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樣子很像後世常見的贔屭,但又相差十萬八千裏,估摸著很可能是贔屭最原始的形態。借著亮光看到石碑上密密麻麻寫了一堆字,看樣子像是拓印上去的,隻可惜都是小篆字體,雖然端正,章法也很自然,但被風蝕多年,再加上是小篆字體想要看懂上麵的字跡還真不容易。
一眾人上前仔細瞅,石碑一排十四字,共有二十排。
劉瀾胡猜亂蓋也不管對不對,反正算是認出了七排九十八個字。
碑名叫做《塞外悲憤帖》
開頭兩排寫:
入匈奴兮遭罹難,國難望兮常悲歎。
日流涕兮念故鄉,夜悠長兮思親黨。
中間能夠認出的部分是:
憶昔年兮建章郎,君王前兮射天狼。
壯誌節兮豪邁征,大車拱兮築營房。
浚稽山兮射奴王,誓死戰兮絕不降。
結尾部分是:
聞噩耗兮不忍聽,心吐思兮難恨王。
雖苟活兮國難歸,身將絕兮不得葬。
一行十人,能認識字的也就劉瀾和趙洪兩個人,前者雖然是現代人,可連繁體字都不一定能認識幾個讓他認小篆,那不是難為他嗎?至於趙洪,讀書更是半吊子,再說如今天下讀書識字用的是隸書(漢隸)至於還有象形文字影子的小篆體更是連司馬都不如。
幾人看了看又在另一側發現一行字跡,亦鐫刻著小篆,很像墓誌銘,但誌與銘卻是合二為一的,通篇共六十九個字,但礙於劉瀾薄弱的篆體基礎,能認出的部分是:
“??????昔祖為予取名李?字少?乃取詩經?????如山如阜如岡??後???????????????????為山九仞????滑天下之大稽也。”
劉瀾絞盡腦汁拚湊,也不過隻是將最後一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接上,餘者再難填一句!
石刻令其一頭霧水,尤其是在最關鍵的名字與字號四字他都不識得,不然的話就能知道這座墓室的主人到底誰了,但可惜那看上去姓像是李字,但又有些不敢確認,是以隻能無奈地撇撇嘴了。
就在這時一旁的張正出聲問,道:“司馬,上麵寫的啥?”
“不知道,但看上麵的意思應該是本朝的一位將軍,死在了匈奴境內!”劉瀾對這位死在匈奴的將軍肅然起敬,懷著敬畏的心情,聲音沉重地將那首悲憤帖能看懂的部分念給大家聽,可惜念完後不僅是他,眾人也都不知道墓室的主人到底是誰。
他懷疑眼前人很可能是位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劉瀾還是一臉肅然地走到這位最終葬身在草原的將軍身前,將他被盜墓者破壞四散的屍骨重新湊起,放迴棺木中。
隨即在大家感歎聲中退出了主墓室,不願繼續打擾主人安靜,返迴石屋外,眾人點著火把席地而坐,這時梁大開口說:“剛才那碑上所說的匈奴境內在哪啊?不是在並州麽?(匈奴已經內附)怎麽跑到這裏了?”
趙洪趾高氣昂地說:“這將軍活著的時候,咱們腳下就是匈奴的地界!”
吉康不解道:“可咋又成了鮮卑的地界了?”
趙洪解釋道:“以前是匈奴,後來匈奴被咱們打敗了,鮮卑人就趁機占了!”
李翔瞪大了眼睛說:“為啥咱們不占?”
趙洪嗤笑一聲,道:“苦寒的地方,夏天還好,到了冬天還不得都凍死啊,笨!”
李翔趙洪年齡本來就差著兩三歲,經過一日夜,關係更加緊密了,但看著一眾人,司馬的心思卻變得更凝重了。
冀北撇了撇嘴,心想還能比遼東冷?
大夥聊著天,梁大卻多看了司馬一眼,他好像在沉思著什麽,已經好半晌沒開口說話了。不知道過了多久,才笑嗬嗬的說:“司馬,你在右北平,可知道為啥漢軍一點動靜也沒有,就算是漢軍沒動靜,為啥連幽州邊軍也沒動靜,照往常這時候就算打不到鮮卑狼帳,怎麽也能收迴右北平把鮮卑人趕出漢境了啊!”
此刻劉瀾心中想著的卻是鮮卑,從‘劉瀾’的記憶中他知道鮮卑分為三部,可這三部的關係卻並不太和睦,可他卻從丘漣百人隊那會說漢話的鮮卑人口中問出來許多內情,這讓他確定自己最初的疑惑並不是多慮,而且在經過審問後他們居然是要去狼帳獻俘。通過這一點能夠得知,梁大的妹子就在前往狼帳的路上,或者已經到了狼帳。
可關鍵是他們這些人如果真去狼帳救梁大妹子,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找死。
如果此行成功率最高是百分百的話,那麽現在成功的幾率就隻有百分之一。
他們此去,很可能就會像石碑主人一樣,一去不複返。
這樣的慘劇他絕不希望在自己身上上演,他有義務,也必須要把大家活下來的幾率提高,一直提高到百分百,隻有這樣,也隻有這樣他才會帶著大家去狼帳,不然他絕不能讓大家去送死!
可該怎麽才能讓勝算更大,讓傷亡更小,這是一直困擾在心中的問題,每日裏他都不停地思考,想要借‘劉瀾’對草原的熟悉來使這支小隊不斷的變大變強,成為一柄出沒於鮮卑人心髒的利器,最後在狼帳救下梁大的妹子。
既然是這樣,那麽首先就不能在草原瞎撞,在這危機四伏的草原亂撞隻會死的更快,所以他第一步就決定去土河,在劉瀾的記憶中那裏是中部鮮卑柯最部與東部鮮卑闕機部的要衝,類似後世金山角,是兩不管的地區,隻要到了哪裏,他就可以通過遊擊的辦法多搞些馬,攢些箭,隻要能夠一人挽二馬最好是三馬,那麽在提高草原腹部的行動力後,就將成為他們此行的最大保證。
然後第二步則是前往伽羅部,那裏是前往中部狼帳的要衝,而且還能獲得足夠的食物,而這才是前往狼帳的關鍵,至於第三步則是繼續向北進入北方慕容部,如果按照劉瀾記憶的概況,那裏有一處鮮卑人製作檀弓與端角弓的作坊,如果能夠把那裏搗毀,不僅能夠讓大家裝備上更加精良的檀弓和端角弓,更能讓鮮卑人失去後勤的保障,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樣一來若是能夠緩解右北平的壓力,那麽就算是大功一件,日後就算是迴到右北平,也不會因為被俘的經曆而被斬!
至於最後一步,就變得簡單了,那就是把鮮卑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慕容部的時候,他們調頭西向,直入鮮卑狼帳,然後救出梁大妹子來!
當然一開始劉瀾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隻是走一步算一步,最後隻要能抵達狼帳就是了,可是在發現了將軍墓後他知道不能這麽盲目,必須要提前部署好,做出一套方案才能前往彈汗山,不然大家可就真的像墓主人一樣被留在草原了。
至於最後如何找到彈汗山的狼帳,哈哈,雖然‘劉瀾’沒去過那裏,可他後世的家鄉就離彈汗山狼帳不遠,輕車熟路,雖然現在是古代,可隻要找到後世家鄉的具體位置,那他就算是閉著眼也能從如今的‘赤峰’境內迴到烏蘭察布境內。
忽然梁大的聲音再次響起,神遊天外的司馬一怔之下歉意地笑了笑說:“你說什麽?”
梁大又重複了一遍說:“司馬,你知道為啥漢軍一點動靜也沒有,而且就連幽州邊軍也沒動靜,照往常這時候就算打不到鮮卑狼帳,怎麽也能收迴右北平把鮮卑人趕出漢境了啊?”
—————————萬萬沒想到,節操不見了————————————
第二更送到啦。;
一眾人上前仔細瞅,石碑一排十四字,共有二十排。
劉瀾胡猜亂蓋也不管對不對,反正算是認出了七排九十八個字。
碑名叫做《塞外悲憤帖》
開頭兩排寫:
入匈奴兮遭罹難,國難望兮常悲歎。
日流涕兮念故鄉,夜悠長兮思親黨。
中間能夠認出的部分是:
憶昔年兮建章郎,君王前兮射天狼。
壯誌節兮豪邁征,大車拱兮築營房。
浚稽山兮射奴王,誓死戰兮絕不降。
結尾部分是:
聞噩耗兮不忍聽,心吐思兮難恨王。
雖苟活兮國難歸,身將絕兮不得葬。
一行十人,能認識字的也就劉瀾和趙洪兩個人,前者雖然是現代人,可連繁體字都不一定能認識幾個讓他認小篆,那不是難為他嗎?至於趙洪,讀書更是半吊子,再說如今天下讀書識字用的是隸書(漢隸)至於還有象形文字影子的小篆體更是連司馬都不如。
幾人看了看又在另一側發現一行字跡,亦鐫刻著小篆,很像墓誌銘,但誌與銘卻是合二為一的,通篇共六十九個字,但礙於劉瀾薄弱的篆體基礎,能認出的部分是:
“??????昔祖為予取名李?字少?乃取詩經?????如山如阜如岡??後???????????????????為山九仞????滑天下之大稽也。”
劉瀾絞盡腦汁拚湊,也不過隻是將最後一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接上,餘者再難填一句!
石刻令其一頭霧水,尤其是在最關鍵的名字與字號四字他都不識得,不然的話就能知道這座墓室的主人到底誰了,但可惜那看上去姓像是李字,但又有些不敢確認,是以隻能無奈地撇撇嘴了。
就在這時一旁的張正出聲問,道:“司馬,上麵寫的啥?”
“不知道,但看上麵的意思應該是本朝的一位將軍,死在了匈奴境內!”劉瀾對這位死在匈奴的將軍肅然起敬,懷著敬畏的心情,聲音沉重地將那首悲憤帖能看懂的部分念給大家聽,可惜念完後不僅是他,眾人也都不知道墓室的主人到底是誰。
他懷疑眼前人很可能是位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劉瀾還是一臉肅然地走到這位最終葬身在草原的將軍身前,將他被盜墓者破壞四散的屍骨重新湊起,放迴棺木中。
隨即在大家感歎聲中退出了主墓室,不願繼續打擾主人安靜,返迴石屋外,眾人點著火把席地而坐,這時梁大開口說:“剛才那碑上所說的匈奴境內在哪啊?不是在並州麽?(匈奴已經內附)怎麽跑到這裏了?”
趙洪趾高氣昂地說:“這將軍活著的時候,咱們腳下就是匈奴的地界!”
吉康不解道:“可咋又成了鮮卑的地界了?”
趙洪解釋道:“以前是匈奴,後來匈奴被咱們打敗了,鮮卑人就趁機占了!”
李翔瞪大了眼睛說:“為啥咱們不占?”
趙洪嗤笑一聲,道:“苦寒的地方,夏天還好,到了冬天還不得都凍死啊,笨!”
李翔趙洪年齡本來就差著兩三歲,經過一日夜,關係更加緊密了,但看著一眾人,司馬的心思卻變得更凝重了。
冀北撇了撇嘴,心想還能比遼東冷?
大夥聊著天,梁大卻多看了司馬一眼,他好像在沉思著什麽,已經好半晌沒開口說話了。不知道過了多久,才笑嗬嗬的說:“司馬,你在右北平,可知道為啥漢軍一點動靜也沒有,就算是漢軍沒動靜,為啥連幽州邊軍也沒動靜,照往常這時候就算打不到鮮卑狼帳,怎麽也能收迴右北平把鮮卑人趕出漢境了啊!”
此刻劉瀾心中想著的卻是鮮卑,從‘劉瀾’的記憶中他知道鮮卑分為三部,可這三部的關係卻並不太和睦,可他卻從丘漣百人隊那會說漢話的鮮卑人口中問出來許多內情,這讓他確定自己最初的疑惑並不是多慮,而且在經過審問後他們居然是要去狼帳獻俘。通過這一點能夠得知,梁大的妹子就在前往狼帳的路上,或者已經到了狼帳。
可關鍵是他們這些人如果真去狼帳救梁大妹子,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找死。
如果此行成功率最高是百分百的話,那麽現在成功的幾率就隻有百分之一。
他們此去,很可能就會像石碑主人一樣,一去不複返。
這樣的慘劇他絕不希望在自己身上上演,他有義務,也必須要把大家活下來的幾率提高,一直提高到百分百,隻有這樣,也隻有這樣他才會帶著大家去狼帳,不然他絕不能讓大家去送死!
可該怎麽才能讓勝算更大,讓傷亡更小,這是一直困擾在心中的問題,每日裏他都不停地思考,想要借‘劉瀾’對草原的熟悉來使這支小隊不斷的變大變強,成為一柄出沒於鮮卑人心髒的利器,最後在狼帳救下梁大的妹子。
既然是這樣,那麽首先就不能在草原瞎撞,在這危機四伏的草原亂撞隻會死的更快,所以他第一步就決定去土河,在劉瀾的記憶中那裏是中部鮮卑柯最部與東部鮮卑闕機部的要衝,類似後世金山角,是兩不管的地區,隻要到了哪裏,他就可以通過遊擊的辦法多搞些馬,攢些箭,隻要能夠一人挽二馬最好是三馬,那麽在提高草原腹部的行動力後,就將成為他們此行的最大保證。
然後第二步則是前往伽羅部,那裏是前往中部狼帳的要衝,而且還能獲得足夠的食物,而這才是前往狼帳的關鍵,至於第三步則是繼續向北進入北方慕容部,如果按照劉瀾記憶的概況,那裏有一處鮮卑人製作檀弓與端角弓的作坊,如果能夠把那裏搗毀,不僅能夠讓大家裝備上更加精良的檀弓和端角弓,更能讓鮮卑人失去後勤的保障,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樣一來若是能夠緩解右北平的壓力,那麽就算是大功一件,日後就算是迴到右北平,也不會因為被俘的經曆而被斬!
至於最後一步,就變得簡單了,那就是把鮮卑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慕容部的時候,他們調頭西向,直入鮮卑狼帳,然後救出梁大妹子來!
當然一開始劉瀾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隻是走一步算一步,最後隻要能抵達狼帳就是了,可是在發現了將軍墓後他知道不能這麽盲目,必須要提前部署好,做出一套方案才能前往彈汗山,不然大家可就真的像墓主人一樣被留在草原了。
至於最後如何找到彈汗山的狼帳,哈哈,雖然‘劉瀾’沒去過那裏,可他後世的家鄉就離彈汗山狼帳不遠,輕車熟路,雖然現在是古代,可隻要找到後世家鄉的具體位置,那他就算是閉著眼也能從如今的‘赤峰’境內迴到烏蘭察布境內。
忽然梁大的聲音再次響起,神遊天外的司馬一怔之下歉意地笑了笑說:“你說什麽?”
梁大又重複了一遍說:“司馬,你知道為啥漢軍一點動靜也沒有,而且就連幽州邊軍也沒動靜,照往常這時候就算打不到鮮卑狼帳,怎麽也能收迴右北平把鮮卑人趕出漢境了啊?”
—————————萬萬沒想到,節操不見了————————————
第二更送到啦。;