史慈現在這個情況,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與攻城比起來,如果能在城外與敵結陣交鋒,也不是沒有勝算。
他這個副將難做,幾乎和張飛帳下的副將宗寇有的一比,甚至比他還要難,就好比現在這個情況,他就像個嫁為人妻的媳婦,兩頭瞞。
上要對劉瀾,就好比是公婆,就算有理無理,說什麽都得聽著,就算是有了委屈,也隻能受著,和誰也不能說,包括夫君,那更是一點抱怨也不能有。
而這中呢,又要應付太史慈,就好比是夫君,至於下則是軍中的士卒,如同是他所生養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
所以說啊,他這個副將不浩蕩,人人都說劉瀾帳下的副將就屬張飛的副將不好當,其實他這個副將更難當,尤其是碰到現在張頜和太史慈鬧出矛盾的時候,他就隻能安撫太史慈,可他使起了小性子,你這當媳婦的除了勸導,還有就是想辦法為他化解難題,這個賢內助當的有多苦,有多難?
可關鍵是,這一切好似都是他應該的,分內的,沒人會去體諒這個當媳婦的苦,誰讓你是副將呢,誰讓你吃副將這份祿呢,你要做不來,別人來,可問題事,他也不是舍不得放權,讓別人來替代也不是不行,他願意讓出官職,可關鍵是他這帳下這麽多骨肉呢,當娘的又怎麽可能放心得下。
就好像這一戰,那就是把這幫孩子們推向火坑,可同樣的入火坑,全軍葬身火海,還是想辦法把他們從火海中救出,後者才是他這個當娘的該做的。
畢竟現在夫君為了證明自己,連日子都不打算過了,所以他這個當年的,又怎麽能跟著一同自暴自棄,這一仗要麽贏,要麽就想盡辦法,拖到張頜來了,讓張頜自己來瞧瞧,到底是不是他們避戰畏戰。
不得不說,這個張頜真的讓人生氣,憤怒,可如果他並非是當世人,他也能夠理解張頜的想法,可以說他這根本就不是不顧太史慈的死活,反而還是老成持重的一番話,隻不過話難聽了些。
畢竟現在這件事是主公為了攻打吳縣,那麽他們撤迴毗陵,是不是意味著劉瀾在這件事情上有問題,最少他在文中並沒有說明白,讓他們猜測他的心思,出現意外,過能在他太史慈身上?
不能。
那這樣一來,就應該歸咎在劉瀾身上了,可在忠君思想之下,這樣的想法同樣也不能,那麽這個鍋,張頜就隻能往太史慈頭上按,而太史慈同樣也明白他背了鍋,所以他氣憤的看似是張頜對他的那番指摘,可說白了何嚐不是因為張頜在一開始傳來時也沒有把話說明白。
現在他背了這個鍋,不能怨劉瀾,就隻能怨在張頜身上,矛盾也就此出現,可偏生因為主公誌在吳郡,又必須再一次向陽羨而來,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這一迴也得如同釘子嵌在陽羨。
就這一點來說,他是人家的媳婦,太史慈何嚐又不是人家的媳婦,甚至是那張頜又何嚐不是人家的媳婦,大家其實都難,所以就都不要埋怨了,互相體諒一下,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替主公解憂,才是最關鍵的。
張北長歎了一口氣,手上的這些物件,一旦送進去,那麽有八成就要與吳郡軍展開一場殊死交鋒,可如果不送,那麽就隻能這麽繼續對峙下去,待張頜抵達後,又將是一場麻煩,首先這避戰畏敵的帽子是摘不下來了,其次對戰機的把握也會成為被詬病的地方,就像那封措辭嚴厲的迴文所說,就算猜不透主公之意,可明知他大軍馬上就到,為何不趁此良機誘敵出戰,難不成打算他率本部抵達之後攻城?
如果是結陣交鋒,他們借戰士訓練有素,兵甲精良占據著一定的優勢,可如果是攻城,那他們的優勢還能有多少?
所以既然攻城不可能,那就隻能誘敵深入,最少要把他們引出陽羨。
張北每日罵陣,隻在一箭之地,敵軍城樓之上守卒聽之雖氣,然施放冷箭卻並不能傷及罵陣士兵性命,如此一來二去,反而惹來士卒瘋狂嘲諷,箭雨欲猛,守城將領不得不約束官兵,敵軍若不進入射程,再不可射出一箭一矢,然而今日正午剛過,突然敵軍之中一匹快馬進入陽羨守軍射程範圍之內,城上守城士兵立時彎弓搭箭,瞄向敵軍,立時箭如雨下,騎馬敵軍立時手搖布裹,高聲叫道:“陽羨城內的守軍且慢放假,我奉我家將軍之命,特送幾樣事物與一封親筆手給許郡守,且放下竹籃,我講東西放下便即離開。”
騎兵喊話,有沒有不清楚,但最少城樓之上再無一人射出箭矢,然而一個個卻依然彎弓搭箭,瞄準著他,不敢亂動,勒馬原地耐心等候,直等許久之後,才終於來了一員校尉,出現在城頭之上,朝他的方向觀望了一眼之後,見並無異常,這才點了點頭,立時便有城頭士卒高聲喊道:“將東西速速留下快些離開!”
說完,城頭用麻線吊下一隻竹籃,張北親兵隨即飛馬而過,將布裹與信放入竹籃之後便一刻不停,轉身飛奔而去,直等他走遠,再無蹤影,城頭之上的士卒這才將竹籃拉迴到城樓之上。
校尉接過布裹拾起信,便轉身下樓,來到城門校尉的屯所,進屋之後,將事物一一交給了他,畢竟是敵軍送來,城門校尉可不敢直接就呈給郡守,必須要事先檢查一遍,可將布裹打開一看,整個人都傻了眼,旋即怒發衝冠。
太史慈欺人太甚!
看著布裹內的幾樣事物,城門校尉臉色難看至極。
早知是這些東西,他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擅自做主,就算做主,也絕不敢貿然打開,如今就算是想隱瞞也隱瞞不下去了,也不能隱瞞了,隻好硬著頭皮,提著布裹出屋翻身上馬,親自去麵見郡守聽候他的指令了。
許貢進入陽羨之後便在閑聊為他騰出的一座大戶庭院裏入住了,宅院大,環境好,雖然難比吳郡郡守府別情雅致,但也算是一座典雅優美的別院了。
可在這樣的精美別院住下的郡守許貢卻並沒有任何閑情雅致去欣賞院中的風光美景,整日裏都為太史慈去而複返而提心吊膽著,說不害怕那是假的,自欺欺人,可除了自己嚇自己,又毫無辦法。
許貢雖然在成為郡守之前乃是一郡都尉,可畢竟沒有經曆過戰事,對軍事也隻不過是看過幾本兵陰陽家所撰寫的兵,但也不過略懂皮毛罷了,知道出城危險,索性固守陽羨,而另一邊則派出斥候,出城查探。
奈何斥候一走便足足半月有餘,前幾日還能問問有沒有斥候的消息,後幾日幹脆連問都不去問了,這麽久都沒音信,不用問肯定是出了事,迴不來了,心情變得越來越惡劣,到了這幾日,隻能喝酒解愁。
可他今年已經五十了,在這個年代算得上是高壽了,精力難以為繼,這不都過了午時了,作為又喝多了的許貢還在睡覺,城門校尉來到別院,就因為這事,在府門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得到許貢起身的消息,而又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許是花的五銖管了用,郡守終於得知了他在府前等候召見的消息,將他招進了府內。
這個時候,城門校尉來見,許貢立時意識到了一定發生了什麽事,事態也許已經在他睡覺的時候變得極其不妙起來,忙將他招來相見。
這個時候的許貢,雖然睡了十幾個時辰,可昨天喝的實在太多了,原本還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現在算是因為城門校尉來見他嚇出的冷汗把酒氣都排除了大半。
這個時候還能發生什麽事情,用腳趾頭想都想得到,他現在別提多後悔了,如果不是他昏了頭腦,答應出兵秣陵,又怎麽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這迴好了,引狼入室了,那劉瀾是什麽人,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他呢,不過就是世人眼中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在吳郡還多少有些名聲照,可出了省,所能影響的範圍就小了很多,如果今日當真要敗在太史慈手下,被殺看起來隨時都可能發生,這巨虎成了他沒有辦法之下的選擇了,不然就隻能投降,這看起來是一條不錯的選項,可操作性太難,而且以劉瀾的野心,一進丹陽趕跑了孫策,又同樣趕走了同聯盟劉繇,如果這迴敵軍集結所有人,以及那一直在暗處的援軍強行攻城,那麽離城破的那一日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了,看他清楚,一旦敵軍攻城,死活可就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了,就算能決定,就算能逃脫,可接下來,又能去哪,別忘了他的根基在吳郡,一旦吳郡有失,這世上雖大,卻也不會再有他立足之地。
到時何去何從?許貢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城門校尉來了,他的到來讓許貢忐忑,然而當聽說他此來是因為對麵太史慈送來布裹後,心中也不由疑惑起來,可接下來問他布裹裏是什麽,他又死活不肯說,說來說去,就是郡守看了自會知曉。
這反應,幾乎已經可以肯定不會是什麽好東西,不然城門校尉不會是這個反應,哼了一聲,便將他將東西呈上來,一個綢布包裹,記著扣,在包裹上麵則是一封信很快便擺放在他的矮幾之前,這樣的物事讓許貢有些猶豫,畢竟是敵方送來的東西,怕其中有鬼,可轉而一想,城門校尉已經打開檢查過了,也就探出了手,可正要拿起信的一刻,卻又頓了下,最後將信撇向邊沿,直接把包裹打開。
太史慈會送給他什麽東西,無外乎就是些人頭兵刃拿來威脅恫嚇他罷了,他在世上五十餘載,又怎麽會害怕這些東西,說著便拆開了布裹。
輕飄飄如同無物的不保被打開,裏麵的東西讓他愣住了,而城門校尉的投卻再也沒有抬起過,他現在已經被自己的舉動悔死了,這種事情,發覺了,他應該去請郡守,來讓他處置,怎麽能親自來把這辱人的東西給他送來了呢,這不存心就是來瞧他的醜嗎,他一旦動怒,第一個受到牽連者,必然是他無疑。
漢時嬬袍男女都穿,可眼前的嬬袍卻是女款,再加上珠釵胭脂,已經說明了一切,至於信中內容,不看也罷,除了譏諷他許貢躲在陽羨如同婦人一般,不會有其他內容。
許貢眼睛裏仿佛再有火焰不斷燃燒,雖然沒敢抬頭,可城門校尉能感受到廳中驟然升起的熱度,雙腿不由自主砰的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一般,哀嚎,道:“末將該死,球將軍饒命!”
“你就是如此幫著太史慈來羞辱與我的嗎!”許貢一直沒有發作,首先是因為不確定把這包裹給他送來到底是誰的主意,如果是這些軍官的主意,那說明了現在部隊都不堪敵軍在城外的辱罵,借此機會正好像他表明心跡,表明他們誓與太史慈決一死戰的決心,那麽這個時候,城門校尉的反應,就不會是求饒而是請戰,為他討迴顏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城門校尉自然沒有罪。
可他的反應卻說明他並非是因為要請戰才如此做,那他的動機,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其心都可誅!
許貢的眼中現在不隻是火焰,而是殺機騰騰的駭人之光,掃著他的身影,如同猛獸,要擇人而噬一樣,他今日前來的目的,不管是何,許貢都不會再留他,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的到來,可要比太史慈送來的女人衣物更讓他羞愧。
“來人吶,給我把他拉下去,杖斃!”
本來自&/
幾個時辰之後,張北所需的衣衫飾便全被找到,張北下令全軍整兵礪馬,準備時刻作戰,雖然是作戰,但是他也明白,勝算並不大,可太史慈現在這個情況,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與攻城比起來,如果能在城外與敵結陣交鋒,也不是沒有勝算。
他這個副將難做,幾乎和張飛帳下的副將宗寇有的一比,甚至比他還要難,就好比現在這個情況,他就像個嫁為人妻的媳婦,兩頭瞞。
上要對劉瀾,就好比是公婆,就算有理無理,說什麽都得聽著,就算是有了委屈,也隻能受著,和誰也不能說,包括夫君,那更是一點抱怨也不能有。
而這中呢,又要應付太史慈,就好比是夫君,至於下則是軍中的士卒,如同是他所生養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
所以說啊,他這個副將不浩蕩,人人都說劉瀾帳下的副將就屬張飛的副將不好當,其實他這個副將更難當,尤其是碰到現在張頜和太史慈鬧出矛盾的時候,他就隻能安撫太史慈,可他使起了小性子,你這當媳婦的除了勸導,還有就是想辦法為他化解難題,這個賢內助當的有多苦,有多難?
可關鍵是,這一切好似都是他應該的,分內的,沒人會去體諒這個當媳婦的苦,誰讓你是副將呢,誰讓你吃副將這份祿呢,你要做不來,別人來,可問題事,他也不是舍不得放權,讓別人來替代也不是不行,他願意讓出官職,可關鍵是他這帳下這麽多骨肉呢,當娘的又怎麽可能放心得下。
就好像這一戰,那就是把這幫孩子們推向火坑,可同樣的入火坑,全軍葬身火海,還是想辦法把他們從火海中救出,後者才是他這個當娘的該做的。
畢竟現在夫君為了證明自己,連日子都不打算過了,所以他這個當年的,又怎麽能跟著一同自暴自棄,這一仗要麽贏,要麽就想盡辦法,拖到張頜來了,讓張頜自己來瞧瞧,到底是不是他們避戰畏戰。
不得不說,這個張頜真的讓人生氣,憤怒,可如果他並非是當世人,他也能夠理解張頜的想法,可以說他這根本就不是不顧太史慈的死活,反而還是老成持重的一番話,隻不過話難聽了些。
畢竟現在這件事是主公為了攻打吳縣,那麽他們撤迴毗陵,是不是意味著劉瀾在這件事情上有問題,最少他在文中並沒有說明白,讓他們猜測他的心思,出現意外,過能在他太史慈身上?
不能。
那這樣一來,就應該歸咎在劉瀾身上了,可在忠君思想之下,這樣的想法同樣也不能,那麽這個鍋,張頜就隻能往太史慈頭上按,而太史慈同樣也明白他背了鍋,所以他氣憤的看似是張頜對他的那番指摘,可說白了何嚐不是因為張頜在一開始傳來時也沒有把話說明白。
現在他背了這個鍋,不能怨劉瀾,就隻能怨在張頜身上,矛盾也就此出現,可偏生因為主公誌在吳郡,又必須再一次向陽羨而來,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這一迴也得如同釘子嵌在陽羨。
就這一點來說,他是人家的媳婦,太史慈何嚐又不是人家的媳婦,甚至是那張頜又何嚐不是人家的媳婦,大家其實都難,所以就都不要埋怨了,互相體諒一下,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替主公解憂,才是最關鍵的。
張北長歎了一口氣,手上的這些物件,一旦送進去,那麽有八成就要與吳郡軍展開一場殊死交鋒,可如果不送,那麽就隻能這麽繼續對峙下去,待張頜抵達後,又將是一場麻煩,首先這避戰畏敵的帽子是摘不下來了,其次對戰機的把握也會成為被詬病的地方,就像那封措辭嚴厲的迴文所說,就算猜不透主公之意,可明知他大軍馬上就到,為何不趁此良機誘敵出戰,難不成打算他率本部抵達之後攻城?
如果是結陣交鋒,他們借戰士訓練有素,兵甲精良占據著一定的優勢,可如果是攻城,那他們的優勢還能有多少?
所以既然攻城不可能,那就隻能誘敵深入,最少要把他們引出陽羨。
張北每日罵陣,隻在一箭之地,敵軍城樓之上守卒聽之雖氣,然施放冷箭卻並不能傷及罵陣士兵性命,如此一來二去,反而惹來士卒瘋狂嘲諷,箭雨欲猛,守城將領不得不約束官兵,敵軍若不進入射程,再不可射出一箭一矢,然而今日正午剛過,突然敵軍之中一匹快馬進入陽羨守軍射程範圍之內,城上守城士兵立時彎弓搭箭,瞄向敵軍,立時箭如雨下,騎馬敵軍立時手搖布裹,高聲叫道:“陽羨城內的守軍且慢放假,我奉我家將軍之命,特送幾樣事物與一封親筆手給許郡守,且放下竹籃,我講東西放下便即離開。”
騎兵喊話,有沒有不清楚,但最少城樓之上再無一人射出箭矢,然而一個個卻依然彎弓搭箭,瞄準著他,不敢亂動,勒馬原地耐心等候,直等許久之後,才終於來了一員校尉,出現在城頭之上,朝他的方向觀望了一眼之後,見並無異常,這才點了點頭,立時便有城頭士卒高聲喊道:“將東西速速留下快些離開!”
說完,城頭用麻線吊下一隻竹籃,張北親兵隨即飛馬而過,將布裹與信放入竹籃之後便一刻不停,轉身飛奔而去,直等他走遠,再無蹤影,城頭之上的士卒這才將竹籃拉迴到城樓之上。
校尉接過布裹拾起信,便轉身下樓,來到城門校尉的屯所,進屋之後,將事物一一交給了他,畢竟是敵軍送來,城門校尉可不敢直接就呈給郡守,必須要事先檢查一遍,可將布裹打開一看,整個人都傻了眼,旋即怒發衝冠。
太史慈欺人太甚!
看著布裹內的幾樣事物,城門校尉臉色難看至極。
早知是這些東西,他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擅自做主,就算做主,也絕不敢貿然打開,如今就算是想隱瞞也隱瞞不下去了,也不能隱瞞了,隻好硬著頭皮,提著布裹出屋翻身上馬,親自去麵見郡守聽候他的指令了。
許貢進入陽羨之後便在閑聊為他騰出的一座大戶庭院裏入住了,宅院大,環境好,雖然難比吳郡郡守府別情雅致,但也算是一座典雅優美的別院了。
可在這樣的精美別院住下的郡守許貢卻並沒有任何閑情雅致去欣賞院中的風光美景,整日裏都為太史慈去而複返而提心吊膽著,說不害怕那是假的,自欺欺人,可除了自己嚇自己,又毫無辦法。
許貢雖然在成為郡守之前乃是一郡都尉,可畢竟沒有經曆過戰事,對軍事也隻不過是看過幾本兵陰陽家所撰寫的兵,但也不過略懂皮毛罷了,知道出城危險,索性固守陽羨,而另一邊則派出斥候,出城查探。
奈何斥候一走便足足半月有餘,前幾日還能問問有沒有斥候的消息,後幾日幹脆連問都不去問了,這麽久都沒音信,不用問肯定是出了事,迴不來了,心情變得越來越惡劣,到了這幾日,隻能喝酒解愁。
可他今年已經五十了,在這個年代算得上是高壽了,精力難以為繼,這不都過了午時了,作為又喝多了的許貢還在睡覺,城門校尉來到別院,就因為這事,在府門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得到許貢起身的消息,而又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許是花的五銖管了用,郡守終於得知了他在府前等候召見的消息,將他招進了府內。
這個時候,城門校尉來見,許貢立時意識到了一定發生了什麽事,事態也許已經在他睡覺的時候變得極其不妙起來,忙將他招來相見。
這個時候的許貢,雖然睡了十幾個時辰,可昨天喝的實在太多了,原本還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現在算是因為城門校尉來見他嚇出的冷汗把酒氣都排除了大半。
這個時候還能發生什麽事情,用腳趾頭想都想得到,他現在別提多後悔了,如果不是他昏了頭腦,答應出兵秣陵,又怎麽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這迴好了,引狼入室了,那劉瀾是什麽人,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他呢,不過就是世人眼中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在吳郡還多少有些名聲照,可出了省,所能影響的範圍就小了很多,如果今日當真要敗在太史慈手下,被殺看起來隨時都可能發生,這巨虎成了他沒有辦法之下的選擇了,不然就隻能投降,這看起來是一條不錯的選項,可操作性太難,而且以劉瀾的野心,一進丹陽趕跑了孫策,又同樣趕走了同聯盟劉繇,如果這迴敵軍集結所有人,以及那一直在暗處的援軍強行攻城,那麽離城破的那一日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了,看他清楚,一旦敵軍攻城,死活可就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了,就算能決定,就算能逃脫,可接下來,又能去哪,別忘了他的根基在吳郡,一旦吳郡有失,這世上雖大,卻也不會再有他立足之地。
到時何去何從?許貢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城門校尉來了,他的到來讓許貢忐忑,然而當聽說他此來是因為對麵太史慈送來布裹後,心中也不由疑惑起來,可接下來問他布裹裏是什麽,他又死活不肯說,說來說去,就是郡守看了自會知曉。
這反應,幾乎已經可以肯定不會是什麽好東西,不然城門校尉不會是這個反應,哼了一聲,便將他將東西呈上來,一個綢布包裹,記著扣,在包裹上麵則是一封信很快便擺放在他的矮幾之前,這樣的物事讓許貢有些猶豫,畢竟是敵方送來的東西,怕其中有鬼,可轉而一想,城門校尉已經打開檢查過了,也就探出了手,可正要拿起信的一刻,卻又頓了下,最後將信撇向邊沿,直接把包裹打開。
太史慈會送給他什麽東西,無外乎就是些人頭兵刃拿來威脅恫嚇他罷了,他在世上五十餘載,又怎麽會害怕這些東西,說著便拆開了布裹。
輕飄飄如同無物的不保被打開,裏麵的東西讓他愣住了,而城門校尉的投卻再也沒有抬起過,他現在已經被自己的舉動悔死了,這種事情,發覺了,他應該去請郡守,來讓他處置,怎麽能親自來把這辱人的東西給他送來了呢,這不存心就是來瞧他的醜嗎,他一旦動怒,第一個受到牽連者,必然是他無疑。
漢時嬬袍男女都穿,可眼前的嬬袍卻是女款,再加上珠釵胭脂,已經說明了一切,至於信中內容,不看也罷,除了譏諷他許貢躲在陽羨如同婦人一般,不會有其他內容。
許貢眼睛裏仿佛再有火焰不斷燃燒,雖然沒敢抬頭,可城門校尉能感受到廳中驟然升起的熱度,雙腿不由自主砰的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一般,哀嚎,道:“末將該死,球將軍饒命!”
“你就是如此幫著太史慈來羞辱與我的嗎!”許貢一直沒有發作,首先是因為不確定把這包裹給他送來到底是誰的主意,如果是這些軍官的主意,那說明了現在部隊都不堪敵軍在城外的辱罵,借此機會正好像他表明心跡,表明他們誓與太史慈決一死戰的決心,那麽這個時候,城門校尉的反應,就不會是求饒而是請戰,為他討迴顏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城門校尉自然沒有罪。
可他的反應卻說明他並非是因為要請戰才如此做,那他的動機,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其心都可誅!
許貢的眼中現在不隻是火焰,而是殺機騰騰的駭人之光,掃著他的身影,如同猛獸,要擇人而噬一樣,他今日前來的目的,不管是何,許貢都不會再留他,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的到來,可要比太史慈送來的女人衣物更讓他羞愧。
“來人吶,給我把他拉下去,杖斃!”
本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