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與許褚從甘倩處返迴後,才知道原來甄薑辦了家宴,來到宴會廳後卻發現屋內早已坐滿了人,唯獨劉瀾與甄薑不在。
眾人見主公與許褚進來,卻不見甄薑,關羽當即起身,道:“主公,主母呢?”
劉瀾尷尬一笑,看看日頭,自然知道甄薑定是生自己的氣,不會在來了,隨即大手一揮,道:“薑兒身體不適,我便讓他休息了。”說完又對在廳內伺候的劉安說道:“劉安,你去吩咐下燉些雞湯給夫人送去,告訴她,我讓她都喝光了。”說道最後是以不用質疑的命令口吻道。
“諾。”劉安應了一聲便欲離去,隻聽劉瀾又道:“順道再去將崔琰,張頜,周倉他們一齊叫來,今日我們正好來個群宴。”
眾人見他如此,個個含笑不語,隻有甄儼與張飛兩人心有靈犀一般,你看著他,他看著你,你努努嘴,他眨眨眼,好半晌後,敗下陣來的張飛被迫開口,道:“主公,主母沒什麽事吧?”
眾人不知張飛為何有此一問,均感詫異?不明所以的看向張飛,想要知曉更多內情。
而劉瀾則心中一沉,在座這些人都跟隨自己年久,對甄薑極為認可,若是知道自己因為甘倩而和甄薑發生口角,那他和甘倩的事隻怕徹底沒有希望了。心中有些擔憂的說:“什麽沒事吧?翼德怎會如此問?”
張飛見主公毫無異常,嘿嘿笑道:“主公與主母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劉瀾越琢磨張飛此言,就越覺得怪異,他為什麽要問我與甄薑有沒有事?難不成跟甄薑嚼舌根的並不是甄儼,而是張飛?”詰問道:“翼德,你是不是對她說了什麽?”
“沒有,沒有。”張飛慌忙解釋,道:“俺可沒少在主母麵前為主公你說好話呢。”
劉瀾聽他此言,心中早已怒極。他本以為是甄儼嚼舌根,但甄儼畢竟是甄薑的弟弟,告訴她姐姐一些自己的事情無可厚非,可現在明顯的是這黑廝告密。這讓他豈能不生氣,本欲發作,卻聽一旁的關羽說道:“主公,你猜弟在歸途中救下了何人?”
正欲發怒的劉瀾被關羽一句話吸引了目光,怒氣頓時化為無形。看向他問道:“什麽人?”
“徐州糜家的小姐,糜箴。”
廳內眾人早已知曉內情,齊齊看向劉瀾,而劉瀾則瞪大了眼珠糜箴?傳說中的糜夫人?”問道:“怎麽迴事?”
關羽將所知的內情細細道出,這才冷哼一聲道:“沒想到曹義竟然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來。”歎了一口氣,道:“雖是如此,但糜箴若是返迴下邳或是徐州,恐怕丹楊軍與徐州氏族豪門難免就要徹底撕裂麵皮了。”
關羽的與劉瀾的談話,在場隻有幾人知曉其中真正的含義,心中都想著徐州氏族與丹陽軍的徹底破裂使主公入掌徐州有了轉機。
而其餘不知道劉瀾真實想法之人。並不明白關羽為何要將此事小題大作,畢竟糜箴背後隻是糜家在徐州的分量並不足夠對劉瀾入掌徐州起到關鍵作用,而且劉瀾更是當著他們的麵提起過對得不得到徐州毫不介懷。
如此一來,不明真相者如張飛,趙雲幾人齊齊看向了劉瀾,而關羽、徐庶和甄儼這幾位知道劉瀾真實想法的‘心腹’,卻知道主公的機會終於來了。
劉瀾微微點頭,在眾人麵前掃了一眼之後,才對關羽說道:“雲長,我現在不能在徐州露麵。此事看來還得辛苦雲長再走一趟,明日將糜箴送至徐州。”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趁此良機說服糜家,讓糜家與自己形成統一戰線,隻是這些話他卻沒有當眾說出。因為關羽早已知曉。
關羽重重的點點頭,信誓旦旦,道:“主公放心,雲長一定會將糜家小姐安妥送至徐州城。”兩人的眼神在空中相遇,其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他二人心中皆明。劉瀾微微額首後,這才收迴目光。
丹楊軍諸如曹豹,笮融這些不用腦之輩,竟然做出了這等蠢事,他心中清楚,糜家肯定要為己所用,那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將陳家也拉到自己這邊來,如此陶商,曹豹之流就不足為慮了。
隻是可惜了糜家的妹子糜箴,竟然讓曹豹的兒子xxoo,這到讓她心中不憤的罵道:“怎麽這麽一朵好花,就讓曹義這頭豬給拱了呢……”畢竟關於女子的名聲,關羽說的含糊其辭,反而讓他誤以為糜箴已經被曹義糟蹋了。
一旁的簡雍諫言道:“主公,此正乃良機,何不借助?”略整理下思路道:“隻要主公協助徐州氏族將丹楊軍掃除,如此一來陶謙便無勢可借,自當倚重主公,如此一來,主公正可趁機入掌徐州。加之主公前有義解徐州之圍,後有協助徐州氏族之恩,如此一來,徐州豪強百姓自對主公感恩戴德,兼主公手掌兵權,在萬眾期待之下入主徐州正是眾望所歸。”
“不可。”劉瀾斷然拒絕了簡雍的提議,不是他不心動,是因為他清楚自己沒必要冒如此大的風險去開罪陶謙,因為通過曆史,劉瀾早已知曉陶謙就是這一二年的事情,到時隻要能將糜家和陳家拉到自己身旁,那徐州他自會順利接管,既然能夠順利接管,又何必使徐州發生兵禍呢?笑道:“此事順其自然就好。”
簡雍還在勸說,道:“主公此時便彷如當初駐守渤海郡的袁本初,雖手有良將精兵,卻隻有遼東一地,不足為立足之基,既然天意欲使主公入主徐州,便是與當日袁本初一般使上些許陰謀手段入主冀州又有何妨?”
劉瀾眼睛一亮,並非因為簡雍言語打動了他,而是因為他舉得例子太恰當了,笑道:“此事我自有分曉,你不必再言。”
“主公,徐州之兵以丹陽軍為最……”
“好了,好了,不要在說了……”劉瀾打斷簡雍道。
~~~~~~~~~~~~~~~~~~~~~~~~~~~~~~~~~~~~~~~~~~~~~~~~~~~~~~~~~
與眾人一翻酒食之後,眾人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而劉瀾則拉上崔琰與陳群去拜訪國淵去也。
在劉瀾想來,國淵既然與陳群,崔琰幾人友善,外表自然與他二人一般豐神俊朗,畢竟物以類聚嘛,但當真見著真人的時候,卻讓他險先將下巴掉了下來。
國淵此人身高略比崔琰與陳群矮些,下顎長著微須,好似西方人一般竟是一雙深眼窩,他整個人與其外表一般,平實無奇,簡樸至極,儒袍一側竟然還打著補丁,這讓來到漢末已久的劉瀾暗暗咋舌,畢竟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儒生穿著的儒袍打著補丁,即使是寒儒,也許他們平時穿的衣服打些補丁,但儒袍卻不會有,最多就是漿洗的發白些,可在儒袍上打補丁,這還是他頭一次碰到。
事情發展的異常順利,國淵很爽快的答應了主持屯田的事宜,這如何能不讓他大喜過望,但是到了具體實施的事項,劉瀾還是讓國淵草擬一份章程上來,其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百姓疾苦,他又向國淵提了自己的一些建議道:“這些地日後都是要低價賣予百姓的,所以民屯最好是招募那些沒有田產的百姓。”
隻是他才一說出口,國淵便極為好奇的看向他,好似劉瀾此時搖身一變,成了鋼管舞舞娘一般,讓他立時老臉一紅,道:“子尼你這是腫麽了?為何如此盯著我?”
國淵一臉無奈,道:“難道主公不是為了籌集軍糧而開民屯?”
“不是。”
國淵一陣惡寒,看來主公對屯田所知有限,乃說道:“主公,其實民屯乃是軍屯之演化,也可以說是軍屯之輔助,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軍隊所用糧草能夠自給自足,而不必勞民。”
“願來是這樣。”
劉瀾點點頭道:“其實我欲行民屯,最初的目的卻是想讓更多的百姓有地耕種,所以我才會要施行民屯,待五至十年之後,由這些開發田地的百姓無償得到土地。如此一來豈不是能提高他們民屯的積極性嗎?”劉瀾說了些心中想法道。
“但主公將官府土地直接賜予這些百姓豈不更好,如此他們豈不是更有積極性?而且戰亂方歇不久,百姓或逃亡,或慘死,留下無主荒地甚多,又何必再開民屯!”
“非也。這些無地之人中難免不會有些懶惰之人,若將土地直接交予他們,他們不懂珍惜,反而卻是害了他們。”劉瀾見他們貿然無措,笑道:“打個比方說:‘一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假若我們憑空給他一掉錢,他花起白來的銅錢自然豪不珍惜,看到這個也要買,看到那個也要買,未過數日,這錢便也被他揮霍掉,但他若是養成了揮霍的習慣,即使再想節儉度日也是困難,如此豈不是害了他?”
頓了頓又道:“同樣若是我們給予的是遊懶之人,平日裏他便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此時手中突然有了一吊錢,他又豈會珍惜?”
說道這裏卻是看向眾人道:“各位可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未完待續。)
眾人見主公與許褚進來,卻不見甄薑,關羽當即起身,道:“主公,主母呢?”
劉瀾尷尬一笑,看看日頭,自然知道甄薑定是生自己的氣,不會在來了,隨即大手一揮,道:“薑兒身體不適,我便讓他休息了。”說完又對在廳內伺候的劉安說道:“劉安,你去吩咐下燉些雞湯給夫人送去,告訴她,我讓她都喝光了。”說道最後是以不用質疑的命令口吻道。
“諾。”劉安應了一聲便欲離去,隻聽劉瀾又道:“順道再去將崔琰,張頜,周倉他們一齊叫來,今日我們正好來個群宴。”
眾人見他如此,個個含笑不語,隻有甄儼與張飛兩人心有靈犀一般,你看著他,他看著你,你努努嘴,他眨眨眼,好半晌後,敗下陣來的張飛被迫開口,道:“主公,主母沒什麽事吧?”
眾人不知張飛為何有此一問,均感詫異?不明所以的看向張飛,想要知曉更多內情。
而劉瀾則心中一沉,在座這些人都跟隨自己年久,對甄薑極為認可,若是知道自己因為甘倩而和甄薑發生口角,那他和甘倩的事隻怕徹底沒有希望了。心中有些擔憂的說:“什麽沒事吧?翼德怎會如此問?”
張飛見主公毫無異常,嘿嘿笑道:“主公與主母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劉瀾越琢磨張飛此言,就越覺得怪異,他為什麽要問我與甄薑有沒有事?難不成跟甄薑嚼舌根的並不是甄儼,而是張飛?”詰問道:“翼德,你是不是對她說了什麽?”
“沒有,沒有。”張飛慌忙解釋,道:“俺可沒少在主母麵前為主公你說好話呢。”
劉瀾聽他此言,心中早已怒極。他本以為是甄儼嚼舌根,但甄儼畢竟是甄薑的弟弟,告訴她姐姐一些自己的事情無可厚非,可現在明顯的是這黑廝告密。這讓他豈能不生氣,本欲發作,卻聽一旁的關羽說道:“主公,你猜弟在歸途中救下了何人?”
正欲發怒的劉瀾被關羽一句話吸引了目光,怒氣頓時化為無形。看向他問道:“什麽人?”
“徐州糜家的小姐,糜箴。”
廳內眾人早已知曉內情,齊齊看向劉瀾,而劉瀾則瞪大了眼珠糜箴?傳說中的糜夫人?”問道:“怎麽迴事?”
關羽將所知的內情細細道出,這才冷哼一聲道:“沒想到曹義竟然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來。”歎了一口氣,道:“雖是如此,但糜箴若是返迴下邳或是徐州,恐怕丹楊軍與徐州氏族豪門難免就要徹底撕裂麵皮了。”
關羽的與劉瀾的談話,在場隻有幾人知曉其中真正的含義,心中都想著徐州氏族與丹陽軍的徹底破裂使主公入掌徐州有了轉機。
而其餘不知道劉瀾真實想法之人。並不明白關羽為何要將此事小題大作,畢竟糜箴背後隻是糜家在徐州的分量並不足夠對劉瀾入掌徐州起到關鍵作用,而且劉瀾更是當著他們的麵提起過對得不得到徐州毫不介懷。
如此一來,不明真相者如張飛,趙雲幾人齊齊看向了劉瀾,而關羽、徐庶和甄儼這幾位知道劉瀾真實想法的‘心腹’,卻知道主公的機會終於來了。
劉瀾微微點頭,在眾人麵前掃了一眼之後,才對關羽說道:“雲長,我現在不能在徐州露麵。此事看來還得辛苦雲長再走一趟,明日將糜箴送至徐州。”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趁此良機說服糜家,讓糜家與自己形成統一戰線,隻是這些話他卻沒有當眾說出。因為關羽早已知曉。
關羽重重的點點頭,信誓旦旦,道:“主公放心,雲長一定會將糜家小姐安妥送至徐州城。”兩人的眼神在空中相遇,其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他二人心中皆明。劉瀾微微額首後,這才收迴目光。
丹楊軍諸如曹豹,笮融這些不用腦之輩,竟然做出了這等蠢事,他心中清楚,糜家肯定要為己所用,那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將陳家也拉到自己這邊來,如此陶商,曹豹之流就不足為慮了。
隻是可惜了糜家的妹子糜箴,竟然讓曹豹的兒子xxoo,這到讓她心中不憤的罵道:“怎麽這麽一朵好花,就讓曹義這頭豬給拱了呢……”畢竟關於女子的名聲,關羽說的含糊其辭,反而讓他誤以為糜箴已經被曹義糟蹋了。
一旁的簡雍諫言道:“主公,此正乃良機,何不借助?”略整理下思路道:“隻要主公協助徐州氏族將丹楊軍掃除,如此一來陶謙便無勢可借,自當倚重主公,如此一來,主公正可趁機入掌徐州。加之主公前有義解徐州之圍,後有協助徐州氏族之恩,如此一來,徐州豪強百姓自對主公感恩戴德,兼主公手掌兵權,在萬眾期待之下入主徐州正是眾望所歸。”
“不可。”劉瀾斷然拒絕了簡雍的提議,不是他不心動,是因為他清楚自己沒必要冒如此大的風險去開罪陶謙,因為通過曆史,劉瀾早已知曉陶謙就是這一二年的事情,到時隻要能將糜家和陳家拉到自己身旁,那徐州他自會順利接管,既然能夠順利接管,又何必使徐州發生兵禍呢?笑道:“此事順其自然就好。”
簡雍還在勸說,道:“主公此時便彷如當初駐守渤海郡的袁本初,雖手有良將精兵,卻隻有遼東一地,不足為立足之基,既然天意欲使主公入主徐州,便是與當日袁本初一般使上些許陰謀手段入主冀州又有何妨?”
劉瀾眼睛一亮,並非因為簡雍言語打動了他,而是因為他舉得例子太恰當了,笑道:“此事我自有分曉,你不必再言。”
“主公,徐州之兵以丹陽軍為最……”
“好了,好了,不要在說了……”劉瀾打斷簡雍道。
~~~~~~~~~~~~~~~~~~~~~~~~~~~~~~~~~~~~~~~~~~~~~~~~~~~~~~~~~
與眾人一翻酒食之後,眾人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而劉瀾則拉上崔琰與陳群去拜訪國淵去也。
在劉瀾想來,國淵既然與陳群,崔琰幾人友善,外表自然與他二人一般豐神俊朗,畢竟物以類聚嘛,但當真見著真人的時候,卻讓他險先將下巴掉了下來。
國淵此人身高略比崔琰與陳群矮些,下顎長著微須,好似西方人一般竟是一雙深眼窩,他整個人與其外表一般,平實無奇,簡樸至極,儒袍一側竟然還打著補丁,這讓來到漢末已久的劉瀾暗暗咋舌,畢竟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儒生穿著的儒袍打著補丁,即使是寒儒,也許他們平時穿的衣服打些補丁,但儒袍卻不會有,最多就是漿洗的發白些,可在儒袍上打補丁,這還是他頭一次碰到。
事情發展的異常順利,國淵很爽快的答應了主持屯田的事宜,這如何能不讓他大喜過望,但是到了具體實施的事項,劉瀾還是讓國淵草擬一份章程上來,其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百姓疾苦,他又向國淵提了自己的一些建議道:“這些地日後都是要低價賣予百姓的,所以民屯最好是招募那些沒有田產的百姓。”
隻是他才一說出口,國淵便極為好奇的看向他,好似劉瀾此時搖身一變,成了鋼管舞舞娘一般,讓他立時老臉一紅,道:“子尼你這是腫麽了?為何如此盯著我?”
國淵一臉無奈,道:“難道主公不是為了籌集軍糧而開民屯?”
“不是。”
國淵一陣惡寒,看來主公對屯田所知有限,乃說道:“主公,其實民屯乃是軍屯之演化,也可以說是軍屯之輔助,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軍隊所用糧草能夠自給自足,而不必勞民。”
“願來是這樣。”
劉瀾點點頭道:“其實我欲行民屯,最初的目的卻是想讓更多的百姓有地耕種,所以我才會要施行民屯,待五至十年之後,由這些開發田地的百姓無償得到土地。如此一來豈不是能提高他們民屯的積極性嗎?”劉瀾說了些心中想法道。
“但主公將官府土地直接賜予這些百姓豈不更好,如此他們豈不是更有積極性?而且戰亂方歇不久,百姓或逃亡,或慘死,留下無主荒地甚多,又何必再開民屯!”
“非也。這些無地之人中難免不會有些懶惰之人,若將土地直接交予他們,他們不懂珍惜,反而卻是害了他們。”劉瀾見他們貿然無措,笑道:“打個比方說:‘一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假若我們憑空給他一掉錢,他花起白來的銅錢自然豪不珍惜,看到這個也要買,看到那個也要買,未過數日,這錢便也被他揮霍掉,但他若是養成了揮霍的習慣,即使再想節儉度日也是困難,如此豈不是害了他?”
頓了頓又道:“同樣若是我們給予的是遊懶之人,平日裏他便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此時手中突然有了一吊錢,他又豈會珍惜?”
說道這裏卻是看向眾人道:“各位可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